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德军在北非战场的失败不是败于指挥官的能力不足,而是败于后勤补给问题,隆美尔已经是德军最优秀的装甲兵将领,他的能力和古德里安基本相差无几,即便把古德里安派去北非,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后勤补给问题,那么德军最后还是要失败。决定后勤补给的是德意的海军和空军,而不是陆军,当强大的美国海空军进入地中海时,地中海战场的平衡就已经打破,英美盟军将彻底夺取地中海的制海权,北非战场上的德意非洲集团军迟早都要失败,打胜了也无力追击,打败了就只能撤退,地面作战的胜负已经无关紧要了,北非战场是以必要的制海权来维系的。
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踏上北非后,他的兵力和兵器就从来没有超过英军,但是隆美尔还是能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打的英军节节败退,这完全归功于隆美尔出色的指挥能力。北非的德意联军能够将军事优势保持到1942年,隆美尔实在是功不可没,即便是让古德里安来也不太可能取得更大的战果,毕竟非洲军团的兵力和资源是那么的有限,隆美尔每次停止前进都是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而不是部队作战不力,无法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战略上的胜利。
古德里安既是德军装甲兵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术的缔造者,没有人能够比他更了解装甲作战,在北非这一装甲部队理想的作战战场上,我们相信古德里安可以将德军的机动作战优势发挥到极致。可是这最多也只能和隆美尔一样取得战术性的胜利,后勤补给的问题自然存在,当时非洲军团的后勤补给是由意大利当局负责,前线指挥官是没有管辖权力的,隆美尔只能向他的上级凯塞林元帅反应问题,然后由凯塞林元帅去和意大利当局做交涉。意大利总是优先保障意大利军队的补给运输,然后才轮到德军的补给输送,即便是和希特勒特别亲密的隆美尔都无法改变,而古德里安就更加不可能做到了。
北非战场和欧洲大陆隔了一个地中海,这就注定战争的胜负不再陆地而是在海上,尽管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骁勇善战,但懦弱的意大利海军早已经宣告了战争的失败。突尼斯战役就是最典型的证明,非洲集团军达到从所未有的规模,但是却异常迅速的崩溃了,就是因为盟军彻底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切断了非洲集团军的补给线,才导致了这支精锐部队的崩溃,这是一场由制海权和制空权决定的战争,地面作战只处于从属的位置,无论是隆美尔还是古德里安都无法改变战争的结局!
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蒙哥马利本来有机会在1942年秋季便全歼德国非洲装甲集团军 ,进而在当年底结束北非战事。然而在阿拉曼战役中,这个未来的英国陆军元帅一味依靠兵力兵器优势正面强怼,侧翼迂回和钳形合击软弱无力,终于还是让隆美尔率残部逃脱。
(古德里安)
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命令,这一逃就是1000多公里,期间多次躲开了英军的包抄和捕捉,“沙漠之狐”绝非浪得虚名。也就是说,隆美尔不仅擅长进攻,长距离撤退也是一把好手,因此仅就战术层面而言,着实对得起“大师”称号,而若是换古德里安前来,只怕情况会更糟。
古不帅用兵刚猛有余阴柔不足从波兰战役到西欧战役再到“巴巴罗萨”,古德里安从第19装甲军长擢升为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在1941年12月之前近乎所向披靡,装甲兵快速突破的战法应用非常嫻熟。毕竟他是德国“装甲兵之父”和闪击战的理论创始人,但是遍翻战史,古德里安几乎没有也不需要什么计谋,特点就是装甲部队推进的快、猛、狠。
但北非战场不仅仅是装甲对战,并且从战争一开始德国“非洲军”在兵力兵器上对英军完全处于劣势,意大利人又是不太顶用的猪队友,因此德军需要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虚张声势和以攻代守。在欺骗对手和步坦结合等方面,隆美尔有着古德里安不具备的天赋,在北非作战,快、猛、狠之外,还需要个“巧”,比如用88毫米高射炮反坦克,就是隆美尔的战场发明。
(隆美尔)
“隆不在”更合适统率小型兵团作战在1941年2月被晋升为中将和非洲军军长之前,隆美尔的职务只是第7装甲师少将师长,在西线战役中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在六个星期的战斗中,第7装甲师仅已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高达97000余人。战役中隆美尔以坦克团为先锋,用炮兵作掩护快速推进,把友邻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少时读过欧文的《隆美尔》一书,在阿登森林的行军、在马斯河的强渡、在平原上的追击等过程中,隆美尔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神机百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师级指挥官,或者说极富战场小聪明,缺点是战略眼光一般。而以非洲军组建时仅仅两个师不到的部队数量,隆美尔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相反,具备相当战略头脑的古德里安反而应该去广袤的东线战场率领三个军的装甲集群。
(古德里安)
隆美尔具备和希特勒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希特勒对隆美尔属于“先闻其名”,即早年拜读过隆不在《步兵攻击》一书,所以在掌权后将其调任总理府大本营警卫营长,直到华沙阅兵时隆美尔仍然是他外围安保的负责人之一,因此两人互相比较了解,应该说希特勒对他也很是信任和宠爱,破例选送总参谋部镀金、满足他的愿望调任装甲师长等等举动说明了:“隆美尔从一开始就做了让希特勒喜欢他的一切”。
也就是说,隆美尔属于国防军中早期比较亲纳粹的军官,跟赖歇瑙一样属于希特勒信任的另类,而古德里安却没有这个优势。比如1941年12月莫斯科战役中遭受挫折后,古德里安稍稍提点反对意见即被解职,因为希特勒对正统的国防军将领有本能的自卑和不信任感,兹要对他这位最高统帅的指挥权威提出质疑,下场一定不太美妙。隆美尔两年半时间从少将擢升陆军元帅,起步较早的古德里安到战争结束还是大将,足以佐证。
北非战场的环境和地位也有一定特殊性地中海北岸地区的战场上,虽然德军总兵力不多,包括后来升格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其实也就是一个东线装甲军的兵力,但它却是孤悬海外的一个独立战略方向。同时跟盟友意大利军队方方面面的联系,还涉及到德意军事合作的政治问题,另外对这个次要战场,希特勒并不愿投入过多 的兵力和战争资源,很多时候是为了墨索里尼别垮台和应爱将隆美尔的请求,才给予必要的增援。
设若古德里安这样并不被的人物去了,根本得不到基本的信任和必要的支持,隆美尔的物资和空中援助都一直紧巴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德里安想打好仗就更难了。当时有不少从德国逃出来的政治犯,在北非的法国外籍军团中服役,希特勒曾命令隆美尔将非洲军俘获的这些人就地枪决,但是隆美尔却对该命令置之不理,如果换成古德里安这么干,三个月就得免职回国。
(古德里安在东线战场)
隆美尔不仅善于运用装甲部队进行突击,更善于运用步兵来配合装甲兵,曾经自叙:“装甲部队为摩托化军团的核心,其他部队都是辅助性的,应绕着核心旋转。应尽量用战防武器来消耗敌方装甲,而把自己的装甲兵保留供决定性打击之用。”
而在德意非洲联军中,装甲部队的数量其实非常有限,大部分意大利军队都是步兵,同时隆美尔更喜欢在两军对垒时后发制人,消耗掉英军坦克后转入反击,在这两点上,古德里安绝难适应。
(隆美尔封帅)
隆美尔还命令组建伪装甲部队,以迷惑敌方的侦察。当真正的德国装甲部队投入战场时,他又命令战车必须绕居民区行驶,以迷惑敌人从而摸不清德军的实力,这些小把戏在大兵团会战的东线战场上是无用的,但是在北非很有用武之地。古德里安并不擅长这些,因此如果由他来统率非洲装甲集团军,德军在北非的总崩溃肯定会提前,仅抗命进行几千公里的成功撤退一条,古德里安就做不到,这既非他的特长,也根本做不到:免职电早就到了。
顺便解释下“隆不在”的来由,隆美尔的传记作家雷米写道:“他一生的悲剧是:1、当英军袭击阿拉曼时,他不在非洲;2、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3、当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时,他躺在战地医院里。”
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你把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那你是等着古德里安不听希特勒的命令,直接把在非洲的部队全给撤回来。
就算是希特勒跑到权限跟古德里安对阵古德里安,照样有本事把希特勒骂个狗血淋头,然后自己乖乖的带着部队从非洲大陆撤回意大利或者是希腊去。
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希特勒和古德里安之间简直就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古德里安立足于实际的战场,会给出正确的实际处理情况,你不要和我说战略计划,你要不要跟我提那些虚无缥缈的精神,我就知道带领我的士兵活着走出战场,因为他们都是整个第三帝国的宝贝,好几次希特在要求古德里安守住正面的阵地不能够退缩一步的情况之下,古德里安自己刷领部队撤了。
古德里安也不是说那种只为了保存自己实力的人,他在不影响大的战略之下,(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他会选择撤退,不会有这些无所谓的牺牲。
北非战场这个战局,说实话任何一个人来组织进攻都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英国人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你德国人有什么?除了指挥官的那些见解和英国人蠢得像猪一样的指挥官,你根本就没有任何优势。
所以北非战场只要是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去选择加入进去,这简直就是徒增了自己的兵力伤亡和消耗,我对于接下来第三帝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坏处,但是希特勒一定要求去支援北非战场,为什么因为他的恩师他的恩人,他的偶像墨索里尼一定要守护住自己地中海帝国。尊严,要守护住自己在北非的那些面子,所以希特勒必须要排除部队去帮墨索里尼去加入北非战场,替自己的大哥找回一点场子。
所以当时的德国国防部和参谋部对于出兵北非,这件事情都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也只有隆美尔支持希特勒的想法。所以就由他率领部队加入到了北非的战局。
你如果让古德里安代替隆美尔去指挥北非战场,他完全有脾气,跟希特勒大吵一架,然后率领自己的部队撤回来。
这个战场怎么打,拿什么去打,白白损耗兵力不说且还拖沓在东线的进攻节奏,你要知道先行成立的两个虎式坦克营就投入到北非战场,结果获得了什么样的战果?大家心知肚明,北非战局本身就是一筐泥潭,不急都有可能补给不完全,你更别提打仗,英国人的实力就摆在那里,现如今可以吃一点儿便宜,但是等到后来英国人缓过神儿来,利用自己的强大的补给能力和其他的一些作战手段,他完全可以把北非的场子给找回来。
蒙哥马利在指挥自己不对的时候,其实使用的方法很简单,整天吃好睡好,不要给我去弄得不卫生,保证部队的非战斗减员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数值,然后守住自己的阵地,隆美尔半点办法都没有。
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古德里安不行,你让他用少量装甲硬抗下
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坦克怪杰古德里安,他和沙漠之狐隆美尔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战略大师,一个是战术大师
在德国三名将的排名中,古德里安也排在隆美尔前面。
当然隆美尔也很厉害,以少胜多,在各方面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在名将蒙哥马利的大军的重重围追堵截下还能有序逃脱,连丘吉尔都对他倾佩有加,称赞他是伟大的将军和值得敬重的对手。
古德里安或许会更厉害,更出色,只能说可能会想出好的战略来挽救危局,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他能想出办法,但各方面的供给不足,也没法子打赢的。
如果北非战场的隆美尔换成古德里安结局会怎样?
随你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