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这位元帅叫威廉·凯特尔,是第二次柏林投降仪式上的德国代表。

战败后的德国,犹如苏美英法刀俎下的鱼肉,被摁住连续两天投降了两回。最明显的是,之后,欧洲各国都庆祝5.8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而苏联、东德和东欧各小弟们都庆祝5.9卫国战争胜利日。当然,时到今日,曾经的华约国家和乌克兰这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全部头也不回的坐到了西方大腿上,为了表示跟俄罗斯的“决绝”,也纷纷改过了欧版的5.8胜利日。过5.8还是5.9竟然也成了东西方较量的一种表现形式。1945年5月7日,接了希特勒烂摊子的新任“元首”邓尼茨代表德国政府派出约德尔元帅,在位于法国的艾森豪威尔司令部中,向西方盟国,同时也向苏联最高统帅部“代表”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根据投降书,德国将在5月8日23时停止一切战斗,并无条件缴械投降。代表盟军签字的是史密斯将军,代表法国作为见证人签字的是弗朗索兹.赛维兹将军,代表苏联签字的则是临时抓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苏斯洛帕罗夫少将。

这位苏军少将上报情况后,还没等到莫斯科的回复,投降仪式就开始了,只得硬着头皮坐那儿了。整个投降仪式进行的很顺利,气氛也是可以的,盟军并未怎么刁难德国人。德国之所以着急要在艾森豪威尔总部搞投降仪式,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躲过苏联,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在苏联控制区进行投降仪式,苏军一定会往死里面羞辱和折腾他们。

(德国的第一份投降书,上面有苏联伊万·苏斯洛帕罗夫少将代表苏联的签字)

然而,德国这些心理活动,苏联这边看的很清楚,事儿到这儿还没完。

5月7日的投降仪式马上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断然否决,斯大林表示,不承认这次投降仪式,同时拒绝了丘吉尔和杜鲁门一致在5月8日正式宣布战胜德国的建议。斯大林认为,苏联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力,苏德战线上消灭了敌人73%的有生力量和75%的武器装备,柏林也是苏军攻克的,苏联贡献这么大,付出了巨大牺牲,必须由苏联代表主持,在自己控制的柏林举行正式的受降仪式,在法国进行的只是投降书的草签和“预演”,投降书内容必须改,投降仪式不算数。

此外,代表苏军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苏联红军少将,规格也明显不够(不知道这位苏斯洛帕罗夫少将最终结局如何,估计非常凶险),费大劲最终成了“配角”,莫斯科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由于莫斯科方面对德国投降仪式高度敏感,态度极其强硬,同时,美英当局也觉得自己搞的那个“闪电投降仪式”的确有些不太仗义,于是同意,第二天,德军将在柏林再进行一次由苏联主持的大型投降仪式。

结果,第二天,1945年的5月8日,刚刚签署过投降协议,经受战败之辱的德国人,不得不再次派出高级代表,在柏林郊区的卡尔斯霍斯特进行了第二次投降仪式。这一次,苏联方面的受降官是朱可夫元帅,他也同时主持了受降仪式,而且,美英等盟国也很隆重的派出了高级别军官参加仪式。朱可夫更是代表苏联在德国投降书上第一个签字。条文的顺序也改了,都是苏军在前,盟军在后。比如,投降书第1条规定,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陆、海、空军,向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柏林版的投降书最后也被认作了最终版的投降书。由于它是于1945年5月8日深夜签订的,并规定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东的苏联当时已是5月9日凌晨,而在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因此,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不同定义——美、英、法等国把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苏联则确定5月9日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卫国战争纪念日。

(1945年5月8日,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二战结束的美军士兵与民众

此次德国代表是拿着权杖的凯特尔元帅、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和什图姆普弗空军上将。

这个凯特尔元帅也是个有故事的人,早在1940年6月在同战败的法国谈判中,凯特尔任德国代表团团长,迫使法国代表接受屈辱的贡比涅停战协定的条件。之后,凯特尔靠这个顺利晋升为元帅,其实,这几乎是他二战中唯一一次拿得出手的功绩。

结果,风水轮流转。还不到5年的光景,他老人家竟成了第三帝国无条件投降的代表。

正如德军所料,苏联人果然找准一切机会,往死里面羞辱德国人。

首先,苏军在机场就让德军尴尬了一番。5月8日上午11时,苏联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美、英、法、代表前来柏林参加德军投降仪式。德军的代表却一直不被允许下飞机,直到仪仗队完成全套的欢迎仪式。

此时的凯特尔仍摆出一副虽败犹荣的姿态,衣着讲究,高傲举着元帅杖入场,以表示跟在座各位打招呼,结果换来一片白眼和冷场,碰了一鼻子灰。随即,朱可夫问道:"你们是否已经事先研究投降书并且有全权签署它?"凯特尔做了肯定的回答。

“建议德国代表团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译员翻译结束后,凯尔特打了一个手势,示意他的副官,将文件拿到他的面前,还想再摆个谱。

这时候,朱可夫从椅子上猛的,轻蔑的大声喊道:”要他们过来,到我面前签字。”

此情此景下,凯特尔只能默默的走到朱可夫的桌子前,把元帅仗放到一边,摘下一只手套,非常局促的签了投降书。整个仪式,凯特尔元帅全称被打脸。

战争算是结束了,但凯特尔的事儿还没完。凯尔特元帅虽然是国防军高级将领,但也是纳粹党和希特勒的忠实信徒。大量证据表明,凯尔特曾在波兰配合盖世太保犯下了反人类罪,迫害和屠杀了大批无辜平民和犹太人。

最终,作为主要的战犯,凯特尔在纽伦堡受到审讯并在1946年10月执行了绞刑。当然,在审判中,凯尔特也在极力为自己辩护,认为自己只是命令的执行者,并没有进入决策层。

不过,凯特尔虽然不承认自己的反人类罪,但却从未否认过自己对纳粹和希特勒的效忠。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狱中的凯特尔撰写了回忆录,字里行间还洋溢着对希特勒的一片忠心,对外也无所顾忌的表示——“就算在今天,我还是希特勒坚定的追随者。尽管我对党的纲领中的某些条款不太认同.....”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1945年5月9日凌晨,在柏林南部卡尔斯霍斯特市的一所学校饭厅中,德国向盟军投降的签字仪式。正庄重地进行着。代表德国签订投降的,是德军元帅威廉·凯特尔。或许是心有不甘,又或者是想故意展现出对盟军的不屑,凯特尔在出场后,高举权杖向盟军众军官高冷地行礼。但尴尬的是,盟军中无人对这一礼节进行回应。

在随后签署文件时,凯特尔曾想让自己的副官将文件取到自己面前。

(朱可夫)

但代表苏联受降的朱可夫将军却说:“让他们到我面前来签字。”

无奈之下,凯特尔只得默默走到朱可夫面前,快速地摘下一只手套,仓促地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在整个过程中,凯特尔始终脸色阴沉,他仿佛遭到了无尽的侮辱。

实际上,凯特尔有这样的感觉非常正常。因为在短短两天之内,德国竟然向盟军进行了两次投降。

1945年5月7日,德国代表约德尔在法国兰斯盟军的西线指挥部,正式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就参会的人员来看,英美法代表均是高级将领,而唯独苏联代表只是一名少将。很显然,德国更想向以美国为首的盟军投降。

德军有这样的考量并不奇怪。毕竟在4年之前,德国装甲铁骑曾攻入了苏联国境。而广大的苏联人民,也在德国的进攻中遭到了巨大的伤害。一旦德国军队选择向苏联军队投降,恐怕他们会遭遇无穷无尽的刁难。

不过,对于这一次的投降仪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却并不认可。在他看来,苏联是与德军作战的主力部队,而柏林也是苏联士兵在浴血奋战之后攻下的。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的苏联,理应主导整个投降仪式。而西线盟军搞的这个投降仪式,显然不能算数。

由于斯大林态度强硬,美英盟军高层在协商后,同意了这个要求。

而作为失败者的德国,显然没有办法表示拒绝。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凯特尔才会在投降仪式上,表现得高冷又不屑。只不过,那样的举动,却为他带来了更多的耻辱。

(威廉·凯特尔)

凯特尔生于1882年,他在19岁便进入了德军炮兵团。

后来,凯特尔以中尉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战争中表现平平,战争结束后也没能得到太大的晋升。

希特勒上台后,凯特尔受到了赏识。在1931年到1941年这十年时间里,凯特尔从一名上校,被提升成为了元帅。

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快速的提升,主要是因为凯特尔是一名希特勒的狂热支持者,他被希特勒当作了心腹来培养。

1938年,凯特尔被晋升为国防军参谋长。凯特尔曾劝告希特勒不要进攻波兰。不过希特勒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德国军队最终闪电扫平了波兰。

在后来德国同苏联的战争开打之前,凯特尔也曾向希特勒建议,不要在当下攻打苏联。但希特勒却并没有采纳。

由于波兰大捷的例子在前,凯特尔也选择了相信希特勒在军事判断上的能力。

这件事之后,他开始完全服从希特勒的命令。

(隆美尔)

苏德战争中,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开始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势中。此时希特勒下令德军各部队死守苏联的进攻。在这段时间里,每当有德军防线被苏军突破,凯特尔总会以不服从希特勒死守命令的罪名,将前线的指挥官处死。

凯特尔助纣为虐的错误行为,最终导致了德国东线战场全线溃败。1944年夏,隆美尔对凯特尔说:目前的德国毫无战胜的希望,你应该向元首提出尽快结束战争的请求。

凯特尔也认为战争没有胜利的希望,但他始终信任希特勒天才的领导力,战争或许有可能出现和谈的结果。

最终,凯特尔在完成德国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后,他在几天之内便被抓捕入狱,成为了一名阶下囚。

1946年10月1日,凯特尔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被判处死刑。听到判决的凯特尔一脸淡定,甚至在十五天之后,他被送上绞刑架时,凯特尔也没有作出太多的表情。

凯特尔是一位典型的愚忠式将军。可惜的是,他效忠的对象却是一个挑起反人类的战争的魔头。他的忠心曾帮助他得到了闪电晋升,但最终也害得他走向了地狱。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并高举权杖进入会场的元帅叫威廉·凯特尔最后被处决

威廉·凯特尔(全称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9月22日—1946年10月16日】德国陆军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纳粹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OKW)首席指挥官(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司令)。

战争结束后,在纽伦堡,凯特尔被指控犯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1946年被处决。他是在纽伦堡受审的第三位级别最高的德国官员。

凯特尔出生于不伦瑞克公国巴德甘德斯海姆附近的赫尔姆舍德村。是中产阶级地主卡尔·凯特尔(1854-1934)和妻子阿波洛妮娅·维瑟林(1855-1888)所生的长子。

他在哥廷根的体育馆完成学业后,由于父亲的反对,他接管家族财产的计划泡汤了。1901年,他开始了军事生涯,成为普鲁士陆军军官学员。作为一名平民,他没有加入骑兵,而是从1908年起,在沃尔芬巴特尔第46夏撒克逊野战炮兵团担任副官。

1909年4月18日,凯特尔与汉诺威附近Wülfel的富有地主女儿Lisa Fontaine结婚。他们共有六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婴儿期死亡。他的长子Karl-Heinz Keitel(1914-1968)继续担任德国武装党卫队的分区指挥官(Obersturmbannführer中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凯特尔带着他的炮兵团在西部阵线服役,并参加了法兰德斯的战斗,在那里,他的右前臂被一个炮弹碎片击中严重受伤。后晋升为队长,凯特尔迅速恢复后,并于1915年被派往第19预备步兵师的总参谋部。以后参加了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并在Passchendaele之战中,被授予第二和第一类铁十字勋章。

1929年,他再次被分配到战争部,并很快被提升为组织部门负责人(T-2),这个职位一直持续到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夺取国家政权。

1933年10月,担任第3步兵师的副指挥官。

1935年,在Werner von Fritsch(弗里奇)将军的推荐下,凯特尔被提升为军事,海军和空军的武装部队军事办公室(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少将;

1936年1月1日晋升为中将;

1937年8月1日晋升三星级将军(上将)。

1938年1月21日,由于他的上级,战争部长维尔纳冯布隆伯格的妻子以前是妓女,布隆伯格被迫辞职。布隆伯格被解职之后,战争部被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部(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取代,凯特尔担任首席指挥官。由此进入希特勒的内阁。并说服希特勒任命他的亲密朋友瓦尔特·冯·布拉楚奇担任了陆军总司令。

凯特尔除了担任希特勒的手下之外,对德国的所有军事行动几乎没有影响力。

在1940年的元帅授勋仪式上他与其他几位将军一起被晋升为陆军元帅。后被授予铁十字骑士十字勋章。

【阿尔弗雷德乔德尔在兰斯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史称第一次投降)】

1944年7月20日的刺杀希特勒行动失败后,凯特尔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希特勒在爆炸后所说,凯特尔冲到希特勒身边喊道:“元首,你还活着,你还活着!”希特勒接着说:“凯特尔差点自杀,他不会对那些人手下留情的。”

不久,凯特尔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武装部队的副手,权利因此而大增!

1945年5月8日,Dönitz授权凯特尔在柏林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虽然德国前一天已经向盟军投降,但斯大林坚持要在柏林举行第二次投降仪式。

【凯特尔在柏林签署德国军队无条件投降协议(史称第二次投降)】

【苏联元帅乔治朱可夫在柏林宣读德国投降书。坐在他右边的是英国空军元帅亚瑟·泰德爵士】

【1945年5月9日在柏林签署的无条件投降文书的第三页也是最后一页】

投降后,凯特尔与弗伦斯堡政府的其他成员一起被捕。他很快就面临国际军事法庭(IMT)的审判。在法庭面前,他公开承认自己有罪,他所:“因为可怕的战争,我犯了错误,无法阻止应该停止的事情。这使我感到内疚!”

他说:“随着这些暴行的不断发展,一个接一个,一步接一步,没有预知到后果,命运就走上了这条悲惨的道路,以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为了强调凯特尔的罪恶行为不属于军事方面的性质,盟军拒绝了他要求的被执行枪决,而是被处以绞刑。

凯特尔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呼吁全能的上帝怜悯德国人民。超过200万德国士兵在我面前为祖国死去。我现在跟随我的儿子,一切都是为了德国。”他儿子汉斯在1941年7月18日,由于苏联飞机的袭击受伤后在一家野战医院死亡。

从凯特尔尸体照片中看到他的面部有血迹,这是由于门板太小,导致他和其他几名被判处死刑的死后从门板上跌落时撞到了地面而引起的。

凯特尔被吊死时由于窒息原因而挣扎了近24分钟,现场令人毛骨悚然。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1945年4月28日,还有两天就将自杀的希特勒委托一名空军上校,从地下避弹室带出来最后一封亲笔信,收信人正是最高统帅部参谋长、陆军元帅凯特尔。在这封信中,希特勒对国防军陆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强烈谴责,言之凿凿“陆军辜负了他的期望”,因为鲍曼吹风说,凯特尔也已经有了“叛国”之嫌。

(陆军元帅凯特尔)

实际上,德国武装部队宣布投降的签字仪式,最先签署于5月7日,新任德国总统邓尼茨授权的两名代表是:最高统帅部作战局长约德尔上将、海军上将表弗雷德堡,地点是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所驻扎的兰斯一所学校里,美英苏法均有代表在场见证。而代表盟军签字的是英军史密斯将军,现在看来,非常类似于1945年8月日本在湘西芷江的投降草签仪式。

鲍曼显然冤枉了凯特尔,此公直到上了审判台仍然是忠于希特勒的,在苏军攻入柏林市区时,凯特尔曾要求与希特勒共同留下来,但是被拒绝了。在纽伦堡的法庭上,凯特尔仍然叫嚣:“就是在今天,我还是希特勒坚定的追随者,尽管我反对(纳粹)党纲领中的某些条款”。

(这是元帅权杖)

凯特尔是标准的普鲁士军官团成员,参加过一战,跟早期的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勃洛姆堡、陆军总司令弗里契都是军中好友,不过缺点是有点“惧内”。而他的老婆丽莎是希特勒的狂热信徒,在枕头风的熏陶下,凯特尔与好友们不同,很早在政治上成为希特勒的支持者,跟赖歇瑙元帅差不许多,是早期国防军将领中的异类。

所以当勃洛姆堡、弗里契等人由于不愿跟纳粹深度合作,被戈林等人用“丑闻”搞掉后,希特勒立即着手办了两件事:第一是将原来的战争部改组为“最高统帅部”,自兼最高统帅,从而攫取了国防军的直接统率权;第二是任命炮兵上将凯特尔为最高统帅部参谋长(不久晋升为大将),理论上成为德国军队的现役军官第一人,注意啊,仅仅是理论上。

(约德尔在兰斯签字投降)

由于凯特尔在国防军中的资格够老,再加之他对希特勒的绝对服从,因此成为了希特勒控制德国陆军的重要工具和帮凶。他支持希特勒撤换大批不服从命令的将领,支持屠杀苏军政工人员和犹太人,支持德国平民用私刑处死坠机的盟军飞行员或者逃跑的战俘。在刺杀希特勒“720事件”之后,凯特尔出任荣誉军事法庭庭长协助希特勒展开报复,审判和处死了大批德国军官,因此,凯特尔的战争罪行是非常严重的,是无论如何洗脱不掉的。

二战期间德国共授予了19名陆军元帅,其中在法国战役胜利后的1940年7月19日,一次性就晋升了13名,凯特尔正是其中之一。陆军元帅除了领章和肩章有别于将军之外,还被授予象征身份的手杖,并且分为“权杖”和“略杖”两种。前者是出席典礼等正式场合之用,珠光宝气的;后者是在战地或者前线所用,很类似于军官装饰用马鞭的性质。

(凯特尔重新签字投降)

德国人在兰斯签字投降的消息让斯大林很是不爽,因为那是以盟军为主进行的,签降的地点、方式和德方的代表级别都不能令他满意,毕竟苏军才是对德作战的主力,况且柏林也是苏军刚刚打下来的,兰斯受降严重有损苏军的战果和军威,于是电令朱可夫重新安排受降仪式。有鉴于此,经过苏联、美国、英国政府商讨后决定,将兰斯投降仪式当作一次预演,正式的投降仪式将在柏林地区举行,并由苏联方面的代表主持。

于是1945年5月8日,格林威治时间22:43(莫斯科时间5月9日00:43),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在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尔特正式举行,主持人也换成了苏联元帅朱可夫,而德国方面的首席代表,则换成了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以及海军总司令弗雷德堡海军上将和空军总司令斯通普夫空军上将。参加签字仪式的还有英国皇家空军司令泰德元帅,美国战略航空部队司令斯帕茨上将,法军总司令塔西尼上将。

(注意凯特尔的略杖)

凯特尔入场时携带的是陆军元帅“略杖”,出于军人的本能和习惯,他举起手杖向同盟国将领们致敬,不过这个做法非常不妥,因为这是德国元帅跟同僚、跟下级的打招呼方式,用在接受他投降的盟军元帅、将军们身上非常的不合适,是一种傲漫的表示,他应该敬军礼才对。也正因为如此,以朱可夫为首的盟国将领无一回礼,场面一时非常尴尬,笔者个人认为,以凯特尔的性格倒不应该是故意示威,而是习惯成自然罢了。

作为重要战犯,凯特尔不久以后被纽伦堡军事法庭收押,在法庭辩论阶段,尽管凯特尔一再申辩自己只是执行命令,从未参与过重大决策,但是最终仍被判出死刑,判决书说明:“令人触目惊心的、广泛的罪行是没有意识地、残忍地犯下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即便是对一个士兵来说,也不能成为减轻其罪行的理由”!

1946年10月16日,凯特尔在纽伦堡被执行绞刑,年64岁。

(朱可夫等人一脸严肃)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见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首大罪犯德国战败应向世界低头认罪,很神奇的是德国应害怕受到苏联的报复,于是趁早向英美联军投诚示好,为尽快签订投降协议,战败的德国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全权代表战败国于1945年5月8日在柏林签署投降协议,也于1946年纽伦堡大审判后这位元帅因反人类罪被处决。现代大多数人都认为二战中希特勒发动非正义战争,迫害犹太人,传播负能量,建立纳粹党,将战火引向全世界,民愤天嫉,正义永远战胜邪恶,幸运永远留给正义,留给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民。我认为其历史性确实如此。

一、德急降躲苏报复,不料苏联不承认。

在1945年5月7日德国为避免当年因失信入侵苏联,会受到苏联报复与欺压,和英美联军战胜国特级军官和苏联的一名鲜为人知的少将苏斯洛帕罗夫签订投降协议,但是苏联首领斯大林得知消息后表示不承认这次未经过其本人同意的投降仪式,同时拒绝了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杜鲁门一致在5月8日正式宣布战胜德国的建议。由于斯大林认为,苏联是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主力军,据战后军情数据分析显示苏联在与德交战战线上消灭了敌人73%的有生力量和缴获或毁灭75%的武器装备,德国首都柏林也是苏军攻克的,苏联贡献巨大,同时在二战期间牺牲应在盟军中最大,综上所述德国投降协议仪式英由苏联代表主持,斯大林发布通知在苏联最后攻克的柏林举行正式的受降仪式,在法国进行的只是投降书的草签和“预演”,投降书内容必须由苏联改订,投降仪式成为苏联最后一次对德国不满的发泄。

二、特尔高度服命令,战败傲气被打脸。

战败的德国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出身于农民普通家庭,他的一生确实传奇,从炮兵出身,5年成为希特勒的得力助手,由于希特勒也出身普通,但为了满足他称霸全世界的野心,打败贵族歧视,希特勒自然而然会选择出身相同的绝对服从命令的威廉·凯特尔,不断提拔其地位,发展希特勒自己的势力,所以在希特勒畏罪自焚后凯特尔仍未认识到希特勒违反世界和平秩序的罪行,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去签订投降协议,结果被苏联代表官羞辱到无地自容。

三、举杖示威任承书,被辱签字脱手套。

在入场之时,有人问到,你能全权代表德国吗?显然侮辱其能力;后进场时,高举权杖,向盟军问好以示高贵,结果无人理会;签字时竟然让秘书呈递投降书,结果被苏联代表方骂,你必须亲自过来签字,凯特尔乖乖得走过去脱下手套,低下高傲的头颅签下记入史册的威廉·凯特尔,这时闹剧告终。

代表德国签字投降的元帅,进入会场高举权杖,最后结局如何?

愚昧忠诚不可取,须择梁木而栖之。很不幸这位代表德国签字投降陆军资格最老的元帅凯特尔对希特勒愚忠到了极致。

以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自己的话来说,他能里根本达不到元帅的水平。他唯一会做的就是忠实的执行希特勒,包括很多反人类罪行的命令。在1939年,配合希特勒的演出,在德国吞并波兰时,打击消灭波兰的犹太人、知识分子、神父和贵族。1940年晋升元帅之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在希特勒授命下,卡特尔赋予党卫军头目希姆莱在德国在苏联的占领区以至高无上的权利,不把苏联战俘和平民当人看肆意屠杀。

参与签署希特勒下达的《夜与雾命令》,在被德国占领的国家施行恐怖统治,盖世太保有权暗杀任何反抗德国统治的人。当荷兰铁路工人罢工,同意进行屠杀。为了削弱同盟国的战争潜力,想出了昏招,居然对被俘的盟军的飞行员可按照间谍罪直接处死。

当德国的战车倒下,他在签署德国投降书后,被抓进纽伦堡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虽然他在法庭上极力辩解都是遵循希特勒的命令,但还是被判绞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