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年少不懂薛宝钗,年长方知她的悲哀。

虽然我不欣赏薛宝钗的为人处世,但是换个位置思量,她真的很可怜。

宝钗从小担起一个家族的重任,为了家族利益随时做好牺牲自己婚姻的准备。

没有强硬的靠山,没有父亲撑着家,慈母败儿(薛蟠从小被溺爱,为人骄纵霸道),除了自己还能依靠谁去振兴家族?

这一点,和爱娘家人的“扶弟魔”“扶妹魔”类相似。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欲罢难休,毕竟血脉相连。自己好也要娘家人同好,我相信薛宝钗也是这样的心理。

即使对方不爱自己,也非自己所爱,一样奋不顾身听从家人的安排。何况贾宝玉还是个翩翩公子?论身份地位,配自己绰绰有余。

所以薛家有了“金玉良缘”的打算后,隐忍是薛宝钗唯一能做的事情。

入宫待选不成,来到贾府长期居住,尽管旁人在后面纷纷议论,硬着头皮撑下来。

都说金玉良缘作假,假就假吧,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管他们说什么呢,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家母几次敲打,都装作听不见,只要心一狠没什么难关是过不去的。

然而,为什么薛蟠一句“金玉良缘”就哭了一夜呢?因为没有人懂得薛宝钗的心。

想起自己为了薛家付出的一切,痛苦卑微,所有的委屈化作泪水。

自己真的那么喜欢“金玉良缘”吗?并不是的。只不过贾宝玉是最适合的人选,有利于发展家族利益。

为什么自己最亲的哥哥就是不懂呢?自己的隐忍到底值不值得?又不能和老母亲说,怕她担心生气。

复杂而矛盾的心情无处可诉,一肚子委屈除了化作眼泪还能怎样?

哭肿了眼睛,明日还要听林黛玉奚落,说什么哭也治不好棒伤。谁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隐忍呢?

唉,人生就是如此,适者生存。

只有能忍才会笑到最后,哪怕最后只剩下自己,这就是薛宝钗的悲哀。

《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薛宝钗的父亲去世后,薛家很难维持原来的盛况,走向衰落基本已成定局,宝钗的亲哥哥薛蟠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且还到处惹事生非的败家子,振兴薛家的重任只能落到宝钗身上,为了薛家,宝钗开始想通过选秀为薛家找到靠山,选秀失败后投奔贾府,其实用意很明显,想通过与贾家联姻,利用贾家的实力和名望重振薛家,来到贾府后,贾宝玉无疑成了她实施计划的关键性人物,之后,"金玉良缘"的故事逐渐展开,而宝钗的眼界很高,她心目中的夫君的标准必须帮她完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愿望,"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宝玉又怎会入得了她的眼睛,她根本看不上宝玉也不可能爱上宝玉,为了薛家,她只能无可奈何地实施"金玉良缘"计划,事实上,宝钗如果有接触北静王之类的皇亲贵族的机会,她会毫不犹豫地甩掉宝玉,可惜,老天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选择宝玉对她来说已经有很多的委屈和无奈,薛蟠的话正说在了她的痛处。

为了薛家,宝钗违背意愿选择了宝玉,但这样的想法只能深深地藏在心底,宝钗作为一个大家闺秀表面上是绝对不能流露出对宝玉有丝毫想法的痕迹,否则有损于她贤惠淑女的形象,尤三姐虽有着稀世之美貌,但由于对柳湘莲主动表达爱意而遭到质疑被退婚而含羞自杀的悲剧,宝钗必定有所耳闻,聪明绝顶的宝钗当然不会犯尤三姐的错误。所以宝钗打宝玉主意的事必须是深藏在心底的秘密,是不允许任何人捅破的。

宝玉遭到贾政的毒打,宝钗看望宝玉并送了医治伤痛的药丸,回来后宝钗母女就怀疑宝玉挨打是做事不靠谱的薛蟠从中挑拨惹的祸,薛蟠喝酒回来便加以审问,谁知道薛蟠大怒并扬言要杀了宝玉,宝钗母女阻拦并开导了一番,薛蟠还不解气便说:"好妹妹,你别跟我闹了,谁不知道你这金需找有玉的婚配,你就留了心,如今见宝玉有那劳什子,你自然处处护着他。"这话正说中了宝钗隐藏在心中的一个秘密,因为如果宝钗没有打宝玉的动机,薛蟠无论怎样说,她可以不当一回事,更没有生气的心要,而宝钗之所以打宝玉的主意,完全是为了振兴薛家,尤其是为了她那不争气的哥哥薛蟠而所做的无可奈何的选择,为了薛家她用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作为赌注,作为自己的亲哥哥不仅不感激反而说穿了她隐藏在心底的秘密,这无疑给她已布满伤痕的心里撒上了一把盐,让她伤心不已。

总之,宝钗出生于商人家庭,商人重利的本性决定了宝钗决不会像黛玉那样痴情,她也不会对宝玉投入太多的感情,更看不上也不可能爱上宝玉,宝玉对宝钗来说可能只是振兴薛家实现她那"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个愿望的一颗棋子而已,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缺点让宝钗失望至极,"金玉良缘"对宝钗来说是痛苦而身不由己甚至是一万个不愿意的选择,又呆又傻的薛蟠却不知道内情公开说穿了让宝钗痛苦不已的"金玉良缘"的秘密,宝钗当然会痛苦万分,所以才哭了一整夜,说不定连轻生的念头都有了。

《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薛蟠说了一句宝钗为"金玉良缘"而责备自己,而薛宝钗却哭了整整一夜,薛宝钗之哭,有三种含义。

一哭自己为薛蟠受了万般委屈,可薛蟠却不理解。

贾宝玉挨打,薛宝钗匆匆忙忙第一时间去看望,并且非常高调张扬的托了一丸药,到了贾宝玉那里,又含羞带怯,半吐半露地说着与心疼宝玉的话,让贾宝玉内心也生走万种柔情来:

(薛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停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贾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停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

薛宝钗是一个封建礼教塑造出的大家闺秀,平时自云“藏拙""装愚",对这种赤裸裸类以表白的作法本是极为不耻的,可是,为了家族兴胜,兄长能在京中立住脚跟,却也顾不得了。

不料她不顾自己脸面所做出的这一切不但得不到自己兄长的理解,而且受到兄长的奚落,内心里自然十分委屈。因此哭了一夜。

薛宝钗内心委屈,可又无处倾诉,并且虽然自知委屈,哥哥又不理解,却还是会为兄长为了家族而坚持下去。

二哭自己孤立无援,要借到"好风"的路并不好走。

薛宝钗是有大志向的,她曾经写过"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句子,表现出她内心的追求很高,可是无论出身,还是人际关系都不能够帮助她登上青云。

第30回,贾宝玉把体丰怯热的薛宝钗比作杨贵妃,薛宝钗恼羞成怒,怼宝玉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在这里薛宝钗虽然只是一句怼人的话,却也隐隐露出自己的哥哥薛蟠不中用,不能做自己的助力的意思。

而事实上,薛蟠不但不能够帮助薛宝钗,还常常会拉薛宝钗的后腿,第45回,薛宝钗也隐隐露出了这一点意思。当时薛宝钗为了宽慰林黛玉,她告诉林黛玉她"虽有个哥哥"却有不如无,"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可见在薛宝钗内心里,对自己的哥哥也是失望之极的。

三哭自己自从父亲去世后,这许多年来自己所受的苦和委屈。其实,薛宝钗哭不仅仅是因为薛蟠的这一句话,更因为自薛宝钗的父亲去世之后,薛宝钗为了支撑家族所做的努力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所遇到的委屈。薛蟠是个不顶事的,而且会仗势欺人,惹是生非,雪宝台一面心疼母亲,一面还要为薛蟠收拾烂摊子,一面又想撑起薛家的前途,压力重重,但一直得不到发泄。薛盘的一句话就如同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薛宝钗借机把内心的郁闷和委屈发泄了出来。

《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薛呆子发急说妹妹“金玉良缘”,宝钗哭了一夜,这哭泣发自内心,惊天动地,说明了几个问题。

一、薛宝钗极其委屈,难以压抑了,大暴发。

二、“金玉良缘”阴谋,主谋是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是被迫的。

三、薛宝钗参与“金玉良缘”阴谋,目的是振兴薛家,为的是薛姨妈薛蟠的幸福。

(蒋荣清,2019.10.4)

《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宝钗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坚强、大度,脸上应该是永远挂着和善的笑容。要看到她哭,还真是不容易。而《红楼梦》里有一处,确实写到宝钗哭了。那是宝玉挨打之后,宝钗去探望,从袭人那里听到宝玉挨打的缘由,有可能是自己哥哥薛蟠乱告状的缘故。回来后一说,薛蟠就闹了起来。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口不择言的薛蟠来了一句:

“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宝钗一听,当场气怔,拉着薛姨妈就哭起来,指责薛蟠说混账话。薛蟠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赌气走开。薛姨妈也只能对宝钗进行口头安慰。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可是又不能怎样,只能自己回到房里,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被林黛玉看见了脸上的泪痕,还难得地被取笑了一番。

宝钗为什么哭?表面看来,是薛蟠戳破了她的心事,说她心心念念只想和宝玉促成金玉良姻。宝钗毕竟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被人这样说本来就很难堪了,偏偏说这种难听话的还是自己的哥哥,宝钗自然要气结而哭的。

但话说回来,宝钗在乎宝玉,希望和宝玉结成金玉良姻,这点小心思她也确实没有藏好,才会被薛蟠看出来。其实,连薛蟠都看得出来,还有谁看不出呢?在宝玉挨打后,宝钗立马手托丸药去送温暖,言语之间就不小心露出了内心的关切: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话刚出口就知道造次了:

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然而效果已经产生: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

宝钗对宝玉的关切,呼之欲出,也怨不得薛蟠一语道破。况且这番对话发生在薛家内部,没有外人听见,宝钗也不会在外人面前丢脸。况且宝钗本人就是一个很懂人情世故,很重视仪态的女孩,照理即使听见什么风言风语,也是有置之不理的涵养的。这样综合看起来,就算是亲哥哥不懂事说出这种难听的话,宝钗一时气急哭一哭也就算了,不至于哭上一整夜的呀。

所以我认为,宝钗哭了一夜,以致于第二天都无精打采,情状“大非往日可比”,应该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宝钗为人,城府很深,远远超出一个妙龄少女的心智。她的成熟让她赢得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我在回答《<红楼梦>里哪对母子或者母女关系最好?》时就说过,薛家实际的事务是宝钗在把持,就连薛姨妈都要依仗她拿主意。更不用说她的成熟“懂事”深得王夫人欢心了。众姐妹之间,宝钗也隐隐然有一种大姐姐的地位,就连黛玉被她示好之后,也对她表示心悦诚服。这不仅因为宝钗年纪比别人大,更因为她自带一种端庄的“大姐姐”气质。

宝钗缺乏少女感。

但她毕竟是待嫁少女,始终有着少女烂漫天性,不然也不会情不自禁地靠近宝玉。然而她为了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符合当时社会规范的名门闺秀形象,长期刻意地压制着自己的天性,循规蹈矩,不苟言笑。

这么做的时候,宝钗必然是会觉得心累的。

但这种形象塑造很成功,长辈们都把她树立成榜样,家里的担子也交了不少给她,可以想象,宝钗其实一直承受着其他女孩子所没有的压力。这压力来自长辈的期许,也来自自己的克制。宝钗早早学会像成年人那样,戴上面具做人,自然也就感觉到了这种成人世界相对应的压力。

但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再累也只能自己撑下去。所以总会有一些精疲力尽的时候,因为某些契机的刺激,会一时失控,情绪崩溃。这其实是充满压力的成人世界司空见惯的事,只不过宝钗早早体验到了。

比如这一次,借慰问宝玉之机,为金玉良姻铺点路,但宝钗肯定能时刻感觉到这件事的难度。家里哥哥是指望不上的,只会拖后腿。本来为自己、为薛家的前途谋划,已经很累了,还要处理哥哥这个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炸的定时炸弹。本来就心烦气躁,哥哥还闹了这么一出,不就当场崩溃了么?

后来独自哭了一夜,大概也是慨叹世事艰难,自己一个弱女子,样样都要亲力亲为费心筹画,一种疲累却无人可诉的感觉吧。只是天亮了,还得打起精神继续应对。这就是薛宝钗,也是所有用算计心态运营人生的人必然会产生的低落情绪。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红楼梦》薛蟠只不过说了句“金玉良缘,宝钗为何哭了整整一夜?

说出了宝钗心里隐藏的秘密,也道出了薛家的企图,所以宝钗长夜痛哭。

宝玉被贾政痛打,薛姨妈和宝钗责怪薛蟠。薛蟠觉得自己受冤枉,给宝钗说的那句话了: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第一,薛蟠说出了她的心思。

薛蟠说出了宝钗隐藏不露的的心思,所以,薛蟠一说出,宝钗自然很伤感。更失落,连性情粗鲁大大咧咧的哥哥都知道自己的秘密,贾府那一个个人精岂不是对自己的心思洞若观火?!

宝钗是个有心机的女孩,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大巧若拙”,宝钗心思藏的深,但是细节见证她的心思缜密:她对金链等的敏感和用心已经到了全力以赴地步,比如当贾母问谁手上戴着类似的金链,她马上回答是史湘云有!所以林黛玉讥讽她有道理,因为她用心!在意母亲常说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

当元春所赐礼物独她的与宝玉一样,应该是心有所喜,但并不嚣张,甚至还故意避着宝玉,可谓心计之深。

被自己的亲哥哥揭穿了自己处心积虑的心思,宝钗自然有些恼羞成怒。

第二,自己的哥哥这样说自己,伤了宝钗的心。

父亲早亡,薛蟠象没笼头的马,整天在在鬼混,不务正业。薛姨妈本来和宝钗相依为命,需要一个男人的支撑,现在薛蟠不仅不帮着母亲操持家务,重整祖业,反而责怪母女的劝说,甚至为了堵住宝钗的口,居然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你说宝钗伤不伤心?!

第三,薛蟠说出了宝钗的尴尬。

可以说,尽管宝钗全力以赴,但是改变不了宝玉对黛玉恋恋不舍的现实。

我们在文中可以看到,每次宝玉和黛玉和谐亲密相处时,总有宝钗不分时间地点的巧妙介入……

宝钗的痛苦在于:无论她怎么努力,宝玉的心思总在黛玉身上。

最后的结局,虽然王夫人薛姨妈等通力合作,最终赢了!宝钗和宝玉结婚了!

可是,宝钗虽然得到了宝玉的身体,可是,她永远得不到宝玉的心。因为宝玉的心里,只有黛玉!

我是《每天读名著》,原创首发。欢迎光临分享!敬请关注留言!谢谢您的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