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严正说明,军事历史的重要细节是不可以误传的,麦克阿瑟代表二战盟军签字时,用的是六支钢笔!根据前几年中国学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拍摄的照片来看,虽然历经了70多年的沧桑,但在当年日本人的无条件投降书上,麦克阿瑟和盟国代表以及日本代表的签字,仍然完好如初。那么,在鬼子投降那个历史性一刻,究竟是怎样的一幕呢?

1945年9月2日,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进行,该舰的锚地距离横滨盟军总部只有30海里,也不是说东京或者横滨就没有足够安全的地方,仪式上舰主要还是为了调和矛盾,即以麦克阿瑟为代表的陆军和以尼米兹为代表的海军之间的“荣誉争夺战”。

上午8点30分,各盟国代表乘坐驱逐舰从横滨到达密苏里号锚地,第一个登舰的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随后英国、苏联、澳大利亚、法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代表走上甲板静候。一向喜欢耍大牌的麦克阿瑟是8点50分才乘专舰而来,尼米兹代表海军在甲板上迎接,随后引其至将领指挥室休息。

稍后是日本政府和军部的代表登舰,以内阁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为首的11人陆续到达签字桌前。上午9点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走出休息室,甲板上除盟国和日本代表外,还分两排站立着美国陆海军各50名将军,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仪式首先由麦克阿瑟发表讲话,他的最后一句话宣布:

我现在请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重光葵和梅津先后签字,大约9点10分左右完成,麦克阿瑟随即继续宣布“盟国最高统帅现在代表和日本作战的各国签字”,其实就是给自己报幕出场,并回身邀请美军中将温莱特和英军中将帕西瓦尔陪同签字,这二位是刚刚从沈阳日军战俘营用专机送来的,三年多的战俘生涯让他们俩骨瘦如柴,身穿最小号的军服还显得肥大不堪。

麦克阿瑟用完1号签字笔,当场送给了温莱特,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大举进攻时,麦克阿瑟孤身逃离菲律宾,接手指挥权的温莱特于1942年5月5日率部投降,9万多美菲军成为战俘,他本人被押送东北受尽折磨,整个美国居然视其为英雄,麦克阿瑟当然得表示一下;第2号签字笔用完后,送给了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军指挥官帕西瓦尔,1942年2月15日,他率领8万多英联邦军队向山下奉文3万日军投降。

中间用过的三支笔后来分别送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海军学院(陆海军还得继续平衡),而第六支笔麦克阿瑟则送给了自己的夫人琼·费尔克洛斯。至此,麦克阿瑟签字和耍酷完成,然后是尼米兹签字,再然后是徐永昌等其它盟国代表签字,全体盟国签完的时间正是1945年9月2日9时18分。

九一八,这个数字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堪回首,终于在密苏里号上把它送还给日本人。

(温莱特将军)

期间还发生了一段插曲,按照受降仪式的既定程序,盟国代表全部签字完成后,日本代表将取走属于日方保留的那份投降书,然而日本人却发现有人签错了地方,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在了法国的位置上,导致顺延后,新西兰代表不得不签在了文稿最下面的空白处,日本人的认真劲又来了,以纳降书无效为由要求重签。

麦克阿瑟没有理会他们的请求,只是命令参谋长用钢笔划线更正,同时再签字证明,结果弄得投降书零乱不堪,日本人则显得尴尬而又无奈。

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二战开始不久,日本便偷袭了珍珠港,致使美军损失惨重,为报复日本,美国也加入到战争中来,随着美国的加入,使得整个太平洋战场烽鼓不息,历经长时间的作战指挥,日本的战斗力也日益下降,因而进入了战争的相持阶段,然而美国无心跟日本耗着,便出动轰炸机向日本的广岛、长崎各投了一枚原子弹,这两座城市瞬间变为废墟,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美国的这次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和二战的结束,没过多久日本天皇就宣布无条件投降,并接受波茨坦公告,紧接着举行了日本投降仪式,有意思的是,麦克阿瑟仅仅签个字就用了五支钢笔,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总投降仪式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海军密苏里号舰上举行,上午九时,仪式开始,麦克阿瑟首先发表简短的演说,随后他命令日本方面的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两个平时耀武扬威、杀气腾腾的军国分子今天却一脸的沮丧,狼狈不堪。

接着轮到麦克阿瑟代表战胜国签字,他精心准备了五支派克金笔作为签字用笔。

前两支钢笔送给投降日本的自己的部下和英军司令

麦克阿瑟在美军中将温赖特和英军司令珀西瓦尔的陪同下,来到签字桌旁,他用第一支钢笔签了“道格”两字,将笔送给站在身后的温赖特,又拿起第二支钢笔签下“拉斯”二字,然后将钢笔送给同样站在身后的英军司令珀西瓦尔。

这两位都曾投降日本,被关押在沈阳集中营三年,差点被折磨致死,当年日军在东南亚一路狂飙猛进,很快逼近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驻守的美军被迫撤离,在也是麦克阿瑟担任美菲联军最高指挥官期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撤退,日军占领马尼拉后,扬言要活捉麦克阿瑟,并砍下他的脑袋示众。

麦克阿瑟有些胆怯了,美国政府为了保护麦克阿瑟,急忙把他调往设在澳大利亚的盟军反攻基地担任最高指挥官,让麦克阿瑟的手下温赖特由少将升中将,接任美菲联军的司令,麦克阿瑟高兴极了,火速的乘坐美军的潜艇溜了。

温赖特带领美菲联军与日军激战了四个月,不敌日军,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四万多美军被日军虐杀致死,而在新加坡的英军也向日军投降,温赖特和珀西瓦尔这两个难兄难弟被送往沈阳集中营关押了三年,被折磨得不像人样。

麦克阿瑟把这两支钢笔送给他们,就是要感谢他们,谢谢他们代他受过,替他背锅,成就了他的英名。

第三支钢笔送给了档案馆

接着拿起了第三支钢笔,签下“麦克阿瑟”后,这支笔就没有直接送入了,他将钢笔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后来又托人送给了美国政府档案馆保存。

第四支钢笔送给了西点军校

第四支钢笔签了职务“盟军最高统帅”之后,他就送给了美国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是美国著名的军校,培养了许许多多的高级将领,被称为“将帅的摇篮”,麦克阿瑟当年以全班头名的成绩从该校毕业,在多年的从军生涯中,他由少尉一路晋升到五星上将,并成为二战盟军的统帅,是西点军校培养出的最杰出的将领,麦克阿瑟将这支钢笔送给母校,自然有其特殊意义。

第五支钢笔送给自己的老婆

麦克阿瑟拿起第五支钢笔签下日期后,就将这支钢笔送给了自己的老婆琼妮.费尔克洛思,感谢这么多年来她的辛劳,为他担心,为他受怕,一直不离不弃。

他之所以要用五支钢笔,就是想在这种特殊的场合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就好想明星的获奖感言一样,要感谢这个,感谢那个的,他也一样俗套。

麦克阿瑟是一个极其顽固的反华分子,顽固到骨髓,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朝鲜战争中输给中国军队,一直到1964年去世,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没想清楚是怎么输给中国军队的,怎么会输给中国军队的,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困扰了他的晚年,据说他死不瞑目,那就睁着眼睛进棺材吧。

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1945年9月2日,停泊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见证了二战胜利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历史时刻。也许我们铭记着这个抗战八年没齿难忘的荣耀时光,却很少知道当时代表盟军签字的美国麦克阿瑟将军,竟然特立独行用五只钢笔完成了签字仪式。

那日本战败投降时,麦克阿瑟为何要用五支钢笔签字呢?且听有书君为你娓娓道来。

一,永不服输的麦克阿瑟遭遇滑铁卢,铿锵誓言再归来。

麦克阿瑟出生于军人家庭,其自幼就随父亲长在军营中,军歌嘹亮赋予了麦克阿瑟以军人为荣的执念深情。

天资聪颖的麦克阿瑟誓以军人为终生追求,就由美国西点军校开始了自己的军人生涯。母亲那句“只要决定做的事,就要为荣誉坚持到底”,激励着麦克阿瑟为荣誉竭尽全力永不服输。他也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极致,无论在西点军校还是以后的军队岁月,都创造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光荣记录,成了世人眼中永远的第一名。他更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以命相博的模样,赢得了勇敢的人中最勇敢的赞誉。

我们可想而知从未输过的麦克阿瑟,遭遇人生滑铁卢时会有多么不甘心。这一切还要从日本偷袭珍珠港说起,当时麦克阿瑟是美国驻菲律宾远东军总司令,由于他对二战局势估计不足,从未考虑日本会偷袭美国。因而当他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消息,再令部队进入紧急战争状态已为时晚矣,仓皇应战怎能敌过有备而来的日本战机?短短几十分钟时间,美军就被气势汹汹的日本战机炸得溃不成军。

骄傲的麦克阿瑟面对惨败只想拼至最后一刻,并把父亲留下的手枪拿出,以备最后一刻自杀保持军人尊严。可就在这时他接到了罗斯福总统令他撤退的命令,他觉得生在陆军长在陆军,一生以服从为天职,可这次他真的不想服从命令。

他坚守菲律宾不肯离开,不得已罗斯福联合马歇尔对麦克阿瑟下达了撤退的死命令,并对他说撤退不是投降,而是让他赴澳大利亚再任亚洲战场总指挥,以图反攻日本再报一箭之仇。

麦克阿瑟权衡再三决定服从命令再谋后动,当他登舰撤退的那刻,永不服输的他发下了铿锵誓言“我出来了,我会再回来的。”,这句话对麦克阿瑟具有发酵力量,激发了他不屈的倔犟,同时也彰显了无论胜利与失败,他都勇于承担一切的个人魅力,其鲜明个性跃然纸上。

二,苦心人天不负,麦克阿瑟终于实现诺言归来了。

麦克阿瑟撤退后,驻守菲律宾的美军余部,很快就无力反抗投降日本。当时麦克阿瑟手下留守的英国亚瑟少将与美国温莱特中将,皆被日本俘虏并关到了中国沈阳的战俘营中。

麦克阿瑟闻听两位将军被俘信息,心中愧悔不已,更将一门心思绝无旁骛疯狂的投入到反攻日本战争中。麦克阿瑟甚至还为此要求美国减少欧洲战场兵力,将更多精力用于太平洋战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麦克阿瑟终于扭转与日本的实力对比,终于等到了打回菲律宾的时刻。

麦克阿瑟乘着战舰返回菲律宾,当时岛上的战斗还未结束,他就要迫不及待的登岛了。他并未让战舰直接将其送到岸边,而是自己亲自涉水登岸。

他换上崭新的军装,高昂着头倔犟得下巴向上抬起,梗梗着脖子戴着墨镜昂首挺胸,他要的就是这口气,他大踏步涉水登岸的照片已成永恒经典。

麦克阿瑟登岸后正逢大雨倾盆,他推开下属撑起的伞,冒雨发表讲话,向菲律宾人民宣告麦克阿瑟兑现诺言归来了。苦心人天不负,这一刻荣光麦克阿瑟值得拥有。

三,麦克阿瑟张扬个性,体验一生中最光彩时刻。

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彻底胜利了。麦克阿瑟作为挽救美国战局的功臣,杜鲁门总统就委派他代表美国主持接受日本投降仪式。

可是美国海军闻听麦克阿瑟代表美国就不乐意了,他们自觉海军才是太平洋战争最大的功臣。

杜鲁门只好采取折中建议,由麦克阿瑟代表盟军,海军将领尼米兹代表美国一起接受日本投降。因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未选择陆地,而选在了以杜鲁门总统故乡密苏里命名的军舰上。

虽说海军军舰不是麦克阿瑟的地盘,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张扬个性。他不喜欢艾森豪威尔于小黑屋中低调接受德国投降的方式,他要将扬眉吐气时刻搞成大排场,一吐自己对日本憋了多年之气。

当时麦克阿瑟第一时间先派人到中国沈阳日本战俘营,将两位被俘将军接到身边。麦克阿瑟一看到被日本人折磨的瘦骨嶙峋的亚瑟与温莱特,刚硬铁汉也抑制不住热泪盈眶。麦克阿瑟深觉是自己将他们抛下,并让他们承担了一切失败的罪责。他向两位将军承诺他们所受的苦不会白捱的,他会让他们享受到无限荣光。

然后麦克阿瑟不但将1853年美国首次登陆日本国土时使用的国旗,悬挂在密苏里号舰首,而且还将日本轰炸珍珠岛时美国国会悬挂的国旗,挂在了军舰另一端。他将美国的胜利与失败一起悬挂,意在彰显美国失败后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时刻。

麦克阿瑟布置完了展示国威具有非凡意义的排场,其彰显自己视荣誉为生命的个性排场更令人瞠目结舌。他竟然要求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悬挂自己的将旗,这是美国海军史上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悬挂陆军将旗。

麦克阿瑟更为奇葩的表现,我们接着往下看。终于轮到麦克阿瑟签字了,只见他从口袋中掏出五支钢笔一字排开。他先向身后站着的亚瑟与温莱特两位将军招招手,令两人分立自己左右。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其姓名全称,麦克阿瑟先用第一支钢笔签完道格,就转身将钢笔送给温莱特留作纪念。他接着用第二支钢笔签完拉斯,随手将笔送给了亚瑟少将。紧接着他用第三支笔签完他的姓麦克阿瑟,这支钢笔就转交美国档案馆留存了。麦克阿瑟还剩两支钢笔,一支签下其盟军总司令的军衔,将钢笔转交母校西点军校留存,另一支写下受降日期,当然要放入自己口袋交给夫人留作纪念喽。

麦克阿瑟用五支钢笔签字,不但实现了让两名部下同享荣光的誓言,他也想让国家、母校、与其同甘共苦的夫人一起见证他依旧是永不服输永远第一的麦克阿瑟。麦克阿瑟个人魅力在其人生最得意时刻发挥到极致,他就是如此高调做人,他就是如此特立独行不一样的麦克阿瑟。

斯人已逝,那五支具有特殊意义的钢笔,依旧在静静诉说着麦克阿瑟曾经最精彩时光。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日本签署投降书时,麦克阿瑟用了六支,不是五支钢笔。因为当时在签字仪式上,有两份投降书文件,一份是给盟军的,一份是给日本方面的。麦克阿瑟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用了不同的三支笔,写下了他的名字、职位和日期。也就是一份投降书上用三支笔,两份投降书正好是六支。

也有一些资料上说麦克阿瑟签字时,用了五支钢笔,三支钢笔写上他的大名,一支写上他的职务,最后一支写上日期。不过根据当时在现场亲历全过程的赫维·贝内特·惠普尔上校的回忆,麦克阿瑟当时确实是用了六支钢笔,不是五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任命麦克阿瑟为远东盟军最高司令,并授权由他安排受降仪式。

在奔赴日本签署投降书之前,麦克阿瑟的副官考特尼·惠特尼准将在马尼拉获得了四支威迪文牌钢笔,到了日本后,专门交给麦克阿瑟,供他在投降书上签字。另外的两支笔,一支是麦克阿瑟妻子珍妮的派克笔,一支是惠特尼准将自己的钢笔。

麦克阿瑟在签署投降书时,他把最先使用的两支象征胜利的威迪文派钢笔,分别送给了温赖特将军和帕西瓦尔将军。

温赖特将军(左)和帕西瓦尔将军(右)

这两位是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时,留在菲律宾的最高将领。日本占领菲律宾后,两人做了俘虏,并在日军的监狱中,度过了三年难熬的非人待遇。

日本宣布投降后,麦克阿瑟专门把二位请到了密苏里号上,还特意安排两人站在自己的身后见证日本投降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并且在签字后,将最早签字的两支钢笔赠给了二位将军。

现如今,麦克阿瑟送给温赖特的那支笔存放于美国西点军校军事学院博物馆内,送给珀西瓦尔的那支笔,现在则保存于位于英格兰的奇切斯特团(Chichester)博物馆中。

(麦克阿瑟转身把钢笔递给帕西瓦尔中将)

据记载,麦克阿瑟签字的第三支钢笔,是他打算送给自己夫人珍妮的派克笔,签完字后他就装在了自己的口袋里。第四支钢笔,本来就是副官惠特尼的笔,签完字后,麦克阿瑟先是装到了兜里,到了晚上又送回给了惠特尼将军。

后来送给珍妮的派克橙色多福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盗,现在已不知所踪。送给惠特尼准将的钢笔,现在依然在惠特尼家族手中收藏。

签字的第五和第六支威迪文钢笔,麦克阿瑟在签署完受降文件后,他留在了桌上。然后他就直接走了,没有揣兜里。(估计是想留给后面签字的人用)

排在麦克阿瑟之后签字的是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他用的是自己的钢笔,没有用麦克阿瑟留在桌子上的钢笔。(两人矛盾大,相互都不服对方)

图中签字者为尼米兹上将,他代表美国海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名。他身后戴船形帽者是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签署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是他的旗舰,也就是说,此时他正好站在自己的旗舰上,享受战胜者的荣耀。(他左边的站立者是麦克阿瑟,偷看尼米兹签字)

紧接尼米兹上将之后签字的,是我们中国的受降代表徐永昌上将。麦克阿瑟安排中国代表排在九个战胜国的第二位签字,是对中国坚持对日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充分肯定。

比较搞笑的是,尼米兹上将签字时,麦克阿瑟在后面偷看,徐永昌上将签字的时候,麦克阿瑟也在后面偷看。

紧接着徐永昌上将签字的是英国海军上将佛雷塞爵士,他用的是麦克阿瑟留在桌上的两支威迪文钢笔。签完字后,他想效法麦克阿瑟,将签字的两支钢笔给他的助手。但是在签字仪式后,麦克阿瑟让当时代表总司令部负责所有受降仪式工作的惠普尔上校到佛雷塞爵士的助手那里,又要回了这两支威迪文牌钢笔。

这两支当时被麦克阿瑟要回去的钢笔,现在收藏在美国麦克阿瑟纪念馆。

排在英国代表之后签字的是苏联、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代表。苏、澳代表签字时,都还出没问题,结果加拿大代表签字时,就闹出了一个笑话。

由于加拿大代表把签字的位置搞错了(两份投降书中的一份),他把本应该签在横线上方的名字,签在了横线下方。这样一看,就好像是法国的签字。导致后来跟着签字的法国和荷兰只好依错就错,也都在自己一栏的横线下签了字。

但横线下都备注有各国的英文,这样的签字书看起来明显错误。这么隆重的仪式,怎么能出这种差池?

于是负责签字仪式的萨瑟兰将军,马上就对准备离场的日本代表说,你们先别走,我和麦大帅请示下。于是日本的几个代表只好站在原地静静地等。

几分钟后,萨瑟兰用笔把四个填错名字的横线下的备注拉去,用小字在签名的下方写上正确的国家代表,也就是各国代表签的字没动,签字栏改动了,这才算了事。

最后没有问题的那份投降书带回了美国,签错字的投降书则交给了日本代表,现收藏于日本外务省在东京的外交史料馆。

至于麦克阿瑟为何会在投降仪式上使用六支钢笔签字,目前没有官方权威的解释。真正的原因只有麦克阿瑟自己知道了。

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日本人在二战期间曾开辟了不少的战场,在各个国家都驻扎有大规模的军队,这些驻扎在各地的军队在日本投降后,按照美国的命令选择了向当地的军队投降。

其中他们的中国派遣军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投了降、进攻东南亚的南方军向东南亚的各个国家投了降、东北的关东军向苏联的百万雄军投了降,至于日本大本营的军队则直接向美国投了降。

日本是在1945年8月15日向盟军通报投降的,这个时间比希特勒自杀、德军投降还要晚了4个月的时间。

在他们投降之后,他们在1945年9月2号和美国举行了投降签字仪式。

麦克阿瑟准备的是6支钢笔

在投降仪式举行的时候,美国派遣的军舰大摇大摆地驶入了日本东京湾,直接在日本的领海上,把军舰当成仪式平台和日本人展开了投降仪式签字。

与提问中所说到的5支钢笔不同,麦克阿瑟这位美国的主受降官当时拿的实际上是6支钢笔,他就是用这6支钢笔签署了代表美国一方文件的。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麦克阿瑟当时签字用一支钢笔是完全够用的,根本不需要用上那么多钢笔去签字,他之所以会在当时准备那么多钢笔签字,象征意义是完全盖过实际意义的。

众所周知,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庞大、最恐怖的战争,日本作为二战中最后一个投降的法西斯国家、这场投降仪式作为二战结束的重要标志,其所代表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

拥有敏锐政治嗅觉的麦克阿瑟很明显地清楚着这一点,他不愿就这样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就凭借着自己的职权来展开了一场大秀。

分别被麦克阿瑟赠与钢笔的人

麦克阿瑟当时准备的6支钢笔都是他准备拿来送人的,这6支钢笔在经过签字之后无形中被赋予了非常珍贵的意义,因此拿来送人,显得非常的合适。

这6支钢笔中的其中两支分别被麦克阿瑟送给了两名将领,这两名将领分别是美国的温赖特少将和英国的帕西瓦尔中将。

他们在日本投降仪式中之所以能获得麦克阿瑟授予签字钢笔的殊荣,是因为他们身上共有的一个身份:降将。

没错,他们是因为投降日本人才被麦克阿瑟送出签字钢笔的。

欧美的文化氛围与我们不同,虽然在平时作战的时候他们不会允许军队向敌人投降,但是如果在军队遭逢绝境的时候,他们却是允许军队向敌人投降来保全性命的。

而当投降军队回国后,他们也不会给投降的军队投去异样的眼光,而是会用迎接英雄的待遇去迎接这些投降的士兵或者将领。

温赖特少将和帕西瓦尔中将虽然在二战中向日本人投了降,但是在欧美人眼中是无异于英雄的,于是麦克阿瑟当时才把两支钢笔分别送给了这两位因为被俘虏而饿得瘦骨嶙峋的将领。

除了这两支钢笔之外,麦克阿瑟还以官方的名义送出了其他三支钢笔。

这三支钢笔后来分别被麦克阿瑟送给了他自己的母校西点军校、美国国家档案馆和美国海军学院。

至于剩下的最后一支钢笔,则被麦克阿瑟以私人名义送给了他亲爱的夫人。

麦克阿瑟在日本

日本投降后,日本沦为了美国的占领区,生杀大权交由美国人执掌起来。

而主导投降仪式举行的麦克阿瑟则成为了日本占领区的主将,在麦克阿瑟占领、治理日本的数年时间中,他给日本人带来了很多帮助、给日本带来了很多好的改变,他通过一系列在日本的举动获得了日本人的好感、获得了日本人的感恩。

于是,当他在朝战失败被美国总统赫鲁门撤职离开日本的时候,他才会在东京受到了日本百万民众的哭送,这幅场面,是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

所以说麦克阿瑟当时所用的钢笔实际上是6支,他之所以准备这6支钢笔签字,是因为他看中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想通过这6支钢笔在这个难得的机会中获得一些非比寻常的意义象征。

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为什么要用5支钢笔签字?

麦克阿瑟是个讲究的人,在日本的投降仪式上竟然带了五支签字钢笔,不,应该是六只(据亲历过程的人回忆)。带这么多笔的用意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记载了“重要历史时刻”的笔送给不同的人或机构,作为永久的纪念。

那么这六个笔到底给了谁呢?为什么要给这些人或者机构,有何用意?

第一支笔,当场送给了温莱特将军,第二支,当场送给了英国的帕西瓦尔将军

(麦克阿瑟后面的两位将军就是被俘虏的那两位)

第一支笔有着非常深厚的意义,那是送给温莱特将军的安慰,那是对于温莱特将军接受苦难后的奖励。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话说,1942年1月,麦克阿瑟将军在太平洋战争时,面对日本人的大举进攻,麦克阿瑟要求空中支援。看到敌人来势汹汹,罗斯福让麦克阿瑟暂时撤离,部队先交给温莱特将军。

麦克阿瑟暂时撤离了,温莱特却因为扛不住,在当年的5月5日率75000多人投降了。之后,温莱特被关到了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监狱里。不知道在监狱里发生了什么,通过温莱特瘦弱至极的身体,能判断在那里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在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要参加投降仪式的签字,他特意让助理带来了多支笔,因为他要送给那个替他受过的将军,如果自己没走,也许坐监狱的就是自己了。

(麦克阿瑟和两位将军)

但是,他身后还有一位将军,那是英国的将军帕西瓦尔,他和温莱特是难兄难弟,也是带着几万英国人向日军投降的。他和温莱特一样,在日本的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时间,如果不是日本投降,大有把牢底坐穿的意思。

麦克阿瑟把第一支签完字的钢笔递给温莱特后,第二支笔签完字,转身递给了帕西瓦尔,不能厚此薄彼,是不?

后来,温莱特的那支笔送给了西点军校军事博物馆保留。而帕西瓦尔的那支笔如今在英国兰切斯特市的一家博物馆。

第三支笔,麦克阿瑟送给了自己的妻子

老外,总是喜欢在关键的阶段,给自己的爱人留下一些纪念品。

前两支笔送出去后,麦克阿瑟拿起那支提前准备好的橙色的笔,签了几个字后,拿起来装到了自己口袋里,那支笔只有回到家后才可以交给爱人的。

但可惜的是,后来那支笔被盗,就此失去了下落。

也许麦克阿瑟准备六支笔的事例并不需要多学习,但对自己夫人的那份爱值得尊重。或许,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对自己的家人,关键时刻也应该留一些纪念品,让其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第四支、第五支笔和第六支笔给了谁,去了哪里?

关于第四、五、六个笔的去向,曾经众说风云。

在现场的一波人回忆说,第四支被麦克阿瑟送给了副官惠特尼,第五、六支在剩下众人签完字后,被美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带回去,并放到了麦克阿瑟纪念馆。

还有另外一拨人说,第四支、第五支、第六支,被美国国家档案馆、西点军校军事博物馆、海军军事博物馆分别收藏。

最后经过相关人员的专门调查和印证,和第一拨人说的一样,第四支有惠特尼家族保留,看来确实被麦克阿瑟送给了惠特尼,这小子和长官关系混得还是不错。另外两支笔被麦克阿瑟纪念馆保留,其中一个就在麦克阿瑟纪念馆第五展示廊,而另外一枝外借给了五角大厦,直到现在。

麦克阿瑟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将军,能打仗,但是对于一些重要场合,他很注重仪式感。越是在重要的场合,他越要显示自己的特别。

和日本签完字后不久,麦克阿瑟就呆在了日本,一呆就是七年。这七年当中,麦克阿瑟很张狂,拉天皇下水,帮助建立民主制度,但所幸成绩不错,最后在回去时,受到了百万日本民众的欢送。看来,人家“狂归狂”,还是做了些事的。

(日本投降书)

时间过去已经很多年了,但麦克阿瑟“六支笔”的故事却还在流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