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是啊,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了,关东军也被苏军缴械了,闲着没事在通化等着被“遣返”的这帮鬼子们,手无寸铁还暴个鸟乱呢?其实原因就三条,第一是关东军的大小鬼子们,对八路军既不了解也不服气;第二,则是完完全全被国民党方面给忽悠了,鬼子们很多时候挺“二杆子”的,脑袋瓜子经常短路。
(山田乙三大将)
有个事得说明白,吉林省通化市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这是一座位于吉林南部毗邻朝鲜北部的城市,按现在来说,属于边境城市。
只不过当年的东北地区和朝鲜,都在日本的占领之下,而东北全部和朝鲜北部,又同时也都是关东军的控制区域。
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前,已经升格为总军级别的关东军,其总司令部位于长春市,但是总司令山田乙三却把“战斗司令部”设在了通化。
这个名词,你也可以理解为“野战指挥部”或者“前线指挥部”的意思,总之利于防空利于隐蔽,还可以随时跑路。
(日本投降)
因此1945年8月初,当150万苏军开始打击关东军之时,山田乙三率总司令部立即撤到了通化,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直属部队,以及溥仪和他的伪满大臣官员们。
关东军总司令部同时命令,所有在东北北部、中部等地的日军部队,要尽快逃离苏军的合围圈,通过中朝边境撤往半岛。
于是在1945年的8月下旬,通化地区涌入了大批日军部队和侨民,许多人还来不及逃跑过去,就接到了投降的消息。
苏军跟踪而来,在8月底解除了通化日军的全部武装,这一大票鬼子立马就成了没有牙齿的狼。
那么当时的通化,到底谁说了算呢?最初是由苏军实施军事管制,但是到了1945年9月底,曾克林率领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冀东八路军改称而来)一个团,正式进驻了通化。
苏军随之撤出,于是通化就成为了我方实际控制的地区。到了11月间,随着杜聿明的部队不断进攻,山海关、锦州、沈阳接连落入敌手,远在边境山区的通化,就成为我军掌握的可靠后方。
于是东北局把“东北军政大学”、航空学校、炮兵学校、卫生部和教导团等后方机关,全部转移到了通化。
由此,当时还是小城的通化(县),局势变得相当复杂起来,不仅有我东北部队的大量后方机关(战斗力不强),还散落着大批缴械以后的日军官兵。
其中以关东军第125师团、独立混成第134旅团的人数最多,再加上什么开拓团之类的日本人,在通化地区的总数多达37000余人!
而我方留驻通化的主力部队一个团,又要到周围去剿灭土匪和开辟新区,经常性保持的警备力量,只有“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指挥的一个县大队。
另外就是公安局的少数警察,以及航校和炮校的警卫连,合一起不过500余人的作战兵力,客观上也让敌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
数万曾经耀武扬威的日本兵,突然间成为八路军管辖下的“流民”,这一大帮鬼子心里的不服是肯定的。
而且最新的资料表明,东北人民自治军在接管通化以后,曾经清查户口并开始清算日军的战争罪行,并且经过公审,枪决了一批担任“伪满”职务、罪大恶极的日本人。
比如伪“通化省次长”管原达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川濑石仙、伪“通化省交通厅长”大田哲夫等人,这些家伙血债累累,不杀是不足以平民愤的。
但是类似的抓捕审判和处决,必然也让在通化的日本人有兔死狐悲的感觉,自然蠢蠢欲动。
而已经接管沈阳的国民党“东北行营”,也盯上了这个地方,虽然其正规军暂时无力攻击到通化,却是可以名正言顺派出“政府工作人员”的,比如就委任了“通化县党部书记”孙耕晓等人。
孙耕晓本来就是汉奸,摇身一变投靠熊式辉和杜聿明的,他被封的官是“通化县党部书记兼东部地区军政委员会主任”,不过除了身边的几个喽罗和特务,他基本是光杆司令。
因为政府机关和公安局等单位,都是在我方完全控制之下。既然孙耕晓这帮人手里是没有武装的,那么若想翻天,就得借助这群日本降兵的力量。
为了把我方的力量从通化挤出去,为了能够真正地独霸通化地区,也为了向“东北行营”邀功请赏,孙耕晓等人通过伪满时期的关系,大肆拉拢在通化的日本人和汉奸,企图通过武装暴动的方式,控制通化地区。
其中缴械的日军第125师团参谋长藤田实彦大佐,成为在通化地区日本军人的头目,这厮隐藏在石人沟煤矿附近,暗地里操控和指挥着旧部,终于也跟孙耕晓搭上了线,双方各怀鬼胎,但是在武装暴动的阴谋上,却是一拍即合。
藤田大佐提出的条件是:第一,保证在通化的日本人不被遣返回国;第二、保证在通化的日本人不失业;第三、在通化的日本人将来须加入台籍。国民党方面为了利用这帮日本人当炮灰,根本不惜出卖民族利益,上述条件通通答应了
于是孙耕晓任命藤田实彦为他的“军事部长”,开始组织日本军人和汉奸等等密谋暴动,时间定在1946年春节的大年夜(2月3日),一些日军官兵把私藏的枪支弹药找出来,暴动的骨干力量还按编制组成部队,同时联络附近临江、辑安等地的滞留日本人,作为外援。
(藤田实彦)
第三个原因最后说,那就是苏联军队没有尽到义务,理论上说,根据战后的相关协定,华东、华中地区的日军,解除武装后要集中到秦皇岛、塘沽等港口,统一遣返回国。
而东北由于情况特殊,苏军不想履行这个义务,总想把包袱留给国民政府。所以苏军只管解除日军武装,却不进行安置或者遣返的任何工作。
不仅如此,苏联还秘密地把缴械的日本人,装上火车拉往西伯利亚做苦工,关东军好几十万人都给装进闷罐运走了,所以通化的日本人也确实惶惶不可终日,急需一条出路。
另外就是,苏军当时的军纪也很败坏,通化的日本女人大多遭了殃,这些都催生了日本人的不安全感,正好孙耕晓等人前来拉拢,于是勾搭在一起进而狼狈为奸。
因此说,发生在1946年初的日本人通化暴乱,是三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至于下场,我们大家都比较了解了,5000多手持军刀木棒和少量武器的敌人(其中原关东军4000余人),在500多名八路军战士的抗击下,整整一夜都未能得逞。
天亮时分,李红光率朝鲜支队火速赶来增援,暴动的日军此时开始崩溃,至我主力部队下午回师后,标志着孙耕晓和藤田等人的暴动阴谋,彻底破产。
我军随后在通化城内外,进行了整整两周的地毯式搜捕,计有1800名日本人被处决,5000多人被关押,想想还是比较解恨的。
至于暴动的头目们,孙耕晓是在被提前抓捕后,紧急予以处决,而藤田实彦在暴动失败后也最终落网,一个月后在监狱里一命呜呼。
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通化暴乱是1946年蒋介石与日本军国主义勾结制造的一起屠杀百余名解放军伤兵事件。究其原因,主要🈶️以下三点:
1⃣️蒋介石灭中共之心不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开始谋划发动反共战争,企图消灭中共,统占全国。于是,将特务派驻东北伺机行事。
2⃣️日本军国主义不甘投降。抗日战争以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部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甘投降,负隅顽抗,企图继续控制中国东北。
3⃣️蒋介石与日方勾结生事。蒋介石和日本军国主义出于各自目的,相互交换利益条件,交换矛头共同指向中共,于是双方会面,成立策划暴动的“司令部”,发动武装攻击通话监狱、警察局、医院等处,企图颠覆通化政权。
暴乱结果:这场蓄谋已久的叛变被心细如发的解放军提前识破,日军坦克被解放军哨兵发现。但是,当时解放军的大部分兵力都在郊区执行任务,通化市区内仅留了3个连左右的解放军兵力。因此,在开战之初,这群暴乱日军有着人数上的优势。先后攻占了公安局、医院等城市内的重要据点,百余名未能撤离的解放军伤员在医院内惨遭日军杀害,解放军援军赶到最终平息暴乱。
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困兽犹斗。
第一,当时大部队主力离开,解放其他地方了。
第二,投降的日本军队好多,占据大多数。
第三,日本军队中的军国主义分子不甘心失败,阴谋诡计背叛困兽犹斗。
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1.首先是日夲国内,由于长期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在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后,日夲军方不甘心失败,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现实,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从一已私利出发,垂死挣扎,曾发生政变,基层军官有的选择了"玉碎",其实恰反映出军国主义对国民的毒害之深1、反人民的夲质。
2.其次是蒋家王朝为了窃取抗日胜利果实,企图利用日夲军国主义势力和日军手中的先进武器对抗中共,以延续其反动统治,冈村宁茨逃脱正义的审判、山西阎老西把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待为上宾就是典型例子。
3.再次就是维护地方治安稳定的力量分散,匪患死烣复燃,给了通化日俘可剩之机。日俘以怨报德,残害我军住院官兵和地方干部,暴乱被平息后,由于冻土掩埋不易,许多日军尸体被抛入江中,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那是说明我们太仁慈了苏联军对待日本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不管你是战俘还是所谓的侨民,在这片土地上,都是因为战争而获得战争红利,战败之后的反噬也得接着。。。
日本军队投降后,为何在通化市发动暴乱?
答;大家都知道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全体国民一直受国主义思想影响。所以二战后期投降后军官不甘心失败,不相信失败,士兵不相信天皇亲口宣布投降。委屈的投降后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反而感觉自己从以前的军国主义英雄,醒悟后突然感觉变成历史的罪人。这是很多从小受思想洗脑的日本人,接受不了。唯一能让他们接受的就是通过战争让自己让自己体面的死去。
所以才有投降后日本士兵在通化市发生爆乱的这一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