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答案是没有。作为典型的德意志职业军人,隆美尔一辈子不可能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的最高领袖。虽然到了战争后期,隆美尔确实认为战争应该结束,挽救德国不再受战火蹂躏的最好方法,就是希特勒下台。但是隆美尔认为,哪怕让希特勒受审,也不应该暗杀他。

隆美尔和希特勒,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在一战时当过步兵,都是运动战的鼓吹者,有差不多的身高。在贵族家庭和军事世家出生的将军云集的德国军界,他们都缺乏背景。希特勒在狱中,读了隆美尔为军官学校编写的教材,对他的战术思想大为赞赏。

所以希特勒掌权后,数次破格提拔隆美尔,到非洲打仗1年就成为上将,半年后晋升为元帅。百忙之中的希特勒,总是第一时间回复隆美尔的信件。对此,隆美尔又总是在给他妻子露西的信中,表达无比的感激与自豪。

希特勒对隆美尔的直言上谏,从来不怪罪,最多笑称“我的将军,你完全不懂政治”。隆美尔是唯一一个与元首握手时,常常不摘手套的纳粹高级将领,也是唯一一个敢于违抗希特勒命令,阵前不通过德军最高统帅部,就改变计划的纳粹元帅。希特勒对此,一直十分宽容。

另一方面,隆美尔又对希特勒的知遇之恩感恩戴德,专门制作了一本烫金的皮革面战地日记,贴上他拍摄的沙漠照片,作为礼物题赠给希特勒。但是,任B集团军群司令期间,隆美尔力劝希特勒结束战争。从此,这一对君臣渐行渐远。

由于当时隆美尔在军界,尤其是在盟军眼中,声望极高。所以策划推翻希特勒的德国军官们,曾找过隆美尔,希望他能出面举起反对希特勒的大旗,并承诺事成之后,由隆美尔担任国家领导人。这一提案被隆美尔拒绝,但隆美尔也没有告发他们。

隆美尔认为,如果希特勒被暗杀,德国会大乱,局势会更糟糕。隆美尔的参谋人员与斯陶芬贝格过从甚密,也知道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并告诉了隆美尔,据称,当时隆美尔一声未吭。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失败后,纳粹进行了大搜捕、大审讯和大处决。

有参与者受刑不过,说出了曾鼓动隆美尔并请他担任国家领导人的方案。从希特勒最后对隆美尔的处置来看,他也没有真正相信隆美尔参加了对他的暗杀行动。否则,隆美尔就可能会像纳粹军事情报局局长卡纳里斯一样,被捕受折磨致死。

希特勒最后赐死了隆美尔,但给了一个国葬礼,并让他的夫人享受元帅遗孀的待遇,对外声称隆美尔死于美军炸伤后遗症。连代表希特勒参加隆美尔葬礼的伦德施泰特,都信以为真。当时盟军获得的情报,也是如此。直到1945年春,二战快结束了,盟军才得知隆美尔的真实死因。

隆美尔终身为帝国效力,却始终没有加入纳粹党。虽然他在战场上狡猾勇猛,但他向来反对滥杀无辜,也从不杀俘虏,因而他被认为是德军中最正派正直和最有骑士精神的将领。这样的将领,可以在战场上拼得你死我活,但从来不屑于暗杀这种他们眼中的雕虫小技。

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德国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是一个传奇人物,二战战犯几乎都是臭名昭著,可是他却得到了敌我双方的推崇。丘吉尔说: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撕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参加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是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深得希特勒重用也战功赫赫。可是这个沙漠之狐却是被希特勒逼着服毒自尽的,理由是他参与了7·20暗杀希特勒事件。其实这件事现在看都是扑朔迷离的,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不会直接参加的。不过对暗杀事件他是知情者,然后他的态度是不支持,不反对,也不上报,生性狐疑的希特勒当然无法容忍。一,7·20事件,暗杀希特勒失败。

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上台后,一直对内专政,对外征战,不仅引起了反法西斯人的不满,其实德国内部也有人对希特勒有意见了,觉得他把德国拖进了泥潭。

当时德国有党卫军和国防军,党卫军是希特勒亲信,是个人膜拜;国防军是正规军,忠于国家。

隆美尔虽然是希特勒的三大名将之一,但是他属于国防军,也就是说,他的出身还是不算希特勒的自己人吧,这个也导致了狐疑的希特勒之后的不信任。

隆美尔是军人,曾经请求希特勒放弃北非战场,但是他还是听着元首希特勒的话征战了,在北非战场初期也取得了胜利,例如在辉煌的托卜鲁克战役,俘虏了3万多英国士兵和军官。

不过他和其他纳粹不一样,就是他不滥杀,还公开反对希特勒屠杀,所以赢得对手尊敬的同时,也更会让希特勒觉得这个不是自己人,这些都导致了他之后的被清算。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发生了暗杀希特勒的“7·20事件”,不过很不幸,没有成功,然后希特勒的党卫军就开始清算参与暗杀的人了。

二,希特勒逼迫隆美尔服毒自尽。

党卫军大肆抓捕参与暗杀希特勒的人,抓来抓去,隆美尔也上了参与的名单。其实也一直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也算一个悬案,估计也只有希特勒和隆美尔当事人清楚了。

希特勒被刺杀的时候,隆美尔还在医院疗伤。客观地说,他应该是没有参与的,只是暗杀的头目史陶芬伯格曾经是隆美尔的下属,他的日记记载曾经游说过隆美尔参加。

换个角度看,隆美尔要是真的参与刺杀了,就不会公开谴责希特勒屠杀,也不会在事后坐以待毙等着被抓,他没有这么傻吧。

隆美尔对暗杀希特勒的态度应该是:不支持,不反对,不上报。

隆美尔知情不报,希特勒也大怒,因为一旦成功有好处的那就是隆美尔了,没成功也连累不到他,希特勒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下令毒杀他。

1944年10月13日,威廉·布格道夫和恩斯特·迈赛尔奉命来到隆美尔家中,监督他自杀。

希特勒给了隆美尔两条路:一是他自己服毒自尽,给他国葬,善待他家人;二是送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总之都是死路一条,隆美尔是一个军人,爱惜自己名义,他也很爱他的妻子露西,他选择了服毒自尽,保护了自己的妻儿。

希特勒也没有食言,的确给他安排了国葬。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隆美尔并没有直接出参与暗杀,不然希特勒哪会这么大度了,你们说了?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XTL从一个小人物一举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二战的始作俑者,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更让人称奇的是,他还机缘巧合的躲过了40多次暗杀,使他传奇一生又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最为轰动的一次要算1944年7月10日史陶芬伯格上校的暗杀行动了。

刺杀未遂,XTL将一百多人处死。

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元帅。

大家唏嘘不已的同时,也一定会有疑问,他为什么要参与刺杀行动?

既然涉及刺杀行动,为什么还要为他举行国葬呢?

带着这些疑问,查阅各种解密的史料,以及的为人处事,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背后的故事。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他是传统的职业军人,没有从政的想法。

他出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喜欢数学和机械,书生气十足,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中学毕业后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从报名参加德国陆军,到进入军校学习,平平踏踏,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抱负。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开始显现。他写的《步兵进攻》一书,对传统的步兵战术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提倡快速、有效的机动,是未来步兵的发展趋势。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这些理论得到XTL的赏识和重视,随后被任命为元首大本营卫队长。

隆美尔从普通一兵,一步步走向人生顶峰。

虽然战功赫赫,但也离不开XTL的重用和提拔。

在德国人的传统思想里,是很讲究知恩图报的。

怎么会对自己一直有帮助的人痛下杀手呢?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他就是一个武将,猛将,关注军事。对其他,不感兴趣。

1940年初,作为德陆军装甲第7师的师长,开始进入他的辉煌生涯。

侵略法国的战争中,他率领第7师一马当先,快速突进法国。

成为德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最先抵达英吉利海峡,完成了战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闪电奔袭行动。

他身先士卒,常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先头部队冲锋在前。

经常将第7装甲师的大部队甩在身后很远,而后不得不返回去寻找这些部队。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侵法战争,他荣获了一枚由XTL亲自颁发的武士十字勋章。

这是他们彼此信任的最好见证。

1941年2月6日,刚刚晋升为上将,又被任命为非洲军团司令,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大规模装甲部队机动作战的魅力。

他得知英军王牌第7师开始撤回埃及进行休整,取代它的是全由新兵组成的第2师。

机会稍纵即逝,他没有等待部队集结到位,就带领一个德军师和一个意大利师组成的混合纵队,向英军发动了进攻。

攻击太突然了,进攻速度太快了,英国人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结果,一个星期不到,英军就撤退了近300公里。

又过了一个星期,将英军全部赶回埃及境内。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他的指挥能力已经达到无人能敌的地步了。他能够根据沙漠地形、气候等特点用兵;而且常常从被动变为主动,以少胜多,作战灵活而多变,于是被人称作“沙漠之狐”。

为了表彰他在北非战场所取得的伟大功绩,XTL晋升他为元帅。

此时的隆美尔已经到达了其人生的顶峰,他喜欢军事、专注军事、享受军事。

对于特别专注一件事的人来说,我们都能理解,是不会再去分心做其他事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在推翻XTL这件事上,于公于私他都不会去做。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不认同希特勒瞎指挥,但也不反对暗杀。

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还在修养的他重新派回非洲战场。

1943年3月,眼见北非战场已无起色,XTL将他召回德国。

1943年7月,又被XTL任命为驻意大利北部的集团军司令。

1944年1月将他调至法国北部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

这些频繁的调动,除了德国战事不利的因素外,XTL的瞎指挥让职业军人的隆美尔多少有些厌烦和看不惯。

他也就是看不惯,没有推翻XTL的想法。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首先,他对XTL有知遇之恩,XTL也信任他的指挥能力,俩人没有大的矛盾;其次,他此时已获得令人仰慕的地位,也没有政治野心,没必要那么做。所以,对推翻不推翻XTL这个问题上,他报以无所谓的态度。

一些下级军官可没有像他这样安于现状的想法。

他们是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们要推翻XTL,成立新的政府,尽快结束战争。

推翻一个就要新立一个,自然想到了德高望重、声名赫赫的陆军元帅。

XTL遇刺负伤后,经过逮捕、审讯一批人后,多少也了解了一些情况。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也知道他没有参与暗杀行动,但为什么还要处决他呢?

首先,“杀一儆百”。

参与行动的人都是军人,没有军队上层的支持,他们最起码不敢这么做。

作为军队中“老大”,手下犯事,多少脱不了干系。

其次,怀疑他在赋闲养伤期间,组织和谋划行动。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他在视察前线返回的途中,被盟军轰炸机炸成重伤。

一直赋闲在家,受伤的痛苦,他多少要归咎于XTL的瞎指挥。

手下看望领导,关心病情的同时,也一定会对当下的局势,一起发发牢骚,继而提出推翻XTL的想法,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对下级军官的建议和想法,也就是听听,没有建议也不反对。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如果说他不知道刺杀这件事,你信吗?

我不信。你我都不信,XTL就更不信了。

当然,这些作为处决他的理由,显然不够充分。

XTL最多也就是严厉训斥一番就行了。

错!

他必须死。

因为作为XTL最看重的人,最信任的人。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知情不报”是最大的罪。

XTL有典型的狂妄症病人的特点,那就是很少相信人。

他是XTL最信任的人,否则不会把他当成“消防员”到各个失利的战场去。

我们大家也有这样的体会,往往最信任的人背叛你,带来的伤害最重。

也最不能原谅。

史陶芬伯格上校暗杀行动失败,为什么处决陆军元帅后举行国葬?

所以,与其说他死于涉嫌暗杀行动,倒不如说他死于知情不报。

说白了,纯属私人恩怨,与政见分歧不同。

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XTL还要为他举行国葬的原因了。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隆美尔本人并没有直接参加密谋暗杀希特勒的活动,但是在思想上,他是同情那些反对希特勒的军官们的。这一点,从他的临终遗言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隆美尔确实是被希特勒赐药毒死的,死因并不复杂。作为久经沙场、九死一生的老将,隆美尔本人也是不惧一死的!只是,他的临终遗言,颇令人感慨。

得知自己即将死去的消息之后,隆美尔先是上楼,与挚爱一生的妻子进行了亲吻诀别。然后,下楼与自己唯一的儿子曼弗雷德告别,说出了他的临终遗言: “曼弗雷德,我希望你永远也不要当军人!”当儿子问他为什么,隆美尔回答说:“我并不反感军人这个职业。但是,当军人有一种无奈,那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军人为一位独裁者服务时,经常会接到一些违背道德良知的命令。这时候,你的良心就会与你接受到的命令发生冲突,你会陷入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所以,最好还是别当军人。”

德国人素以思想深邃而闻名,作为一名勇敢无畏、战功赫赫的军人,隆美尔元帅是死而无憾的。但是,对于自己作为一名卓越的军人,曾经为希特勒的纳粹政权服务和效忠的军事生涯。应该说,隆美尔还是死得心有不甘的。

好在他的儿子曼弗雷德牢记父亲的遗言,后来再也没有当军人,而是从事别的行业,后来还当过斯图加特巿的市长。

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隆美尔并没有参与刺杀希特勒,只不过,他也应该是死罪

隆美尔是二战中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一生战功赫赫,为德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却在希特勒的威逼之下,无奈自杀。前半生,隆美尔光辉夺目,结局令人叹息。

令希特勒恼怒的720事件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堡召开会议,会议中一枚定时炸弹在会议室中突然爆炸,希特勒侥幸捡了一条命。随后,希特勒派出盖世太保全力平息叛乱。此次实践中,刺杀希特勒的头目是史陶芬伯格,这个人亲手将炸弹放在了会议室中。史陶芬伯格曾是隆美尔的部下,后来负伤回到了德国。

行动之前,作为昔日的战友,施陶芬伯格非常希望得到隆美尔的支持。然而隆美尔没同意,也没反对,仅仅表个态,你们成了,我就跟你们干。隆美尔肯定是知道这件事的,但他的家人都否认隆美尔参与过此次事件。

希特勒侥幸逃生,紧跟着他的报复也开始了,数千人被杀,上万人被送到前线。而隆美尔他不打算放过。希特勒派党卫军严密监视隆美尔,此前,隆美尔身负重伤躺在医院。希特勒不打算放过隆美尔,也有自己的考虑。

隆美尔,知情不报,同样死罪

希姆莱搜查的信件中,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隆美尔参与此次事件。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隆美尔知道这件事。知情不报,这个罪名同样严重。有人要刺杀元首,而隆美尔不闻不问,压根没跟希特勒说。这是希特勒无法忍受的,隆美尔是希特勒最倚重的大将之一,他的行为,明显就是不忠。

有了这个不忠,希特勒也只能除掉隆美尔,隆美尔声望过大,既然已经表现出了不忠,那只能除掉,留不得。希特勒无法将隆美尔处死,也只有让隆美尔自己权衡,选择了一条自杀的道路,依旧保持着隆美尔的体面与荣耀。

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我来回答!

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按照当时的形势,隆美尔不会傻到去参与暗杀希特勒。另外出于两人特殊的关系,隆美尔也不会暗杀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暗杀事件。德国国防军上校施陶芬贝格带着两枚炸弹,来到了希特勒战时工作地狼穴,企图发动暗杀。结果未成功,希特勒只是受了点轻伤。

经过简单的包扎以后,希特勒便对希姆莱下达了调查此次暗杀行动的命令。有了希特勒的支持,希姆莱发动手下四处搜查,并且逮捕了大批与此次事件有着关联的人员。总计7000多人被希姆莱逮捕,5000多人被杀害了,其中就包括隆美尔。

被逮捕后,隆美尔态度坦然,并未反抗。要知道,此时的隆美尔手中握着几十万的重兵,完全具备反抗的实力,但他没有违抗“元首”的命令。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隆美尔并未参加此次暗杀事件。如果他要是参加了此次行动,肯定知道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必然拥兵自保。

从当时的大环境来分析,德国虽然四面楚歌,东线的苏军已经反攻进入波兰境内,西线的英美等国盟军也在深入欧洲腹地,但是希特勒还是拥有数百万可以一战的军队,以及大批支持他的人。隆美尔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就很难反抗希特勒了。

另外,在隆美尔军事生涯中,希特勒可谓是他的“伯乐”。如果没有希特勒的提拔,隆美尔的升迁之路不会如此之快。而且隆美尔与希特勒的关系前期也不错,隆美尔曾是希特勒警卫部队负责人,这也证明希特勒信任隆美尔,否则不可能将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他。隆美尔在情感上是忠诚于希特勒的,不会去暗杀他。

对于隆美尔来说,最好的选择是面见希特勒,将事情说清楚,希姆莱却未给他这个机会。10月14日,希姆莱带党卫军将隆美尔的住所包围,随即向其宣布了元首的命令,隆美尔听完后安抚家人,坦然服毒自杀。

隆美尔自杀没多久,德国官方对外宣布隆美尔死于脑部疾病。叱咤一时的战将就此消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