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显然,是巴顿将军大放异彩的“法莱斯战役”,自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后一个月内,实际上美英联军只占领了沿海地区和滩头阵地,面对德军的拼命阻击,始终不能完成纵深突破,期间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组织了多次进攻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巴顿将军)

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12集团军群负责夺取卡昂 ,隆美尔在重伤之前一直组织德军在此顽强防守,尽管7月7日盟国空军对这座中世纪古城进行了狂轰滥炸,投下了2500吨炸弹,英军第2集团军仍然未能完全占领卡昂,蒙哥马利搞了一堆说词,声称德军战意强劲,同时轰炸破坏了道路使他的部队寸步难行,总而言之,就是冲不过去。

另外一侧的布莱德雷也是垂头丧气,对瑟堡的突击使他损失了30000人,仍然是对峙局面,德军利用地形地貌巧妙抵抗,美国第1集团军的一个师曾经在农田里推进180米,损失却高达1400人,攻击多次受挫。

(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

面对僵局,蒙哥马利连续提出了“眼镜蛇行动”和“古德伍德行动”等方案,一筹莫展的艾森豪威尔只能照准,7月18日,隆美尔被炸伤的第二天,美英空军出动2100架轰炸机飞向卡昂,向英军的预定进攻区域投下了7700吨炸弹,蒙哥马利的部队只推进了7英里就停滞了,德军不仅守住了防线甚至还实施了反击,而英军却损失了500辆坦克,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古德伍德计划破产。

美军进攻方向上的“眼镜蛇计划”更是灾难,7月25日由于空军偏离轰炸目标,4000吨炸弹使美军自己伤亡惨重,甚至炸死了前美军陆军地面部队总司令麦克奈尔中将,一踏糊涂。

(美国集团军群司令布莱德雷)

“7000吨炸弹换来7英里”,美英国内媒体一片哗然,美国舆论不仅大骂蒙哥马利无能,连艾森豪威尔的指挥能力都受到了质疑。

1944年7月底,一直被憋在英国失去兵权的巴顿终于获准组建美军第3集团军,并受命在盟军战线左翼实施突破,这位脾气暴躁的将军随即发表了上任演说:“不要他妈的为我们的侧翼操心,我们第3集团军不干这种事,我们的基本作战思想就是前进,不管从敌人的头上、脚下或敌群中穿过去,一往无前!”

(英国集团军群司令蒙哥马利)

巴顿集团军从8月1日开始发起进攻,迅速完成突破后四天内插入纵深200英里,横扫布列塔尼,攻克战略重镇布雷斯特,以突破、迂回、包抄的机动战法,形成了盟军对诺曼底德军的半月形大包围,彻底打破战场僵局,而一旦合围圈完成封闭,所有德军将插翅难逃。

此时克鲁格元帅已经去职,隆美尔回德国养伤,接任西线德军总司令的莫德尔元帅不顾希特勒不许撤退的命令,下令德军全速逃离法莱斯缺口,由于正面美英军队推进过慢,半数德军从法莱斯突围出去,但仍然被打死10000人,被俘50000人,技术兵器丟弃大部,德国“B集团军群”遭受巨大损失。

(巴顿、艾克和布莱德雷在战场)

法莱斯战役的胜利,使盟军史诗般突破了缠斗两个多月的诺曼底地区,装甲部队杀入一马平川的法国西北部平原,德军则难以在法国再组织有效抵抗,不得不退向德国边境和低地国家,是西线战场的转折之战。

自1944年8月20日起,盟军转入全面追击,25日前出至塞纳河左岸,巴黎解放。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西线战场的转折点就是诺曼底登陆战,虽然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了十余万人,同东线动辄上百万的伤亡比微不足道,但是这场战役的战略意义极为深远,德军彻底的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绝境,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几乎所有德国高层都已经明白德国在军事上已经毫无胜算。英美盟军几百万的陆军和无数的物资会投入西线,德军有限的军队会被盟军消耗殆尽。

到了1944年虽然德军在东线遭遇巨大的挫折,但是仍旧对战局抱有希望,德国的武器装备的产量也大大提高,他们希望通过一场反登陆战的胜利来争取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西线安稳,然后集中全部的兵力同苏军在东线做最后的战略决战,从而重获战略主动权。

从实际来看盟军在西线登陆成功后,几乎所有的德军将领都已经对胜利不抱希望,失败已经注定,只是早晚而已。西线的两位最高指挥官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联手向希特勒表明战争已经失去,现在该是下定决心争取和平了;即便如隆美尔、克卢格这样希特勒最信任的将领都开始同刺杀希特勒的密谋分子联系,而且刺杀事件也是在诺曼底登陆后发生的,足见这一登陆作战带来的巨大影响,此后德军将领不是在考虑如何击退盟军的进攻,而是如何摆脱希特勒的控制,尽快结束这场毫无希望的战争。

也有一种说法,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德国海军在大西洋之战中彻底的失败,由于盟军反潜力量和技术的日益增强,德国海军潜艇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放弃了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战。因此无数的军队和资源向英国本土运去,英国本土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反攻,作为盟军重返欧洲的基地。正是德国海军全面退出大西洋后,盟军才得以加快向英国运输各种作战物资,最终实现了登陆行动。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二战西线战场没有转折点,二战公认的转折点是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非洲战场的阿拉曼战役,中国战场的武汉保卫战,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德国的攻势已经显现出颓势,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在列宁格勒遭到苏军顽强阻击,不能再前进一步。

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在1941年末的莫斯科会战当中以惨败收场,全军后撤,已经无力攻下莫斯科,唯有南方集团军群的还有一战之力。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损失了80多万人,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只能由攻势转为守势,此战之后,德国彻底失去了灭亡苏联的可能性,在国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如果德国不能迅速灭掉苏联,德国只能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因为苏联战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抵挡得住德军。

非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不一样,尤其是太平洋战场,美国日本国力相差巨大,只要日本不能占领美国,等到美国全面动员之后,日本必败无疑。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丘胖曾经说过一句话:阿拉曼之前,我们未尝胜绩,阿拉曼之后,我们所向无敌!

这说的就是整个西线的转折点,北非发生的第二次拉曼战役。相比起开辟欧洲战场的诺曼底登陆,阿拉曼带动的转折效应更大,使盟军一鼓作气扭转了之前的颓势,卡死了第三帝国的喉咙。没有阿拉曼,就没有后面的一切。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纯粹是一场消耗战,蒙哥马利担任总指挥官,从1942年10月23日打到11月3日,英军阵亡7000多,总伤亡2万余,歼灭了4个德军精锐师和8个意大利师,总共歼敌5.5万。德军仅坦克就损失了350辆,可以说隆美尔一口气连裤衩都输掉了。这也是盟军打赢的第一次大型战役。

蒙哥马利为此获得了“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称号。

阿拉曼战役以后,北非的德军失去了一切翻牌的击毁,纳粹失去了控制中东油田和苏伊士运河的可能性。这些都将使德国未来的战争更加难以为继,也 因此非洲军团从此再也打不起什么大的进攻,只能缓缓撤退出地中海的这一侧,整个战略态势完全处于下风了。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提这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否定苏德战场是二战主战场和苏联红军的巨大功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东线战场的转折点,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为什么?

二战西线战场的转折点是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上午6点30分发起的以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盟军发起的诺曼底登陆战役。这场战役发动后不足一月,英美加三国已经有百万军队十多万辆军车占领了一个大规模的登陆场地,随后自由法国和波兰也从英国渡海而至,荷兰,比利时,,捷克,挪威,希腊等国的士兵也参加了行动。

一九四四年七月初,登陆部队集结兵力攻击德军以扩大滩头阵地的行动,他们克服诺曼底地区沼泽地多,地形不利,德军埋雷多和德军炮火猛烈的困难,陆续从各个方向发展攻势,到七月下旬,登陆部队俘虏和打死打伤德军十多万人,随着更多的盟军部队的到来,至八月底登陆部队共有288万人投入到西线战㘯中,在诺曼底登陆行动结束时,盟军已经重创或消灭德军40个师,击毙或俘虏德军师以上高级将领20人,缴获或者摧毁大炮3000门,坦克1万3千辆,飞机3500架,西线战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英国美国的空军基地向前的推进,德国的军火工业的彻底性轰炸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纳粹德军的持续战争能力进一步失去。

诺曼底登陆战役以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以攻下巴黎为标志胜利结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