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时间过得真快,秋季的最后一个月正式到来了。一年的辛苦付出,将在此时获得收获。田间的玉米、棉花、水稻、大豆、黍子都在等着收割、晾晒、归仓。农人抢收后,要马上翻整土地播种冬小麦和大蒜,忙碌于田间地头。
古人为了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设立了二十四节气,又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消息卦,一卦有两个节气组成。做成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而农历九月份大致重合的是戌月剥卦,对应的节气是寒露和霜降,是由五根阴爻和一根阳爻组成的。这五根阴爻是从芒种和夏至的一根涨到小暑和大暑的两根,再涨到立秋和处暑的三根,再涨到白露和秋分的四根,再涨到寒露和霜降的五根,是一根一根涨起来的,体现出太阳的角度越来越低,白天越来越短,温度越来越低。
这个时候北方一些地区草木凋零,落叶纷飞,动物或者逃离南迁或者隐匿冬眠,大地的盛装很快就会被剥去,秋叶也很快落尽,这就是九月的剥。
剥卦中的那一根阳爻叫上九,有“硕果不食”的说法。意思是说,硕大的果实要保存好,不能给吃了。在古代人们种粮是要自留种的,而硕果就是人们丰收之后留下来明年待种的种子,无论生活多么艰难,种子都是不能吃的,吃了来年就没得种了,生活将更加艰难。
今天是农历九月份初一,在过去民间总结了很多农谚,来预判后期的天气情况。下面分享几个,看看古人的农谚还有没有道理了!
一、九月初一霜害人,来年粮食空仓囤这句农谚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如果九月初一这天下霜了,那么来年的年景可能不太好,粮食出现欠收,家里的粮仓也没有多少余粮。
虽然,这句农谚有些夸张,但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农历九月份正是农作物收获和下茬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节点,如果,农历九月初一下霜了,说明冷空气来得早,影响冬小麦发芽出苗,势必影响来年小麦的产量。
今年东北一些地区,霜降没到还没到就开始下霜了,冷空气相对往年来得早一些。也就是说,节气没到,气候先到了,使农作物植株出现早衰,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二、九月初一打了伞,大麦小麦光了杆意思是说,如果九月初一下雨了,那么来年大麦和小麦只长杆不结籽,会出现欠收的情况。与之对应的农谚有“九月初一打了扇,麦子多收好几石”,意思是说,九月初一天气晴朗高温,那么来年粮食会丰收。
所以,从古人留下的农谚来看,九月初一这天宜晴不宜雨,下雨或下霜都会影响到秋收和下茬作物的播种以及来年的收成。
三、雨打九月头,冬至三场雪这里的九月头是指农历九月初一,冬至是指冬至节气,这句农谚是通过九月初一的天气情况来预判冬至期间的天气情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初一这天下雨了,预示到了当年冬至的时候已经下过三场雪,说明当年的冬天下雪比较频繁,天气比较寒冷。
少量下雨不会影响秋收和下茬作物播种,并且,冬天雪多寒冷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抑制来年病虫害滋生,还是有好处的。
四、初一下雨初二晴,初二下雨不得晴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初一这天下雨了,一般到了初二就会雨过天晴。如果,到了农历初二还是阴雨不断,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还将是以阴雨天气为主。
对于,目前这个阶段,出现连续阴雨的天气将影响秋收和晾晒,延误下茬作物的播种。老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多雨,寒潮天气也会来得早,影响小麦和大蒜等秋种作物的生长,对后期产量产生影响。
所以,接下来雨水多不多就要看九月初一初二的天气情况了。按古人总结的经验,如果出现连续阴雨,当年的秋季的阴雨天气也会比较多。
五、九月初一雨连连,四月大旱是灾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连续降雨,预示着来年农历四月份也会干旱少雨,势必会影响到小麦和大蒜等作物的生长,出现欠收的情况。
写到最后:以上这些农谚是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现在来看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并且,这些农谚并不是同一个年代产生的,看起来有些矛盾,也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农谚绝对不是古人胡说八道,当时没有天气预报,这些经验总结反而可以作为参考。
总之,农谚是总结不是预言,并且,离我们太久远了,气候条件都变了,不能够用古人总结出来农谚去当作判断依据,笼统的来看就行了。分享出来目的是想让大家了解古人是如何和自然相处的,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准备。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今天是农历的九月初一,秋分节气刚刚过去两天,从最近的天气预报和往年的经验判断,今年下半年降雨量应当适中。对我们山东省潍坊地区来说,这样的天气正适合秋收秋种。
俗话说:“初一初二阴,半月雨纷纷”。也就是说,如果初一或初二这两天,天气阴或有小雨,那么,在接下来半个月的时间内,很可能会遭遇阴雨不断的天气。这样一来,正在收获的玉米、谷子,以及地瓜和花生等农作物果实,因为得不到及时晾晒,就会出现霉变腐烂的现象,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导致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今天,我们临朐县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对正处在收获期的庄稼来说,是个十分有利的天气。刚刚采收的高梁谷子和玉米等,都能得到及时晾晒,不至于出现霉变烂粒的现象。
从今天(初一)的天气情况来判断,今冬明春应当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特别是今年的秋天,可能不会出现大涝或大旱的极端天气,这将有利于秋季作物收获,以及冬小麦的精耕细播,为明年的小麦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今年下雨天还多吗?”
一般来说,大自然是相对平衡的。今年大半年过去了,我国多数地区雨水少,干旱特别严重,马上进入冬季,根据农谚气候总结,雨水应该较多了,阴雨连绵日子不远了,冰凉的雨点会让人们发愁的。
劳动人民总结了很多关于古九月的农谚:
“九月初一打了伞,大麦小麦光杆杆”,“九月初一雨连连,四月大旱是灾年”“九月初用了扇,来年小麦多几担”,老话还说“八月初一难得雨,九月初一难得晴”……
今年是秋分刚过就是九月初一。
二十四节气中,到了秋分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油菜、大麦、小麦。
上面的有关农谚,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长期总结出来的。是结合种田播种季节观察的一些规律性,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如“九月初一打了伞,大麦小麦光杆杆”。
什么意思?就是麦子收成不好,要减产和绝收。
为什么?现在水稻已经收割,干旱田块大小裂缝,土壤疏松,农民耕地准备播种大麦小麦,只等一场秋雨了。
如果现在下雨,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天地不利于耕作。容易造成板结土壤,以后种子发芽率低,熙熙攘攘的几根,能不减产吗?经过长期的观察,来年也是阴雨连绵,小麦灌浆期遇风遇雨(中大雨)不好,所以有以上说法。
当然,什么事都不是觉得的,可能也有例外。加之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农田耕种条件提高,一般都是机械化操作,抓住机会,河南、江苏几天就播种机几天就完了,不耽误季节。还有遇到干旱,长江开闸放水、灌溉满足湿润条件,也可以人工降雨,创造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雨水多不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是指,如果当年的九月初一下雨了,那么,来年的雨水就会很充足。如果到了农历九月初一还没有下雨,那么来年雨水就会少。
“九月初一下雨浇,明朝依旧好年华”,也是同样的意思。
还有“九月九,看谷秀”,因为“九月九”正好处于秋季与冬季的交界,以此来判断当年冬天的雨雪情况。
不过这样的谚语没有必要过于相信,当作一种古文化传承下来的趣事来讲就好了。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今年冬天冷不冷,就看九月初一日,这就是老一辈用农谚告诉我们的!
农历的九月初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进入,而南方的热气也逐渐消散。随着冷空气逐渐向南移动,南方气温也开始下降,所以要看今年冬天冷不冷,那就要看雨水情况。
如果农历九月初一在寒露节气后,说明当年冷空气来得晚,预示当年冬季可能是个暖冬,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冷,也不用考虑或准备棉衣棉裤来抵御寒冷。
反之,如果农历九月初一在寒露节气之前,说明当年冬季可能是个冷冬,这就有了“今年冬天冷不冷,就看九月初一日”的说法。
那么,今年的寒露是农历九月十三,很明显今年农历九月初一在寒露节气之前,按老一辈总结来看,今年可能是个冷冬。
与此同时,如果寒露那天没有雨,是个大话,那么接下来两三个月就不会出现霜冻,也说明天气不冷,大概率是个暖冬。
我们一起等到寒露那天,天空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吧。
不过,有些谚语具有一定地域性,所以对于这些谚语,我们只是简单了解参考就可以了。朋友们,你们认为今年冬天冷不冷呢?真的像“大热之年必有大寒”这样的说法吗?
今年下雨天还多吗?古人留下的农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怎么看法?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已到深秋的季节。古人云“雨水多不多?看九月初一的天气”。今年下雨天还多吗?
农历九月初一一般处在秋分,或者是寒露的节气里。这个时节迎来的将是晚秋阶段,昼夜温差非常大,可以说是万木萧条,秋意浓浓,寒意浓浓,秋风瑟瑟。
九月初一也是秋季的中秋和季秋交替的时刻,进入季秋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天气会变得更加寒。一般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北部等地方因为纬度高,霜雪来得比较早,好多地方开始通暖气取暖。
农历9月的天气是善变的天气,此时台风比较多,暖湿气流不断地向北方吹来,北方的冷空气不断地向南方袭来。这样很容易造成冷暖湿气流交汇,形成有效的降雨,毕竟这个时间段冷暖气流非常活跃。
但对于北方来说很容易受到冷空气控制,大气压形成秋旱的天气;而对于南方来说雨水频繁,毕竟冷暖气流交汇比较多,而且台风形成的副热带低压,活动频繁带来充足的海洋水气形成雨水。
今天农历9月初一的天气情况如何呢?
根据中央气象台卫星云图显示今天我国内蒙古东北角以及华西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到暴雨,暴雨的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北部、重庆中南部、陕西西南部、贵州北部以及西藏的东南部等地区。
未来10天我国东北以及西南和华南一带受到冷空气、西风槽以及台风的影响会有大范围的降水。关键是我国东北、内蒙古中东部、新疆西部和南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方气温已经下降到零度以下,局部地区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7度,伴有霜冻或者雨夹雪,或者是纯雪的天气。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今年下雨天气还多吗?看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雨打九月头,冬至三场雪
冬至是我国24节气的第22个节气,也是30天的冬季的平分的日子,这个时间真正的冬天就来了,可以说也迎来了三九严寒天。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农历9月初一下雨,预示着到了冬至节气将会下三场大雪。
古代用三六九等这些数字很形象的形容事物的多与少。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用的数字很形象地描述了瀑布的高度。
农历九月初一,或者是头几天下雨,意味着冷空气已经到来,而且在这些地方形成了有效的降雨,造成空气湿润,气温下降非常厉害,浙江预示着这样的气候会延续到冬至前后,会下多场雨雪。
九月初一打了伞,大麦小麦光了杆
这句谚语是说的农历九月初一,下雨下雨就要打伞,预示着来年大麦和小麦,没有叶子光了杆子。原因很简单,那就预示着到来年小麦出水的时候,会出现干旱的天气。
按照我国古代的谚语来看,农历9月初一下雨不是特别好,最希望的是农历9月初一是晴天,这预示着来年雨水较多又是一个丰收年。当然农历九月初一下雨对于当年的雨水是比较多的,冬天会雨雪多。
比如“九月初一雨连连,四月大旱是灾年”,描述的就是农历9月初一雨水连连不停地下,将预示着来年农历4月会出现干旱,甚至是大汉成为了一个灾年,毕竟农历四月是小麦等返青的季节,此时需要雨水较多。春雨贵如油,就是描述的这个节气。
综上所述,农历9月初一晴天为好,雨天预示着来年干旱。可对于今年来说,9月初一下雨,预示着今年雨水较多,冬天雨雪也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