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古希腊的菊爆大队
通过电影咱们知道古希腊有一群叫斯巴达的兄贵,这帮肌肉棒子战斗力爆表,300来人就在温泉关硬抗波斯10万大军一个月。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强到变态的斯巴达究竟是怎么在历史中消亡的?
答案很简单,他们遇到了比他们更变态的家伙,给予斯巴达第一次惨痛失败的是底比斯城邦,这个城邦有个变态叫伊巴密浓达,而伊巴密浓达逐渐了一支变态的军队叫底比斯圣队。
伊巴密浓达(雄性)跟他的亲密爱人高吉达斯(雄性)在公元前378年组建了这支部队,总数只有300人,由150对古希腊少年爱(搞基情侣)构成。事实证明男男之间才是真爱,底比斯圣队的战斗力果然比斯巴达兄贵还变态,把他们揍了个凄凉落魄.....
还是古希腊的变态在古希腊所有城邦的战斗序列中都有个叫Gymnitae的兵种,吐槽机不知道怎么翻译才算准确,现有资料显示这是一支轻步兵,全部由生死看淡的穷鬼组成,主要的用途是在战场上扔石头。
当然,如果只是扔石块他们远称不上变态,问题在于这帮大哥上战场之前不披任何铠甲,反到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别的不说,光两腿之间的凶器就能晃瞎对方的氪金狗眼,简直就是当年的生化武器。
顺便说一下,古希腊灭亡后罗马也继承了这个兵种,只不过武器换成了标枪,有时候吐槽机会怀疑那些什么掷电者军团就是从Gymnitae演化来的。说实话,他们不穿衣服上战场也是某种无奈,之前说过这帮人都是穷鬼,衣服毕竟也不算便宜的......
真正的守夜人军团乔治·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中有一支守夜人军团(Night"s Watch),一直驻扎在北境的绝境长城,抵御异鬼的入侵长达数千年。其实真实的历史中也有一支守夜人军团,只是这支部队远没有那么精锐,而且都叫守夜人是因为翻译问题。
现实中的守夜人军团(Vigiles )出现在古罗马,是由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亲自建立,成员大多是奴隶,规模达到6000人。他们的武器非常奇怪,是一只栓着涂满沥青绳子的木桶......
每当夜里这支部队就会在罗马城中分散巡逻,看到谁家着火又能快速到门口集合,然后使用他们的武器将火灾扑灭。没错,这帮哥们是古罗马的警察兼消防员,只是历来征兵工作都非常困难,,,,,,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1943年11月28日下午,日军飞机盘旋着丢下大批传单,要求驻守常德的第74军57师投降,与此同时日军第113联队也终于突进了常德北门。鉴于攻城战斗已历十日,周围国军增援部队正在赶来,第116师团长岩永汪在城破时下达了两道命令:第一是要给57师“放生路”,以免余程万的部队困兽犹斗,第二是:“烧毁常德市区,以期速决”,简单说就是焚城!
于是日军以山炮、平射炮、迫击炮发射大量烧夷弹,整个常德沦为一片火海,所以要记住岩永汪这个名字,他是湘西古城常德被焚的千古罪人。尽管第57师战前在街区修建了不少碉堡和工事,然而在日军平射炮的射击和燃烧弹的炙热下,中国士兵已经无法在里面坚守了,根据余程万的命令,各部须以连排为单位,在城区与日军进行灵活机动的巷战。
第57师的一线战斗兵员伤亡极大,于是师部各直属部队也被派上去增援,师属工兵营一位姓刘的班长,奉命率全班增援第169团3营阵地,一路上还收容了几个轻伤员,结果赶到3营阵地时该营已经奉调驰援小西门,于是又被划给2营做预备队。算上刘班长在内,全班11个人共有四把中正式步枪,隐蔽子一座半塌的房子里待命。
不一会还真来了战斗命令,营部传令兵送来一张二营长用铅笔写的纸条:“据报,大高山巷破屋中,发现敌人20余,向图书馆东面钻进,着该班长立即率部予以消灭,并占领大高山巷,据守之”。第74军的军官也是有够狂的,居然敢派11个人去消灭20多个日本兵,其实是一种无奈,因为57师可战之兵已经不多了,还能够有11个人的建制班都是宝贝。
刘班长受领任务后,率队前往大高山巷,一路上招呼没有武器的弟兄们沿途寻找可用的家伙,结果拣到了几把百姓遗弃的枣木扁担,不仅结实并且在两头各钉有两个钉子,其他士兵有的寻到了斧头等,于是一个工兵班迅速变成了新兵种“扁担兵”。而刘班长和他的战友们,也上演了常德保卫战巷战最精彩和感人的一幕:高山巷扁担战。
急行几百米之后,扁担班来到了日军北犯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一段很窄的巷子,刘班长决定在这里设伏消灭流窜进来的日军小队。他命令四个步枪兵分成两组,据守一座药铺的砖石柜台和一座门楼,自己率其他六个兵迂回过去埋伏在小巷的废墟之后,静静地等待敌人的到来,战斗方案很简单:先开枪,然后扔手榴弹,最后就是上去肉搏战。
阵地布置完仅仅五分钟后敌踪即显,八个日军士兵搜索而来,日军的战术素养还是可以的,虽然只有八个人却分成了三个战斗部,前面是两个担负斥侯任务的尖兵,后面是两个三人战斗小组,分波次交替掩护,一点点摸进了小巷子。刘班长等人摒住呼吸,直到敌人尖兵进至药店之前时,才大喝了一声:打!
由于距离太近了,所以两支中正式准确地双枪齐响,立马把两个鬼子放倒了,后面的日军虽然反应过来寻找掩体,可小巷子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位置,尤其是这四支中正式隐藏的非常好,日军还未来得及发现对手的位置,又被干掉了四个,其他两个逃了回去。刘班长并没有扔出手榴弹,其他隐蔽的士兵也跟着一起等,因为后面还有更多的日军。
果然,几分钟后日军开始重新组织进攻,他们误以为只有那几个隐藏的步枪兵,于是利用墙角和断壁摸到距离药店20米左右的位置,突然跃起向步枪兵所在位置集体投弹,然后在爆炸声中狂喊着开始冲锋。当鬼子们喊叫着冲到巷子中间时,刘班长带头扔出了手榴弹,巷子窄,扔脚下,日军士兵又扎堆在一起,所以杀伤效果奇佳:只剩下五个没倒下的。
刘班长随即挥着扁担杀将出去,其他弟兄也呐喊着跳了出来,一场肉搏战在小巷子里展开,如果是在宽阔的地带进行白刃战,这扁担肯定干不过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然而在腾挪闪躲比较吃力的巷子里,扁担和斧头、菜刀形成了完美的长短兵器结合,非常有当年戚家军战斗小组的状态,尤其是日军没有注意到扁担两头有钉子,扫到脸上就见血,一时大恐。
就这样,七个“扁担班”的士兵又杀死了三个日本兵,最终只有两个逃掉了,刘班长清点战果:步枪兵被炸死一人,扁担兵包括刘班长本人在肉搏中负伤四人,总体还算伤亡不大。恰好团部的一名中尉军官跑过来检查战况,于是命令刘班长等四人去野战医院包扎,自己带着剩余的战士依托残垣段壁,构建了阻击阵地,准备应对日军的新一轮进攻。
等到老刘他们包扎回来已经是夜里,他发现中尉和战士们大部分都有了武器,原来寻到了七支完好无损的三八大盖和一些弹药,扁担兵终于鸟枪换炮了,中尉还塞给刘班长一枚日式手榴弹。利用这些枪支弹药,11个人又坚持了整整一夜,到1943年11月29日凌晨,最后的时刻来临了。
日军在天亮之后调来步兵炮和迫击炮,先用炮火覆盖了守军阵地,然后端着刺刀枪冲了上来,中尉率领活着的士兵们也杀将出去,再次进行残酷的肉搏战,直至全部战死。而负过伤的刘班长因为脚步有点踉跄,被一个戴眼镜的日本兵刺中,就在日本人狞笑着准备拔出刺刀时,老刘那颗手榴弹响了,只看见一副眼镜飞向了半空,11月30日,常德城内枪炮声渐息。
八千男儿血,一缕抗日魂!
--------- 参考书目《八千男儿血:中日常德会战纪实》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世界各国战争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其它的兵种,如童子军、娘子军等。
但是我们今天介绍的兵种非常罕见,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是一支完全由同性恋组成的军队,名叫圣军。圣军组成于公元前378年,组建者是希腊底比斯一位名叫高吉达斯的将军。
圣军从底比斯的各个军团选拔出来的,其成员全部是同性恋者。
在大多数人看来,同性恋是有违主流价值观的。
直到今天,还为很多国家所不容,不过古希腊人却能包容。
他们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掺杂了生育和欲望,一点都不纯真。
希腊人认为,真爱是彼此的欣赏和珍惜,是灵魂的碰撞而产生的真爱。
而异性之间的爱,是占有欲驱使下产生的感情,而不是对美德的向往与追求。
希腊人还认为,女性的使命就是繁衍人类的,她们天生就是放纵的。
女人只会亵渎爱情,她们只是家庭的奴隶。
只有男性之间的爱是纯真的,因为男性才是智慧、理性的。
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基里斯和帕特罗克洛斯,就是一对好基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同性恋者比普通人也更加勇敢,甚至愿意为爱人奋不顾身。
也就是说,古希腊存在同性恋文化,底比斯是这种文化的源头,是希腊最包容和鼓励同性恋的城邦之一。
高吉达斯之所以组建圣军,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他觉得同性恋的士兵为了保护恋人,为了维持男人尊严绝都会拼死作战。
这样的人上了战场,才会奋不顾身、所向无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的希腊各城邦爆发战争是家常便饭,其中斯巴达军队战斗力最强。
这支军队的士兵从小就接受魔鬼训练,军事技能过关,打仗战无不胜。
公元前371年,称斯巴达国王翁布罗特发兵1.1万攻打底比斯,底比斯军队全国军队总兵力只有7500人。
底比斯军队在统帅伊巴密浓达的带领下硬着头皮迎战。在战斗中,刚组建的圣军初试牛刀,就崭露锋芒、表现不俗。
他们怒吼着杀向斯巴达军队的右翼,打乱了他们的阵型,极大鼓舞了全军士气,大败斯巴达。
圣军一战成名,叫敌人闻风丧胆。此后的几十年,以圣军为先锋的底比斯军队称霸一时,很少遇到对手。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帝国军队入侵希腊,双方在喀罗尼亚进行决战。
底比斯和雅典组成的联邦军队,寡不敌众,被马其顿骑兵击溃。
圣军在战斗中表现神勇,没有一人退缩,将士全部战死。
这支由同性恋组成的特殊部队,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二战中,也出现了一支特殊的兵种,空军野战师。对于海军陆战队这个兵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估计很少有人听说过空军有陆战部队。
空军野战师诞生在纳粹德国,组建者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
原来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德军地面部队势如破竹,向苏联内推进,苏联人民拿起武器在后方反抗德军。
这些反抗者神出鬼没,骚扰德军机场,威胁地勤人员,给了德军很大困扰。
于是戈林向希特勒提出请求,要求组建地面部队保护,空军野战师应运而生。
空军野战师共组建了21支,番号由第一空军野战师至第二十一空军野战师,总兵力25万人。
由于此前空军在波兰战役表现不俗,希特勒对戈林非常欣赏,对组建这支部队提供大力支持。
因此空军野战师装备精良,国防军都难以匹敌。
他们每个连都装备有轻重机枪40多挺,各类迫击炮10多门。
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式武器他们也率先装备,“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刚研制出来他们就用上了。
虽然空军野战师装备一流,但战斗力不敢恭维。
首先各级军官都是空军出身,是陆战的门外汉。
而且士兵们思想也有抵触,不愿意刻苦训练。
因为大家的梦想是当空军,却被投入到地面作战,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所以这些穿着空军制服的士兵,到了战场一听枪炮响,心里就发毛,武器一扔,转身就跑。
1943年的涅韦尔战役中,第2空军野战师跟苏军第3集团军一打照面就放弃了阵地,向后狂奔。
空军野战师的糟糕表现,让空军司令戈林颜面尽失。
第二天他下令将第6航空队主力的600架飞机,还有一些空军高炮连投入到战斗中,企图挽回声誉。
但是空军野战师烂泥巴不上墙,依旧不争气,让戈林哭笑不得。
1944年6月的巴格拉季昂战役中,第6空军野战师的表现差劲。
战斗中,他们一共损失了4500多支轻重枪械,96门轻重火炮。
但是伤亡人数说出来叫人吃惊,只有715人。
这还用说,大部分士兵丢下武器逃之夭夭的。
空军野战师的糟糕表现,让希特勒也对其大失所望,不得不把大量国防军将领编入其中,以提高其战斗力。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这绝对是全球最稀缺的兵种,仅有29人,曾被列为不能不公开的兵种,1968年才被人知晓。
这支军队出现在二战时候的美国,大家应该知道,美国那是很强大的一个国家,
出现过专门的坦克兵、专门的美女间谍军、专门的气象兵以及很多奇奇怪怪的兵种。
但是,这支军队,在世界上绝对是独一无二,别人想模仿也不成,到底是啥兵种,这么神秘?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说一下吧。
二战时候,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情报工作都非常出色,因此,美国的情报,经常被盗取,
大家都知道,战争面前,如果情报到位,甚至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因此,美国苦思冥想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组织一支独一无二的军队,
这支军队被称为“风语者”,这支军队的作用很简单:让自己国家的情报,无人能够破译。
虽然他们只有29人,但是,却随时配备了一个团的特种部队无死角保护。
他们到底采取的是什么手段?其实,说起来,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原来,这些人都是美国精挑细选的纳瓦霍人,组建的部队,可以说相当“宝贵”,
为什么要让纳瓦霍人为美国传递情报?因为,他们的语言,简直是太过独特了!
纳瓦霍人基本上都是以雨林深处的原始部落为主,因此,外界接触的比较少,
而且,他们的语言语法和声调都非常复杂,对于外人来说无异于“最神秘的语言”。
更奇葩的是,纳瓦霍语没有文字,所有东西都是靠着口口相传,
就问你,除了他们纳瓦霍人自己,还有谁能听懂?因此,可以说是最神秘的部队啦!
而且,狡猾的美国,还编写了一套由211个密码组成的纳瓦霍密码本,
随后,要求这些“风语者”将密码记忆熟练以后,所有密码本全部毁掉。
所以,被说敌人了,就连美国自己人,得到情报以后,都需要两个以上的“风语者”翻译,
这样的密码,在情报界中,简直就是不可破译的,
这支只有29人的风语者部队,也为美国情报战的获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解放军探照灯兵(1950年--1974年)-----把飞机照下来的特殊兵种。
探照灯使用于战斗中,可以追溯到一战之前。上可照飞机,下可照坦克。防空和对地,都是能手。等到二战后期,随着雷达技术的应用,军队使用探照灯的技术更强更精准。
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一直幻想着反攻计划,对大陆沿海各大城市不断地进行空袭破坏。当时,是苏联的探照兵负责我国沿海地区的防空任务,战功卓著。1950年7月,为了加强上海放空力量,我军在上海成立了我军第一个探照灯团121团,接受苏军探照灯团的全部装备。
接收装备如下:PAII-150型雷达灯36部,苏制3-15-4B型跟踪探照灯36部,莫斯脱-2型环视雷达1部,以及其它通信装备等,外加苏军列入移交的两只军犬。
全团共计1100人,绝大部分都是从军政大学本科班或者知名大学选拔出来的。即使放在今天,这支部队士兵的平均学历也是非常高的。可见,我军真是下了“本钱”的。
陈毅市长也对121团给予厚望:"上海有了航空兵、高射炮兵,现在又有了探照灯,上海上空的安全,就有保证喽!"
抗美援朝时,我军也组建了探照兵团支援志愿军的防空。在入朝作战中,志愿军探照兵不仅照射精准,甚至还曾直接用灯把美军战机照了下来。真的是“照”,志愿军炫目精准的探照灯,使用交叉照射、迎头照射战术,让美军战机飞行员慌了神,撞到山上,机毁人亡。
后来,随着战机飞行高度提高,探照灯兵在1974年退出我军编制。
(文|勇战王聊历史)
世界上出现过哪些有意思的兵种?
蒙古国海军咯。
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19大的国家,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
蒙古国地广人稀,相当于新疆省那么大的面积总共只有300多万人,比我国的一个中等城市人口还少。但是,广大的国土内连条像样的河流都没有,更不要说海洋了。
因此,蒙古国海军成为了网友们群嘲的一个兵种,一个传说中的兵种。有一个段子说,蒙古国海军十分强大,没有一个国家的海军能够在海上战胜蒙古海军,美军航母至今无法进入其驻扎范围1000海里以内(此处手动滑稽)。
那么,蒙古国究竟有没有海军呢?答案是有的,而且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个活动在陆地上的“海军”,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有巡逻水域的。
蒙古国海军战舰“苏赫巴托”号
在蒙古国北方的库苏古尔省,靠近俄蒙边界的地方,有个大湖叫库苏古尔湖(本地人叫库苏古尔海,没办法,没见过真正的大海),这个湖可不小,面积达2760平方公里,最深处达到262米。
在这个面积大概是上海市一半大的湖上面,活动着蒙古国海军。但是,蒙古国为什么要有海军呢?
因为这个湖的上游,是一条名叫色楞格河的大河,轮船可沿色楞格河航行到贝加尔湖。俄罗斯商人也会从色楞格河南下,收购蒙古出产的木材、畜产品、毛皮、煤和矿物运回俄罗斯,并带来俄罗斯产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特别是蒙古国紧缺的汽油。
这样一来,蒙古国就有必要设立边防部队,对从俄罗斯过来的人员和货物进行检疫检验,并保障运油船只的安全。
1938年,当时的苏联政府送给了蒙古国一艘排水量300吨的拖船,蒙古国政府为了纪念1921年蒙古革命领袖达木丁・苏赫巴托,将这艘船命名为“苏赫巴托”号,这成了蒙古国海军第一艘舰船。
当然也是唯一的一艘。
自从1943年“苏赫巴托”号一代目开始在库苏古尔湖上巡逻航行之后,风平浪静,河清湖晏,然而,“苏赫巴托”号终究只是一艘老爷船,到了1960年代,蒙古国向苏联又购买了一艘新的拖船,是为“苏赫巴托”号二代目。
蒙古国海军司令和士兵
“苏赫巴托”号二代目坚守岗位长达20年,也架不住长期的风吹雨打,终于在1985年的某一天,库苏古尔湖的风浪稍微大了一些,二代目在风浪中沉没了……没了……了。
经历了一段时间有人没有船的尴尬岁月后,蒙古国海军在1995年迎来了第三条拖船,“苏赫巴托”号三代目。可惜“苏赫巴托”号三代目生不逢时,它服役后不久,库苏古尔湖被蒙古国政府列为风景旅游区,并禁止了运油活动。“苏赫巴托”号三代目的巡逻任务也就被取消了。
1997年,蒙古国政府干脆把“苏赫巴托”号给私有化了,蒙古国海军从此成为了一支私人“部队”。由于政府不再提供运营经费,船长兼海军司令巴特巴彦只好带着7名船员,两门炮自谋出路,开始给商人运输货物,偶尔也充当一下临时游船。
这支海军部队虽然有“七武海”的雅号,但只有一个人会游泳,而且平均年龄越来越大,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奔向星辰大海的蒙古国海军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所以,还是让我们珍惜这支蓝星上独一无二的部队吧。
已经被娘化了的蒙古国海军“苏赫巴托”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