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二战时期在欧洲被占领国耀武扬威的“盖世太保”是德国军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属于“帝国中央保安总局”的秘密警察,但是跟刑事警察一起被划归了党卫队指挥。而日本的特高课与此类似,它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原本是日本政府内务省所属警察机构的特别单位,而并非陆军的军事机关。
特高课的性质与盖世太保相同,他们不是普通的治安或刑事警察,而是政治警察和秘密警察,成立的初衷是日本政府侦控国内思想异动和事变所需。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之前能实现举国狂热,特高课的罪恶工作功不可没,因为日共和反战组织、人士都遭到特高课的侦缉、镇压和抓捕,使日本国内各阶层不同的声音遭到压制。特高课同时也延伸为国际性的情报组织,它主要利用驻外各使领馆的工作人员,为政府提供他国的军事和政治经济情报。
日本军方有自己的情报和反间谍机构,比如各级陆军司令部所属的宪兵队、特务机关(陆军省军政系统),以及在战争爆发后临时成立的“土肥原机关”(参谋本部军令系统,包括什么梅竹兰菊各机关),所以抗日神剧里“特高课”满天飞的情况是无知和违背历史的,陆军怎么可能允许警察机构在自己的占领区飞扬跋扈,地盘是军队打下来的。
特高课在日本之外的正式延伸始于东北,即通过日俄战争撅取了旅大地区的“关东州”之后,1905年不仅成立了驻军“关东军”,也建立了殖民地性质的行政和司法系统,因此在关东州警察署里仿效本土成立了“特高课”,目的当然是监控和镇压这一地区中国人民的反日思想和活动。
东三省沦陷“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特别强化了东北的警察系统,东三省的警察超过10万人(里面还有3万名日本人掌握实权),在各警察厅专门成立类似于特高课职能的“特务科”,其实就是伪满的“政治和秘密警察”。其权力和地位远超普通警察,实际业务受日本情报机构和特高课的直接操控,像什么《悬崖》里的高彬就是这类角色。
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其他占领区,日本政府并没有建立专门的警察系统,自然也没有正规“特高课”的存在,镇压反日思想及活动的任务主要由军方的宪兵队和特务机关承担,分工也比较清晰:特务机关主要负责间谍活动与反谍、秘密行动的组织,宪兵队负责抓捕和镇压,因为是军队系统,所以穿军装佩军衔是正常的(土肥原机关及下属各机关主要负责策反和支持伪政权)。
客观的说,特高课在日本国内权力较大,毕竟是在日本政府和内阁的眼皮底下,警察系统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侦破和抓捕佐尔格、中西功等间谍小组都是由东京警视厅的“特高课”完成的,特高课甚至派员前往上海和杭州实施追捕。但是在中国沦陷区,则是陆军的宪兵队和特务机关权力较大,因为属于战时的军事管制形式,日本政府也没有可能在占领区全部建立正规的警察系统。
网络文章将土肥原贤二贴上“特高课头子”的标签是错误的,青木宣纯、坂西利八郎和土肥原贤二实际是日本陆军特务机关的三代特务头子,而并非是警察系统的“特高课”头子,土肥原在中国负责间谍和情报活动的全权,最早是由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赋予的,足以说明其系统分类。
不过军队在侦察、跟踪和技术等方面毕竟不如专业的警察,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宪兵和警察成立了“联合特高课”,隶属于几个较大地区的“宪兵司令部”,比如上海和北平等城市,其性质是从警察中抽调专业人员与军方合作,负责镇压占领区的反日活动和与中方情报机构的谍战。
东条英机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之后,曾要求所有警政事宜必须向宪兵司令部报告,因此在抗战时期,真正握有权力的还是日本陆军的宪兵机构,统一指挥宪警特单位。
所以在中国土地上,“联合特高课”是以从属于陆军宪兵单位的形式存在,而且也不是在各地都建有特高课这个机构。称土肥原是“特务头子”才是准确的,毕竟所有的特务组织(内务省、外务省的情报组织、满铁等)都要听从军方特务机构的统一指挥。
日本陆军是没有女性军官的,因此像《五号特工组》里存在女性特高课长(酒井美惠子)的剧情就是错上加错:其一是“联合特高课”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其二更不可能有什么女课长,唯一正确的是这个单位确实隶属于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指挥。
去年的热播剧《伪装者》里的特高课长南田洋子,也差不多是同样的错误,无非是抗日神剧为了增加“色彩”而特别设定的人物。日军的宪兵司令部里设有政治作战部、情报处、警备处等业务处室,并非什么活都需要由特高课去干,那毕竟是政府方面的警察性质,而宪兵才是“军队中的警察”。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日本的特高课原是他们国内的警察组织,主要担负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处理案件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特高课也随军来华,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军队纠察、协同部队进行侦察、策反(间谍活动)、对抗日战俘的调查、审讯等。
特高课虽然不是战斗部队,但是他们的所有活动都是为军国主义侵略者们服务的。他们同样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耻辱历史,努力建设好我们的伟大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敌人才不敢欺负我们!
谢邀!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电视剧里面都是胡说八道。
特高课的真名叫做特别高等警察,是日本在二战结束前的秘密警察组织,成立于1910年,
特高课的作用,大体相当于美国的FBI,主要负责政治团体的调查,对内而不是对外。
说通俗点,特高课的作用是维稳,防止和镇压各种破坏日本统治、扰乱社会秩序的东西。
在日本国内,特高课也被称为“政治警察”。
直到战争爆发以后,特高课才被迫介入对外的反间谍和调查占领区抗日活动。
即便如此,二战期间特高课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镇压国内的各种政治活动,包括左翼和极右翼。
特高课自1919年由内务省警视厅成立以来,完全是对内,主要对付共产主义分子、无政府主义分子、民主主义分子。当然,他们也镇压极右翼分子,还有比军国主义分子还要疯狂的组织。
在1932年之前,特高课没有公开在日本以外地区活动(朝鲜、台湾被日本吃掉的地方除外)。
不过,随着1931年九一八入侵中国,日本驻中华民国各领事馆均设有警察署,内设特高课。
此时特高课的工作范围并不广,主要针对区域是日本租界、日本领事馆,搜集情报、反间谍、监视可疑人群(包括汉奸)。
特高课的任务有5项:
第1项是监视中国人的思想动态,取缔反日言行。
第2项是搜集情报,汇编情报资料。
第3项是破坏抗日地下组织,侦捕审讯处理特工人员。
第4项是监视伪高官言行。
第5项是进行策反诱降等活动。
除此之外,日本宪兵队也与之配合增设了特高课兼管反间谍业务。如著名的左尔格苏联间谍案就是由日本宪兵队联合特高课侦破的。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特高警察也被设立在占领区宪兵队内,归军部领导。
所以特高课的权力有限,在中国的行动必须受到军方的指导和配合。
而且,特高课是警察不是军人,是宪兵厌恶的对象,双方合作也不愉快。
所以,抗战中绝大部分特务活动都是军方负责。
日本陆军拥有自己的情报和反间谍机构,比如各级陆军司令部所属的宪兵队、特务机关(陆军省军政系统),以及在战争爆发后临时成立的“土肥原机关”(参谋本部军令系统,包括什么梅竹兰菊各机关)等等,根本轮不到特高课插手。
所以,电影《特高课在行动》是胡说八道,相反电影《风声》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风声》中就是日本宪兵队和汪伪政权的特务结构联手,负责反间谍,根本没有特高课的影子。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在许多抗日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特高课,那么日本的特高课到底是个什么组织呢?
日本特高课全称为特别高等警察课,成立于20世纪初期,最初只是日本国内的一个反间谍组织,有点类似于美国的FBI,隶属于日本的内务省。
日本特高课成立不久之后,为了日本侵略的需要,日本特高课逐渐成为了对内对外的双重间谍机构,其头子为臭名昭著的土肥原贤二。
为了侵略中国,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东北建立了搜集中国情报的特高课。土肥原贤二手下有两位出名的间谍:一个叫川岛芳子,另外一个叫南造云子。川岛芳子被日本人称为“满洲的圣女贞德”,曾经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并亲自策划了一二八事变。南造云子就是电视剧《五号特工组》里竹内云子的原型,此人被日本侵略者称为“帝国之花”,经常深入英、法租界窃取情报,曾经成功策反了国民党行政院主任秘书黄浚父子,从黄浚父子手中获取了大量绝密情报。后来,南造云子被抓获,凭借色诱看守成功逃脱。
日本能够成功偷袭珍珠港,其情报就来源于特高课。日本为了偷袭珍珠港,事先派了大量的间谍潜伏到夏威夷,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特高课中一个名叫吉川猛夫的海军情报员。
战后日本特高课成员一部分被关进了监狱,一部分选择了隐姓埋名。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始,日本的特高课得到美国的重新启用,原来的特高课更名为“内阁调查室”,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特高课,这是在抗战电视中常能听到的名称,当然在一些谍战剧里也可以看见,比如《伪装者》当中,特高课出现的比率非常高。
那么,这个特高课是一个什么组织呢?
特高课的成立,早期是为了防止日本国内事变(伪装者特高科人员)
特高课,全称“特别高等警察课”,所以说,它首先是个警察组织,日本的警察组织属于哪里管呢?日本内务省。所以特高课也属于日本内务省。
特高科的设立,起初有一定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国内事变。
到了后来,特高课的功能有些变化,它进行了大范围的延展。它走出日本国门,开始建了很多分支机构在侵略地。
无疑,中国是特高课延展最大的区域。这时候,特高课是干什么的呢?
出了国的特高课,配合日本大使馆,搜集各种情报,成了日本在远东或中国的一个专门的特务机构。在日本侵华过程中,特高课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搜集了大量的情报,为日本的军事扩展带来了很有效的帮助。
可以这样说,没有特高课,日本的政治路线不可能走得精准。没有特高课,日本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那么高效。
特高课的发生、发展、衰落,都离不开一个人(土肥原贤二)
特高课成立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它的创立者大大有名,就是 土肥原贤二,是不是感觉有点面熟?面熟就对了,因为此人是侵华日军甲级战犯,“伪满洲国”和“华北自治”的主要幕后策划人物。
侵华战争开始后,土肥原贤二在中国主要从事情报管理工作,后来又成了主要将领,参加了兰封会战,之后先后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教育总监,第一总军司令。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侵华的一个头子,前期,在他的领导下,特高课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但是,到了后期,随着国民党军统、中统的发展,以及八路局地下党的壮大,特高课的作用慢慢有所降低。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特高课在本土之外的机构彻底瓦解。9月,土肥原也被定为甲级战犯被盟军逮捕入狱。
1948年11月12日,判处土肥原贤二死刑。在当年的12月23日,土肥原贤二被实施绞刑。作恶多端的他,最终得到了他应有的下场。
日本战败投降后,特高课在日本国内继续存在,直到1952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扶持之下,日本重新成立了间谍机构,将曾经的特高课放到了一边,新的机构叫“内阁总理大臣官房调查室”,不久后改名为“内阁调查室”,直属总理府,负责情报活动,下设警察机关情报系统和自卫队情报系统......
特高课曾经在中华大地耀武扬威地过了几十年,但历史的大势最终让它再无用武之地。曾经作恶多端的一些特高课高级官员也受到了一定审判和处理。
特高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什么很多抗日题材影视剧里都出现了特高课这个组织?
特高课在抗日剧里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他们的成员往往本领高强、身手敏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手段残忍、无恶不作。只要特高课出现,抗日战士就会遭殃,抗日组织就会受到破坏。
那么,特高课到底是什么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它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特高课是日本的一个准间谍组织,它筹建于成19世纪末,成立于20世纪初,它的全称为特别高等警察课,是日本内务省领导下的一个类似于国民党军统的一个特务组织。
刚开始的时候,特高课是对内的,主要职责是监控国内反对派,遏制共产主义思想在日本蔓延,还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调查。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日本军国主义膨胀,日本入侵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昭然若揭,特高课的职能开始转变,业务向中国和远东扩展。
在这个时期,特高课在国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伪满洲国发展成员,在大军阀张作霖的部队实行渗透,以日本驻外国的使领馆官员的身份作掩护进行情报刺探和搜集。
918事变爆发后,由于兵力的限制,日本军部的主要策略就是“以华制华”,利用中国军阀之间的矛盾来遏制中国政府的抵抗运动。
日本侵华后,特高课职能发生改变,主要任务有六项:一、指导伪军维持占领区的社会治安。二、监控华北傀儡政权的运作和动向。三、控制反日思想、言论传播,禁止反日游行集会。四、搜集占领区抗日武装的内部情报,进行汇编整理,并向上级汇报。五、镇压和破坏抗日组织,搜捕抗日领袖。六、拉拢摇摆军阀和政客,进行策反活动。
但特高课在中国不是一个独立机构,它隶属于日军占领区的日本领事馆警察署,来开展特务活动和谍报工作。
其实在特高课没有成立之前,日本对中国的渗透和情报刺探已经开始,议会促进社、公爱公众会、土地调查会纷纷粉墨登场。最有代表性的特务组织叫玄洋社,其首领叫头山满。
1906年,日本又在朝鲜设立"一进会"开始刺探朝鲜政府的秘密,这个机构为日本渗透和控制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天皇的嘉奖。
日本的特务机构因此受到鼓舞,各种情报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特高课就是在这时候把黑手伸向中国的。
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特高课在土肥原贤二领导下,培养了大批间谍,如川岛浪速的干女儿、特高课第二课的中坚川岛芳子(中文名字金璧辉),还有特高课灵魂人物南造云子等,为日军搜集了大量情报,犯下滔天罪行。
特高课早期拉拢腐蚀了一大批中国军阀,让他们在中国搞分裂,对抗国民政府,出卖民族利益,镇压抗日武装。
大军阀张作霖、阎锡山、汉奸陈乐山都曾被特务机构收买,甘心为日本人服务,臭名昭著的“华北自治远动”也是日本特高课策动的。
而有“东洋女魔”之称的女间谍川岛芳子也曾经为特高课精英,她也曾长期为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工作,大汉奸汪精卫投敌就是她一手唆使、策划的。
大间谍南造云子是日特机关特高课在上海的首任负责人,曾被日本军部誉为"帝国之花"。
这个女魔头是特高课的死硬分子,她经常进入英、法租界,大肆搜捕抓获共产党员、国民党军统锄奸行动队员和抗日知名人士。
另外,特高课间谍在中国收买了不少大人物为日本服务,为他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战败,特高课这个恶贯满盈、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也纷纷解散,特务头子相继受到严惩。
特高课头目土肥原贤二早在远东军事法庭被列为甲级战犯,被绞死;川岛芳子也于1945年在北平被中国军统锄奸组处决;而帝国之花南造云子早在1942年4月就凋谢枯萎。(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被三名军统特工击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