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1948年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期间,蒋军吨位最大的“重庆号”轻巡洋舰曾经在葫芦岛海面上,以152毫米舰炮助战,这个口径在陆地上绝对属于重炮行列了。根据东野老人的回忆,如果炮弹落点准确,会造成我军一个排的战士非死即伤,可见重炮的杀伤力之大。而日本海军的大和号装备的,是变态的460毫米口径主炮,真要是砸在步兵的防守阵地上,后果可想而知。
首先要理清两个问题,第一是日本人安装如此口径的舰炮,当然不是主要用来轰击陆地目标的,在“巨舰大炮”思想盛行的年代,战列舰的主炮是为了轰击敌方军舰,尤其是巡洋舰和战列舰,所追求的就是单发命中杀伤力。因为海战的火炮射击精确度,远比陆地炮兵来的困难,风大浪急,已舰和敌舰都处在运动和颠簸之中,能够轰准一炮非常不易。
第二是大和号被日本联合舰队当成宝贝,总是各种呵护,几乎没有实战记录,最有可能用主炮轰击地面目标的应该是中途岛战役,结果航母机动舰队覆灭后,山本五十六坐着大和号就溜之大吉,否则还真有可能留下主炮轰击效果的记录。它被称为“大和旅馆”不是没有理由的,几乎沦为日本海军撑门面的样子货,既然没有实战数据,那就只能用其他战例比较一下了。
1941年5月24日,皇家海军战列巡洋舰“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出动,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在随后的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的380毫米主炮的炮弹击穿甲板装甲,引发300吨的弹药库爆炸,舰体断裂而迅速沉没。包括舰队司令霍兰中将和舰长科尔上校在内的1418人遇难(仅3人幸存),这可是一艘41000多吨的巨舰,一炮就给干废了。
当然,这一炮有它的特殊性,毕竟是引爆了弹药库,而在陆上作战中,超过203毫米口径的火炮是很少见的,主要困难是火炮的机动性太差。像二战德军的古斯塔夫巨炮,都得安装在专用的铁路机车平台上,普通的牵引车和道路是无法进行托曳前进的。因为它的炮管长达32米,火炮战斗状态全长53米高12米,全重高达1488吨。
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口径是800毫米,每一枚穿甲弹重7.1吨,一枚高爆弹重4.8吨,炮弹的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曼施坦因在攻击塞瓦斯波托尔要塞时,这门巨炮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发射的48枚炮弹,摧毁了几乎所有的钢筋混凝土要塞,但是包括“斯大林要塞”在内,一共也就十几个巨碉,所以需要2到3枚炮弹才能干掉一个(有1枚也是引爆了弹药库)。
以150、152、155口径的陆军火炮为例,它的炮弹(高爆弹)砸在地面上应该会产生直径5米深达1.8米的弹坑,冲击波在3米之内可以破甲、10米内可以摧毁砖木建筑,20米内的玻璃肯定稀碎。
但是冲击波是随着距离增加而急剧衰减的,跟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关于一发155榴弹摧毁一个足球场面积的说法,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在40到50米半径这样的范围内,主要还是依靠弹片杀伤。
回头说大和号,它共有三座三联装460毫米口径主炮,前主炮两座,后主炮一座,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主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九一式”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炮弹平均重1.5吨。如果轰击地面目标,穿甲弹和对空弹肯定是驴唇不对马嘴,唯一的选择就是使用“三式”高爆弹。
这种高爆弹装药59.5千克TNT炸药,按一千克TNT释放450万焦耳的能量计算,460毫米口径“三式”高爆弹会产生26775万焦耳的能量,毁伤面积应该在1000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在100乘100米的范围内,对建筑有较大的破坏力,对人员有严重杀伤。但是要注意,常规弹药的毁伤半径取决于弹药的爆炸方式、威力、地形、目标性质等多种因素,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一般来说,400毫米以上的高爆弹,大约会砸出直径10米左右、深度4米左右的弹坑,所以如果大和号的一枚炮弹若是直接轰击步兵阵地,一个排级阵地应该全部消失、一个连级阵地应该受到重创。如果是轰击城区,三五幢楼房肯定是彻底垮了,冲击波和弹片在十幢楼的范围内仍有杀伤力,类似于一枚小型巡航导弹的威力。
所以也没必要严重夸大“大和号”460毫米口径高爆弹的威力,美帝的战斧巡航导弹装载普通弹头时,战斗部装药量是1000磅约合454公斤TNT的爆炸威力,它的杀伤范围以爆炸点为圆心,也不过150到200米的半径。显而易见,现代炸药的威力要远大于二战时期,况且战斧的装药量还是“三式”高爆弹的7.5倍,并且毁伤半径前面提过,那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乘法。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军武奇兵的第492条不容错过的精彩答案!
这个从来没有真正的考究过,大和级两艘战列舰除了极少数几次海战之外,几乎就没有参加对地攻击,最后双双“阵亡”于美军俯冲轰炸机之手,后来还被称作中看不中用的战列舰,真是有辱当时“世界第一战舰”的威名。然而种种迹象也表明,这两艘战列舰的实战意义确实不大,更重要的是象征意义。除了跨射美国“白平原”号航母值得一说外,没有任何出色战绩,它们在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大海战中也表现平平。
至于大和号舰炮威力,可以从以下各口径舰炮造成的弹坑中得以推论,判断大和炮弹威力会有多大以上都是高爆弹效果,这里我们不讨论穿甲弹。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衣阿华”级战列舰的406毫米主炮造成的弹坑约在5米深,直径约12米。它比305毫米舰炮大了100毫米口径,坑深了一米,直径大了5米。而406毫米舰炮的杀伤范围大约在200米左右,包括其冲击波和弹片。这里可以估算出大和级460毫米舰炮可能会造成一个深约6,直径约15米的弹坑,杀伤范围也将会达到300米,可见大和对地攻击的威力还是非常大的。
美国的406毫米舰炮曾经打出过一个深约5米,直径约15米的巨大弹坑战列舰的舰炮炮弹不像是航空炸弹一样,2000公斤的炸弹装药量可达到600公斤。大和号高爆弹重量为1360公斤,然而其装药量只有60公斤,穿甲弹的装药量更少,只有30多公斤。因为它们要应付屁股后面300多公斤的发射药,在发射炮弹时强大的推力会产生强大的膛压,否则如果装药过多,弹体过薄就会发生炸膛事件。
可见一式穿甲弹达到2米多高,比一般成年男性要高很多,而高爆弹也达到160CM,但是它们的装药量都很少。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说它们的杀伤范围可能过大或者过小了一点,上面的那些所有数据也都是有一些误差的,并不算是精确的数据,因为这根所攻击目标的地质也有一定关系,在松软的稀土陆面和较硬的砂石陆面造成的杀伤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松软的土地上可能造成的弹坑会更大更深,但是它的杀伤力就会小很多,因为单片和冲击波的动能都会被削弱。在砂石陆面上造成的弹坑可能会浅小一点,但是它造成的杀伤力就会大很多,它会将爆炸附近的砂石一同带起来爆速飞行。
下图可以详细了解冲击波范围是明显小于破片范围,虽然破片的散落范围大约会超过1000米,但是真正有杀伤能力的都是在冲击波范围以内的高速直线飞行弹片。1944年10月24日,正在做机动规避的“武藏号”终究“难逃一死”。1945年4月7日,冲绳战役中的“大和号”战列舰,身中10枚鱼雷,5颗航弹后葬身大海。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了解大和号上面的火炮,就得先了解一下大和号战舰。
大和号是日本海军的一面旗帜,当时号称“世界第一战舰”。
大和号战舰的诞生过程非常曲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的各大列强分别签署了华盛顿裁军条约和伦敦裁军条约。由于受到条约的限制,日本海军一直感觉被压制。 在裁军条约生效期内,日本建造的最大的战列舰——长门级战列舰,排水量不到四万吨,显然不能适应日本海军的需要。
后来,日本和英美等国的关系逐渐恶化,加上1937年伦敦裁军条约的到期,日本海军终于可以放手去建造自己梦寐以求的巨型战列舰了。
日本希望这艘战舰能够担当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所以以自己民族命名了这艘战舰,叫做“大和号”。
大和号战列舰从动工到结束,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保密措施。 为了防止欧美列强通过建造预算计算出战列舰的吨位和大小,日本政府在建造大和号之前甚至故意列出了并不存在的3艘驱逐舰和2艘潜水艇和预算,用以掩盖大和号的实际预算。而事实上大和号一艘战舰的全部预算是1亿1千万日元,远超同时代的所有日本战舰,在世界上也是顶级水平。
日本人在建造大和号时,为了保密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把大和号的船坞上面加上屋顶,这样还觉得心里不踏实,最后还在四周用树叶遮挡起来。
可是历史跟日本人开了个玩笑,当大和号肩负着日本的重托降临到这世界上的时候,却发现战列舰这个庞然大物在航母前面显得那么滑稽可笑,在浩瀚的海洋上竟然没有了用武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列舰向航空母舰过渡的重要时期,大和号下水的四年间,没有一点显赫的战绩,纯粹成了聋子的耳朵——无用。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 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
仅仅炮身就重达165吨,加上其他配置装备,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时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
炮塔防护盾的装甲很厚:前面650毫米,侧面250毫米,顶部270毫米,底座两侧560毫米。;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为机械化方式。该炮由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座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为此日舰船设计部门煞费苦心。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
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如果真的在海上进行炮战的话,大和号几乎是无敌的。
当然,很讽刺的一点是,二战的海战完全由舰载机主导。我们没能“有幸”见识一下大和号的主炮集中敌舰是什么效果。
我们知道,大和号上主炮上面巨型炮弹的口径达到了惊人的46CM,炮弹重量更是高达1000多公斤!一个人根本不能搬动,需要多个人协调借用工具才能移动。炮弹里面装填的火药就有30多公斤!大和号如果把一枚炮弹打在陆地上,造成的杀伤面积可以达到2000平米,炸出三十平米的大坑。一发炮弹打下来,可以杀伤两个篮球场大小面积内的有生目标。
大和号战列舰于1937年11月4日开始动工建造,1940年8月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的地方 。
作为日本海军的救星,也是战列舰时代最后的谢幕之作。大和号战列舰可谓时运不济,如果大和号诞生时间提早30年,恐怕它会在一战中大展宏图,立下赫赫战功。非常遗憾的是它诞生时的世界海洋,已经是航母唱主角的舞台,没有制空权的战列舰作战半径成了瓶颈,让它在和航母的较量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成了战机的可怜的活靶子。 大和号悲壮谢幕,宣告着航母时代到来;大和之后,江湖再无战列舰。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渡江战役时,伦敦号巡洋舰203毫米舰炮在与解放军陆炮对射中,击中正在江堤后面待命渡江的202团,导致252名解放军伤亡,团长邓若波牺牲。
塔山阻击战中的东野4纵副司令胡奇才,后来见到国民党军负责海上火力支援的重庆号舰长邓兆祥,胡奇才说:“多亏你没一直打,当年你一炮可就打掉我一个排呀!”
以上分别是203毫米和152毫米舰炮对陆地的攻击效果,大和号战列舰的主炮口径可是夸张的460毫米。
仅从这两次舰炮对陆地攻击的效果可以看出,即便是152和203毫米舰炮威力也十分巨大,一般同口径大炮,舰炮威力要比陆炮大不少,这与舰炮重量、炮管强度和炮弹型号等都有关系。
再来看看大和号,大和号战列舰的舰炮为3联装94式45倍口径的460毫米巨型炮,单门舰炮仅炮身重量就达165吨,一座炮塔内3门舰炮总重1720吨,再加上防护装甲790吨,还有炮塔回旋部及弹药的重量,总重更是达到2774吨,相当于日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接着看炮弹,460舰炮的炮弹分为3种,分别是91式穿甲弹、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都接近1.5吨,装药量330公斤左右,其中前后两者的炸药量分别是33.85公斤和59.5公斤(TNT当量)。
这种炮弹实战中没有射击过陆地,但却做过陆地攻击试验,1941年12月,大和号海试时对一个叫虞后的小岛,发射了一枚高爆弹(59.5公斤炸药),第二天,渔民们发现这个小岛变成了暗礁。
另外还可以参考我军155自行榴弹炮的杀伤威力,来估计一下大和号460舰炮的陆地威力。
我军的这款榴弹炮,炮弹重量45.5公斤,炸药装填量一般6公斤(TNT当量)左右,绝对杀伤半径30米,有效杀伤半径100米。
按面积算,也就是说这款155榴弹炮一发炮弹可以造成半个标准足球场(近3000平米)的范围内没有活体生物,4个多标准足球场(超过30000平米)面积都是它的有效杀伤范围。
很多人可能觉得夸张,其实这是不了解爆炸的威力,可以想象一下6公斤TNT炸药爆炸,100米范围内都可能受到伤害,这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对于大和号460毫米舰炮的炮弹威力,以59.5公斤TNT当量的高爆弹来看,基本上可以造成陆地上爆点200米范围内绝对杀伤,350到500米范围内有效杀伤。
结语:这个杀伤面积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已经达到十数万平米了,相当于多少个标准足球场,真是很可怕的杀伤力,但大和号作为同时代最大吨位的战列舰,空有几百门大小舰炮,却仍然逃不出被飞机击沉的宿命。以上原创回答,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大和号?好吧,这是日本人弄出来的一个怪胎,身上的炮管子插的跟一头刺猬也差不了多了。
猛的一瞅,光看那架势,这玩意的战斗力应该是顶天的存在。
那么是不是呢?不知道,因为这玩意,被日本人给吉祥物化了,没事当眼珠子,抠出来你都不知道搁那藏着呢?就算是有事,撑死了也就走个过场而已。
让他打上一炮,看都看不到,那宝贝的可以。
当初为了造这东西,日本人那可是小心翼翼,不仅为这大和号的船坞造了个屋顶,周围还拿树叶给围了起来,就那小样生怕被人偷了去似的。
而且最开始预算的时候,拿俩潜水艇和三驱逐舰充数,就是为了混弄人,告诉别人他们没计划造这东西。
所以这大和号还没出生呢,就瞄准了超越同代日本战舰的想法扑上去的。
那炮管子,粗的比人脑壳都大,足足四百六十毫米,还是三联装的。就这拉出来搁秤上一秤,足足一千七百二十吨,您要是加上炮塔的装甲,就这重量两千五百吨还得冒个尖才成。
如果您感觉不出什么的话,打个比方,您把这三联装的火炮丢大海里头,他的排水量就直逼一艘驱逐舰的分量,牛吧!就这您还没算上塞进炮弹的分量。
这还是一个三联装,大和号上这玩意有三个,这就是九门主炮啊,要不说日本人脑洞开的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每一门火炮,日本人给塞一百发炮弹,这就是九百发,而一个炮弹就三百多公斤,一个人都扛不动,抗的时候,还得注意别被砸死了,太沉了。
嗬!从这里您就能看出日本人的心,何止是大呀。
所以就算是到了现在,日本人他们家大和号早就沉到海底吐泡泡,这都不知道吐了多少年了。
可大和号依然是日本人心中的传奇,别的不说,您要是看日本人那漫画,不管是天上飞的东西,还是海里头游的东西,只要是漫画中能够上到一定程度的物件,都喜欢按个大和号的名头,几乎就成了惯例。
这一说就说的有点远了,咱把话头拉回来接着聊。咋说呢?大和号在咱看来,这压根就是日本人造出来的一个样子货,没事逗弄自己开心的东西,参与实战的情况,掰着脚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就中途岛那次跑过去凑了个热闹,结果日本那机动航母,一家伙就被美国人炸的毛都没剩下一小撮。
把个山本五十六吓的一哆嗦,可劲的跑,才跑了出来。
按照当时日本人自己的说法,这大和号应该叫大和旅馆才对,战斗的时候,小样儿就看不到的存在。
所以实战?你快拉倒吧!几乎就没有,那么大家伙想要了解大和号就那主炮,轰一下,威力到底是个啥德性,咱只能横向对比一下,类似的舰炮,是个啥威力才成。
咱开头也说了,这大和号的炮管子有四百六十毫米,据说九门火炮要是一块拉这么一下,这后坐力就达到了八千吨,身子骨小了不用被人炸,自己咣叽一下就的把大腰子给闪没了,折两半就得沉海里头。
当然这都是理论上的数据,他别说九门主炮一块开了,一门开火的场景咱都没有见到过。
那么当时,啥战舰的主炮能和这大和号比上一比呢?
这就的看美国那衣阿华战列舰了,这哥们的炮管子还没大和号上的粗,也就是四百零六毫米。
人家衣阿华战列舰到是常开出来溜达,所以有记录。
一炮打出去,地上就能砸一直径十二米,深度大概有五米的坑,就这坑造个家庭游泳池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都能省下个挖坑的人工费了。
当然您要是问杀伤范围的话,就这坑咋也得在二百米范围吧!
不过这也不好掐这范围,因为重炮这东西的伤害不仅仅爆出来的碎片,还有着爆炸时候产生的震动波,这种震动要是靠的近的话,足以把内脏给整的细碎。
那么大和号这四百六十毫米能咋样呢?,深度六米到七米的样子,直径咋也的是十五到十六米吧,毕竟你这没有大的太过分,差不多就是这数据。
那么大和号和衣阿华如果对射一下,这感觉会咋样呢?咋说呢?大和号估计一炮下去,如果打中了的话,会直接给衣阿华战列舰的主装甲钻出一窟窿眼,击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您可以说玩海上炮战,日本弄出来这怪物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日本人拿这玩意当救命药丸的看待,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舍不得让这货现身说法,都是鬼鬼祟祟的收起来的。
要不说日本人小气呢?好东西就不愿意拿出来用,直到真想用了,派去支援冲绳战役,结果让人家十个鱼雷外加五颗航弹,打着满意的饱嗝,夸嚓夸嚓的就沉到大海里去了。
其实大和号这玩意出生之后,整个军事史上,海上的霸王不再是巨舰,巨炮的天下了。
天上的飞机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船大,炮管子多压根就不占便宜。
所以以后连巡洋舰都没人造了,别说这么个怪胎,再往后都是导弹的天下了,上个世纪的时候,英国人还考虑把火炮这东西打军舰上给赶下去,给导弹腾地方呢?
只不过碍于现实,你军舰出去之后,不可能想要吓唬一下对方,打一发导弹吧,这太浪费了,所以现在的军舰才保留下一门炮了,当然炮管子也不再是比谁粗,而是比谁更加的快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二战时期,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主炮一发炮弹打到陆地上的伤害范围是多少?
大和号,作为战列舰,是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满载排水量7.2万吨;主炮口径也是最粗的,有3座3联装460毫米舰炮,炮弹重量最大将近1.5吨,与当下一般的反舰导弹重量有得一拼,射程40公里的高爆弹头爆炸时的威力,想想就很可怕。
战列舰的抗沉性包括炮弹的爆炸威力,都是其他水面舰艇所无法比拟的,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装备有4座双联装381毫米舰炮,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凭借一发重达0.8吨的高爆弹贯穿了英国皇家海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薄弱的甲板装甲,先引爆副弹药库,而后波及主弹药库,导致满载排水量4.88万吨的胡德号瞬间折成两半,迅速沉入海中,包括霍兰中将在内的1418名官兵阵亡。
大和号战列舰的吨位、舰炮威力和昂贵的造价,似乎与其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想吻合,海军当其是宝贝疙瘩,一旦战损对日本海军的打击相当沉重,所以极少主动出击,许多时候都待在港内,官兵吃好喝好睡好,所以被讥讽为“大和旅馆”。
在战争前期,大和号主要进行一些运送物资、兵源的工作,在一些重要的海战中,大和号也仅担任着后备力量,而非突击部队,这也让大和号战列舰错过了许多太平洋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战。
莱特湾海战中,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主炮终于发挥了作用,但其打击目标并非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而是几艘驱逐舰与小型护航航母;据日本海军战后统计,大和号战列舰击沉了美海军护航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一艘。
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上的节节败退,不得不亮出了最后的底牌,冲绳战役中,大和号战列舰执行孤注一掷的自杀式攻击,美海军数百架舰载机对其进行了轮番轰炸,被命中10条鱼雷、24枚高爆航空炸弹后沉没。
大和号战列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美海军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
其460毫米的穿甲爆破弹,炮弹初速超过900米每秒,每发炮弹重1.5吨,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比现在一般反舰导弹的爆炸威力都要大,击中甲板会使航母丧失战斗力,一发炮弹都足以使巡洋舰级别的大型水面舰艇遭到重创失去战斗力,驱逐舰、护卫舰这类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则一发就直接送进海底了,可见460毫米舰炮的巨大威力。
当460毫米舰炮攻击地面目标时,能造成半径40米以上深度10米以上的巨大弹坑,而当今世界各国陆军使用的155毫米大口径的榴弹炮,只能造成半径15米以上深度2米左右的弹坑,这就是巨大的差别。
战列舰4座双联装8门、或3座3联装9门主炮齐射,一般能摧毁一个居民区或一个大型体育馆范围的目标,炮弹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人蓄俱毁,没有生机,只有死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