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亮剑》里赵刚500米外打中日军太假,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有一定真实性,但不代表有完全的可操作性。首先,三八大盖的标尺2400,弹丸弹道稳定性好,瞄准基线非常长,所以射击精度很优秀,是一种极为适合长距离射击的步枪。因为三八大盖的优异性能,日本通过它还改进出了九七式狙击枪,这里就不赘述了。三八大盖的标尺一直划到了24,后期为了方便,三八大
-
《亮剑》中赵刚用手榴弹把重机枪炸了,现实中可行吗?
战场上万不得已的时候,毁坏武器以免资敌是正确选项,包括但不限于带不走的重武器和军需物资、弹药等等,这一点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做的最好,《坦克大决战》里几百万加仑汽油站说炸就炸,绝不留给德军人一滴,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撤退前的大型仓库和志愿军缴获的汽车,美国空军一定要炸干净。《亮剑》里
-
亮剑里面李云龙为什么这么喜欢赵刚?
李云龙在赵家峪给独立团干部开会时信口开河,什么对付鬼子汉奸可以绑票闷棍、发展队伍要像“山大王”、甚至“日本娘们”的词都秃鲁出来了,赵刚急忙发言圆场,巧妙遮掩团长用词不当之处,老李自知失言,边尴尬边夸奖:咱们政委,那是“孔夫子挂腰刀”,文武双全!这就是赵刚被李云龙认可的第一个重要原
-
电视剧《亮剑》中,你觉得赵刚的升迁跟李云龙有很大关系吗?
赵刚自杀前的最后军职是总参谋部的二级部长, 也是少将军衔,这个级别其实比李云龙、丁伟和孔捷的正军职要略高些,毕竟是统帅部机关的中层干部,大约可默认为副兵团级。作为军政两方面出色的大学生干部,抗日战争初期的团政委,这真算不上过分升迁,正常履职而已。赵刚吃亏在没有红军时期的资历,应该
-
李云龙和赵刚关系好,还是和孔捷关系好?
战场上的兄弟那是“生死之交”,比如李云龙和孔捷这样一起从鄂豫皖根据地走出来的老红军,又曾经是一个班的战友,别看李云龙动不动跟孔捷骂骂咧咧的,武夫习惯而已,到李家坡之战孔捷白刃战负伤,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至少说了两次:兄弟,好好养伤。但问题是李云龙和赵刚不仅是一个战壕的兄弟,还是对脾
-
华野2师伤亡惨重,李云龙不去找司令员,为何要去找赵刚要俘虏?
华野司令员怒批告状的某纵司令时说的很准确:“李云龙在赵庄,打的那就不是抓俘虏的仗!你拉上赵庄试试?”因为阻击战是大型战役中最苦的活,消耗大、伤亡重,还很难有大批缴获和俘虏,毕竟是被动的一方。所以解放军各部都把围歼或追歼任务比喻成“吃肉”,攻坚战称为“啃骨头”,阻击战则是“喝汤”。
-
《亮剑》中,赵刚150米外无倍镜爆头日军,现实可以做到吗?
如果是150米的距离,根本不用具备狙击手潜质的赵刚出手,独立团的“兵王”王喜奎基本就可以把鬼子爆头了。无论是三八式还是中正式步枪,在150之内的准头都是相当不错的,八路军的特等射手利用表尺射击未必枪枪爆头,但百发百中应该没什么问题。赵刚150米左右的精准射击,记得应该是在李家坡战
-
《亮剑》最后赵刚怎么没有参加集训?
这事是基本符合历史的,黑锅不能完全由编剧或者导演来背,因为赵刚确实不是南京军事学院早期的培训对象。1951年1月15日在南京正式成立的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最初的主要任务是培训我军各大野战军的军事主官和参谋长等作战军官,提高他们的军事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以便加快我军的现代化和正规化
-
李云龙受伤住院,赵刚都来探望,为何作为兄弟的丁伟孔捷不来?
用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护士跟田雨转述的情节来说,李云龙重伤昏迷后,一度惊动了野司一二三号首长前来探望,相比之下赵刚都算“小首长”了,可见李师长负伤影响之大。可惜他的两个老战友加兄弟却来不成,因为有基本的历史环境在那摆着,所谓小事件折射大历史,不能出格。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其实在时间
-
赵刚要是提前赶回能不能阻止李云龙攻打黑云寨?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战役最后时刻,新四军军长叶挺曾电告延安:“此次失败,(叶)挺应负全责,实因处事失彼,指挥失当所致。但政委制之缺点实亦一因”,也就是说,叶挺将军在主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委婉地提出了对“政委最终决定权”的不同意见。所以讨论这个问题,就要跳出《亮剑》的剧情本
-
在亮剑中,为什么赵刚抗大刚刚毕业就被任命为团政委?
《亮剑》中,起初,李云龙看不起赵刚:“哼,小白脸,能打仗吗?也就是搞搞政工,练练嘴皮子,这个团没有政委,老子照样带兵.....”看情况,两个人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然而,不久后,李云龙和赵刚成了好搭档兼酒友了,赵刚对老李说:“和你在一起,好的一点没学着,骂人喝酒倒学会了...”每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