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这是三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尽管貌似都跟日本军队的编制有关,但实际内涵差别巨大,借这个问题顺便科普一下,重点解释“派遣军”这一级部队的规模。简单说,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单位的“编制”,在它上面的建制则为多兵种合成部队;关东军是一个级别和规模不断发生变化的固定海外驻军的“名号”,而“派遣军”实际是日本军队某个海外兵团的临时性“番号”。
(华中派遣军首任司令官松井石根)
关于日军的正规编制之前多有回答,在联队(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坦克兵六大类)以上的建制分别是:旅团、师团、军、方面军、总军五级,而“派遣军”并非上述任何固定级别的编制,它是日军将某一战略方向上的所有部队临时编组,以便形成统一的作战序列和战场指挥,其兵力规模和部队级别则根据任务不同而变化,但通常是“军”以上单位。
侵华战争中第一个派遣军番号出自淞沪会战期间,当日本海军驻沪特别陆战队被德械师打的撑不住时,低头向陆军求援,日本军部随即成立了“上海派遣军”赴华参战,以第3和第11两个师团为基干编成,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上海派遣军的兵力规模也是逐渐增加的,随着淞沪战事的扩大,到1937年10月间已有六个师团、两个野战重炮旅团、一个加强旅团级别的支队和一个飞行团,兵力约17万余人。
(上海派遣军首任司令官松井石根)
随着日军新组建柳川平助第十军的三个半师团也投入华东作战,日寇在上海沦陷后又成立了“华中派遣军” ,总兵力27万人,松井石根水涨船高成为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统领“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所有部队。而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一职由日本皇族朝香宫鸠彦王(中将)继任,“华中派遣军”司令部设于南京,它才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华中派遣军”的兵力达到最庞大之时,日军大本营从本土和华北增调多个师团加入其作战序列,同时新组建了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上海派遣军”则改称为正式番号的第二军(东迩久宫鸠彦王),总兵力多达16个师团、一个支队和一个航空兵团约35万人马,松井石根因为南京大屠杀被免,畑俊六大将继任司令官。
(华中派遣军、中国派遣军畑俊六)
到1939年9月,日军大本营为统一指挥在华部队,又在华中派遣军的基础上组建“中国派遣军”,首任总司令是西尾寿造大将,总参谋长坂垣征四郎中将,而华中派遣军的番号撤销。“中国派遣军”指挥山海关以南的所有侵华日军,包括华北方面军、华南方面军、华中地区的第11军和第13军(后又组建第六方面军),最后一任总司令是我们熟悉的冈村宁次,正是他在任上宣布投降。
因此我们看出,“派遣军”的所辖兵力和编制级别是有所变化的,上海派遣军在最初不过是“军”级单位,华中派遣军则已是“方面军”单位,到成立中国派遣军时,已经升格为“总军”级别,头目也改称“总司令”而非司令官。日军到战败前总共有第一总军、第二总军、南方军、关东军、中国派遣军五个总军级战略集团(航空总军不计)。
(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
另外一个大家不太了解的是,华北方面军的前身其实叫“北支那派遣军”,简称北支派遣军,这是一个有点侮辱性质的称谓,一般仅存于日军战史中。之所以出现“派遣军”的番号,是因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逐步扩大的,当原有的编制不敷使用时,就用临时性的编制来进行作战指挥,然后再增加正式编制。比如方面军、总军等建制,都是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以后逐渐形成的,在1937年之前,日本甚至没有一个方面军的番号。
正如笔者前面介绍的,关东军在早期也只是个辖若干师团的“军”级单位,到1938年升格为“方面军”单位(下辖各军),到1942年再升格为“总军”级单位(下辖各方面军),虽然名称始终没有变化,实际上级别和所辖兵力已然不同,升为总军时的第一任总司令是梅津美治郎。
(关东军总司令梅津)
既然是三个不同意义的名词,自然也没有可比性,联队不过是个类似于民国军队的加强团级建制,属于战术单位,跟另外二个军级以上战略单位是没办法比较的。而派遣军和关东军在不同时期,分别可以是“军、方面军、总军”三个级别的性质,两者之间更没有办法进行纵向比较,只能在具体的历史时间节点横向比较。
举例来说,1939年中国派遣军成立时,级别要高于关东军,因为那会的关东军还是“方面军”建制,但是到了1942年10月以后,两者又拉平了。
(华中派遣军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
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谢邀,你这问题问得够乱的。一是没有日本派遣军。在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编制是即陆军部-总军-方面军-军-师团-旅团-联队-大队-小队。陆军的最高级编制为总军,一共6个总军,分别是东京的第一总军、大阪的第二总军、东三省的关东军、中国其他地区的中国派遣军、东南亚的南方军和航空总军。由此可知,如果你要问的是与关东军相对应的入侵中国部队,那就是中国派遣军,1939年9月12日编成于南 京,同时撤销同城的华中派遣军、新建第13军并由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兼任第13军司令月余,指挥华北方面军、广州第21军、原华中派遣军部队。下辖华北方面军、第六方面军、第六军、第十三军、第二十三军等。日本投降时辖2个方面军、9个军,总计26个师团、1个战车师团、1个飞行师团、22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旅团、13个独立警备队、香港防卫队,官兵 105万。
1919年4月,日本将从俄国手中夺取的中国东北所谓“关东州”的关东都督府改为关东厅,以都督府陆军部为基础组成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所辖部队由本土派遣实行轮值。1942年10月关东军升格为总军。1941年“关东军特别演习”期间增强到14个师团、兵力74万。1945年8月9日关东军兵力在满洲51万、朝鲜29万,辖3个方面军、7个军、2个航空军,总计31个师团、 11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独立战车旅团,但多为新编部队。
而联队是二战日本陆军中的一个编制等级,大致相当于团: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 1个观察班, 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 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由此可见,日本派遣军并不存在,而联队和关东军相比,差了4到5个等级完全没有可比性。如果所谓的日本派遣军是中国派遣军的笔误,那么中国派遣军的规模确实大于关东军。但是两者在不同时期的作战能力是不相同的。因为毕竟二战中,日本的陆军总人数尤其是训练有数的老兵是有限的,随着战争的扩大,有经验的部队不断被抽调,被消灭,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的实力都在变化。
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二战中日军最大的固定编制是师团,师团以上的军、方面军、总军都是根据战时不同的需要临时编组而成。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派遣军有上海派遣军、华中派遣军、中国派遣军,而这些派遣军的级别和军、方面军、总军差不多。
上海派遣军:抗战期间,侵华日军组建过两次上海派遣军,第一次是1932年2月。日军挑起一二八事变之后,为了扩大作战规模,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任命白川义则大将为司令官,包括80艘军舰、300架飞机,总兵力约9万人。1932年6月,上海派遣军的建制撤销。第二次是1937年8月,日军陆军部作出了大举向上海增兵的决定,日军组建了上海派遣军,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随着日军人数的不断增多,日军又组建了华中方面军和第十军,第十军和上海派遣军都编入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担任华中方面军的司令官并兼任上海派遣军的司令官。1938年2月,华中方面军被撤销。
华中派遣军:日军华中方面军的编制撤销之后,日军大本营又下令组建了华中派遣军,将原来华中方面军的所属部队并入了新组建的华中派遣军,畑俊六大将为华中派遣军的司令官。1939年该编制被撤销,所属部队编入中国派遣军。
中国派遣军:1939年9月,日军为了巩固在中国占领区的统治,同时加强在中国日军部队的统一指挥,组建了中国派遣军,任命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板垣征四郎中将为总参谋长。中国派遣军是日军在二战期间组建的六个总军之一,1945年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投降。
联队: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相当于中国的团级单位,根据兵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步兵联队、骑兵联队、炮兵联队、工兵联队等,其长官为联队长,军衔一般为大佐,人数约2500-3800人。
关东军:日本关东军是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部队,日本将中国的辽东半岛称为“关东州”,日本关东军因此而得名。日本关东军成立于1919年,它的兵力由最初的1个师团、6个守备大队发展到31个师团约85万人。在1942年10月,日本将关东军的级别由方面军升格为总军。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曾经的帝国之花,此时已经成为了末日黄花,关东军被很快就被苏军消灭。投降的关东军被苏军送往西伯利亚进行强制劳动。
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日本派遣军有中国战场的,东南亚战场的以及太平洋战场的,关东军是日本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队,联队是日本军队编制,相当于国军团级别。派遣军后期在太平洋战场上元气大伤,不得不抽调关东军编入派遣军,所以其实这些都不是好用来比较的。
日本军队当时其实是有甲级师团,乙级师团的,甲级师团军队武器、人员编制强于乙级,战斗力方面肯定要强。还有近卫师团,这个是常年驻扎在日本负责保护日本天皇的,武器装备也不差。日本军队二战时单兵战斗力极强,特别是日本部分地区民风强悍,当地百姓组织起来的军队战斗力极强,这好比国军抗战时的桂系军队,桂系军队大都是广西地区,广西民风强悍,国人形象比喻广西出狼兵,所以其实还是要看多个方面的
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这完全是不同概念的三个名词,没法比较。
派遣军是日军派往某个战略方向的独立部队,直属于日军大本营,享有极大自主权。曾使用过的番号包括:上海派遣军(后改称华中派遣军,1939年后升格为中国派遣军,指挥除东北、台湾以外全部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日文为“北支那派遣军”,国内通称华北方面军,不确,该部半独立于中国派遣军,享有极大自主权)、南方军(包括东南亚、太平洋地区全部陆军)。
联队是日军一个建制单位,日文写作“连队”,为避免与中国的连级建制混淆,称“联队”。联队大致相当于各国的团(比同期中国团规模大一些),指挥官军衔一般为大佐(上校)。
关东军是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驻军,建立于1919年,属于派遣军级别部队。该部长期盘踞中国东北地区,兵力最多时下辖24个师团,70万人。1945年被歼灭。
日本派遣军、联队、关东军哪个更强?
很难回答你,就好像问:C罗,穆里尼奥,意大利国家队哪个足球更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