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埔军校第五期的高材生,楚云飞的军事素养如何?

只有《亮剑》看的足够细致,才能发现楚云飞最关键的一条履历,并非什么黄埔五期毕业的高材生,而是在国民党最高军事学府“陆大将官班”进修过。一般来说,国军中的黄埔毕业生被称为“黄马卦”,而陆军大学毕业的则被称为“绿帽子”,如果是同时具备这两个硬件,在国民党军队中的晋升那是嗖嗖的。

"穿黄马褂、戴绿帽子"是许多国军军官毕生的奋斗目标。尤其是陆军大学将官班的培训,让楚云飞在中央军的表现与之前的晋绥军截然不同,滑的像一条泥鳅。关于这一节,是李云龙在淮海战役中第一次准备夜袭89师时,跟邢志国和张大彪讨论战场形势时顺便介绍的。

楚云飞在抗战胜利后被选送进陆大将官班学习,毕业即被杜聿明要到了第五军,这个故事基本说得通:第一,陆大将官班确有经校长特批的杂牌军将领;第二,杜聿明是五军的老长官,他是在第5集团军司令、昆明警备总司令的任上被免职的(五华山捉龙);第三,楚云飞担任师长的第89师在剧中确实隶属于第五军,该军又整体在邱清泉第二兵团作战序列之内。

《亮剑》这一桥段有个明显的错误,即在李云龙华野二师的正面,“安排”了国军三个属性不同的作战师:第十八军第11师、第五军第89师、常某人的暂编第7师。这个就有点扯了,稍具军事知识的都知道,第11师及其第十八军隶属于黄维第12兵团,是在淮海战役打响后才从华中来援的,结果刚刚接近战场便被包围,自始至终,也没能跟徐州三个兵团的任何一部汇合,直到最后被全歼。因此,土木系王牌第11师出现在邱兵团身旁,纯属瞎编。

陆军大学的入学资格非常之严,随便列举几条:1、必须有军事当局承认的军校履历,必须在军校受过一年半以上的养成教育(黄埔四期以前例外);2、军龄必须在9年半以上,必须是中校至少将现职军官,黄埔学生限于第八期之前;3、必须担任过主队职的军官,即营、团、师长等军事主官。

显然,楚云飞样样达标,将官班则必须是蒋介石亲自特批的中高级将领,顺便说一句,第74军副军长张灵甫就是在抗战末期前往陆大将官班进修,否则他当不上军长。

《亮剑》的抗日战争时期,同在晋西北抗敌的楚云飞,虽然率领着晋绥军一个5000多人的加强团,可是战绩实在乏善可陈。在将军岭,一个主力营占据地势设伏却吃不掉鬼子几十人的特工队;跟日军坂田联队过招,一个照面伤亡300多人;带兵不力,多年的老部下主力营长钱伯钧居然都要反水。完全可以说,为了配合李云龙的主角光环,在抗日时期楚云飞的表现非常的“呆萌”。

然而在淮海战役期间,楚云飞的战术能力已经很像那么回事了,赵庄之战,其实楚云飞把华野二师打的很苦,李云龙的一个主力团只剩下800人,晋西北带出来的老兵伤亡五分之三,所以才有了向赵刚要俘虏兵的桥段。如果不是华野首长用四个炮兵团(五吨炮弹太假了)大力支援,李云龙的阻击战能顶多长时间很难说,这可是两个师之间的单挑,充分说明楚云飞的军事素养大大提高。

尤其是李云龙曾经试图两次“黑虎掏心”端掉89师指挥部,都被楚云飞及时发觉和化解,第一次是暂7师成了替死鬼,楚云飞成功溜掉;第二次是楚云飞在撤离时与李云龙小分队遭遇,双双重伤,谁也没能讨了好去,李云龙战前“最好活捉楚云飞这小子”的豪言壮语,明显低估了老朋友的战术能力,根本做不到。

最关键的是,通过陆大将官班的学习,楚云飞的战略眼光更加长远,他在病床上对时局的分析和战略的研判,与晋西北时期满嘴的诗辞歌赋完全两个风格,不仅部下们听得津津有味,恐怕李云龙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和高度,在晋西北铁三角中,估计只有丁伟可以与之一较高下。李云龙推崇的是“亮剑精神”,不按套路出牌的战术能力很强,但战略头脑和专业的军事素养,事实上要低于楚云飞。

正因为有如此的军事素养,楚云飞并未受到淮海战役大败的影响,伤愈后可以晋升第25军中将军长,捧着一把泥土离开大陆,而李云龙紧追慢赶,才当上个代理军长。实际上,对于高级军事将领而言,只会敢打敢冲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选派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样的带兵将领,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深造,系统的学习军事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可惜这三个家伙还不太理解,入校之初闹个不停,要知道,陆军大学可没这事。

作为黄埔军校第五期的高材生,楚云飞的军事素养如何?

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抗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被蒋介石调到陆军大学去学习,从陆大毕业之后任第5军的王牌师师长。

楚云飞在陆军大学学习镀金之后,其军事素养提高了不少,尤其是战略眼光。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之为“徐蚌会战”)受伤期间,楚云飞就充分展示了其战略眼光:渡江战役后,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西北;第四野战军从两湖进军两广;第三野战军进军福建;第二野战军解放皖南江西后向西迂回,其下一步就是进军川羌康地区,解放军此举的目的在于战略大迂回,表面上是避其锋芒,避免与桂系白崇禧的重兵集团进行正面交锋,实际上是直插国民党军的后方,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然后一举吃掉全部国民党军。

李云龙和常乃超一起吃饭时,常教员说他在国民党作战厅工作时曾经接到过楚云飞的一份战局分析,一看就知道不是他人捉刀的那种。字迹工整有力,思路明了清晰,预想严谨透彻,既有数字统计又有形势评估。

楚云飞的战略眼光和丁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都具有大的战略眼光。

作为黄埔军校第五期的高材生,楚云飞的军事素养如何?

战略眼光长远,熟悉我军的战略战法,狡如狐,勇如虎,正面交锋李云龙未必是他对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