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亮剑》迷们大多忽略了一个细节,孔捷被撤职并非完全因为“杨村战斗”,而是那会的孔捷的部队已经快赶上国足了。被新一团炮兵连长柱子干掉的那个老鬼子坂田信哲大佐,他的联队之前与楚云飞的晋绥军358团和孔二楞子的八路军独立团都有过交手,根据方立功参谋长的回忆,358团的战斗结果是一个照面下来伤亡300多人。

而我方张大彪转述的情况是,独立团在与坂田联队发生遭遇战时团长孔捷负伤、政委李文英牺牲,先不说部队伤亡多少,仅凭军政主官一死一伤的代价,怎么算都是一场败仗。孔捷的伤才好利索,部队刚刚拉到杨村整补,又摊上了山本特工队夜袭大夏湾,还是一场完败的遭遇战。

打鬼子步兵联队不行,对付山本特种部队还是稀里哗啦,总部首长忍无可忍才怒斥其为“发面团”的。胜败原是兵家常事,仅凭一次失利就给独立团定性显然是不公平的,问题是孔捷已经连吃败仗,组织上已经对他产生信任危机了。如果真的就此去喂马,恐怕他的军事生涯就要结束了,最多将来恢复成闲职,而不可能再成为军事主官。

孔捷被撸去喂马与李云龙降职绣花可是有着本质区别,李云龙虽然战场抗命但打的是胜仗,老总只是稍作惩戒而已,方方面面都知道他早晚官复原职,果然撤掉孔捷还没有一分钟,副总指挥就开始追问:

李云龙在哪?李云龙在哪?

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干部总归是宝贝。孔捷却是因为损兵折将丢掉兵权的,部队里就是这样,作为主力团长打不好仗,到哪都得碰见白眼,喂马他都抬不起头来。

尽管曾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李云龙起初也没有打算留下孔捷当副手,毕竟互相之间太过熟悉,既不好合作更不方便指挥,同时总部也没有这个任命,之前丁伟接手新一团同样也没让李云龙留下当副团长,命令就是命令。赴任之初老李还在嘲弄孔捷指挥不力仗打得太窝囊,一副幸灾乐祸的嘴脸,哪有准备一起共事的态度?

但是改变李云龙想法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他逐渐发现了事情的不寻常,孔捷很可能是被冤枉了。

遗留的弹壳和钢盔,以及通过孔捷对敌人“打了就走”作战方式的描述,李云龙判断这是一支精锐的日军小分队,并且目标根本不是驻防杨村的独立团;再参照军用地图上山本特工队行动轨迹师:“划出来一道漂亮的弧线”,李云龙凭直觉认定敌人的目标是大夏湾八路军总部,孔捷和他的战士们其实是为老总挡了子弹,可谓虽败犹荣,用孔二楞子自己的话说:全团打光了都值。

然而这些仅是李云龙个人的猜测,在魏大勇从敌营逃回来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支日军特种部队的存在,上报总部也是无凭无据。换位思考下,就算杨村换成他的老部队新一团,也未必就能讨了好去,所以李云龙才收起阴阳怪气的态度,从鄙视变成了同情和尊重。

他留下孔捷要做两件事:第一是尽可能多的了解和掌握山本特工队的情况,第二是给倒霉的老战友一个翻身的机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孔捷在李家坡战斗之前所说:不打个硬仗你能翻身吗?真要是去总部喂了马,哪还能捞着硬仗可打,那孔捷重新当回团长的日子可就遥遥无期了。当然,独立团战士们情绪的激烈也是影响李云龙的一个因素,“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但这终究不是李云龙改变态度的决定因素,八路军的队伍不是某个人的,就算孔捷不在,李云龙一样能凭本事带好这支队伍。

最难的其实还是请求总部更改命令,什么叫军令如山?已经通知孔捷去总部当饲养员,盛怒之下的老总是不会轻易改变决定的,所以狡猾的李大脑袋先在电话里搞定了129师师长,那是386旅独立团的直接上级,确实也希望部下孔捷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众所周知,师长跟副总指挥那也是红一方面军的老战友,既然替老李张嘴求个情,面子总归要给的。

李家坡一战,独立团雪耻,孔二楞子抡起大刀立下战功,日军特工队的情报也已得到证实,于是调升新二团团长,李云龙用实力彻底掌握了独立团,皆大欢喜,条友评语:此人虽未婚配,不过情商极高。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这太明显了,我军深入敌后游击,部队迅速扩大,军事干部缺乏,更别说李云龙、丁伟、孔捷这样走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每一个都是我党的宝贝。

但上级首长又不能由着他们这些沒太多文化的军事主官的性子来,该惩罚时必须惩罚。

丁伟不知什么原因,一个县团级干部被调去延安学习,谁知带一个卫兵刚出发,便遇到了李云龙抗命从板田联队正面突围的事件,李云龙被降职到被服厂当厂长,丁伟被调回接任李云龙的新一团团长。

丁伟为平复李云龙的怨气,立刻送李云龙一个骑兵营,丁伟那儿来的骑兵营?不过是丁伟碰上的皇协军骑兵营,丁伟已经把皇协军骑兵营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但李云龙面子太大,自己接手人家的新一团理短,所以把这个骑兵营当礼物送给了李云龙,因为丁伟清楚,李云龙这个被服厂厂长当不长,马上就会被调去别的团当团长。

同样,李云龙接手孔捷的独立团也清楚孔捷只是暂时受罚,所以才力挣让孔捷留在独立团当团副,这在打皇协军骑兵营时,李云龙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李云龙对孔捷说:

“孔二愣子,你在我这儿不过是打短工的麦客,说不定那天就调走扶正了,到时候可不许打我骑兵营的主意。”

你还不明白李云龙力保孔捷在独立团当团副的用意吗?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简单概括,就是笼络人心,第一,独立团刚刚打了败仗本来就士气低落,加上突然换了新团长必然军心不稳,贸然接手后面的事情会很麻烦,二是李云龙和孔捷是多年的战友,让孔捷留下不但稳定军心,而且可以做个顺水人情,这样后期处理独立团的事情就少了一些麻烦事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因为孔捷德高望重,在该团影响力大!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孔二楞子不是犯楞,非要砍自己一条手膀子,还李云龙的人情吗?劝都劝不住,只好借他对独立团的感情,让他留下来当副团长,亲眼看着独立团从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要说孔捷的独立团,遭遇山本特工队,实在是非战之罪,战法诡异,火力突出,兵员素质又相差太大,山本打了就走,只给独立团留下二百多伤亡和一地子弹壳,可要不是独立团临时调防,挡住山本特工队,吃这亏的可就是总部了!不过作为上级处理,肯定还是要孔捷负这个责才行的。加上还有李云龙下手榴弹雨那一战,前面孔捷的团也是伤亡很重,却没攻上去,我觉得上级对他指挥只会死顶硬怼,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才对,也想敲打敲打他,让他学会动动脑子,灵活一点,别老是让手下牺牲那么大。至于李云龙要利用他来收拾独立团人心,这个多想了,李云龙犯不上用这种招式。原著中本来也没这一出,李云龙一直就是在自己的独立团,跟孔捷各带各的队伍,电视里大概考虑这么拍太散了,才把两人朝一起凑,要说带队伍,这些老前辈各有各的招,还要靠留下孔捷,才能稳定人心,维持士气,那独立团还有李云龙什么事?到底谁说了算?这两人带的部队,风格路数都不同,有交情归有交情,可是打红军起,就一直爱争高争低的,不可能凑一起去,也就是拍电视,没法子,硬凑一下,只得老孔让着李云龙这主角一点,要不然人家老孔那个爆脾气,谁跟你李云龙谁正谁副都一样啊?!都一样的话,你老李委屈一下,当副团长吧!

《亮剑》李云龙刚接手独立团时,申请将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这么做有什么用意?

李云龙是一个心思非常缜密的人,他老李不光打仗是一把好手,而且搞政治工作也是一把好手,他接手独立团以后,申请把孔二愣子留下当团长,看似是李云龙不经意间的提议,其实这是李云龙处于多方面的深思熟虑才做出的非常有战略眼光决定。

一,留下孔捷当副团长可以很好的稳定军心,让独立团尽快恢复战斗力。独立团是孔二愣子一手带出来的,以前也打过不少硬仗,虽然这次吃了亏,被上级叫做“发面团。”但是,如果就此把老团长孔捷调走,势必会影响战士们的情绪,搞不好独立团从此会一蹶不振,成为真正的发面团。所以李云龙从安抚军心的角度考虑,向上级申请留下孔捷当副团长。孔捷留下以后,独立团战士们悲观的情绪都得到安抚,再加上他老李从被服厂巧取豪夺来的二百件新军服,独立团的士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从后来独立团的屡屡得胜来看,李云龙的这步棋确实高明。

二,留下孔捷是处于对老战友的同情和帮助。虽然李云龙和孔捷平时见面就掐架,其实人家是关系非常铁的老战友,从红军时代,李云龙,孔捷和丁伟就是一个班的战友,他们一起出生入死,早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李云龙深知作为一名指战员被贬去打杂的滋味真是不好受,因为他以前就被罚当伙夫和马夫,八路军副总指挥还曾调侃道:“没想到这小子还真是个多面手。”所以,当他看到吃了鬼子哑巴亏的老战友孔二愣子被上级罚去喂马时,他出面力挺孔捷留下来当副团长,也算是对老战友的同情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孔捷继续留在战斗部队,将来一定会有机会一雪前耻的。

三,李云龙刚刚上任,如果要想尽快干出成绩,离不开孔捷的帮助。何况孔捷正面接触过这伙日本特种兵,比较了解敌人的情况,留下孔捷,可以更快地掌握敌人的信息和战斗特点。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更别说他老李初来乍到,没接触过这么强悍的敌人呢,所以李云龙从部队战略的角度考虑,留下孔捷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李云龙留下孔捷,可以让他帮自己应付以后新来的政委。因为在李云龙到独立团上任之前就和旅长提出了过份的要求,那就是让上级不要派政委了,团长政委他要一个人干,他的这个无理要求当场就被旅长拒绝了。所以他老李担心会和新来的政委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所以他坚持留下孔捷,这样既能让孔捷会在他和新政委之间斡旋,关键时候他又能和孔捷同穿一条裤子,后来他和孔捷瞒着政委搞掉了伪军的骑兵营,足以说明他老李还是有先见之明的,如果没有孔捷,他老李是很难瞒着政委一个连的兵力的。只是这位新来的政委竟然成了他一生的战友和兄弟,这应该是让他老李始料未及的。

总之,李云龙绝对不只是一位只知道打仗的普通指战员,他还是一个精明的有战略眼光的部队政治工作者,他善于团结战友,善于把自己信奉的亮剑精神灌输给自己身边的每一位战士。让他带领的部队成为一个斗志昂扬,不怕牺牲你主力部队。也真是他的这个提议,让孔捷能顺利地一雪前耻,很快又去了新二团当团长,于是才有了后来让鬼子闻风丧胆的晋西北铁三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