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常乃超被俘前为何要假扮一个文书呢,你怎么评价常乃超这个人物?
这事不能全怪老常,因为他的长官们都是这么干的,淮海战役尾声国军高级将领们兵败后,“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后谎称“军需处长高文明”,第12兵团司令黄维化妆成“上尉司书方正馨”,最后都被识破抓获;第13兵团司令李弥则化妆成伤兵混在俘虏队伍里借机逃跑;第16兵团司令孙元良在突围伊始也曾经被俘,编排的身份是“中尉副官”,最终也趁着战场混乱溜掉了。
《亮剑》里的常乃超当然也得如此,而在东北战场上,美械精锐新五军军长陈林达、新六军军长李涛在被俘时的身份都是“文书”,可以看出这一低级军官的职务特别受国军中将们的垂爱,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这类职务来隐藏真实身份呢?很重要的两点是:年龄和气质。
杜聿明、黄维和孙元良均为黄埔一期生,巧合的是也共同出生于1904年,到淮海战役结束的1949年初都已年近45岁,这个年龄再想伪装成野战部队的尉官实在是不太相符。而国民党军队中比较例外的是一些文职和后勤军官,比如什么司书、文书和军需官等等,他们大多不是黄埔等正规军校毕业,而是从各个行业中临时征召的,有的文书原来还是小学教师,扩军拉夫时被弄进部队来。
他们基本不上前线作战,年龄也参差不齐,更不受军官晋升所需“停年”的影响,军衔职务完全凭上级一句话,属于“非战斗人员”,既无血债又没有威胁,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另外黄埔军校生很多还进过陆军大学深造,并且在成为高级将领后个个养尊处优,与那些不通文墨行武出身的连排级带兵军官在气质和谈吐上有很大的差异,扮成那样的军官太容易露馅了。
比如人称“书呆子”的黄维,原本就一身的书生气,如果让他化装成一个上尉连长,随便哪个解放军战士都不会相信。
既然兵败如山倒,这些中将和少将大员们,总不能穿着美式将校呢军服扛着将星被抓吧?哪一个都想逃出生天,当俘虏本身就是军人的耻辱,何况还是名声在外的高级军人,所以不约而同选择化装潜逃,从这一点看,他们通通不如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杜聿明被俘后为什么遭到怀疑呢?他使用白花花的进口卫生纸上厕所,那个年代普通人哪里用的起呦。
在解放战争后期的大兵团会战中,由于俘虏众多(淮海战役俘敌30余万),解放军干部战士一般只盯着团长以上的“大鱼”,对大批的低级军官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一一甄别,加之战场上情况复杂混乱不堪,所以乔装改扮的国民党司令、军长和师长确实漏掉不少,像李弥和孙元良逃回南京后,又全部重新当上了兵团司令兼军长,如此成功的“案例”,代表着常乃超之流的普遍想法。
《亮剑》里的常乃超身份暴露后,变戏法一般从军装里拿出各种家伙式,其实是沾了人民军队“不许搜俘虏腰包”这一条纪律的光,否则又是酒壶又是烟盒又是打火机的,早就被揪出来了。解放军通常的做法是将比较怀疑的对象分别关押,然后请“解放战士”来辨认或者发动其他被俘军官互相揭发。李云龙的办法也有真实典故,文家台战役全歼新五军后,中将军长陈林达化装成“文书”藏在俘虏群中死活不肯出来。
东北野战军二纵五师师长钟伟大怒,命令俘虏集体跑步,掉队的就抓起来审问,终于揪出黄埔四期的陈林达,确实是“鄙人不善奔跑”,不过说实话这个办法有体罚俘虏的嫌疑,多多少少有点犯纪律。
尤其是《亮剑》常乃超这样曾经喝过“洋墨水” 的留德军官,平素心高气傲的不行,更加不想成为“土八路”的俘虏,当然要伪装起来,瞅准机会再逃跑。类似的国民党将领有一大票,他们满脑子正规战法,习惯于拉开架式打阵地战,对李云龙不按套路出牌的夜战、近战和突袭打法严重看不起,甚至到了战犯管理所之后,仍然有部分人还兀自不服。
不过常乃超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将师长,级别甚至不够成为“战犯”,所以才能留用为军事学院的教员。
《亮剑》中常乃超被俘前为何要假扮一个文书呢,你怎么评价常乃超这个人物?
《亮剑》中常乃超被俘后假扮成文书,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战败后的羞愧之心。
常乃超的暂七师和李云龙的部队还没交手多长时间,武器还没捂热呢,就被全线击溃,自己也被俘。况且自己还是德国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却被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击溃。脸被打的啪啪的,你说他能不羞愧吗?
二是不想被关押,失去自由。
解放军对于士兵被俘和高级军官被俘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士兵被俘解放军采取的是,愿意回家的就给回家的路费,不愿意回家的可以参加解放军。
而对于高级军官,俘以后基本上都是关押,毕竟高级军官在国军部队里都是有头有脸的,放回去又是一个部队的领导者。
曾经国军的高级将领杜聿明就曾在1949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一开始说自己就是一个小军官,后来被查出来真正身份,被解放军优待,关押了数十年,1959年才被特赦出来。
常乃超这个人其实具备丰富的作战理论,但是实践不行。
当初和李云龙交战的时候,部队还没展开就被李云龙给击垮了。
不过其作战理论很丰富,不然也不可能会被邀请到南京军事指挥学院当教员了。
我是汤里放药,本文原创首发于悟空问答。
《亮剑》中常乃超被俘前为何要假扮一个文书呢,你怎么评价常乃超这个人物?
《亮剑》中常乃超被俘前为什么要装扮成一个文书呢?原因很简单,吃了败仗,穿着将星的军官服装太显眼,会被解放军一眼看出来。穿着士兵的军装解放军不容易发现他就是暂7师的师长,还可以被解放军当作一名被俘虏的普通国民党军士兵。因此,可以趁机浑水摸鱼,躲过甄别。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民党军的高级军官都是官老爷,平时轿车坐贯了,缺少锻炼。当李云龙叫国民党军的俘虏绕圈跑步时,常乃超就显出了原型。
当常乃超作为俘虏与李云龙初次见面时便说:“李云龙颇多游击习气,我的大炮还在牵引车上,贵军不等我的部队展开,就从我的背后下手,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咱们拉开架势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常乃超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兵者,诡道也!战争根本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常乃超这个人有黄埔一期毕业的黄维的影子,时任国民党军第12兵团司令的黄维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之后一直不肯认错认罪,黄维一直被关押到1985年才被特赦。
常乃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不适合指挥作战。利用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去南京军事学院充当军事教员,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