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法国元帅贝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贝当不过是个年已58岁的老上校,而到战争结束时他却已经是法军元帅,当时的法国人一般不称呼贝当为“元帅”,更愿意将其奉若神明地称为“法兰西救星”!当然,贝当也因此享受着最高规格的待遇,成为了“军神”一级的人物,而就是这个所谓的军神,却在二战中代表法国军队向希特勒屈膝投降。

(贝当元帅)

亨利·菲利浦·贝当,跟抗日名将廖耀湘那是校友,都毕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1856年出生,混到陆军上校时已经是1914年8月,这个年龄如果不是遇到战争爆发,基本就是准备退休了。不过战争给了他迅速晋升的舞台,1915年擢升集团军总司令,更在1917年2月的“凡尔登战役”中一战封神。

这场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总共让65万法军和45万德军死伤,经过十个月残酷的拉锯战,法军终于守住了要点凡尔登,也标志着德军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61岁的贝当当时正是凡尔登要塞司令。此役后,贝当成为法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军职军衔噌噌上涨,到一战结束前,他已经是整个法国军队的总司令,佩挂元帅军衔。

(一战时期的贝当)

战后的1920年,贝当担任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文官总统之下职业军人的老大,先后兼任陆军总监、防空总监和陆军部长等要职,度过了近20年的从军巅峰生涯。1939年被任命为驻西班牙大使,因为此时贝当已经83岁了,这不过是个“二线”的职务,不出意外的话,再混两年就彻底退休了。

不料1940年西欧战役爆发,德军装甲部队运用闪电战大败英法联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英国远征军逃回本土,而法军更是兵败如山倒,中部和南部所余的军队完全兵无斗志,许多人干脆不想再打下去了。山穷水尽之际,法国人又想起了当年的“法兰西救星”,于是贝当紧急奉调回国,出任内阁副总理并受命全权指挥军队,法国人想当然的认为,贝当一定有办法拯救国家。

(贝当)

然而贝当回国后就提出:不能再打了,停战吧!并且令人惊讶的是,以贝当为领袖的“主和派”居然在内阁中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希望法国继续战斗下去的雷诺总理无奈只好辞职,贝当顺理成章成为新的政府首脑。6月17日,贝当即下令法国军队全线停火,22日跟德国人签定了《法德停战协定》,法国人停止抵抗的效率也是醉了。

其实,法国投降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军事上的绝望只是其中之一,美国作家米德尔顿对此深入的剖析到:他们一心只想从战争中脱身出来,好赶紧回家团圆。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冬天,军官团中许多人的强烈反G和亲法西斯的情绪对法国的崩溃起了作用。也就是在这个冬天,我初次听到了这样的话:“宁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后者是当时法国左翼政治势力的总统候选人)!

(贝当和希特勒)

也就是说,贝当这个老家伙,实际上代表着这批守旧派军官的思想,因此才迅速向希特勒屈服,以免国内出现起义和颜色革命。根据屈辱的停战协定,法国被分割成为二部分,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分之三领土由德军占领,并且法国还要负担巨额的德军“占领军费”。南部的五分之二领土为“自由区”,允许保留10万人的军队,由贝当的政府行使权力,而其他200万法国官兵走进战俘营。

因贝当政权所在地设在法国南部的维希市,遂被成为傀儡政权“维希政府”,而“自由法国”的领导人戴高乐将军,早年也是贝当的部下,当时刚刚从圣西尔军校毕业的戴高乐少尉,被分配到阿腊斯你33步兵团,团长正是贝当少校,所以两个人关系尚好。但是在1940年的大是大非关头,两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而分道扬飈,戴高乐在英国组织了流亡政府继续抵抗。

(戴高乐将军)

贝当的维希政权从头到尾都是个摆设,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希特勒为防止盟军通过意大利攻入法国南部,干脆命令德军全部占领“自由区”,并且解除了剩余法军的武装,贝当和他的政府沦为彻头彻尾的傀儡。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后,法国解放已成定局,于是贝当在德国人的安排下开始逃亡,先跑到德国又逃到瑞士,1945年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贝当只好主动回国自首,因为早晚也得被遣送回去。

1945年7月23日,贝当在最高法院出庭受审,他被指控犯有五条重罪,经过20多天的审理最终被判处死刑并没收所有财产,同时被宣布为“民族败类”,整个审判过程中,贝当则是一言不发。不过戴高乐挺够意思,或许是另有隐情,稍后便签署特赦令改为终身监禁,1951年7月,95岁高龄的贝当才在大西洋上一座小岛的监狱里去世,真能活吖。

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位62岁的“民族英雄”和84岁的“民族败类”。

(贝当战后受审)

怎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法国元帅贝当?

亨利·菲利普·贝当是法国一个重要人物,在一战中,他奠定了法国“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但是二战来临时,他却与敌人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致使法国亡国。这是怎么回事呢?(亨利·菲利普·贝当)1856年,贝当出生在法国北部加莱省的考奇拉退尔小镇,他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在1878年从圣西尔军事学校毕业后,贝当进入了山地步兵军团,成为了一名少尉。按说,年纪轻轻便有了少尉军衔,贝当的未来应该大有前途才对。但农民家庭的出生,使得贝当在军方并没有任何背景,他只能在尉官阶层慢慢消磨青春。这一熬,便过去了22年。贝当当了5年少尉、7年中尉、10年上尉,一直到1900年,他才终于成为了校级军官。他平日里的主要工作,就主要是在射击学校和军事学校中担当教官。20世纪初期,在法国将军们盲目崇尚攻势主义时,贝当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军队应该以防御为先,只有在敌方防御已经受到决定性减弱时,才可以发动全面攻势。这一违反主流的理念,因为贝当低微的身份,在当时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但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却正是被贝当的理念吸引,才最终加入了法军的。贝当并不知道,他那个不为人赞同的理念,却会对法国带来巨大的影响。1914年,58岁的贝当,本来已经准备以上校军衔退休养老。但随着欧洲大陆风云突起,贝当突然被任命为第三十三团团长,开始率军走向一战的战场。(马恩河会战)一战打响后,贝当凭借自己多年坚持的战术理念,很快被提拔为准将旅长。随后在马恩河会战中,贝当因战功又迅速被提升为少将,担任了第六师师长。仅仅一个月之后,贝当又升任为军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贝当已经成为了法国陆军依仗的重要将领,这也着实证明了他战术理念的优秀。1916年,凡尔登告急,正在休整中的贝当部队被调上了战场。贝当在到任第二天就患上了肺炎,这让他前期不得不在病床上指挥作战。面对德军不要命的进攻,这位防御大师完成了一生中最高光的防御杰作。他首先整顿了法国军队炮兵和后勤上的问题。接着,为了鼓舞士气,他亲临前线指挥,与士兵们一起战斗。并提出了“他们不会通过”的著名防御口号。贝当在短时间内稳住了凡尔登局势,作战双方再次达到了一种战争平衡。直到几个月后,法国开始在索姆河发动大规模攻势,凡尔登的危机终于解除。贝当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法兰西救世主”。到一战结束时,贝当被授予法国元帅军衔,他已经成为除福煦等少数人之外的法军实权人物。(贝当旧照)之后的近20年中,贝当在军中的威望持续提升。他坚持“防御为上”的原则。在德国纳粹党上台不断扩军的同时,贝当只是不断巩固着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他坚信,只要马奇诺防线在,德国人就不会对法国造成威胁。从1938年开始,德国不断蚕食着身边的小国。到1939年闪电入侵波兰后,欧洲局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所有国家都在等着,等着最强的陆军王者去捍卫自己尊严。然而,贝当让所有人大失所望,他只派出了小股部队去法德边境上骚扰,并没有试着将威胁掐灭在摇篮里。法国将领们虽然诧异,但却始终相信贝当的决策。毕竟那个坚持防御的男人,曾经拯救过法兰西。其实贝当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战术也应当不断更新。虽然他的理念在一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那是建立在坦克还没有大规模运用,士兵们依然要通过堑壕推进的年代。而如今,德国的装甲部队所向披靡,仅仅依靠碉堡大炮就想胜利,实在是有一些欠考虑。(戴高乐旧照)1940年5月,德军开始向法国发动大规模进攻。面对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德军并没有去为矛与盾的故事写上一个结尾。他们从比利时、荷兰等地进军,绕开了最强的盾牌,直接插入了法国的腹地。大约一个月后,贝当宣布法国停火,这个盛极一时的最强陆军帝国轰然倒塌。7月1日,贝当政府搬迁到了维希,成立了附属于德国的傀儡政权,贝当出任了傀儡政权元首。之后的几年中,贝当坚持了“合作主义”,帮助纳粹镇压着自己的同胞。简而言之,贝当在强大的火力面前,选择了卖国投降。1945年8月,贝当因通敌叛国罪,被判处死刑。曾经的学生戴高乐保住了他的性命,将他流放到了一座小岛上。在整个法国无止境的咒骂中,贝当恍恍惚惚地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6年光阴。(参考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等)

怎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法国元帅贝当?

老将贝当,当年法国在一战最困难时,贝当站出来重振军心,在接连失败情况下,让法国人在危急关头挺过困难,最后取得一战胜利,所以贝当是法国人心目中的一战老英雄,战后贝当晋升为元帅,后来还担任陆军部长等职。

图为贝当会见希特勒。

但二战时贝当干了件很糗的事情,1940年5月纳粹德国开始进攻法国,正如火如荼的抵抗时,出任法国副总理的贝当站出来说,不要再打了,和希特勒和谈。当时贝当看出了法国和德国差距不是一点两点,虽然也有准备,搞了马奇诺防线、和英国人结盟什么的,坦克数量也很多,但经不住和德国火拼,再打下去必然重蹈一战的后果,法国损失更大。贝当同时认为,英国人也不可能打下去,法国这时趁还有几张牌,赶紧和德国人和谈,既保存实力,又能体面的结束战争。

图为德国人占领法国后,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阅兵式。

而且当时法国的形势更加严峻,一战结束后法国一直没恢复,德国人和苏联人在二战前一直在渗透法国,弄得二战爆发后,法国人一边是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一边是要斯大林不要希特勒,极左极右的思想严重,政府换内阁像走马观花一样,有人说跟着希特勒打斯大林,有人说跟着斯大林打希特勒,后来都觉得打这个仗对于法国来说意义不大,在这种形式下,贝当站出来了,但这次他碰到了希特勒,希特勒可没把法国当回事,想和谈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希特勒是看好英国人的,他为英国人预备了一套丰厚的和谈方案,但是法国没有。

图为贝当维希政府时期主要成员。

讲贝当,肯定绕不过一个人,那就是戴高乐,贝当的学生,老贝当是保守派主和,而戴高乐是少壮派主战,有名的炮筒子,这玩意儿早年参加一战,被德军俘虏,成功越狱,但因个子太高,逃跑时被德国农民一眼看出来,又被抓回去了。戴高乐在法国没有根基,没什么朋友,影响力远不如他的老师贝当,这时连老英雄贝当都站出来说不打了,那法国人马上就不打了,戴高乐和丘吉尔一样,是个坚定的主战派,决不投降,于是师徒两人分裂了,戴高乐一句名言可以概括: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1940年6月,在伦敦的戴高乐发表演说,呼吁法国人继续战斗。

最后是贝当在和希特勒谈判后,组建了傀儡维希政府,戴高乐去往英国组建自由法国军队,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贝当是尽量降低法国人损失,戴高乐要像伟大的拿破仑一样,坚决战斗。有意思的是二战结束后,贝当成了卖国贼被抓起来,判处死刑,而戴高乐给特赦,有人说戴高乐珍惜师生感情,有人说这是贝当和戴高乐唱了一出双簧,两边押宝,反正1940年战争打输了,后势往哪个方向发展,法国人都能留一线,最后贝当被判了终身监禁,最后老死在监狱。

怎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法国元帅贝当?

亨利·菲力浦·贝诺尼·欧默·约瑟夫·贝当(1856年4月24日- 1951年7月2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称为“凡尔登之狮”,贝晋升元帅的1940年已经84了,是法国最年长的元帅。

贝当是法国的老兵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当率领法国军队在长达九个月的凡尔登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在尼维尔攻势失败和随之而来叛乱中,贝当被任命为总司令,并成功地恢复了军队的信心。

贝当在整个战争中都保持着指挥权,并因此成了法国的民族英雄。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和平年代里,贝当担任法国军队的统帅,在里夫战争期间曾经指挥法西联合行动,并两度出任政府部长。

1940年6月,面对希特勒的进攻,法国军队一败涂地,法国眼看就要灭亡了,此时的贝当被勒布伦总统任命为法国总理,准备放弃抵抗,主持与德国的媾和谈判。

此时的法国政府决定迁都克莱蒙特-费朗,然后又迁往法国中部的温泉浴城维希。这个时候的法国政府就完全变成了一个与纳粹和轴心国合作的独裁政权。

战后,贝当因叛国罪受到审审,最初被判死刑,但由于他的年龄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所做出功劳,最终贝被减为无期徒刑,并于1951年去世,时年95岁。

贝当判刑入接下来的几年里,贝当的律师以及许多外国政要和达官贵人,包括玛丽女王和温莎公爵,都呼吁法国历届政府释放贝当,但考虑到第四共和国政局的不稳定,没有哪个政府愿意冒着不受欢迎的风险释放他。

早在1946年6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就请求法国政府释放释放贝当,甚至提出美国为他提供政治庇护,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将军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不过结果也都一样。

贝当刚刚入狱时,他的健康状况与他的年龄还没有影响到他的,但到生命,但是到了1947年底,他的失忆越来越严重,开始大小便失禁,有时甚至认不出他的妻子。

1949年刚开始,贝当清醒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了。1949年3月3日的法国内阁会议有过一个激烈的争论,是否将贝当移送到巴黎军事医院接受治疗。

同年5月,贝贝当健康状况恶化,经常出现幻觉。这一年年底,贝当的心脏也开始出现问题,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无法行走。

1951年6月8日,当时的法国奥里奥尔总统得知贝当已时日无多,便让贝当减刑并送进医院住院治疗(这一消息直到6月17日大选后才对外公布),但那时贝当恩已病重,经不起折腾搬到巴黎的医院了。

1951年7月23日,贝当在一所私人住宅中去世,享年95岁,去世后,贝当被埋葬在当地的一处公墓。

他曾经的门生法国总统戴高乐后来这样评价贝当,他写道,贝当的生活“先是默默无闻,然后辉煌,继而可悲,但绝不平庸”。

贝当在六十多岁之前一直单身,不过他的他的风流韵事在当时却不胫而走。据说女人们都觉得他那双锐利的蓝眼睛特别迷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贝当在1920年9月14日迎娶了他的前女友尤金妮·哈顿(1877-1962),“一个特别美丽的女人”;他们一直保持着婚姻关系,直到贝当的生命结束

(下图依次为贝当、贝当在办公室、会见希特勒)

怎么评价二战时期的法国元帅贝当?

兵临城下投降不丢人,总比汪精卫在后方跑到沦陷区投敌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