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七七事变爆发前,旧日本陆军只保留了十七个常备师团和少量的守备部队,总兵力不过二十余万人,其中关东军只有七个师团。淞沪会战后,随着战争的逐渐扩大,日本陆军迅速扩增到四十个师团,总兵力约八十五万人,其中关东军增至了十个师团和九个守备部队,并成立了四个军部总兵力约三十余万人。
为了方便统一调兵和适应战争需要,1939年后日本大本营开始成立五大战略总军,包括在华派遣军、南方军、关东军、本土军和航空军,1942年关东军正式升格为了总军,也是关东军的巅峰时期,拥有十五个师团、一个装甲军、多个守备部队和混成旅团和两个航空军,总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人,为了配合寺内寿一的南方军南下作战,开始抽调兵力赴往南太平洋。
而二战德军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是一支陆军部队,下辖五个军22个师,总兵力不过27余万人,拥有34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500多辆坦克,在没有空军火力支援下,如何打一百多万的关东军?而且关东军还有两个航空军的火力支援。
如果只是双方地面部队对决,第六集团军27万人要想打赢都巅峰时期的关东军几乎不可能,虽然二战德军的战斗力很强,但关东军也很强不亚于德军。贝里硫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等哪场战役美军不是在巨大优势下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贝里硫岛战役,关东军第14师团第2步兵联队外加驻岛部队总兵力不过5000人,美军两个师四万余人在海空的配合下竟然打了两个多月才拿下,而且美军伤亡比例高达60%,可见关东军战斗力的强悍了。
所以德军第六集团军几乎不可能打赢巅峰时期的关东军,如果是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兵力最少的北方集团军五十余万人,与关东军方有一战之力;如果是兵强马壮的南方或者中央集团军群百万大军,随便一个可以吊打巅峰时期的百万关东军了。
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关东军,1919年就在东北成立,驻扎在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其巅峰时期拥有15个步兵师团,多个独立混成旅团,两支陆军航空兵部队,拥有兵力80余万,但对外号称百万之众。
保卢斯上将(战败前刚被希特勒任命为陆军元帅)指挥的德国国防军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战败前,已由德国B集团军群划归德国顿河集团军群管辖,总兵力将近30万,拥有榴弹炮、迫击炮等各类火炮3500门,坦克、装甲车约1000辆,战时获一支空军航空兵火力掩护。
下辖有3个步兵军,1个装甲军,3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步兵师,14个步兵师,1个高炮师等。
此外,有集团军直属部队,包括4个工兵营、2个烟雾发射器团、2个迫击炮团、4个轻型榴弹炮团、4个重型榴弹炮营,3个重型炮兵营等。
第6集团军是德国国防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仅第24装甲师带头冲锋,率1个摩托化师和2步兵师,就突破俄军顿河防线,将苏军逐出了卡拉奇。
击溃了苏军约12个师,5个装甲旅,进逼阿勃加涅罗沃地区,苏军被迫抽调斯大林格勒方面军5个集团军的兵力组建新的东南方面军。
所以,一旦第6集团军装甲部队打头阵,率摩步师和步兵师进攻,即使关东军兵力数倍于德军,在地势平坦的开阔地带爆发冲突,也是日本关东军所无法阻挡的。
原因很简单,关东军由于却乏坦克和重型火炮,所以难以让德军装甲部队的凌厉攻势停滞下来,在钢铁的大比拼中,缺钢少铁的以轻武器为主的日军,只能败下阵来。
当然,换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即使德军有装甲部队和重型榴弹炮,也不一定能攻下来,日军轻重机枪特别是三八步枪的精准射击,将令德军第6集团军付出高昂的代价,所以日本关东军也并非一无是处,所谓被德军吊打,那是不太现实的。
关键看在什么地方打仗,倘若是山地战,日本关东军就未必吃大亏,由于德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不能发挥,所以日军反倒可以发挥轻武器精准射击的优势,给德国步兵以大量杀伤。
所以关于巅峰期的关东军与德国第6集团军的对垒,这曲关公战秦琼的大戏,个人以为只能是半斤八两,各有优势,也都各有软肋。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日本的关东军在级别上相当于德军的集团军群级别,最鼎盛的时期拥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及坦克旅团,还有2个航空军,总兵力在120万人左右。而且当时关东军都是战斗力最好的常设师团和特设师团,远非后期组建的师团可比。
而德军的第6集团军以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编制为例,辖有2个装甲师,3个摩步师,14个步兵师,1个高炮师,以及大量的直属技术单位(以炮兵部队为主),这些单位都是为了进攻斯大林格勒而临时加强给第6集团军的。即使将这些部队全部齐装满员,兵力也不会超过50万人,不到关东军鼎盛时期的一半。
对比而言,第6集团军在实力上显然是同关东军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在武器装备和训练程度上而言,德军的装甲部队战斗力很强,但是步兵单位就不去关东军了,德军的步兵单位都是新组建和扩充的,同日军的步兵师团显然在训练程度上不在一个级别。整体来看,如果双方是在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山地地带作战时,关东军占据绝对的优势,而如果是在广袤的平原地带作战的话,由于德军的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日军,上第6集团军拥有几个装甲师和摩步师,事实机动作战的话,第6集团军还是有可以同关东军较量的可能的,假使可以打成几个果敢的合围战,歼灭日军的有生力量的话,第6集团军还有一定的希望。
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朱可夫最终在斯大林格勒进行的反攻战役代号为“铁钳攻势”,为了分割和消灭德军“B集团军群”编成内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苏军共集结了三个方面军11个集团军,总计11个集团军143个师110多万人,15500门火炮、1400多辆坦克和1300多架飞机(战场总兵力达250万人,还要应付退出高加索的克莱斯特装甲军团和担任救援任务的曼施坦因集团军)。
(关东军总司令,大将军衔)
战役的结果是德军虽然失败了,但苏军的兵力兵器损失仍然高于德军,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担任第6集团军侧翼掩护的罗马尼亚军队和意大利军队太菜了,三个集团军被苏军迅速完成了突破,进而切断了保卢斯的补给线完成战役合围。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没有辎重补给是无法作战的,戈林承诺的空投只是杯水车薪,这才是第6集团军不得不投降从而全军覆灭的主因。
德国人和日本鬼子自然是打不起来的,不能直接比较双方的战力,因此不妨可以用他们共同的对手、第三方苏联红军来作为比照的对象。
(第六集团军总司令保卢斯上将)
被110万苏军包围和消灭的第六集团军有多少人马呢?它进军斯大林格勒时下辖六个军(四个步兵军和二个装甲军)共14个师27万人,约500辆坦克和3000门火炮,后来又加强了预备队四个师,总兵力18个满编师约33万余人,并得到第四航空队1200架飞机的战场支援。
日本关东军的巅峰时期是1942年夏秋,为完成对苏作战准备而进行的“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之后,日军参谋本部从本土和关内战场向东北大举增兵,使关东军的总兵力达到31个师团、11个旅团、两个航空军大约85万人,当年10月才正式升为“总军”级别,之前还是军、方面军的建制,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跟第6集团军的主官军衔倒是对等。
(苏军朱可夫元帅)
1、从兵员数字上看,关东军大约苏军是执行“铁钳攻势”兵力的80%,不能构成苏军对德军第6集团军那样的压倒性优势。
2、从重武器的配置看,关东军更要差了许多,坦克约800辆,飞机750架,并且日本人的坦克吨位、性能和火力还要再打个对折,战斗力仍然要削减。关东军的火炮数量与第6集团军持平,也在3000门左右,但炮弹少的可怜。
3、就运输能力而言,第六集团军拥有6000余辆运输卡车,而关东军却不足800辆,机动能力和补给能力远逊于第6集团军。
4、在轻武器的配备上,德军的机枪、冲锋枪火力密度要大大优于日军,其实德军的标配毛瑟步枪没什么优势,也是五发弹仓的栓动步枪,但速射炮、战防炮、迫击炮等步兵支援火力优势明显。
(德军战斗小组)
就纸面战斗力看,德国第6集团军与日本关东军可以说是“半斤八两”,日本军队的优势是兵员二倍有余、士兵近战能力较强,德国军队的优势是技术兵器水平和空中支援的能力。但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化条件下作战时,部队的战术思想和陆空、步坦、步炮的协同能力,在这个领域,纳粹德军领先于苏军、苏军领先于日军,代差将近20年,也是纳粹在战争初期横扫欧陆的主要优势,单纯依靠兵多是没有用的,苏德战争第一阶段,德军一线兵力不过300多万人,而被俘苏军超过500万。
淞沪会战,日军投入了大约30万部队,国军累计投放达到70万大军,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中国军队失利。
(日军战斗小组)
诺门坎战役,苏军消耗了31000吨弹药,关东军所有的重炮都被打哑火了,而在斯大林格勒这一数字达到了80000吨。日军火力被苏军彻底压制的原因,不仅是重武器数量难以匹敌,更主要的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运输能力不够,这两点是天生的硬伤,就更无法跟德国的军工实力相提并论了。
关东军最终也没敢与德军夹击苏联的因素之一,是弹药、汽油和粮食的不足,并且它的31个师团中只有7个是番号在20以内的主力师团,而德国第6集团军是东线最精锐的部队,单拉出任何一个满员师来,都可以碾压日军一个常备师团,如果是二三流的警备师团,战力差将更为明显。
(保卢斯投降前被晋升陆军元帅)
所以笔者的结语是,如果斯大林格勒战役时保卢斯的对面是日本关东军,那么以日军较为落后的武器装备、有限的弹药生产能力、糟糕的后勤运输补给以及呆板的步兵战术,是很难取得战役胜利的,最可能的结果是日军凭借人多和疯狂形成对峙,演变成拼实力的消耗战,再不济保卢斯也能全身而退。
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打不过,百分之百打不过。日本海军完虐德国,但是日本的陆军和德国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巅峰期的关东军能打过德国第6集团军吗?
感谢邀请!先看一下巅峰时期的日本关东的实力:日本关东军的兵力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逐渐增加的,到1942年10月,日本将关东军由原来的方面军升格为总军。此时的日本关东军下辖2个方面军,总共31个师团,以及机甲军、防卫军和第二航空军,总兵力约85万人。
再来看一下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实力:下辖第8、11、51三个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部队番号为第44、71、76、79、94、100、113、295、297、305、371、376、384、389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为第3、29、60师,第9高炮师;其直属部队为第51和53迫击炮团,2个烟雾发射器团,4个炮兵团和4个炮兵营,3个重型炮兵营等,总兵力约33万人(这是德国第六集团军1943年的编制)。
日本的关东军和德军第六集团军相比,除了数量占优势之外,在火力、武器装备、战斗力、后勤运输等方面均不占优势。日本关东军的机械化程度远远达不到德军的水平。因此,巅峰时期的日本关东军根本打不过德军比较强悍部队之一的第六集团军。日本关东军只能欺负一下中国军队,在美军和德军面前就是战五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