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理论上来讲能,实际上可能够呛。
一、理论上来讲,赵刚能阻止李云龙
我军长期实行的是双首长制,一般情况下团长负责军事指挥,政委负责政工,双方有分工有配合。但在关键问题尤其是原则问题上,我军长期以来是政委拥有决定权,但在后期也对这个原则进行过修正,以免出现皖南事变那样的悲剧,包括西路军的失败也存在这个问题。
有时候为了集中权力避免扯皮,我军还灵活搞过“双首长一人制”,比如彭老总、陈老总和林帅在各自野战军都是司令员兼政委,这样就可以保障在作战时不会出现扯皮贻误战机的问题。
具体到赵刚和李云龙身上,在攻打黑云寨这件事上,赵刚在原则上和理论上是有能力阻止李云龙的莽撞行为的。
首先,攻打黑云寨是李云龙的擅自主张,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赵刚如果不同意,那他在各方面都是占理的,极端情况下他甚至可以采用雷霆手段阻止李云龙。
其次,攻打黑云寨并不是关系独立团生死的大问题,和部队突围完全是两码事,突围可以先斩后奏,打黑云寨又不是十万火急。
最后,就算李云龙坚持己见,赵刚一时说服不了他但也不想激化矛盾,那赵刚还可以召集召开团党委会议讨论,如果团党委会议不同意攻打黑云寨,李云龙再不服从的话,那这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赵刚如果在独立团,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在理论上和原则上是可能的。小说作者和编剧之所以“支走”赵刚,也是为了避免后续一系列问题,不然这段就比较难写了,赵刚支持不支持都比较麻烦。索性让赵刚晚一点赶回来,对于小说的创作来说是最好的写法。
二、实际上可能阻止不了
如果赵刚在独立团的话,也不是说绝对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这中间有几个现实问题。
1,魏和尚被土匪杀害,独立团战士们肯定群情激奋要求复仇,赵刚这时候的工作就不能太鲁莽,直接反对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2,赵刚个人无法阻止李云龙,也不能采取极端措施,如果召开团党委会议的话,以李云龙所带干部的脾气,会议上支持李云龙的人数应该不在少数,一旦团党委少数服从多数同意李云龙的行动,那赵刚也只能暂时同意,之后以团党委的名义向上级解释也比较合适。
3,赵刚可以灵活处理,变攻打黑云寨为逼大当家谢宝庆交出凶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好向上级解释。实际上李云龙最后的处理方式也比较灵活,把俘虏的土匪都交给了孔捷,没有追杀谢宝庆,只是亲手砍了杀害魏和尚的凶手。
李云龙之所以被降级处理,最大的问题是绑了孔捷和杀了俘虏这两件事,如果没有这两个错误,其实独立团攻打黑云寨逼迫对方交出凶手本身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只是消耗了一些弹药,没造成多大损失不说还有缴获,不算了不得的大事,上级也能理解。
综上,赵刚如果提前赶回,大概率是阻止不了李云龙,可那样的话赵刚这个人设就存在问题了,所以作者不能让他提前赶回。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战役最后时刻,新四军军长叶挺曾电告延安:“此次失败,(叶)挺应负全责,实因处事失彼,指挥失当所致。但政委制之缺点实亦一因”,也就是说,叶挺将军在主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委婉地提出了对“政委最终决定权”的不同意见。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要跳出《亮剑》的剧情本身,而去探寻作为独立团政委的赵刚,究竟有没有权力阻止团长李云龙所发起的军事行动。
延安军委正式取消政委在作战中的最终决定权,始自1942年9月1日,这里面既有叶挺军长建议在前的因素,也有1942年八路军冀中八分区在“反扫荡”中遭遇惨重损失的教训,当时因分区政委王远音(年仅27岁,抗大毕业的知识分子)不同意司令员常德善(老红军)迅速突围的决定,坐失良机,结果遭到优势日军的合围,酿成血战之后八分区几乎全军覆灭的重大失利,常德善身中27弹牺牲,王远音不做俘虏举枪自尽。
这一对军政搭档的情况跟李云龙、赵刚非常相似,李大脑袋是出自红四方面军的老红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赵刚是延安抗大毕业的青年知识分子,政治立场坚定并且原则性较强,但是缺乏实战经验。我们再回顾一下《亮剑》的剧情,魏和尚因为送信被杀是第17集,而在第16集中,李云龙已经指挥独立团胜利结束了平安格勒战役,并且跟老战友丁伟和孔捷边喝边吹:老子手下已经有八个营。
回顾剧情的意义,在于考证“和尚牺牲”事件发生的时间,既然独立团已经发展到7000余人,毫无疑问是1944年八路军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各根据地普遍度过了1942、1943那敌后抗战最艰苦的两年,期间八路军的总兵力一度有下降的趋势,因为冈村宁次调集重兵进行了多次大扫荡。而到了1944年以后,华北日军精锐大批南调,鬼子的华北方面军只能龟缩在据点里取守势了。
也就是说,李云龙挥兵剿灭黑云寨,大概的时间点应该在1944年前后,八路军早已经更改了军事行动中政委的“最终决定权”,所以李云龙在平安格勒战役中才敢叫嚣“我是军事主官”,言外之意,在得不到上级及时指示的紧急情况下,独立团团长有权决断和遂行作战行动,什么赵政委、什么邢副团长,在没有手持上级“尚方宝剑”的情况下,均不能干扰李云龙的战斗决心,这才是重点。
而且由于李云龙的强势作风,甚至在此之前,军事上外行的赵刚亦对独立团作战行动不具备干预能力,基本就是“团长主军事,政委管生活”。比如李云龙私自派孔捷率一个营奔袭万家镇,赵刚能做的只是给旅长打“小报告”,再比如李云龙抗命率一营伏击日军战地观察团,赵刚也是无可奈何,只好自己带着二营、三营阻击敌人保护总部安全,所以在很多时候,军事主官是否敢独断专行,也影响着军政双首长制度的具体表现,386旅政委王新亭官拜开国上将,然而大多数军迷只知道旅长陈赓。
黑云寨土匪截杀八路军通讯员,并且有可能因此延误军机(和尚送的可是机密件),这是严重的武装挑衅行为,八路军出动部队予以惩戒甚至剿灭完全师出有名,即便牺牲者不是跟李云龙兄弟情深的魏大勇,哪怕是段鹏或者别的什么通讯员,独立团就可以坐视不理了吗?揍他们一样没毛病。在抗日战争期间,主动攻击八路军的土匪和游杂武装,我方一律会进行自卫还击,哪怕是中央军和晋绥军挑事,也坚决打击之,他谢宝庆头上长角了?
老战友孔捷来劝阻可以理解,但是李云龙不听劝也没毛病,在黑云寨正式收编为“新二团独立大队”之前,它仍然是土匪武装,并且发生了主动攻击八路军的行为,武力缴械是最佳的选项,难不成杀害了八路军战士就没事了?缴了械再改编岂非更加容易?李云龙又不是屠夫,到最后也没有对黑云寨赶尽杀绝,俘虏的匪众毕竟还是占多数。
虽然作者和编剧故意“制造了”赵刚不在场的桥段,但实际上哪怕赵刚在岗,也无权阻止李云龙攻击黑云寨的军事行动,第一他已经没有了政委的最终决定权,第二独立团在土匪挑衅的情况下,动用武力将其缴械也理所应当,除非有上级不同的命令-(当然,李云龙说师长来了也不给面子,那就纯属吹大牛了),第三,咱不是通讯手段落后嘛,所以就算赵刚请示上级,等命令下来黑云寨早完球了。
所以李云龙真正的错误,也是事后被降职处理的原因,不是因为兵发黑云寨,而是捆了兄弟部队的首长,同时擅杀俘虏山猫子,前者是违反纪律,后者是破坏俘虏政策,如果整个行动本身就站不住脚,那就绝不是降为营长那么简单了,至少一撸到底。假如赵刚在场或者提前赶回来,这两件事倒真的可以避免,以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只有赵刚能让盛怒的李云龙冷静下来,山猫子虽然有罪,是抓是杀也得请示上级处理。
所以个人的结论就是,赵刚不大可能阻止李云龙的报复行动,这一点其实在野战医院对话中也有体现,赵刚曾经自问,假如没有在赵家峪身负重伤,是否会阻止李云龙发起攻击平安县城的行动,最终他自己也认为,李云龙以狼性率领团队,才是真正亮剑精神。潜台词就是,出于本能会去阻止,但心里会赞赏这种逢敌敢于亮剑的精神,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黑云寨事件。
别抬杠啊,我们是在用说亮剑来了解军事常识,喜欢这个问题的理由,是每每忆起孔捷被张大彪扭着胳膊押进小黑屋的场景,就忍不住想笑。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赵政委即便当时在现场也没有办法阻止李云龙,看过这部电视剧对李云龙的性格都了解得非常细致,他具备英雄人物的很多优点爱国、有头脑、不怕死、重感情,愿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而且听李云龙和楚云飞、赵刚等人在不同场景的私下谈话,可以看出这个人很懂一些道理,与一般的没文化的人还不完全一样。
同时李云龙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剧里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很有个性的人,除了具备英雄人物的优点,也有没文化人的毛病,与我们以往看到的英雄人物都不一样,这样符合现代人对个性的追求。
谢宝庆那伙土匪害了和尚,和尚和李云龙不仅是战友,那也相当于助理啊,李云龙的生活全是和尚伺候,对于重感情的人,养只小宠物都会产生深厚的感情,何况朝夕相处的人呢。
攻下黑云寨放了没参与杀害和尚的人,这是李云龙讲理的一面,但是杀了仇人就是他性格的另一面,那伙土匪明明知道和尚是什么人还要杀害,那李云龙不杀他们就不是李云龙了。
有个例子,楚云飞到李云龙那住几天那集,李云龙团负责保卫师部,但李云龙带着一营去伏击观摩团了,当时李云龙打这个折扣的时候赵刚可是在现场啊,清醒的时候都劝不住,何况那个时候。李云龙敌情不明就敢打平安县,用丁伟的话说,他要有一两个师,他敢打太原,就是这么刚。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电视剧《亮剑》中,如果政委赵刚不是因为受伤离开独立团,肯定能够制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八路军军纪严明,枪杀俘虏都绝对不允许,更何况黑云寨这样一支已经接受了八路军改编的武装了。黑云寨现象在抗战时期非常普遍,他们有人有枪,又大多是当地人,地头蛇谁的账也不卖。他们往往脚踏几只船,日伪军想收编,国民党军也想拉拢,八路军也频频的挥动橄榄枝。魏和尚牺牲固然可惜,但大半也是咎由自取,还是太过鲁莽才造成的严重后果。魏和尚在送信的路上遇到黑云寨的人拦路抢劫,如果他耐心解释,黑云寨十有八九不会为难他。
但魏和尚好勇斗狠,竟然枪杀了六名拦路的土匪,黑云寨的几个当家的如果任由魏和尚离去,他们就会在属下面前威信扫地。李云龙快意恩仇,剿灭了黑云寨,虽然给魏和尚报了仇,但那些被遣散的土匪将何去何从,投靠八路军肯定不会是他们的选择。而李云龙这种睚眦必报的行为,也会让持观望态度的土匪武装望而却步。所以李云龙攻打黑云寨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如果赵刚在独立团,肯定能够制止李云龙的鲁莽行为。只要等到完成对黑云寨土匪收编以后,再秋后算账,效果会好很多。
李云龙攻打黑云寨,在现实中是有原型的。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兼山东军区警备第8旅旅长傅继泽,因为给警卫员赵昆仑报仇,就剿灭了一支类似于黑云寨的土匪武装,结果受到上级非常严肃的处理。比起电视剧中的魏和尚,赵昆仑的传奇经历有过之而无不及。赵昆仑是沧州南皮人,自幼习武,十二三岁就成为当地戏班子里的台柱子。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昆仑参加了八路军,成为傅继泽的警卫员,当地俗称为首长“挎盒子”。赵昆仑跟着傅继泽又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40年9月,在乌马营村以西,八路军和日军进行了惨烈的白刃战,傅继泽亲自端起刺刀上阵,结果身负重伤,幸亏赵昆仑舍命相救,最后全歼敌人。在白刃战中,赵昆仑把首长的驳壳枪给弄丢了。傅继泽回后方疗伤,赵昆仑也离开部队,打算找回丢失的驳壳枪。
赵昆仑先是找到好朋友扈金江,从前他们同在一个戏班子,扈金江主攻刀马旦,因为长相俊秀人称“俏三娘”。“俏三娘”穿了一件道袍,仪态万方的从龙堂(村名,作家王蒙的老家)炮楼前经过,炮楼里的鬼子以为是个“花姑娘”,三个鬼子和一个翻译追出炮楼,在宣惠河畔一个瓜棚里,被埋伏在那里的赵昆仑一网打尽。赵昆仑和“俏三娘”换了鬼子的衣服,在翻译的带领下混进了炮楼,他们又打死了两个鬼子,抓了二十多个汉奸做俘虏,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不过没有一支驳壳枪。赵昆仑和“俏三娘”又化妆成鬼子,去到桃园村保长候辅臣家。侯家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自称“家住桃园,地耕渤海”,家丁养了四十多个,每人两支镜面匣子,还装备了步枪、轻机枪。候辅臣亦正亦邪,即不得罪日本人,也不招惹八路军。
赵昆仑和“俏三娘”冒充鬼子进了侯家,候辅臣没在家,他俩挟持了侯府的老太太,缴了十几个家丁的枪。赵昆仑带着枪回部队交差,俏三娘不肯去投八路,直接回了家。候辅臣损失了几十支驳壳枪,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串通日本人,逮捕了俏三娘,然后在县城把俏三娘用铡刀铡了。赵昆仑得知好朋友死于非命,痛不欲生,离开部队开了小差,去找候辅臣报仇。候辅臣人多势众,赵昆仑不但没有找到报仇的机会,自己也落到候辅臣手中。候辅臣派人直接把赵昆仑活埋了,后来有个堡垒户冒死把赵昆仑挖了出来,藏在自家红薯窖里。
伤愈归队的傅继泽得知赵昆仑被活埋,怒不可遏,不顾政委的阻拦,带领部队围攻桃园,虽然最后为赵昆仑报了仇,傅继泽却因严重违反纪律被上级严肃处理。1955年授衔时,身为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兼旅长的傅继泽,只被授予少将军衔。赵昆仑虽然最后活了下来,但脑子受了严重刺激,傅继泽后来专门为赵昆仑配备了一名警卫员,他从而也成为八路军中唯一配备警卫员的警卫员。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不可能,就是师长来了也不行
其实亮剑这局在和尚身死这里有很大的硬伤。
首先,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局势最为错综复杂的山西,事件的双方,一个是八路军,抗战主力、正规政府军;一个是黑云寨,落草为寇的土匪,干的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事件的起因,最开始是黑云寨抢了楚云飞的物资。说实在的,单凭这一件事,黑云寨已经没有了活路,战争时期公然劫掠政府军的物资,这个罪名大家自己去想,楚云飞随便派个连来,剿灭黑云寨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
但是黑云寨大当家谢宝庆可以说相当机灵了,看到孔捷惹不起,又有示好的意思,立马表示愿意接受招安。而楚云飞也是出于最终没丢物资并给孔捷一个面子而大度表示放过黑云寨。
先说招安这件事,这事作者就犯蠢。虽说抗战期间是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个方针没错,也就是孔捷招安土匪原则上是没什么问题。可是拜托,你孔团长身为八路正规军的团级干部,你就真不知道把这些土匪分化瓦解啊?非要整个独立大队?让土匪自成建制???
好嘛这还不是最脑瘫的。在土匪杀死和尚之后发生了啥?要知道和尚魏大勇已经是多年八路军战士了,土匪无故杀死八路军战士,应该怎么处置?李云龙根本不是犯错,而是做的太对了。要是让彭老总知道,早就下令把这伙土匪剿了。
有人说土匪已经接受了改编,那好吧,身为八路无故杀死自己的战友,不配一个枪毙??
然后孔捷,自己招安的人杀了友军,你不想着清理门户,反而要阻止李云龙正当报仇吗?
战争年代,这要是百姓杀了八路,晋绥军中央军甚至八路自己杀了友军,按规定都是按流程办事,但是土匪??土匪只配全灭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魏和尚如果是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魏和尚是死在了流寇山贼手里,而且当时这帮山贼已经被八路方面孔捷收服改编以后,这就是典型的狗改不了吃屎狼改不了背孩子,性质太恶劣了。既然归顺了八路军,加入抗日队伍,好好的做个人不好吗,为什么还干烧杀抢掠的勾当,而招惹的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八路军?
李云龙打仗很牛不说,关键他的脾气比本事更大,而且都知他一般不按常理出牌,你杀了他的贴身警卫员,比杀他本人后果更严重,因为魏和尚是把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人,李云龙是个真性情特别仗义的人,表面上虽然对魏和尚骂骂咧咧,二人是上下级关系,实际上这种战场上结下的友谊早已超过了兄弟情,黑云寨二当家敢杀魏和尚招惹李云龙,这不是捅了马蜂窝,这他妈的等于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完全是死催的!换言之,这次黑云寨误杀的是李云龙,八路总部不会为了一个李云龙违反“纪律”,黑云寨二当家的下场可能不会那么悲催;但他杀的是魏和尚,是李云龙的心头肉疙瘩,是他的生死兄弟,从这一刻起,黑云寨二当家算是死定了,他不死李云龙的形象就没这么丰满这么立体这么真实这么高大,他不死连观众都不能同意!
赵刚是政委,我党的政策是党指挥枪,李云龙负责指挥打仗,赵刚负责政工,原则上赵刚比李云龙权力大。但黑云寨杀魏和尚这件事上,赵刚权力再大也阻止不了李云龙,甚至旅长在现场也阻止不了李云龙,这时候就是李云龙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他才不跟你讲原则,这时候他腰里的盒子炮,他手下的上千人马才是原则,他就是冒着违反纪律甚至被枪毙也得狠狠教训一下黑云寨这帮土匪,杀几个刺儿头给魏和尚报仇,这不但是给自己出口恶气,也是给全团战士出口气,同时让战士们看看,他李云龙在大是大非面前,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怕,跟着他李云龙混,绝不会受窝囊气,任何时候他都不会当缩头乌龟,他不给兄弟报仇就不配带独立团,他的独立团的士气就会受影响,他和他的独立团任何时候都不能当孬种!如果赵刚真的强行阻止,那他的下场就和孔捷一样,被李云龙下令捆起来,回来再给他道歉。当然,李云龙下令捆孔捷好说,因为孔捷这个团长毕竟是外人;捆赵刚,这是比李云龙还高的上级,士兵肯定不敢动手,这时候李云龙就得亲自动手了。别看赵刚枪法不赖,肉搏战肯定不是李云龙的对手,原著中在魏和尚出现之前,二十七八岁的李云龙才是全团第一高手,玩鬼头大刀的行家。(电视剧李幼斌的扮演几乎无可挑剔,但年龄偏老,比原著中老了近二十岁!)
赵刚才来时也和李云龙不太对付,因为他没见过李云龙这种蛮横霸道不讲理甚至不讲原则的人,因为军队纪律严明,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但在李云龙这里,这一切好像都不太好使,偏偏在他违反纪律的时候又都是他立了大功的时候,导致处分他的时候都不好把握火候。时间长了,赵刚真正了解李云龙以后,喜欢上了这个打仗勇敢机智的人,他的不遵守规则和他的能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在打仗方面,墨守常规按步就班有时候不管用,反而李云龙这种不按套路出牌往往能收到奇效。他认可了李云龙的做法更实用,而且李云龙看似放荡不羁实则是不则不扣的真性情好汉子,二人的交情也开始慢慢深厚起来。
所以,深度了解了李云龙为人的赵刚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李云龙出兵攻打黑云寨,而且,从他来独立团接触李云龙以后,他本人也是有所改变,对事情懂得更灵活处理。抛开他阻止不了李云龙这点,即使当时他在,他从内心出发也许根本不想阻止李云龙出兵为魏和尚报仇。魏和尚死的惨烈,不但李李云龙暴怒,全团战士也是怒火冲冠,他为什么一定要硬压下这股怒火?而且,土匪恶性难改,被收编了还敢抢劫杀人,让李云龙教训一下,杀一进儆百也未尝不可,让这帮土匪收收心,收编进来以后也好管理。不动点真格的,光靠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用。
当然,李云龙出兵攻打黑云寨是违反纪律的,他赵刚如果不阻止甚至默许李云龙的做法,这点也违反了纪律。但在阻止李云龙出兵攻打黑云寨和默许李云龙为魏和尚报仇导致自己也违反纪律受处分上,赵刚如果更理性一点,他会选择后者,因为进入了独立团的赵刚已经被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传染了,以前的谦谦君子变成了喝酒吃肉骂娘的江湖豪杰了,变得更灵活更有血性了。不就是违反纪律吗,他赵刚已经跟李云龙学会了喝酒骂人,再跟他学一次违反纪律又有何妨?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真理,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公道的了。你讲纪律,我讲的是良心是正义,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真理,天底下没有比更公道的了你讲的是纪律我讲的是良心与正义!最亲密的战友生死兄弟被杀,头被割下来挂在旗杆上,让一个热血军人暴发了雷霆之怒: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兵发黑云寨,刀劈二当家,这才是真正的李云龙!在他出兵前的那一刻,如他所说,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