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1945年8月25日,军统局代理局长戴笠接侍从室急电,奉命从上海飞回重庆,此前他刚刚准备着手在沪进行肃奸和“劫收”的工作(四天前到沪),就这样忽然被召回来确实有些恼火,问过主任秘毛人凤才知道真有大事发生:毛泽东主席即将到达重庆举行和平谈判,而老蒋要求他立即布置安全保卫工作。
戴笠的第一反应是“假保卫真刺杀”,并且当面向老蒋表态一定完成任务,以及紧急筹划的暗杀行动计划,没成想当场遭到一顿臭骂,什么娘西屁、小憋三的著名词汇都出来了。老蒋告诉戴笠,他已经承诺美苏两个大国,必须为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负责,而美国大使赫尔利更是宣称以“国格”担保,所以军统要做的是“真保卫”!
史料记载,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将军,为了防止军统乱来,曾要求老蒋把戴笠暂时扣押起来,直到老蒋再三保证始才作罢。而老蒋也很直白地告诉戴笠,一旦谈判中间出现什么意外,国际国内都会视作军统所为,言外之意,界时戴笠脑袋一定不保,所以为了自己的脑袋安全着想,戴笠不得不改弦易张,与宪兵司令张镇共同负责起安保工作,不敢有丝毫马虎。
(军统局代理局长戴笠)
而延安方面其实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老蒋在历史上那是出了名的政治流氓,邓演达、胡汉民、张学良、杨虎城都曾经被背信弃义地扣押,甚至杀害。所以毛主席、周公和王若飞去重庆谈判,也无异于深入虎穴,被软禁甚至扣押不放的情况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为此,毛主席在临行之前特别提议少奇同志为代理主席,同时增补陈云和彭真同志为临时常委。
也就是说,即便老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延安方面仍然可以举行五常委会议,仍然可以有效地领导军民进行斗争,主席在为此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美苏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某人独裁统治的,苏联红军进入东三省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将军和赫尔利乘美国军机到达延安,专程迎接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而周公则是开门见山:“我最担心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安全问题”,素以“和平将军”著称的张治中很有信心地说:“苏、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都对蒋委员长做了工作,他们都能保证毛先生的安全,我看不会有问题”!周公依然不放心:“文白兄,他们担保是担保,但我们不能大意,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次日,毛主席率中共代表团毅然飞往重庆,这一消息登时震撼山城乃至于全国,柳亚子先生盛赞这是“弥天大勇”。而张治中为了安全着想,特地将自己的“桂园”腾了出来,此园位于重庆上清寺,距离曾家岩50号和红岩新村都比较近,确实是个合适的下榻之所。桂园的内层保卫由我方负责,外层由张镇的宪兵负责,张治中还调来自己军委会政治部警卫营的一个手枪排,以便衣的形式加强保卫工作。
(毛主席与赫尔利)
双方在老蒋的黄山官邸第一次会唔时,恰戴笠也侍从在侧,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公正色道:“你就是戴笠吧,你很能干,不过要多做些有利于人民的事情,不要成为历史的罪人”,黄埔六期肄业的戴笠完全被周公的气势所震慑,结结巴巴答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好找机会退了出来,兀自脑门冒汗。
然后就是旷日持久长达43天的双方谈判,期间毛主席频频接见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然而由于蒋当局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所以在解放区问题、在军队整编问题上双方分歧极大。我方认为蒋军兵力已达262个师,则八路军、新四军按其七分之一的规模,至少也应整编为43个师,而蒋方代表却只同意12个师的编制,几经交涉也不过增加到16个师,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
在此期间,老蒋也确实动过背信弃义的卑鄙念头,在谈判陷入僵局的9月29日,老蒋曾在日记中罗列延安十一条“罪状”,还写下了准备扣押毛主席的文字,而对于“扣毛”的后果,老蒋心里非常清楚,那就是美苏双方可能的反应必然强烈,不仅美国方面会大光其火和放弃援助,苏军也可能会有异动。思来想去,老蒋还是犹豫不决,10月6日再写道::“对共问题,郑重考虑,不敢稍有孟浪。总不使内外有所藉口,或因此再起纷扰,最后惟有天命是从也”。
应该说,毛主席在渝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是比较得利的,其中宪兵司令张镇最为恪尽职守,特命宪兵第九团团长蔡隆仁全程不离左右,周公后来多次提到张镇曾在重庆谈判时立了一大功,直到逝世前还念念不忘。而军统大小特务也在戴笠的严令下未敢造次,期间虽然发生了“八办”秘书李少石被杀的事件,但经认真调查后确属误击,可谓是虚惊一场。
美国人也着急,经过赫尔利的软硬兼施,老蒋也不得不在军队问题上再次有所让步,根据10月10日的谈判纪要规定:国民政府军队须第一期压缩到90个师的编制(于是有了所谓的整编师),而延安领导的军队则缩编为24个师,这也就是《双十协定》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周公为安全计,立即提出:“毛泽东主席来重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某些问题上国共双方短期很难达成一致,我方决定让毛主席先行返回延安”。
鉴于谈判条款的细节确实很难迅速完成,对方也只能同意周公的要求,10月11日,由张镇亲自护送、由张治中全程陪同,毛主席乘机安全返回延安,留下周公跟老蒋继续周旋。而对于历史上这最大的一次“放虎归山”,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老蒋的自信心爆棚,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双方实力对比状态下,他不认为延安方面有任何打赢的可能,正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我有400万军队,我想怎样就怎样”!
他要是能预见四年后在天安门升起的五星红旗,肯定就不会这么自负了,恐怕肠子都得悔青。
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中国历史上,放虎归山事件,并非绝无仅有,最典型的就是项羽刘邦事件。由于项羽有勇无谋屡屡放过刘邦,最后,项羽被逼乌江边拔剑自刎结局。
解放战争中,毛主席总结经验,向全党全军英明指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孤名学霸王。
其实放虎归山事情的发生,原因也挺复杂,往往是不以主观意识所能左右的。尽管,在主观上不是故意的,但客观上往往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需要实力,需要方方面面的综合实力。才能有效避免,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尴尬局面。
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历史上放虎归山的事例不少,大家熟知的有鸿门宴上项羽放走了刘邦,最终刘邦反败为胜,赢得楚汉之争;吴王夫差放跑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勾践破吴国,成为春秋霸主;早些时候还有夏桀释放了战俘商汤,奋发图强的商汤灭掉夏朝,下面再讲一个春秋时期秦晋两国间放虎归山的事例。
秦穆公想做中原霸主,就以百里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三人率军征伐郑国,途中遇到了正赶着商队的郑国商人弦高,听说秦军要攻打自己的国家,弦高立刻想办法解救,他一边糊弄秦军说自己从郑国来,郑国已经知道秦军要来攻,已做好御敌准备,一边派人回郑国报信,百里视三人听到弦高一阵吹嘘,觉得消息已走漏,郑国人已做好防守准备,已错失攻打先机,但部队都拉出来了,不能空手而归,于是转头去打滑国,抢了一大堆物质满载回国。
滑国,今偃师市境内,有滑亭,当年周天子分封的伯爵小国,被秦所灭,图为滑国故城遗址古城门。其实秦军出兵的消息早让与之相临的晋国得知了,晋军早已在秦军归国路上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返回,当秦军走到崤山时,被埋伏在那的晋军杀得几乎全军覆没,百里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被晋军俘虏,晋襄公准备杀掉三人祭旗。
晋襄公墓位于襄汾县刘庄。再讲一下秦晋两国的关系,这两国一直是分分和和,有秦晋之好,也有反目成仇的,当时的晋国是中原霸主,秦国为求和与晋国联姻,于是晋献公把女儿穆姬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了晋怀公,后来又转嫁给晋文公,等于说晋襄公当政时,怀赢是晋襄公的母亲,秦穆公是晋襄公的外公,怀赢听闻故国的三名将帅被抓了,便使出浑身解数搭救,晋襄公性格也较仁厚,经不住母亲的央求,就稀里糊涂的把三人给放了。
图为崤函古道,当年秦晋崤之战正发生于此。当晋军主将先轸磨好了刀,准备斩三人时,发现三人已被晋襄公放跑了,气得顿时破口大骂,这才反应过来的晋襄公忙令人去追赶,可哪里还找得到三人的踪迹。顺利归秦的三人并没有因秦律受到秦穆公的责罚,反而秦穆公素服相迎,依然重用三人,百里视三人也发誓将报崤山之仇,终于在3年后,秦穆公再以三人为将发兵攻打晋国,终于大败晋军,史称“ 王官之战”,秦军还来到当年的崤山,拾回秦军士的骸骨。
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放虎归山必然后患无穷,这是历史上血的教训。历史上最有名的放虎归山有七次,其中刘备刘玄德独占三次之多,难怪他能从织席贩履走向西蜀皇帝的宝座。
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历史上的放虎归山事件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上的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吴越之战中越国被吴国所击败,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臣服,类似奴仆一样服侍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为了脱困,向吴王送出了西施这样的美女,同时还做出了为吴王夫差尝粪便这样的事情。最终越王勾践赢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吴王夫差放虎归山,将勾践放回了越国。
回国之后的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掉了吴国,而吴王夫差算是放虎归山的典型人物。
鸿门宴上走沛公而另一个放虎归山的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在鸿门宴中得以走脱的刘邦。
秦末之季,烽烟并起,项羽在之中实力最强,然而先入咸阳之中的却是刘邦。范增看出约法三章的刘邦所图不小,意图在鸿门宴上击杀刘邦。
然而鸿门宴上双方斗智斗勇,项羽也没有必杀刘邦之心。最终鸿门宴上刘邦得以脱身,而后被封为汉王的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最终逼得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这也是一个放虎归山的典型案例。
车厢峡中走反王车厢峡之战,是发生在明朝末年的一战,也被称为崇祯最可能翻盘的一战。
当时后来肆虐大明的李自成、张献忠都被困在车厢峡中,当时的起义军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中。
最终这些义军以诈降与贿赂之计,骗过了明军的将领,最终得以从车厢峡之中脱身,而后也正是他们成为大明王朝最后的掘墓人。
历史上有几宗放虎归山事件?
历史上最著名的放虎归山事件有四次:
一.晋襄公放走秦国败将孟明视。
二.吴王夫差放走勾践。
三.鸿门宴。
四.煮酒论英雄。
先从第四件说起,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刚起兵,实力不强,被吕布打败,投降了曹操,在曹操的庇护下,养精蓄锐!
刘备是个野心勃勃的英雄,怎么会长期屈居人下呢?但又怕野心被人发现,就在自己住的地方,刨地种菜干农活,装彪卖傻。
有一天,关羽和张飞不在,刘备一个人正在菜园浇水,张辽、许褚两人带着几十个士兵来到菜园对刘备说:“丞相请你马上过去一趟!”
刘备心里一惊,不知出了什么事问道:“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许褚说:“不知道,只是让我们来请你。”
刘备只好跟着二人来到曹操府上,曹操见到刘备笑着说:“你在家里做大事啊!”
刘备一听,吓得魂飞魄散,面色如土,怕是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破,曹操却又笑嘻嘻地拉着刘备的手说:“你能学习园艺不容易呀!”
刘备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
跟着曹操来到一个小亭子,已经摆好杯盘,盘子里放些梅子,酒也热好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暴雨将临,曹操遥指天边的龙挂说:“你知道龙的变化吗?”
刘备说:“好想听你解释!”
曹操说:“这龙好比当世英雄,你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谁是当世英雄,说说看!”
刘备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能看出谁是英雄?”
曹操说:“不要太谦虚了。”
两个人说起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张鲁,张绣等人,曹操却是鼓掌大笑:“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
刘备说:“除了这些人,我真的不知道了!”
曹操说:“能被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
刘备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呢?”
曹操用手指了指刘备,又指了指自己说:“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我二人而已!”
刘备听到这里,吓得一哆嗦,手里的筷子、勺子都掉在地上!正巧一个炸雷响起,刘备赶紧自我解嘲说:“被雷吓到了!”轻轻遮掩过去!
通过这一翻试探,曹操认为刘备也不过是一个草包,不再看重他,以致后来放走刘备,放虎归山,经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建立蜀国,形成三国鼎立!
刘备成为曹操的最大对手,诸葛亮六出祁山给曹操打击很大,这就是曹操放虎归山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