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穿着日本军服的苏联人?

严格来说,提问不够精确,这是一段比较特殊的军事历史,日本关东军从未招收苏联人加入正规部队,部分流亡中国东北的白俄官兵,只是成为了日本特工组织招募的对象,以及“伪满洲国”警察队的一部分,至于穿着貌似日本军装的俄国人照片,其实是历史错觉,那是“伪满洲国”军队制服,与鬼子军装类似而已。

(浅野部队的白俄警察)

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尤其是苏俄内战的后期,大批白军的残兵败将约境逃入中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新疆,一是东北。在东北的日本特务机关很早就开始招募和利用白俄特务,因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军事知识和侦察经验比较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西方面孔可以成为很好的掩护,这些白俄特务在哈尔滨、天津和上海等地开设的咖啡馆、餐馆和妓馆,成为刺探情报的最佳场所。

仅仅1921年1月,就有24000多名白俄残军越过外贝加尔地区逃入中国,1922年又有5500多名败兵越境,著名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就组建了白俄部队来壮大自己的势力。1929年,日本特务机关雇佣的白俄军官谢苗诺夫,居然勾结张宗昌企图在满洲里刺杀访苏归来的宋庆龄先生,然后再嫁祸给东北当局、蒋介石甚至苏联政府,幸亏张学良得到情报,严加防范才未发生意外。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控制东北,苏联成为关东军最大的假想敌,于是日本人以推翻苏联政府为沙俄复国为幌子,大批吸收和拉拢滞留在东北的白俄,这些失去祖国的流浪者要么迫于生计、要么受日本人蛊惑、要么仇视苏维埃政权,总之不少人心甘情愿成为了侵华日军的帮凶和走狗。

关东军先后组建了三支白俄武装,都是独立编制的辅助部队,最多以日本军官充当头目和顾问,隶属于日特机关或“伪满洲国军”,但不会容许他们加入日军野战部队。第一支便是前述企图暗杀宋庆龄的谢苗诺夫特务部队,但是这支残兵数量较少。

(谢苗诺夫)

第二支是别什果夫部队,这家伙也是一个白卫军头目,手中还掌握着一定数量的人马,被日本人改编成为“兴安北省警务厅警察预备队”,成为镇压东北抗日群众的日军帮凶,1942年又改编为直属关东军特务机关的“谋略部队”,其实就是特务队,驻扎在今内蒙古的海拉尔地区,主要执行越境侦察、纵火爆破,暗杀破坏等任务,目标是边界对面的苏联。

第三支是“伪满洲国军”的俄国军团“浅野部队”,这是关东军情报机关以“伪满哈尔滨警察厅”的名义,征集白俄侨民组成的警察部队,以日本军官浅野为指挥官。这支部队先后参加了哈桑湖战斗和诺门坎战役,居然表现还算不错,于是得到日本人的重视,成为最嫡系的外籍警察队,提问中照片里的家伙们,就是浅野部队的成员。

(白俄特务队)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这些为虎做伥的白俄自然遭到灭顶之灾,苏联红军对这些叛徒毫不留情,专门成立“锄奸队”一一追杀到底。谢苗诺夫在大连被抓获,押回苏联枪毙;“浅野部队”被苏军包围击溃,大部分落入锄奸队手中,结果可想而知。

最倒霉和最可怜的是别什果夫的警察队,在溃逃过程中部下们试图向苏军投降,别什果夫立马向日本主子密报,还以为能得到奖赏,岂料撤退中的日军为绝后患,在默和而图地区重兵设伏,将包括别什果夫在内的所有白俄全部射杀,这些背叛祖国的白俄得到了可耻的下场,成为埋在异国的鬼。

(张宗昌的白俄部队)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其实这支由苏联人组建的队伍并不是日军,而是伪满洲国军,是日本人的一个特务部队”。

这些身着类似日军军服,手持东洋刀,又长着一副俄国面孔的白人,来自俄罗斯,是当时关东军为了对付苏联所组建的。这支部队叫浅野支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二鬼子。

逃亡热潮

十月革命后,大批白俄军人逃到中国,苏联大清洗运动中,又有一部分苏联人逃亡到东北。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东北可以让他们来。混迹东北多年,奉系张宗昌手下就有一支白俄武装。

东北沦陷后,1938年,苏联准备对付苏联时,招收了一批来自苏联士兵,作为秘密部队,帮助日本。指挥官叫浅野诚,就此得名浅野支队。浅野支队有450人左右,执行的就是间谍任务,侦查渗透刺杀破坏等。换句话说,就是一群特务。

1943年,浅野支队活动频繁,被苏联发现,苏联严正警告日本,而此时战场上的天平已经倾向于苏军,日本就此也不敢有太大动作。1944年,日本将浅野支队改编为“满洲国松花江俄罗斯军人支队”,随后又改名为“满洲国第一骑兵独立支队”。

除了浅野支队外,日本人还组建了谢苗诺夫特务部队和别什果夫部队,都是由苏联人组成的部队,他们的任务都是为日军刺探情报,搞破坏。这些部队,虽说由关东军直接管辖,但是隶属于伪满洲国。

战争尾声时期,这些苏联人在日本溃败之际,解散的解散,逃跑的逃跑,还有一部分被日军杀掉。最终,在苏军到达时,一部分人投降。然而苏军并没有惯着这些人,枪毙一部分,其余的流放。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这些人并没有在日本人的作战序列里面,日本人没有傻到要用这批人去激怒前苏联人,最后让前苏联人把日本人在东北的利益全部吞了个干净。

世界上这批人,一开始来到中国的时间比较早,他们是早在当时前苏联发生十月革命,然后一大批隶属于临时政府,或者说是白俄军,在当时,前苏联的欧洲地带活不下去了。沿着西伯利亚一路跑到中国东北来了。

他们越过了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然后来到中国东北以后,由于长得人高马大,当时东北很多的军阀都希望用这批人来壮一下自己的军威,比如说张宗昌,每次打仗之前都给这些来自于北方的这些人高马大的俄罗斯人好酒好肉吃着,然后打仗,他们冲在第一线,其他士兵一看,哇,这冲过来的人又高又壮,逃都来不及,直接就跑了。

事实上,这一批人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国家情怀,本质上来讲,他们已经不再是属于前苏联人了,只不过是一帮在异域他乡寻求自己生计的一群可怜人。

后来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以后跟德国人结盟,傻子都能看得出来,德国跟日本是要前后加击前苏联,所以这一批当时在中国谋求生路的前苏联人就开始找日本方面接触,比如说我替你们打工或者是我帮你们提供一些前苏联的情报,你们给我肉吃就行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纯粹的有奶就是娘。

日本人也开心啊,日本人一方面对于前苏联并不太了解,所以需要这些人多给一些情报。此外,为接下来进攻前苏联带路,所以他就打着说我要光复你们临时政府要打败苏维埃政权,吸引了一大批的白俄加入了他们。

可是在诺门坎战役里面,日本人领略到了前苏联的厉害以后,这一批人基本上遭到了冷遇,知道自己打不过前苏联,所以干脆改变战略,不想北上了,南下,所以在中国东北边境设立的各种各样的要塞,这一说这一批来自于前苏联的人呐,你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了。

因此,这一帮人就一部分维持当地治安,另外一部分就加入了日本的情报机构。在当时苏联和中国东北的边境上面,可以说不断地开展爆破,刺探情报,刺杀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等到后来,前苏联到了中国东北以后,对于这帮曾经的叛徒,前苏联当然是毫不手软,一个一个全部揪了出来,然后杀了个精光。

虽然说日本人一直在利用这1p来自于前苏联的人,但是事实上日本人一直都不想公开这帮人的身份,同时也死活不承认这一批人是日本作战序列里面的一员,无奈啊,这些人最后只能客死他乡,成为了他乡的孤魂野鬼。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日军中的“特殊部队”――浅野支队,又称白俄军人支队!那么这只白俄支队是怎么流落到日军当中的呢?

1917年11月(公历),这是俄历的十月。著名的十月革命爆发,苏俄内战正式打响。冬宫被围,白俄政府全部缴械投降。苏联正式掌权!

白俄政府的投降致使一批白俄高级将领受到打压和排挤,甚至流离失所。有钱的白俄军官乘坐着汽艇,游轮离开了俄国,到达了上海,在得到中国政府的同意后,与在上海的亲朋好友团聚,但那些身份卑微的白俄军官,没落的白俄贵族阶层,只能靠两条腿走到了东北,走到了长春,走到了哈尔滨。

日本人利用他们的反苏情绪,不仅收编了他们,让他们做日本人的打手,讨伐队,甚至是间谍。还趁势在天津建立了白俄反苏军官学校。而日本人也帮当时满州国的统治者爱新觉罗溥仪建立了一支满州护国军,专门用来讨伐东北抗日联军,这支讨伐队以骑兵为主,给抗联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1939年,5月4日,第一次诺门罕战役爆发,此战以苏军胜利结束。日本关东军遭受巨大损失。其实在此之前,投降过来的苏联人(受日军中的白俄间谍的拉拢)就知道日本打不赢这场战役,他们不看好日军的坦克,认为装甲过于薄弱,根本不是苏军T36坦克的对手。甚至还预估过日本要想打进苏联,至少需装备4000辆94式中型坦克,可日本大本营还天真的认为这些苏军还是之前的沙俄军队的实力。结果日军是一败涂地。

1945年8月10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一周内灭掉了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同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白俄支队的下场可想而知。必定没有好下场。

二战中,日军中为何有苏联人?

不是苏联人,是前朝沙俄子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