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1951年1月8日,已经解放汉城并且向南冲过汉江的志愿军先头部队,在迫近三七线时奉命停止追击,战场双方暂时形成对峙,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宣告结束。此时整个美国从上到下一片懵圈慌乱状态,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始考虑将美军撤回日本,麦克阿瑟也给第八集团军下达命令,要求立即制定撤出朝鲜的计划,而韩国军政大员们纷纷琢磨,未来自己的出路是何方?

中朝联军方面也比较乐观,朝方甚至请求志愿军一鼓作气突破三七线,解放大田,解放釜山,将所有敌人都赶下海去。彭总保持了相当的清醒,认为志愿军已经连续追击作战100公里,粮弹两缺函需补充,并且虽然韩军损失惨重,但是美军利用其机械化优势,几乎是全身而退到达三七线的,在修筑工事以逸待劳的美军面前,不经充分准备发动进攻是不恰当的。

不过彭总也出现了一个误判,在他主持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仍然做出了“敌人没有进攻我汉江南岸桥头阵地的企图”这个结论,所以志愿军各部完全转入休整,部分师、团指挥员还回去沈阳参加“诸兵种联合作战培训班”。也就是说,志愿军上下虽然感觉冒进不可取,但也不认为美军就有能力立即发动反扑,而战争的进程说明,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判断失误。

(李奇微)

跟狂妄自大的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和只会蛮干的原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不同,美军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中将是个作风务实并且战术机敏的家伙,马修·邦克·李奇微时年56岁,西点军校毕业,二战期间曾先后担任第82空降师师长和第18空降军军长,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接替沃克来朝鲜战场任职之前,官至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属于美国陆军前几号的人物之一。

尽管前线美军一片惊慌失措,但是李奇微在骊州的集团军司令部里保持了相当的冷静,他到任的10几天里,美军已经放弃汉城撤过汉江,但他并不需要为此负责,稳定住部队情绪以后李奇微闭门不出,开始研究前三次战役的作战细节。在战斗记录中李奇微发现了一组关键的数字,即志愿军在前三次战役的正式作战时长完全相同:八天。

(沃克中将)

事实也是如此,八天是缺乏后勤能力的志愿军所携粮弹的使用上限,因为单兵背负粮弹的数量有限,而我军后方运输线又在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前送非常困难,因此在每一次战役之前,我军能够给战士准备的补给,一个星期左右是最大限度。超过了这一时间,粮弹耗尽的前线部队就必须终止战役,所以李奇微将这一发现命名为志愿军的“礼拜攻势”。

李奇微同时还注意到,在美军绝对的空中优势下,志愿军又不能在白天发动大规模攻势,所以惯用夜战近战,而天一亮就得隐蔽起来,这也就限制了志愿军的攻击速度和战役发展速度。基于这样的判断,李奇微总结出对付志愿军的战法:当我军粮弹充足发起进攻时,美军利用机械化能力大踏步后退,当“礼拜攻势”接近尾声时,立即转身进行反扑。

抛去民族和政治立场,李奇微这个家伙确实是个精明而难缠的对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志愿军的弱点,并且毫不犹豫地实施了反击行动。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策划的“猎狗行动”正式开始。所谓的猎狗行动就是命令部分美军特遣队和侦察分队像狗一样,主动扑向志愿军前线部队,死死纠缠住已经缺乏粮弹的我军,摸清我主防御阵地位置,然后再以主力进行大规模反攻。

李奇微为了让第八集团军基层军官充分理解他的战术意图,还专门定义出来“磁性战术”,要求美军以少量坦克和汽车组成的连排级侦察分队,大胆向北进行威力搜索,在空军的掩护下寻找到志愿军的主力所在,然后逐级增加到团级、师级规模的部队进行作战,黏住我军不给补充的机会。而志愿军又确实没有料到敌人会如此之快遂行反击,于是艰苦而悲壮的汉江阻击战就此打响。

鉴于后勤补充还没有到位,而志愿军前线部队又面临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志司只能下令各部队后撤至汉江北岸组织防御,而李奇微指挥的23万敌军在发现我军意图后,改为全力猛扑,战斗日趋残酷。大家要注意,在汉江以南是一块平原地区,美军可以有效发挥其重装优势和火力优势,而没有山地依托的志愿军是比较被动的。

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志愿军勉强发起了第四次战役,虽然迫使联军稍稍后退,但是砥平里战役的失利使战场主动权再次易手,而为了掩护大部队北渡汉江,志愿军阻击部队用血肉之躯硬顶敌人机械化部队的突破,许多指战员血洒汉江南岸。之后我军又放弃了汉城,一直撤至开城一线组织防御,可见,李奇微的战术运用是比较对头的。

李奇微搞的几次反扑,成为半岛战争重要的分水岭,美军不再像1950年底那样惊慌失措,而是恢复了一定的作战信心,使战争进入了艰苦的拉锯战和阵地战,所以说,在当时的美军将领中,这个家伙还得算是比较能打的。他甚至下令军官必须除掉吉普车上的帆布篷,而不是躲在里面当驼鸟,看得出来,李奇微对提高部队士气也有些办法。

1951年4月麦克阿瑟被解职,李奇微以中将军衔继承了他的所有职务,一个月后晋升四星上将,1952年再调任欧洲美军总司令,次年接替柯林斯上将成为陆军参谋长,能够一年一阶的爬高,与他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咱们就先看看二战时美国将领的排行榜,在作论述:

〈一〉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今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其策划制定的“马歇尔"计划而闻名于世。1943年美国国会同意授予马歇尔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高军衔“陆军元帅”,马歇尔当既拒绝了,为了表示对马歇尔将军的敬意,美军从此就不在设“元帅"军街。

〈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时期美国远东驻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总司令。

〈三〉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时尼米兹担任美国一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要负责对日作战的指挥。为了纪念尼米兹在对日海战的特殊军事贡献,美国政府把七十年代建造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以尼米兹命名,该级别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

〈四〉乔治.巴顿;

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作战勇猛顽强,以机动快速进攻而闻名,巴顿将军既是个武将但同时他也是个文人,还是一个最具个性特点的人,他是二战当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位军事作战指挥家。

〈五〉艾森豪威尔;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盟军在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1952年和1956年两次参加美国总统竟选获胜、入主白宫,艾森豪威尔是美军历史上晋升最快的上将,他又是一个出身贫穷阶层的人,也是美军历史上指挥统率最大规模战役行动的第一人。

〈六〉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美国海军五星上将。自始至终参战,曾任美海军航空母舰特混船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3舰队司令。因作战勇猛而获“蛮牛”的绰号,又因其随和开朗而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

哪么谁是美军最能打的将军呢?答案是俩个,一个是陆战,另一个是海战。

陆战哪就是以勇猛快速机动作战著称的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巴顿将军",巴顿将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表现在当时是无人能匹敌的,一路快速猛攻一鼓作气攻入德国,当时德军根本就阻挡不住巴顿将军的猛烈攻击,德军被俘名将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在回答美军将领的审问时说,“巴顿"他是你们最好的指挥官。

1945年12月21日,巴顿…外出打猎时遭遇车祸,不治身亡,享年60岁。

巴顿生前说过,希望自己死后能和土兵们葬在一起,因此巴顿将军就被安葬在位于卢森堡的美军公墓中,和他在二战中牺牲的士兵埋葬在了一起。

而海战最能打的美军海军五星上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地区指挥了多次战役并获得胜利,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他骁勇善战,曾多次打败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1942年1月底,哈尔西率企业号、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先后对日军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实施了战略突击。此次战略突击的胜利为美海军树立勇猛作战的意识,也为美国海军日后彻底击败日本海军打下了良好的开端,也重新点燃了美国海军的勇猛作战意识,在瓜岛战役对美军不利的情况下,用坚定的作战意志迫使日军撒离了瓜岛,罗期福为瓜岛的胜利特意向哈尔西发出了“贺电"随后哈尔西晋升为海军上将,此时美海军情报处破译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将飞抵布干维尔岛视察的情报。4月18日哈尔西奉命组织指挥了这次“复仇"伏击行动,击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坐机。

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哈尔西因成绩显著而两次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哈尔西是太平洋战场上战功最显著的海军将领同时也是太平洋战场上最能打的将军,这也是公认的。8月15号,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哈尔西的旗舰“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两个月后,哈尔西率所属舰队返回了旧金山。12月,哈尔西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947年,哈尔西退役,并出版了《哈尔0西海军上将的故事》。1959年8月16日,哈尔西在美国旧金山去世。

以上俩将军,就是美军最能打的海军和陆军将领,因为俩人都是最能打的将领而且战场不同,一个在海上打的热火朝天,而另一个在陆地上也打的是威名远扬,因此我个人认为,他俩并列美军最能打的将军。

谢谢你的邀答,祝你快乐。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我最佩服是巴顿将军,多希望看他在朝鲜战场上和彭大将军对垒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各方面基本都是领先世界其他各国,那么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呢?

毫无疑问,他就是麦克阿瑟,他是美国的超级将领,著名的军事天才,顶着无数的荣誉光环,是美国唯一一个参加过一战、二战、朝鲜战争的将军,也是美国人心中最敬仰的将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他的军事履历。

他是美国近代军事上的一座丰碑,参加过一战、二战、朝鲜战争。在二战期间,他担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二战后,担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以及“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在朝鲜战争期间,他担任联合国军事最高指挥官。



2、他的军事天赋。

他的军事天赋非常高,是美国战争史上百年一遇的军事天才。

1903年,他从西点军校毕业,平均成绩98分,是当时那一届的第一名,并且还创下了西点军校一百多年来的最高成绩记录。

1919年,他担任了西点军校的校长,当时他39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

此外,他还是美国陆军最年轻的准将、美国陆军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3、他是美国受勋最多的将军。

在1944年,他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一人独自得了七枚勋章,而且还在菲律宾等战役中,获得了荣誉勋章,因此他是美国海陆空三军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国最能打的将军、军事能力最高的将军是麦克阿瑟。大家还有其他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个人认为,美国历史上最能打的将军,应该是素有石墙之称的南军名将托马斯·杰克逊,而并不是大家都耳熟能详得那几位叱咤二战的名将,如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巴顿等等。

毕竟,美国的那几位二战名将,他们所取得的胜利都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之上的。二战时期,美军强悍的火力输出和补给能力,面对日军和西线的德军(实际上,德军主力大部分是被苏军干掉的),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因此,他们打胜仗的技术难度并不大。换个角度思考吧,如果让麦克阿瑟指挥装备落后的国军去和日军作战,他能赢得这般辉煌吗?

但石墙杰克逊不同,他可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面对兵力和火力都占优的北军,还能一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出色将军,让人多势众的北军闻风丧胆,因此也就有了“石墙”这个绰号。如果从战绩来看,那么石墙杰克逊无疑是南北战争中一个传奇!

坚不可摧的石墙,南北战争中百战百胜的南军悍将!

在河谷会战中,石墙杰克逊率17,000名南军士兵,在48日的时间内横越646里,多次打败由麦克莱伦率领的近60,000之众的北军部队,几度打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这位麦克莱伦在北军中素有“小拿破仑”之称,但面对石墙杰克逊,基本只有挨打的份。

此后,石墙杰克逊又在北弗吉尼亚会战和第二次马纳沙斯之役中,多次打败数倍于己的北军,迫使华盛顿不得不改派西线的格兰特前往弗吉尼亚指挥战线。

当然,石墙杰克逊在南北战争中也不是百战百胜的,他也败过一次。那就是在第一次克恩斯镇之役,当时只有3,400兵力的石墙杰克逊,被北军指挥官约翰以2.5倍之优势兵力(约9000人)所击败,而这可是他唯一一次被打败......

所以,如果我们从个人战绩来看,石墙杰克逊无疑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能打的将军了!

美国最能打的将军是谁?

李奇微,它扭转了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失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