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必须指出的是,两伊战争完全是一场没有必要的战争。是在美国的纵容之下,伊拉克当枪手,意图推翻伊朗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可以说,伊拉克几乎占据了天时(美国支持)地利(中东国家基本也支持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基本也倾向于伊拉克)。但就是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伊朗也抵住了伊拉克的入侵,与伊拉克打个平手。

战争的发起人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原因就是萨达姆希望得到伊朗的出海口,以及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地区。再就是美国的纵容。美国不便于直接动手,变间接通过伊拉克意图推翻以霍梅尼为首的伊朗政权。在1980年9月16日,萨达姆在政府会议上决定一周后将向伊朗全面开战。萨达姆出于谨慎,派军队占领了伊朗边境的两个小村庄。伊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让萨达姆认为在美国的制裁下,是虚弱的体现,只要自己踢一脚,伊朗霍梅尼政权就会顷刻倒台。对萨达姆个人而言,不算宗教派政治,萨达姆希望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进而成为中东霸主。但萨达姆显然高看了自己,低估了伊朗,但这场战争打了八年,是两伊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打,这场惨烈战争成为自朝鲜战争以后最大战争。

9月17日,伊拉克单方面废除《阿尔及尔协议》,宣称对阿拉伯河和海湾三岛的主权。在1980年9月22日这一天。萨达姆军队从南、北、中,三个方向发动了对伊朗全方位的军事行动。而萨达姆的军事入侵,完全出乎伊朗霍梅尼政府意料之外。在战争初期颇为被动,但也很快稳住阵脚,开始反击。美国在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以后,开始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政府。从1982年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提供高科技装备和技术,在战争爆发以后。美国还向伊拉克提供伊朗军事情报、提供伊朗的军事部署情况。但为了平衡政策和利益,也向伊朗提供武器,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说白了美国就是发战争财,维持两伊战争持久,久拖不决。不分胜负就可以最大限度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利益。两伊战争无疑是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成功的典范。

战争双方动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武器。这场战场也成为大国武器的试验场,但两伊用最现代化武器打成了最原始的战争。两伊战争让双方经济损失倒退数十年。伊朗直接损失约3500亿美元,伊拉克则直接损失4000亿美元,伊拉克仅欠科威特债务达到180亿美元,这也是海湾战争发生的诱因。两伊战争对双方而言都不是胜利者,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就战争本身而言,伊朗是被动应战,应该说,如果没有外界支持,伊拉克绝对不可能战胜伊朗,战争初期伊朗是战胜者。但由于国家被全方位制裁,所以导致伊朗在武器,情报,各个方面被伊拉克超越。所以导致伊朗后劲不足,也让战争延续了八年。在1988年7月20日,伊朗和伊拉克宣布接受联合国第598号决议,立即停火。8月20日,停火协议生效,两伊战争终于结束了。在两伊战争中,伊朗有30万人阵亡,170万人伤残,此外还有200万人沦为难民。而伊拉克代价也很高。仅外债就高达2600美金。经济倒退30年,可以说,这场战争唯一胜利者就是美国。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边境冲突、宗教矛盾、民族仇恨是两伊战争爆发的三大原因

1、边境冲突。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河阿拉伯河是主要导火线:

阿拉伯河下游100公里为伊拉克和伊朗的国界线。1847年,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以阿拉伯河波斯一侧浅水滩为界,即奥斯曼帝国占据大部分阿拉伯河水域;1937年,独立的伊拉克和伊朗签署了以河中为国界线的协议,即两国分一半;1975年,阿尔及利亚总统条件下,伊拉克和伊朗签署了以河中为界的《阿尔及利亚协议》。

但因为阿拉伯河是伊拉克进出波斯湾的唯一通道,因此伊拉克认为两国以河中为界是不公平的。

阿拉伯界河见下图:

伊朗占据阿联酋三岛威胁伊拉克在波斯湾的航海权。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三岛,原本是英国松油,1960英国将其交给阿联酋成员国沙迦。由于阿联酋当时并未处理,伊朗在1971年11月英国撤军后便占据了三岛。这就严重威胁伊拉克在波斯湾的航海权。三岛位置见图:

2、宗教矛盾。伊朗是什叶派为主的政教合一国家;伊拉克是少数逊尼派统治多数什叶派的世俗政权国家。双方的矛盾在于:

伊朗革命后,霍梅尼想要推广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到整个中东地区,因此号召霍梅尼曾经流放、在伊拉克有威望的伊拉克什叶派推翻萨达姆政权;

历史上,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因此什叶派主导的伊朗希望伊拉克也是什叶派统治的国家;

伊朗不满伊拉克是一个世俗化政权,而非政教合一政权;

埃及、沙特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担心伊朗输出革命,因此支持萨达姆政权对抗伊朗。

3、民族仇恨。伊朗是波斯人国家,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都是阿拉伯人国家。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战争很多,成为历史宿敌。伊朗的胡齐斯坦省是阿拉伯人聚集地,历史上是属于奥斯曼帝国伊拉克行省的。伊朗和伊拉克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独立。

两伊战争中的娃娃军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过程

1、4月5日,伊拉克副总理、外交部长阿齐兹被一名伊朗人炸伤,萨达姆指责是伊朗策划的;

2、4月7日,两国军队进入戒备状态;

3、4月8日,萨达姆表示谁攻打伊拉克,就“砍断他的胳膊”;

4、4月9日,霍梅尼表示决心推翻萨达姆政权,将萨达姆扔进“历史垃圾堆”;

5、9月,双方边境冲突上升为相互炮击;

6、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废除《阿尔及利亚协议》,占据阿拉伯河;

7、9月22日,萨达姆下令80架战机空袭伊朗空军基地和飞机,但目的没有达到;

8、9月23日凌晨2时,伊拉克以北、中、南三路军5个师又两个旅、1200辆坦克,意图占据伊朗阿拉伯人聚集地——胡齐斯坦省。

两伊战争正式开始。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上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爆发了边境战争。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攻击开始,到1988年8月20日联合国调停为止,经过长达8年的惨烈厮杀之后,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据统计,战争导致人员伤亡65万人,损失飞机400架,坦克3500多辆,火炮2700门,舰艇31艘。双方军费开支近2千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千亿美元。两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倒退20--30年。

两伊战争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是边境纠纷、宗教与民族矛盾、大国插手等3个方面。

边界纠纷

伊拉克与伊朗的边境领土争端由来已久,阿拉伯河作为边界线是战争的导火索。阿拉伯河下游约100千米的一段距离为两国界河。之前,统治伊拉克的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独立后的伊拉克与伊朗均签订过协议,1975年,双方签订了最后一个《阿尔及尔协议》,以阿拉伯河中央为国界。

此前的两个条约,伊拉克分得河道的大部分,伊拉克视《阿尔及尔协议》为不平等条约。伊朗占领波斯湾上的几个小岛,也引发伊拉克的不满与担忧。

宗教与民族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虽然都是伊斯兰国家,伊朗属于波斯人,伊拉克属于阿拉伯人。伊朗与伊拉克都是什叶派占多数的穆斯林国家,伊拉克萨达姆是逊尼派,却掌控着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非常不满作为什叶派发源地的伊拉克,却是逊尼派大权在握,也不满伊拉克走向世俗化。宗教领袖霍梅尼一直以输出伊斯兰革命为已任,企图扩大什叶派的地盘,因此鼓动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政权。

萨达姆在伊朗巴列维王朝时,与伊朗交好,并支持巴列维驱逐霍梅尼,也就是说在霍梅尼上台前,双方已结下梁子。萨达姆极力反对霍梅尼向伊拉克输出革命。其它阿拉伯国家也担心伊斯兰革命的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

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少数民族库尔德人,两国都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闹独立以造成国家分裂。

大国插手

两伊战争表面上是伊拉克和伊朗的领土之争,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派系之争,其实背后是美国和苏联两个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

伊拉克和伊朗位于中东地区,是连接亚欧非大陆的纽带,连接三大洲的咽喉要道,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大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之地。

1979年伊斯兰革命之前,巴列维王朝实行比较开放亲西方的政策,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美国彻底决裂,并扣押了52名美国使馆人员达一年多时间。美国不甘心自身的利益受损,于是极力怂恿萨达姆对伊朗进行攻击,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导致两伊战争爆发。

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一直想从两伊打通南下通道。在两伊战争期间,苏联源源不断地向伊拉克提供苏式武器,向伊拉克派遣大量军事顾问。美国和苏联似乎都在支持巴格达,其实是各怀鬼胎,都想争夺伊拉克这块肥肉,对两伊战争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结果遭殃的是伊朗与伊拉克两国人民,两国元气大伤,百姓生灵涂炭,经济一落千丈。最终亲美国的萨达姆被美国绞杀,俄罗斯与伊朗最后逐渐走近,当然那是以后的事了。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用最先进的武器打了最原始的战争——两伊战争。这是当时对两伊战争最诙谐的写照。

两伊战争在当时是除了越南战争耗时最长的一场战争,这里面起因错综复杂,不仅仅是两国领土争端问题,宗教问题,更多的还是利益关系。

众所周知,中东地区国家大都为伊斯兰国家,但是伊斯兰教里面又分为很多派别,其中以什叶派和逊尼派最具代表性。而两伊战争爆发之前伊朗境内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以什叶派霍梅尼为首的革命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这时慌了,恐怕伊朗什叶派的革命运动影响整个中东地区,进而威胁到伊拉克在中东的霸主地位,而且萨达姆深知伊拉克境内拥有大批什叶派人员,自己却是逊尼派,怕霍梅尼政权响应伊拉克什叶派人员推翻自己的政权,于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趁着伊朗革命政权还不是很稳固,伺机将其拿下,伊拉克此时迈出了关键一步,派兵大举进攻伊朗。

当然伊拉克发动两伊战争也不是平白无故的,借着领土争端问题趁火打劫,两国最大的争端就是界河问题——阿拉伯河。当然这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了,1975年两国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确定了两国的界线为阿拉伯河中央。但是伊拉克并不是这样想的,这条河是伊拉克重要的出海航道,伊拉克认为这项协议极大的损害了伊拉克的利益。协议都签了,伊朗也对领土寸土不让,两国就这样的拉锯战持续了数年,最终,1980伊拉克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撕毁了协议,发动了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朗争议河流)

伊拉克萨达姆一直都未放弃成为中东霸主的地位,想着能够控制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从中东地区的版图也可以看的出来伊朗盘踞在整个波斯湾最重要的地区,而伊拉克却很可怜,部分出海口被科威特领土所挡,剩下的就更少了,因此此时伊朗的战略价值就非常重要了。大量的石油资源,优良的港湾,得天独厚的海湾,早已让伊拉克垂涎三尺。而此次伊朗政权更迭,经济低迷,况且又和美国断交,这一切都让伊拉克看到了希望。(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最原始的战争。其中许多原因也是现在中东局势混乱的根本所在,大国力量的插入也难免引得地区局势不平衡。以上仅代表防尉君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支持!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两伊战争,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边境冲突,从1980年9月爆发到1988年结束。八年的时间里,两国共消耗几千亿美元财富,使得两个富得流油的中等收入国家,退回到中东经济最困难的国家之列。

打了八年的战争,两个国家用着最现代的武器,打着最原始的战争。伊朗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两个国家都宣称胜利了,没有失败者,这是最奇怪的战争。至于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的说法。

那么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呢?

一,领土纷争。

领土纷争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矛盾乃至战争的焦点原因,两伊战争也不例外。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有着如此漫长的边境线和边界纷争。伊拉克独立后,伊朗和伊拉克的分界线划分一直有着不小的纷争。尤其是对于阿拉伯河长约一百公里 ,分歧更是严重。原来的划分:伊朗一侧潜水线为边界,河流的主权属于伊拉克,不过双方都拥有自由航行的权。

1975年3月同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阿尔及利亚调解双方,两个国家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根据协议规定,伊拉克承认了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定为两河国界河,但是伊朗需要归还扎因高斯等发个地区约300平方公里的伊拉克领土,同时伊朗也必须承诺不再支持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

当时尚未上台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对该协议极为不满,认为这是伊拉克的奇耻大辱。而伊朗却不履行条约。这都为两国最终矛盾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宗教纷争。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朗的伊斯兰教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的却是逊尼派穆斯林。两派穆斯林一直不和。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什叶派穆斯林聚焦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政府骚乱事件,这引起伊拉克执政者强烈的不满。

三,民族矛盾。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占多数、两族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积累了不少的宿怨。而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为少数民族,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同时,两国内都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两国也都支持对方的库尔德人各自的国内造成国家分裂事端。

四,领导人矛盾。

1979年在中东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年份,这一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上台成为伊拉克的大独裁者,而与此同时,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也将伊朗国王巴列维赶下了台,并建立一个以什叶派高级教士集团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这两个在本国都具有一言九鼎的政治人物,却有着很深的矛盾。作为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由于受到伊朗国王巴列维的迫害,霍梅尼长期呆在伊拉克的纳贾夫。但是1978年,伊朗发生动乱,伊拉克明确表示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伊拉克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在萨达姆上台之后,霍梅尼将萨达姆称为“魔鬼”,号召伊拉克居民起来推翻萨达姆政权。此时的萨达姆42岁,正属于气盛之时,而且野心勃勃。他对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愤怒至极,他要从征服伊朗开始,然后征服海湾,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

1979年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前,伊拉克仅石油收入就超过350亿美元(当时中国外汇储备仅有可怜的8.4亿美元),当年的伊拉克人民真是家家有轿车,户户住别墅,那在中东是相当富裕。伊拉克当时的兵力超过22万,不但海陆空齐全,伊拉克也从世界列强之中购买大量先进的武器。在萨达姆看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伊拉克军队,可以迅速击败刚刚经历政变的伊朗革命卫队。不过事实证明 ,萨达姆过于乐观,他太低估霍梅尼的伊朗了。

霍梅尼上台后,以其激烈的反美态度闻名世界,因此伊朗迅速成为西方国家封锁围堵的对象,而萨达姆又获得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支持。

美国在背后支持萨达姆政权,从1982年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提供高科技装备和技术。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国还向伊朗提供军事情报、武器装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伊朗门”事件。这就是美国的平衡政策,在中东绝不允许一家独大,那不符合美国利益。伊拉克与伊朗的战争,太让美国高兴,同时美国人也看到萨达姆的野心,他们绝不能让萨达姆成功推翻伊朗的霍梅尼,那么中东美国就不好控制。

那么美国就与两国同时交易,说白了美国就两伊战争的背后的推动者,在两伊战争大发军火财。又能维持两伊战争持久、同时消耗两个国家的实力,不分胜负的两伊战争最符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大利益。两伊战争无疑是美国现实外交成功的典范。

为什么伊朗要和伊拉克打仗,两伊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一个有野心的国家出现,是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性的,而如果是两个想当老大的人,凑在一起,还是邻国,这是一定要爆发战争的。两伊战争,这就是最典型的两个想当老大的人凑在一起了。

两伊战争爆发之前,伊朗和伊拉克都是发生了转变的。萨达姆通过政变上台,开启独裁模式。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开始了政教合一的治国。这两个国家,都是推翻了原有的统治者,然后上台的,这样的国家,都是有野心的国家。

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有着前任贝克尔留下的巨大财富,非常富裕。整个国家军队建设也是非常完善,军备力量非常庞大,在中东也是数一数二的。而萨达姆本人,也是有着非常庞大的野心的,萨达姆一直想当阿拉伯国家老大,而你想当老大,你得干一件轰轰烈烈的事。咋轰轰烈烈啊,打阿拉伯国家?不行,犯众怒,那打那个刚刚经历革命的伊朗最为合适,阿拉伯人的宿敌。

而霍梅尼治下的伊朗,也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以往的巴列维政权,臣服于美国,而美国的小弟,大多都是没野心的,有野心的都被美国一巴掌拍死了,他们不会打破格局做事。而教士集团不一样,这些人上台之后,梦想也是当老大,他们试图是当中东老大,当伊斯兰老大。而接壤的伊拉克,里面一堆什叶派,是他们首选的目标。

两国接壤,还都是地区强国,矛盾自然不可避免。边境冲突、民族矛盾、教派冲突,早就给这场战争埋下了种子。两伊战争里,最早先动手的其实是伊朗。霍梅尼上台之后,开始推销其伊斯兰革命。

早年间,霍梅尼曾经流亡于伊拉克,在伊拉克什叶派心中地位非常高。正是利用这一点,霍梅尼政权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开始暴动,试图以伊朗的方式去推翻萨达姆,让伊拉克臣服于自己。也正是由于这点,加剧了萨达姆对霍梅尼的仇恨。这一切的一切加一起,这仗必打无疑了。

美国当年在两伊战争中也是有推手作用的,萨达姆当年也是美国金牌马仔。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开始反美,抓了美国外交官当人质,精心扶植的小弟反水,这口气,美国不可能忍。那么两伊战争的爆发,美国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推手作用,就很明显了。

这场仗,其实还可以看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对抗,也可以看做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的较量。当初霍梅尼满中东输出伊斯兰革命,这导致中东那些阿拉伯国家非常反感,伊朗此举,就是想推翻他们。

而伊拉克是最前沿,阿拉伯人大多都暗中支持伊拉克,就连原本保持中立的小国科威特,在伊朗的输出之下,调转枪口去支持伊拉克。唯独以色列是暗中支持伊朗,他怕的是阿拉伯人打赢了之后士气大振,然后回头给他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