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2006年4月份,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一带,工人们正在工地上忙碌的施工。忽然,开挖掘机的司机发觉,好像挖到了什么。于是,轰动历史考古学界的“石景山龙袍干尸”,出现在世人眼前。
专家们经过仔细的清理,初步鉴定,墓主为康熙年间人,男性,尸身保存完好,身高1.73米,左脚上长有6只脚指,尸身里外共裹了7层衣服。
疑团来了,男尸这7层衣服里,有麒麟补子的一品武官服,有四爪蟒袍,更惊人的是竟然还穿有五爪金龙袍。
诡异的地方是,这些袍服经过考证都是正品,不是民间戏服或仿制品。
既然都是真品袍服,那他的身份就应该是皇帝或者当过皇帝了。然而并非如此,因为棺材头那里清楚的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男尸姓黄,名叫拙吾,职位是4品文官中宪大夫。
这位4品文官,难道是开挂的吗?明明没有资格穿的一品武官服、蟒袍、龙袍,一股脑儿的往身上套。
(龙袍干尸复原图)
而且,黄拙吾这个名字,专家们翻遍了史料,都依然找不到记载此人的只言片语。一般来说,一个7品小官,都能从地方志等一些史料寻找到,但是他却像凭空出现,4品文官却无任何史料记载,真的是极为诡异。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发式虽然是严格按照满族剃发令剃的辫子,但是尸体上却发现他的辫子被解散开,结成发髻,这是汉族的发式。
大家对他的身份开始各种猜测。很明显,毫无史料记载的黄拙吾是个假名。为什么起这个假名呢?黄拙吾倒过来念是:吾(我)、拙(废拙)、黄(通皇)。表示这个人是被废拙的皇帝吗?
他会是多尔衮吗?毕竟多尔衮有资格穿龙袍,曾经强迫顺治叫他皇父摄政王,而且多尔衮当皇帝之心从来没死过。只不过被孝庄的温柔怀抱给融化了而已。
(多尔衮)
但是多尔衮死后被顺治掘坟鞭尸,而且又不可能再给他穿7层衣服,更何况还有龙袍。
而且,尸体是按汉族发式结的。多尔衮层亲自下的剃发令,他一个满人是不可能结汉族发髻的。
他会是被康熙废黜的太子胤礽吗?但是,根据记载:胤礽的丧仪,依照和硕亲王的规格,葬于天津蓟县黄花山理亲王陵。这个黄拙吾规格太小不对,埋葬地点也不对,所以可以排除掉。
他会是下落不明的顺治吗?个人认为,还是不可能,顺治没有必要穿一品武官袍,也不需要穿蟒袍。若果真是出家了的话,可以直接穿僧服或者道袍下葬的,最不济,那也是只穿龙袍就够了。
更何况,那个汉族发髻,直接证明不可能是满人皇帝应该梳的。
那他会是传说中的朱三太子吗?这个猜测,笔者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崇祯亡国时,只有三个儿子存活,大的2个运气不好,被杀死了。只有朱慈炤下落不明。且一直被民间利用他的名头来反清复明。
后来康熙年间,爆发了“朱三太子案”。康熙明知道他是真的崇祯儿子,却硬说这是假冒的,然后就处死了。按满清善待崇祯的女儿,必杀皇子的举动来看,这是他们的基本操作。
处死后,搞一个假名字,且有资格身穿龙袍,下葬规格又不大,又因为生存所以剃了个辫子,在下葬时编回汉族发髻,又是在康熙年间的死亡时间,那这逻辑链就形成闭环了。可惜都是猜测,无法证实了。
《清实录卷》: "丁未。先是奉差查审大岚山贼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贼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下九卿詹事科道会审。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祯第四子。"所以,这位龙袍干尸,极有可能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炤。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发现一座古墓,经过抢救性挖掘,发现一具干尸。这是北京首次发现的干尸。2009年8月,这干尸开始对外展出。
不过,这干尸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轰动的原因,除了干尸的特点外,就是身份不明,猜疑非常多。
干尸的一些疑点(复原图)
1、看仪容仪表。
此干尸的皮肤略有弹性,左脚上有六个趾头头。
让人惊讶的是,这干尸有着清朝剃发的标志,却在脑袋上又留了发髻,有点像道士发型,也有点像明朝人的发型。看似有点矛盾。
2、看身份。
经过仔细查勘,“龙袍干尸”下葬棺的棺头上所载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
中宪大夫,是清朝的四品文官,但是,翻遍史书,也难以看到“黄拙吾”的名字。此人,找不到一点痕迹,仿佛从来就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3、看服饰。
一个四品文官,穿着应该是绣有鸳鸯的补服,但是,此人身穿竟然是绣有麒麟的补服。
根据“文官补服绣飞禽,武官补服绣走兽”,这人应该是武官。而绣有麒麟的武官,其实就是一品武官。
除了外穿一品官服外,里穿四爪蟒袍。更神奇的是,棺内还有一套五爪龙袍陪葬。而且,这些衣服不是所谓的戏服,也不是所谓的假货,属于货真价实的玩意。
这“一品武官的服饰”、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和四品的文官是相当矛盾的,这绝不是一个四品文官官员的穿戴。
那此人到底是谁呢?
关于“龙袍干尸”身份的猜测(剧照朱三太子)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绝对不叫黄拙吾。
1、有人说是朱三太子。
认同这个想法的人,认为朱三太子是明朝皇室出来的,可以穿蟒袍,扎玉带。也可以陪葬龙袍。但这个疑点的硬伤是:朱三太子怎么会愿意剃发易服呢?又怎么会穿清皇室的蟒袍和服饰呢?
2、有人说是顺治皇帝。
有人说是顺治皇帝,这个从服饰上没有异议。
而且,据传顺治是入了佛教的,作为宗教人士,从佛转道教,好像也有这个概率,如此,有个发髻,好像很正常。
但是,顺治作为一个皇帝,他母亲孝庄怎么会把他葬在石景山,而不是皇家陵园呢?实际上,顺治皇帝是葬在清东陵。
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这个可能。
3、有人说是康熙的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剧照)
这个更像了,首先他是被废的太子,可以暗合“黄拙吾”的,毕竟,这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是“吾黜皇”,是被废了的皇帝。
可是,这胤礽在雍正二年去世,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这和石景山的干尸,明显搭不上。
4、有人说是多尔衮。
(多尔衮剧照)
破晓君认为,多尔衮是此人的概率非常之高,原因有如下几个。
(1)能穿一品武官朝服、蟒袍、龙袍的,非多尔衮莫属。
一品武官的衣服,说明此人曾经是大将军。蟒袍和龙袍说明,此人至少是个王爷。又是大将军,又是王爷,又是在清初,除了多尔衮,还能有谁?
(2)六趾的遗传基因。
不是每个人一只脚都能有六趾的,要么是变异,要么是有遗传基因。
在多尔衮的后代中,据有消息传,第六代和第十代有六趾的出现,这说明多尔衮家族有隐性的六趾遗传基因。
(3)“吾黜皇”多尔衮也能搭得上。
多尔衮是有机会当皇帝的,如果不是孝庄皇太后,多尔衮可能就成为了皇帝,所以多尔衮完全是自己“罢黜”了自己,放弃了机会。
如果多尔衮愿意当皇帝,靠他的实力,孝庄母子一定是挡不住的。
(4)石景山当时归顺天府管辖,那是多尔衮的地盘。
石景山当时属于清朝顺天府管辖,而顺天府和多尔衮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葬在这里,可以最大程度保护多尔衮的尸体,并不容易被人发现。
说到这里,有些读者就有两个疑问了,一是多尔衮的埋葬地很清楚,被顺治毁墓掘尸。二是干尸的发髻如何解释?
我们可以做个大胆的预测和推理:
多尔衮曾经飞扬跋扈,和孝庄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这就为多尔衮死后被鞭尸埋下了隐患。
在多尔衮死后,随着知道的事情增多,小皇帝顺治对死去多尔衮的愤恨逐渐变浓,有了毁墓掘尸的意思。估计,这消息让多尔衮的家人听到了风声。
如此一来,早早转移多尔衮的遗体成了上策。转移到哪里呢?当然是多尔衮家人最放心的地方,因此顺天府的石景山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石景山埋葬是没有专人看护的,这就得防止汉人挖掘陵墓进行盗墓或鞭尸,毕竟多尔衮杀的汉人太多了。此时,适时地编个小官名,编一个发髻,会让掘墓的汉人觉得是自己人,也就不会对尸体造成大损害了。
如此一来,逻辑就能自洽了,脉络就可以理顺了。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破晓君认为“石景山龙袍干尸是多尔衮”的可能性最大。至于真相,古人知道。如果做做DNA,今人也可能发现。在没有真正的真相出来前,我认为多尔衮的概率最大。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古代的陵墓被发掘出来的有很多,但大多尸体已经化为白骨,极少有保存下来的。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曾轰动一时的“石景山龙袍干尸”事件。
2006年5月,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处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出一座古墓。施工人员立刻通知了当地的文物局。尸体刚出土时皮肤还有弹性,呈古铜色,干尸身高1.73米,左脚长有六个脚趾。但由于受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尸体与空气接触后,水分彻底的蒸发,唯有头发和指甲保存完好,而且尸体已经变黑,令人惋惜,希望以后不再有此类事情的发生。
干尸的身份干尸外套是清朝一品官员的朝服,里面穿着一套蟒袍,而让人惊奇的是最里面是一件五爪龙袍。干尸的棺椁上面写着“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很显然干尸的身份已经明朗,“中宪大夫”黄拙吾。但翻遍史书,未曾有此人的半点记载。
专家推算尸体年龄为五十岁左右,死亡时间为深秋时节,生活在明末清初康熙年间。并且还复原了干尸的样貌,一位儒雅的文官形象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谜团重重,身份矛盾第一:服饰之谜
“中宪大夫”在清朝相当于四品文官,四品文官的官服上绣的是一对鸳鸯,但此人外套确是麒麟图案,这是一品武官的官服。干尸里面穿着一套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专家对龙袍进行了研究,确定就是真龙袍无疑。龙袍乃是皇帝的独享的服饰,是皇帝的象征,外人胆敢穿龙袍是要杀头的,私藏龙袍也不行。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挫骨扬灰,其中一条罪名就是多尔衮生前私藏御用龙袍,准备死后当做陪葬品。但为何干尸会有龙袍?
第二:发髻之谜
干尸头上不是清代的大辫子,而是盘起的发髻,这分明是明朝的发式。清朝入关后,强迫所有男性剃发留辫子,否则杀无赦,更别说在朝为官了。专家从干尸的发际线推断出,头顶没有留发痕迹,此人生前遵守了清朝的剃发易服制度。
身份成谜,众说纷纭由于龙袍干尸存在种种矛盾,对干尸的身份有很多的猜测。有人说是被康熙废掉的太子胤礽,有人说是朱三太子,更有人说是多尔衮。
- 首先太子胤礽和多尔衮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太子胤礽死后被雍正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天津市蓟县)理亲王园寝,怎么可能会让龙袍出现在棺椁内?多尔衮更不可能,死后被顺治皇帝掘墓鞭尸,被排除在外。
- 朱三太子原名朱慈焕,明思宗的第五子,明朝灭亡后就过着隐居生活。最后被人揭发,直到康熙四十七年遭人告发,康熙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为由,将七十六岁的朱慈焕杀害。但是否属实,已经无从取证。
- 还有一种说法是此人就是黄拙吾。因为官期间有所建树,被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得到皇帝的赏赐的一品“麒麟补服”和“五抓龙袍”。晚年因病卧床,弥留之际,滴水不进,卧床而死。死后其家人将其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存明朝发式入葬以示慰藉。这种说辞前一部分完全也站不住脚,感觉就像是过家家。工作干得再好,皇帝就把龙袍赏赐给他?
黄拙吾身为明朝遗臣,具有一定的声望。清入关后,被迫在清朝为官,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懂得审时度势,明朝终究是灭亡了,不可能回去了,在清朝当了一个四品文官。我们不妨从他的服饰和发髻上面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他对明朝是忠心耿耿,即使死后下去见了明朝皇帝也有个交代!他棺椁上面刻的是四品“中宪大夫”,只是迷惑外人。外套穿得是一品武官服,说明明清对抗时,他也想像那些武官一样,上阵杀敌;里面是一件蟒服,蟒服本是明朝的官服,以此证明生是明朝的人,死是明朝的鬼。而清朝龙袍穿在最里面,无疑是不想死后让人看到,明显是对满清皇帝的蔑视和不敬。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2006年,石景山玉泉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意外挖出了一具干尸,有专家看到龙袍干尸的穿着后,便提出猜测:这或许是出家的顺治帝。
干尸里面套着一件龙袍,外面穿着一件武官的一品“麒麟补服”,这具干尸身上奇特的穿着迅速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专家怀疑他和顺治帝有关的理由,一方面是因为龙袍,另一方面是棺椁上的“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字样,引起了专家的猜测,他们认为这很可能在暗示干尸身份是一位退位的皇帝。
那么,这种推测合理吗?
历史上的顺治帝六岁时,在多尔衮等人的操作下登基称帝,那时候的他没有实权,权力被多尔衮把持。
直到他十四岁时,才开始亲政。
《清史稿》记载,顺治帝年仅二十四岁便去世了,在他去世前曾一度想要出家为僧,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民间笔记和官方史料对于顺治帝的结局出现了分歧。
干尸去世于康熙年间,假如顺治帝真的出家没有死于天花,那却有可能死于康熙年间。
不过这种猜测,有三点站不住脚:
1、对于真正的帝王而言,埋葬得太过简陋;
2、何须尸身外添加武官服,多此一举?
3、为何没有埋葬在官方的帝王陵寝?
很显然,这具干尸并非“顺治”,只是一种失败的猜测。
后来,专家们依据棺椁上的记载,认为这具干尸有可能是多尔衮、康熙帝八子胤禩、康熙年间废太子胤礽。
至于为何干尸身份会出现这么多猜测,正是由于“黄拙吾”三个字引起的,纵观清史稿,并没有提及过这个名字。
龙袍是皇权的象征,在封建社会有着至高的地位,普通人穿会面临着杀身之祸。
大臣们要想合法拥有龙袍,只有一种渠道——被君王赏赐龙袍。
而在清朝历史上,一共只有十七个人被御赐龙袍,康熙年间仅有孙思克和施士彪有此荣耀。
黄拙吾的“中宪大夫”一职,只是四品文官,他显然不可能有机会被赏赐龙袍。
官修史书所记载的每一件君王赏赐的龙袍都有记录,黄拙吾所穿的礼服龙袍并不在其列。
那么,最符合情理的解释便是,黄拙吾这个名字是个假名。
黄拙吾的干尸还有两点让人在意的地方:
1、他左脚有六个脚趾;
2、他死的时候盘的明朝发式。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与明朝和清朝都有着很深关联的大人物,享年50岁左右,他生前应该犯下了大忌讳,导致需要用假名、简陋的棺椁埋葬。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可谓是震惊考古界,这具干尸是北京目前为止唯一一具出土的干尸,本来北京出土一具干尸已经震惊了多位考古专家,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随着考古发掘种种谜团扑面而来。
故事还得回到2006年4月份,在北京石景山一个施工工地上,工人师傅正在工作,本来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随着挖掘机师傅的一个发现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原来挖掘机师傅在工作的时候感觉挖到了什么,当探明真相之后,人们才意识到挖到了一具古棺木。工人师傅马上打电话报告给了考古部门,考古部门来到现场之后进行考古发掘,没想到这次考古发掘震惊了考古界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诸多谜题。
一具普通的棺木,上面刻有铭文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显然这位来自清朝时期的干尸是位四品文官,乃是康熙年间四品文官黄拙吾。按照流程来说既然断定了这个棺木是康熙年间的四品文官黄拙吾,那么下一步就开始进行考古发掘。
干尸不同于其他考古发掘,必须先把干尸身上的丝织品进行剥离,于是乎考古专家按照流程把干尸身上的衣物进行剥离,剥离之后进行专业性的修复,此时干尸的大致面貌也展现在考古专家面前。
这具干尸身高大概在1.73米左右,左脚有6个脚趾,可是令专家匪夷所思的是这具干尸生活在康熙年间居然留着明朝的发髻,一位康熙年间的四品文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其留着明朝的发髻,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当考古专家还在为黄拙吾下葬时所留发髻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剥离下来的丝织品又给考古专家迷上加迷,原来这位四品文官身上所剥离下来的衣物居然有七层之多,不但如此这些衣物之中有一品武官的官服、四爪蟒袍、最里面甚至有五爪龙袍。可能很多不理解为何几件衣物就能让考古专家眉头紧锁,因为四品文官黄拙吾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说只能身穿四品文官飞禽朴子的官服,可他却身穿一品武官的麒麟朴子官服,并且还有五爪龙袍。一位康熙朝的四品文官梳着明朝的发髻,身上穿与自己身份不同的衣物,甚至还有龙袍,如此多的不可思议发生在一具干尸身上,怎么能不让考古专家震惊呢。
这具干尸由于其多处让人匪夷所思之处,加上其身穿龙袍,被人称作龙袍干尸,这具龙袍干尸当年在网路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猜测这具龙袍干尸并不是四品文官黄拙吾,而是清朝时期的多尔衮,也有人猜测是明朝遗留下来的朱三太子,很多人认为是顺治皇帝,甚至有人猜测这个人是韦小宝,更有甚者说这具龙袍干尸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唱戏的戏子。在大众们猜测这具龙袍干尸的时候,考古专家也在寻找方法来解决这个谜团,考古专家对古尸进行了复原,加上翻阅大量史料终于解开了龙袍干尸之谜。
这位给我们留下诸多谜题的四品文官黄拙吾,远远没有那么神秘,也不是众人猜测的顺治、多尔衮、韦小宝、朱三太子,龙袍干尸确实是四品文官黄拙吾。原来这位黄拙吾经历明朝末年、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一直是一位文官,经历明朝清朝的朝代更替,黄拙吾不得已进行剃发易服,其为官期间多有建树,被康熙皇帝赏赐一品武官麒麟官袍、四爪蟒袍和五爪龙袍等等。
晚年的黄拙吾因为身体染上疾病一直卧病在床,弥留之际更是滴水未进,其死后家人为其下葬,让其可以入土为安,当时人们讲究侍死如侍生,所以黄拙吾一生所得的赏赐也就悉数穿在身上下葬,或许黄拙吾生前一直心系明朝,又或者其想以汉人发饰入藏,家人们也就遵从他的意愿,以明朝的发髻穿清朝时期的官袍进行下葬。
这次龙袍干尸之谜被揭开,离不开专家们的心思缜密,离不开高科技复原技术,通过黄拙吾的头顶没有留发痕迹可以判断其遵从了剃发易服制度,相信不久的将来很多至今在历史上的未解之谜,都会通过专家和高科技被我们一一解开。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一个清朝干尸,身份却有胤礽(废太子)、胤禩(皇八子)、多尔衮、顺治、雍正、太监、戏子、道士、御用裁缝、曹雪芹、朱慈炯等多重猜测,到底是什么来历?
事件起因2006年5月在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出一具干尸,身着清朝官服,看样子是个清朝的大官,棺头写着是“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字面上看此人的身份是:起初在场人员并没有发觉什么异常,直到详细看了干尸的服饰才发觉一切都是那么的诡异:
1、首先这个人最外层穿了一身麒麟补的一品武官官服,而棺头所刻中宪大夫很明显是个文官;
2、在补子官服下面居然还穿了一身亲王级别的蟒袍;
3、蟒袍里面居然还穿着龙袍,而且是货真价实的五爪龙袍;
4、还有更奇怪的,此人既然如此喜好清朝正服,想必是清朝高官无疑了,但是下葬之人的发型并非清朝辫子,而是明朝发式;
下葬居然穿了三身葬服,且规格由外及内依次升高,直至皇帝服饰。
他会是多尔衮吗?毕竟多尔衮有资格穿龙袍,曾经强迫顺治叫他皇父摄政王,而且多尔衮当皇帝之心从来没死过。只不过被孝庄的温柔怀抱给融化了而已。
但是多尔衮死后被顺治掘坟鞭尸,而且又不可能再给他穿7层衣服,更何况还有龙袍。
而且,尸体是按汉族发式结的。多尔衮层亲自下的剃发令,他一个满人是不可能结汉族发髻的。
那他会是传说中的朱三太子吗?毕竟崇祯亡国时,只有三个儿子存活,大的2个运气不好,被杀死了。只有朱慈炤下落不明。且一直被民间利用他的名头来反清复明。
后来康熙年间,爆发了“朱三太子案”。康熙明知道他是真的崇祯儿子,却硬说这是假冒的,然后就处死了。按满清善待崇祯的女儿,必杀皇子的举动来看,这是他们的基本操作。
处死后,搞一个假名字,且有资格身穿龙袍,下葬规格又不大,又因为生存问题剃了个辫子,在下葬时编回汉族发髻,又是在康熙年间的死亡时间,那这逻辑链就形成闭环了。可惜都是猜测,无法证实了。
《清实录卷》:""丁未。先是奉差查审大岚山贼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贼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下九卿詹事科道会审。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祯第四子。""
可能是废太子胤礽吗?不可能的。胤礽死于雍正二年冬,弥留之际雍正已召人开始讨论他的丧仪问题,最后明旨:胤礽丧仪照和硕亲王例,葬于天津蓟县黄花山理亲王陵。这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是在清东陵陵区内,是皇家陵园。所以石景山的干尸不可能是胤礽。再说胤礽为何蓄发梳髻?他跟道教从无关系,也不可能心怀明朝。
除了以上猜测,更有人猜测是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或是甚至还有人猜测这是死因成迷的顺治皇帝,说他当年并没有死也没有出家,而是被孝庄皇太后秘密囚禁,死后秘密下葬于此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证据,这些猜测至今也只能是猜测,并无实据支持。
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是什么?龙袍干尸真实身份是黄拙吾
2009年8月20日首次对外展出龙袍干尸,便引起轰动。当时干尸被放置在一个双层恒温玻璃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干尸的上半身全貌,暗红色的皮肤肌肉组织。干尸的头发经过修整被理顺在脑后,全身骨骼非常完整。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为清代康熙年间的“中宪大夫”、四品文官黄拙吾。
据了解这套龙袍是康熙皇帝赐给他的,因为黄拙吾在当官的时候立下大功,然后被封为四品文官,并赐予龙袍赏黄金万两,如此一来在埋葬之后,黄拙吾就变成了龙袍干尸。
虽然从服饰而言,就不可能是御赐龙袍这么简单。不可思议的是干龙袍尸头上没有留清代男性的辫子,而是盘起的发髻,这是明朝的发式。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黄拙吾不得已剃发易服,所以在清朝当官多年。
最后说说我个人看法个人认为最有可能是顺治帝福临,参考顺利帝的生平,这个皇帝在史书记载英年早逝之前一系列不寻常行为,更多是实际上出家或被孝庄拘禁,而他有可能在出家或者拘禁生活中改信道教,因为顺治帝跟道教也有不解之缘,然后死于康熙后期,其特殊身份,康熙帝也不敢大张旗鼓复葬孝陵亦或其他地方,只能改名换姓厚葬于北京石景山,
当然这个逻辑也有漏洞,但这是当下专家对龙袍干尸没有更新研究出来之前,个人认为几种推测里最接近的一种推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