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其实在都梁的《亮剑》 小说原著里,独立团保卫干事朱子明就是个软蛋,被捕后只用鞭子抽了一顿就叛变了,前后不到24小时。电视剧里多少还给美化了点,开始宁死不屈,后来在山本“3600刀凌迟”的心理战之下崩溃,做了可耻的叛徒。《雪豹》里周卫国落草的大哥也是这个名字,没看出来哪里好听呢。

就那么几鞭子,远谈不上遍体鳞伤,何况鬼子也一定会想到这一层,该遮的遮,该治的治;至于身体上的伤疤,李云龙又不能跟朱子明一起去洗桑拿,是没有机会发现的。硬要说李云龙没有怀疑过,也是冤枉了李大团长,从朱子明返回赵家峪独立团团部开始,一系列反常的表现已经引起了李云龙的警觉,否则不可能新婚之夜仅凭朱子明离铺未归就命令部队紧急集合,只是山本来的太快,没有时间详细调查而已。

另外,作为独立团保卫干事,属于团政治处的下属人员,实际上朱子明是向政委汇报工作的,也解释了自己执行任务负伤了,因此,他叛变后与李云龙接触的次数并不多。倒是赵刚有一定的责任,看人的直觉确实不如李云龙,对一个满腹心事的叛徒来说,许多行为言谈是应该有些露马脚的,并且刑伤和战伤显然是有区别的,可惜没有引起赵刚足够的重视,并非市井中混出来的北大学生,察颜观色还是稚嫩了些。

第一次是李云龙和秀芹在夜里撞见朱子明,“保卫干事”是肃奸反特的,并没有查哨的任务,那是警卫连的工作,刚去村外送完情报的朱子明骤然撞见团长,心下十分慌乱,只好用是政委安排他来查哨的借口搪塞,并且废话一车,所谓“解释就是掩饰”,李云龙已经感觉到朱子明有些反常,可惜忙着跟婆娘亲热,没有进一步深究。

第二次是全团庆祝李云龙大婚的酒席上,由于当夜山本就将采取行动,朱子明非常心不在焉,大家还没端酒碗呢,丫先一口气干了,一旁的段鹏都看不下去了。当朱子明特地端起酒碗敬李云龙的酒时,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细心的李云龙确实也有所察觉,只是在那个场合下,不方便甩开大家单独谈话,但是,老李绝对上心了。

第三次就是洞房花烛夜的查哨了,烘托李云龙的革命精神高于圆房只是一部分,这个桥段已经充分说明李云龙心里的不踏实,否则的话,政委、和尚或者段鹏随便谁,李云龙招呼一声都可以代查,大约还是朱子明的系列反常让老李起了疑心,直觉令他很是不安。

要知道,查哨未必就一定去战士们的营房查铺的,李云龙最先去的不是村口明暗双哨,而是朱子明的住处,发觉有异,村口暗哨的枪响,一场危机来临了。

在敌人那里签过“自首书”以后,太多的叛徒已经无法回头,因为就算跟组织坦白,也是名誉扫地从此不被信任。朱子明还算良心未泯,还曾经试图哄骗山本放弃行动,可惜太天真了,最后死的也是窝窝囊囊。

《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根本原因就是朱子明不归李云龙管,归政委赵刚管!

八路军的领导都采取双头制,有团长也有政委,在亮剑中,也不是一次强调,李云龙管打仗,赵刚管生活,什么是生活,除了打仗全是生活。

而朱子明本身就是保卫科干事,是政委那边的人,而保卫科就是肃清特务的,独立团之所以会选择赵家峪村,是因为地形好,而想要驻扎下来就需要对村子里面的人的背景进行排查,这个工作就是赵刚和朱子明一起完成的,但是万万没想到朱子明实际就是特务,这一点的确有点狠!

朱子明在完成赵刚安排的任务中被俘虏,经过审讯,山本一木用心理战将其打垮,朱子明就成了日军在独立团中的卧底了,当时朱子明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的,虽然身上有点伤,但是朱子明的解释是,路上遇到了鬼子,打伤了。

赵刚的反应不是怀疑他是不是出了状况,反而让其养伤,并且从事一点轻点的活。

所以,这个锅说到底不是李云龙来背,而是赵刚,你一个政委,不但没能肃清组织内的叛徒,反而叛徒就是你的人,你说你有没有责任。

这主要还是由于赵刚对人的警备心不足,赵刚是燕京大学毕业,而且是延安方面培训过来的人,也就是说,赵刚没有多少基层工作的经验,学历和履历起点都很高,对待下面的人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在和群众讲话的时候就老是那一套,深入不了群众。

赵刚是因为在赵家峪战斗中负伤,这也就算了,如果赵刚没有负伤,你的人当了叛徒,你却没有发现,那肯定是要受处分的,当然了,受伤就那么地了。

李云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肯定是有的,李云龙是一个警戒心特别强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巡逻,并且查明哨,暗哨,按照道理,如果放在平时,李云龙肯定能发现,关键是李云龙当时正在跟秀芹搞对象,对这些事没那么上心。

比如,有一天晚上李云龙和秀芹在拉拉扯扯的时候,就和朱子明遭遇了,当时朱子明开始搪塞,李云龙也有所怀疑,问他查哨的事,不归保卫科管,朱子明说赵刚让的,其实,如果这个时候李云龙找赵刚对峙,朱子明也就暴露了,但是赵刚来找李云龙的时候,拿他搂秀芹的事要逼他成亲,这下子李云龙也乱了分寸,重点也就不在朱子明身上了。

在李云龙洞房花烛那天晚上夜里查岗的时候,第一个排查的就是朱子明那屋,并且问是谁的铺,一听是朱子明,看被已经凉了,就知道朱子明有事,立马集合部队。

团长这样的职务本来就不好当,而且事情还特别多,但是八路军的团长主要负责打仗就行,生活上有困难有政委,像楚云飞部手下钱大钧叛变,楚云飞还得自己去清理门户,这一点照比我军是差多了。

从后来李云龙打电话给赵刚,说自己快不行了,骗赵刚去他那里,赵刚上当受骗这件事来说,赵刚还是太单纯,一个厉害的政委,察言观色能力,那绝对不一般,李云龙说的话,那应该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

即使李云龙说完了,立马打电话给李云龙军部的其他人接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所以,赵刚还是太嫩了。

《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亮剑》中的朱子明回到部队,是吊着胳膊回来的,他说是手上负伤并不太重。赵刚简单地询问了一下,他用花言巧语就应付过去了。当时并没有引起赵刚的怀疑,赵刚继续让他做保卫干事。

当时部队刚刚突破鬼子的重重封锁线,负伤也在所难免,他又经过敌人伪装。当时形势特别复杂,归队迟了,又有合理的解释,也就过去了。

其实,朱子明引起过李云龙的怀疑。就是晚上李云龙在和秀芹说话的时候碰到了朱子明,朱子明的神色有些慌张,因为他是去野外送情报去了。但是晚上黑灯瞎火地掩盖了他的神色,并没有被李云龙看出来。李云龙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不睡觉,他的解释是奉政委赵刚之命查哨。李云龙就说,查哨?保卫干事还负责这些。朱子明走后,李云龙和秀芹说,这小子从回来以后好像欠着大伙儿似的,原来可不是这个脾气。这时李云龙对他是有所怀疑的,当时秀芹忙着和他说话,他也就没有过多地想。

朱子明良心未完全泯灭,说他好像欠着大伙儿,实际上就是他当了叛徒,有愧于大家。我们知道受良心谴责,是不好受的。所以在李云龙和秀芹结婚的时候,他心不在焉地端起酒,没等赵刚说让大家喝,他就先喝了。明明赵刚说喝完了三杯酒,不再喝的时候,他还非要敬李云龙酒,致使李云龙脾气上来了,把大伙儿都轰走了。

我们都知道,在政委赵刚和李云龙俩人僵持的时候,大伙儿都不好说什么。赵刚是坚持原则,当时敌情复杂。大家不能喝多了,要保证大家的安全,再说生活上是赵刚说了算,李云龙因为高兴,想着多喝也无可厚非,但是在这个时候,他插上一杠子,确实出乎大家的意料。劝酒也先轮不上他呀。

再有李云龙新婚之夜照常出去查哨,首先就查到了朱子明的住处确认是朱子明的铺位后,李云龙把手往被窝里一伸说,被窝都凉了,出去时间不短了。赶忙紧急集合,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准备,遇到鬼子特种兵这样的劲敌,李云龙率部才突围出来。但损失严重,政委赵刚身负重伤。

朱子明叛逃到村庄的后面,见到了山本一木,他还想提议山本一木不要在这个时候下手,但是山本认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后来朱子明也加入了这个特战队,窝窝囊囊地被晋绥军打死。

《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第一,朱子明负伤被俘,确实被敌人拷打过。但是李云龙并不知道朱子明曾经被俘虏过并叛变。

第二,当时晋西北的形势是比较复杂,出去执行任务,碰到情况,耽搁个几天才归队是家常便饭,所以朱子明即便是晚归队几天,也不会引起怀疑。

第三,就算朱子明遍体鳞伤,可八路军没有这一条:每个回来的人都要扒掉衣服检查!如果有肯定会暴露:执行任务,有个摔伤枪伤碰伤可以说得通,有被拷打的痕迹,那就有问题了!

还有就是朱子明回来的时候是吊着胳膊的,这个伤究竟是此前战场上负的伤,还是拷打的伤,还是制造出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负伤归来,本身就能够让人产生同情心,觉得“太不容易了”“九死一生”,

《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回答:原著小说和连续剧。

因为在原著小说中,这个问题根本就算不上是问题,在剧本的人设中,朱子明根本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戏份,更没有被捕之后扛住酷刑,但却没有承受得了3600刀凌迟的心理压力的那段情节。

在原著的剧本中,他就是一个软骨头,其在外出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被日军逮捕,被抓之后就立刻选择叛变,从被捕叛变到签字画押,再到自愿成为日军安插在独立团的内鬼,整个过程不过几个小时而已。甚至事发当天,更换了新的身份的朱子明就被日军迅速释放,并立刻返回到了独立团团部。

由于整个过程持续不到24个小时,朱子明几乎是白天从独立团团部走出,晚上又返回独立团团部。如此短暂的时间,独立团的上上下下谁也想不到朱子明已经瞬间变成了叛徒。

时间又短,身上又没伤,谁又能怀疑他呢?但是在连续剧当中,这个细节也的确存在疑问,话说朱子明在抵抗被捕的时候肯定受了伤,随后在酷刑的环节也同样受了伤,甚至在山本一木审讯的时候,连朱子明的眼睛里也一次流出了血水,可见其伤的不轻。即便他事后选择叛变,可遍体鳞伤的他返回独立团团部之后,难道没有人怀疑他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至少根据后来的剧情来看,独立团还真没怀疑过这个问题。

1、有关朱子明被俘虏的时间,剧中并没有交代,但考虑到这是晋西北铁三角重聚之后,那他叛变的时间肯定在1943年3月之后。

众所周知,从这一时期开始,除了豫湘桂战役等少数战役外,侵华日军已经基本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下。对八路军根据地的扫荡更是逐年降低,在双方已经接近对峙的状态下,双方爆发战斗的频率也是逐次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子明外出遇险的几率自然也是越来越低。

尽管他不幸中奖,但过度的大意却也让独立团团部对他没有产生怀疑。

2、在平田一郎被击毙前与下属的一次对话中,平田一郎曾经提到朱子明叛变后,他与日军的联络一直很消极,并且多次在预订时间没有送出情报。平田一郎还强调倘若朱子明在未来有所异动,他就把朱子明叛变时所写的自白书送到独立团的总部去。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朱子明叛变后,也不知道心中还有些许良心还是胆小怕事,他一直尽可能地降低自己外出与日军的接触频率,无形当中自然也增加了独立团对他的信任。

3、但再怎么信任,朱子明身上的伤肯定是掩盖不掉的,为了避免独立团的怀疑。朱子明和日军就采用了一个小伎俩:延迟回去!

简单地说,就是朱子明在这一期间养伤,等到部分伤痕伤愈被掩盖后。朱子明就大摇大摆地回到独立团,对于这一过程的失踪,朱子明也给出了很合理的解释:自己与日军遭遇并在战斗中受伤,为了摆脱日军的追捕,自己随后一直躲在老乡家养伤。

话说八路军的根据地到处都是,心向八路军的老百姓也有很多,随便找一个老乡家并在其家里养伤,这种解释也很合理吧?

当然,为了让这样的谎言更逼真一点,日军有可能真的会买通一户老百姓,伪造成所谓的曾经救过朱子明的那户百姓,即便事后独立团派人来调查,在这户百姓言之凿凿的背景下,独立团也查不出朱子明的可疑。

《亮剑》遍体鳞伤的朱子明回到独立团,为何没有引起李云龙的怀疑?

光看朱子明这个名字想不起这个人,一看到照片就想起来了,朱子明就是长得还不错、眼睫毛很长,但却在李云龙结婚当天里应外合配合日本人的叛徒啊。白瞎了这么好看的皮囊。

如果薛菇凉没记错的话,朱子明并没有遍体鳞伤回到独立团,何况他已经叛变了,日本人怎么可能会傻到让他破绽百出地回到独立团,自然是为他做了各种处理。

但他的确早该被怀疑的,却愣是没被火眼金睛的李云龙看出来,反而差点导致了整个独立团团灭,这背后的原因值得说道说道。

第一,朱子明外出办事被日本人抓住之后,并没有遭受太大的酷刑。

即便身上有伤,但别人总不能扒开他的衣服看吧,而且他脸上的伤,对于作战不对来说,太正常了,实在不值得一提。所以很难从伤口上判断他叛变了。

别忘了,审他的可是山本一木,这个擅长医术又擅长心理研究的人,早就一眼看穿了朱子明。他就没打算要靠着酷刑来让朱子明就范。虽然朱子明口口声声视死如归,可是山本一木却说要给他三千六百刀的凌迟处死,直接把朱子明给吓破胆了。之后根本不用打,朱子明就叛变了。

第二,朱子明从被敌人抓走到投诚叛变的时间很短,这个山本一木也说过,几个小时最多半天功夫,根本没人来得及发现他被抓了,他就已经被放了出来。再说了,谁会掐着时间算他应该几点几分回部队,他一个出来办事的,在路上耽搁个一点时间,并不会让人怀疑。

第三,朱子明给自己找好了借口,他回到部队的时候,脸上的确带着伤,但是他对李云龙说路上遇到鬼子干了一仗,别人没有不信的理由。谁会想到他是因为被抓了受刑打出来的。

第四,说到底跟李云龙有很大关系,一方面李云龙太自信了,以为独立团的每一个人都是好汉;

另一方面当时李云龙只顾着和秀芹的那点事,又是亲亲我我,又是结婚办喜事的,警惕性都降低了。

既然后来他一摸朱子明的被窝发现是凉的,就知道不对了,其实他还可以更早一点看出朱子明的不对劲,但是他自己都忽略了。

比如朱子明晚上出来查看暗哨,遇到了李云龙正在跟秀芹拉拉扯扯爱不爱地说个不停,李云龙被秀芹分散了心神,根本没对他怀疑。

插一句,活该秀芹后来被炸,整天缠着李云龙非要问个爱不爱,结果让李云龙掉以轻心,而且还因为他们要办喜事,全团只知道高兴,乱纷纷的,给了山本一木的偷袭之机。

*******看更多娱乐资讯、娱乐回答,请关注薛菇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