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战力如何?
日本海军陆战队是日本帝国海军为登陆作战临时编组,特殊编成的部队,隶属于日本海军。由于海军对地面部队整备工作不重视,造成日本海军陆战队的装备根本比不上陆军,战斗力也差。所以日本海军陆战队并不是什么精锐部队,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是完全不同的,实力根本无法和美军相比。
本来日本海军的任务在于海上同敌人进行舰队决战和夺取及维护制海权,然而在作战时也有对敌军要塞军港攻击施行局部性地面作战的需要,原本地面作战是陆军的主要任务,不过因为日本海陆军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在许多情况下不易协调,于是日本海军干脆自己编组地面兵力。 最初日本海军是师法英国海军而建立的,海军陆战队也是英国式的,不像美军那样有另外独立的系统,而是由军舰上的士兵编组而来。军官干部的养成则是由海军士官学校藉由从英国聘来的教官协助下进行陆战教育训练。 日本海军士兵在海兵团入伍时都会给予基础的陆战训练,故自军官将校到一般士兵对于陆战都有基本的概念和常识。之后再根据需求进行分科教育,各兵科的士官兵分别在海军兵学校和海军炮术学校习得专门的知识,而上舰的官兵在具备了陆上勤务技能的同时,在海上勤务中亦会藉由各种机会对陆战技能予以训练。
日本海军陆战队历史上的首次作战则是在1874年的“佐贺之乱”中,海军陆战队的名称即来自于此,在此之前一直以海兵队作为代称。随后在1877年的 “西南战争”中,海军陆战队在各地登陆和陆军协力作战,给西乡军造成了很大困扰,在这场战争的经验基础上,日本海军陆战队逐渐发展成正式的战斗部队。 进入昭和时代,海军陆战队的编成大都是以辖有3至4个中队的大队规模编成。但由于没有各自独立而完整的支持机构,只能附属军舰或舰队行动。 “一.二八”淞沪会战后,日本海军建立了“海军特别陆战队”,特别陆战队和船舰陆战队的差异在于前者有固定设置的地区,所以也就再在名称上加上地名。比如“上海陆战队”,“卢沟桥事变”之后该部队也投入上海以外的汉口,青岛,厦门的作战。
随着日军深陷中国战场及紧接而来的同美国关系恶化,日本海军大量整备海军地面战斗部队。在1941年4月开设馆山炮术学校专门培训陆战和地面防空的基层干部人才,而为了教授有关步炮兵装方面的知识,其教官大多仰赖于陆军的协助。从此之后,日本海军除了从舰船抽调的水兵及上海特别陆战队外,开始陆陆续续拥有更多的海军陆战队,甚至有了属于海军的炮兵部队、空降部队和战车部队(真是好诡异的组合)。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二战前期配合陆军的闪电进击,协同舰队,航空队对敌军作战,进攻各海岛及占领海上要地,立下了不少战功。但在瓜达卡纳尔岛之战后,只能分散驻守于各孤岛间,与优势美军作困兽之斗,最终全军覆灭。
二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战力如何?
关于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情况,国人大概知道的比较少也不奇怪,毕竟现在天朝还是抗日神剧乱飞的时候。但如果说日本海军陆战队弱于日本陆军这些话题的话。那就真可谓是无知了。
1936的二二六事变中,当听说陆军的镇压部队裹足不前的时候。日本海军将领丰田副武咆哮着说:“陆军没这个意思,就让海军来干。”丰田副武说的是,如果陆军不出动陆上部队去镇压叛军,海军将出动陆战队去镇压叛军。丰田副武当时任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而且在事情发生后,确实出动了横须的陆战队,如果局势恶化,陆海军陆上部队火并的结果一定会发生的(当时海军就派出陆战队去保护退役大将的私宅)。
1937年的第二次淞沪会战,也是由日本海军陆战队打头场的。这时候的全称是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笔者就不展开说名字含义了)。这次作战结果,我们知道了,中国军队没有能把五千人的海军陆战队赶下海。有人会说这是指挥者的失误。但就笔者看来,就算中国军队真的有可以全歼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实力。也没有再次全歼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机会了。
1932年1月28日,爆发了第一次淞沪会战,当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出糗不少。最后是厚着脸皮求陆军支援。虽然第二次也是类似的情况,但这次,日本海军陆战队是有备而来。以驻上海的日本海军司令部来说,日本海军得知如果开战,肯定会困守陆地,所以将司令部加固到能承受200毫米以上舰炮打击的军事要塞。可以这样打比方,就是把当时长门号军舰叫来,用长门的410毫米巨炮轰击,也不一定能短时间就能把司令部轰塌。
除了要塞坚固以外,一旦开战,日本军舰随时可以支援海军陆战部队的行动。到时候,或者说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是,当中国军队攻击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时候,日本军舰用舰炮轰击中国陆军部队。日本海军飞机出动,轰炸中国军队阵地。可以说正是因为日本海军所持有的武器,才给了日本陆军上岸作战的时机。
有人会说,武器好不一定部队好。所以一些人认为海军陆战队的实力不济,不然怎么在抗战中少见海军陆战队的经历。笔者就简述下淞沪会战以外,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抗战和二战战场的战例。
除了1937年的淞沪会战以外,当年日本海军陆战队独自占领青岛,放了日本陆军的鸽子不说。还认为青岛就该由海军来统治。
武汉会战开始后,日本海军陆战队派遣3个大队上陆作战,后来的南昌会战中,不仅是死守南昌的海军陆战队,等到陆军增援部队赶到。早在南昌沦陷前,就有海军陆战队和中国陆上守军交火的记录,还是中国守军被陆战队击败,撤守阵地。武汉会战前的一个月,日本海军第2联合陆战队攻占厦门。这个联合特别陆战队是几个陆战队合并使用的称呼,这其中包括了横须贺第二特别陆战队,吴港第三特别陆战队,佐世保第七特别陆战队。如果参照后来攻占海南岛的陆战队兵力,这三大陆战队总和不少于3000人。
1939年,日本军队攻占海南岛,日本陆军只占领海口,海南岛剩下的三亚等地,都交给海军攻占,海军出动四个陆战队,以及日本军舰人员随行,达到了3000以上。兵力接近陆军的联队(陆军联队大约3800人),但如果算上一起行动的日本军舰,实力当然超出兵力数量。
然后看太平洋战场,日本海军攻占威克岛的部队,有一部就是从上海陆战队抽调的。后来结果证明,一旦陆战队上岸,其战斗力不弱于美国守军。
1943年的塔拉瓦岛之战中,日本海军的横须贺第六特别陆战队加上佐世保第七特别陆战队,还有一部分朝鲜劳工,总计五千人的守军。在11月20日到23日,这三天时间内。日本海军陆战队全军覆灭。但美国军队经过这次战役,留下了“恐怖的塔拉瓦”的传说。有着火力和人数优势的美军被劣势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击败。当时的美军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在事后的私人信件中承认:“从没见过像塔拉瓦那么狰狞的战场”。
相信到这里,对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实力会清楚了吧。
二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战力如何?
1937年8月9日傍晚,日本驻沪特别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兵斋藤,驾驶三轮摩托硬闯中国军队的军事禁地虹桥机场,负责警备的“保安队”开枪射击,两个日本人立刻被送回了老家,这就是引发八一三淞沪会战的“虹桥事件”。其实日本人判断的没错,虹桥守军确实不再是地方保安队,而是张治中秘密派来接防的独立第20旅钟松(黄埔二期)所部,穿着保安队制服的中央军野战部队。根据1932年的《淞沪停战协定》,中国正规军队是不能在上海驻扎的,所以进行战备的张治中只能暗渡陈仓。也就是说,淞沪会战最先出场的鬼子,就是海军陆战队。
二战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多以3到4个中队编成大队级建制,并无联队及以上的编制。由于海军对警备工作不甚重视,因此陆战队装备和兵员素质都逊于陆军,所以它与现代各国海军陆战队不同,并非精锐部队,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没有独立的后期和重火力支援单位,完全附属舰队执行作战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执行众多小型岛屿的守备任务,日本海军开始大力扩编陆战队规模,到1945年的峰值是262个大队。
彼时驻上海的日军是由长谷川清海军中将指挥的第三舰队,陆上作战的主力是下属的“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所部下辖五个大队,每个大队540余人(无机枪中队),从大队编制可以看出,其战斗力与日本陆军师团的差距还是蛮大的,一个甲级师团的步兵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和一个机枪中队约1100人,几乎是海军陆战队的两倍兵力。大川发觉中国军队有异常调动,安排了数个侦察小组探听虚实,被击毙的大山和斋藤就是其中一组,只不过这个侦察方式有点可笑,强行送死。
但是这两人的死毕竟给了日本海军强烈反应的借口,立即给上海市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其实发与不发不重要,既然战争不可避免,中国方面已经决定先下手为强了。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随即命令第87师王敬久部、第88师孙元良部开进上海,1937年8月13日下午3时,搜索前进的88师先头部队一个营在八字桥与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第3大队遭遇,双方接火,淞沪会战的第一枪就这样打响了。
日本陆海军两家打小就不和,当初向淞沪地区派遣驻屯部队时,日军大本营考虑到江南多为水网地区,上海又临江靠海,就把警备任务交给了海军,海军能够上岸的自然就是海军陆战队。“虹桥事件”爆发后,日本内阁和陆军都还没有表态,海军首脑首先激动起来,叫嚷“陆军不出兵,我们自己干”,于是再调佐世保的海军陆战队机动部队(2400人)驰援上海,加上原有驻沪部队,日本海军陆战队集结的兵力达5000余人,大约等于陆军一个旅团的规模。
日军在上海的虹口租界和杨浦地区盘踞多年,修建了坚固的钢筋水泥工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海军俱乐部等大楼全部得到加固,使缺乏平射炮的中国军队非常棘手;另外,海军陆战队还可以得到日本舰队大口径舰炮火力和航空兵的倾力支持,所以几天打下来,中国军队丝毫未占上风,张治中有些着急上火。
8月20日,宋希濂第36师抵达战场,一举突进汇山码头,杀得日军百余人逃进英租界缴械,此类情况在1937年的日本陆军中是不会发生的,由此看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单兵战斗力虽然还是高于中央军,但略逊于陆军。
与此同时,第87师几经血战,攻入日本海军俱乐部;第88师付出重大伤亡占领坟山阵地,三个德械师都有进展,攻击线一步步前移,第二梯队援军的第11师彭善(黄埔一期)部、第98师夏楚中(黄埔一期)部也到达战线后方,如果日本海军陆战队得不到增援的话,真的就被扫进黄埔江了。
大川焦头烂额,长谷川清也绷不住了,一日之内给东京的海军军令部连发三封求援电,同时命令驻旅顺的海军陆战队两个大队火速登船南下增援,淞沪战场的陆战队兵力至此超过9000人。经海军大臣米内提议,通过日本陆海军的“恳谈”,终于就联手出兵上海达成一致,日本陆军动员名古屋第3师团和善通寺第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前往淞沪战场,搭救陷于苦战的海军陆战队。8月23日藤田进第3师团开始登陆,中国军队苦战十天,功亏一匮。
不过从此以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再不敢托大,在进攻南京和武汉的战役中,多担任长江两岸的辅助和警备任务。南昌战役中,为使第101师团能够集中兵力出城作战,日军从上海调来6000名海军陆战队,但是仅仅负责守城。二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战力如何?
战斗力还是可以的,海军陆战队因为单位规模不大,投入的战斗也规模有限,反而对日军这种单兵素质高集群火力弱的军队有利。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淞沪战役和太平洋战争的若干小规模夺岛战都打得还不错。当然大战役就不行了,一来编制太小,二来缺乏重武器支援,大岛还是靠陆军出动,那么多数因为陆军武器战术不足导致的失败都可以把责任推给陆军马鹿!
二战中日本海军陆战队战力如何?
据媒体报道,3月26日,日本正式开始其所谓“水陆机动团”的筹建工作,实际上就是披着马甲的海军陆战队。根据《波茨坦公告》,日本在战后是不得发展诸如海军陆战队等进攻型力量,这是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警惕的!
二战时,日本人对海军陆战部队的建设是不很重视的。全面入侵中国前,日本的海军陆战队甚至只是由一些军舰上的舰员临时组成的战斗小队的形式存在,总兵力人数很少。比如,日本驻扎上海租界的海军陆战队号称有三个大队,但总人数只有一千四百余人,由植松磨练大佐指挥,总兵力还不及日本陆军一个大队多。而且,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长期以来一直矛盾极深,以至于双方的武器装备开发都是各干各的,故此陆战队的装备比陆军差了一个档次。
(在上海横行一时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但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一直是入侵中国、东南亚各国的急先锋。早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日本参战的军队就是由海军陆战队组成。1932年第一次“淞沪战役”,也是由日本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进攻匣北中国驻军挑起。此战,我十九路军英勇抗敌,与敌展开激战,一度打得日本人抬不起头来。日本海军被迫增兵七千多海军陆战队,战局仍未有好转,最后日军匆忙调动陆军第九师团和第十二师团部队登陆投入战斗,总算顶住了中国军队的进攻,此战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战果并不尽如人意。不过,这也让日军意识到需加强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的重要性。于是,日本海军重建了驻上海海军陆战队,增加了兵力(至第二次“淞沪战役时”兵力已超过4000人),加强了装备。
(淞沪会战中的日本海军陆战队)
1937年,第二次“淞沪战役”爆发,国军先期以三万精锐(其中包括第87、88德械师)主动进攻日本上海驻军(即日本海军陆战队),不料打了二十多天,竟无法全歼这支日本海军陆战队,打下日上海租界,以至日本陆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会战”国军全线溃败。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铁路边阻击中国军队进攻)
之后,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东南亚、太平洋战场上也有多次参战记录,但在太平洋上被美军收拾得一点脾气都没有。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海军陆战队的战力比陆军弱,但对于当时的国军还是强一点的,在美军面前则不值一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