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石原莞尔有三个原因没有被列为战犯。第一就是,石原莞尔是强硬的反对东条英机分子,美国战后处理战犯,是不是反对东条英机,这是一个重要指标。

另外,石原莞尔在七七事变的时候,极力阻止战争扩大,不主张全面侵华。在七七事变的时候,本身石原等人把持的军部下达的命令是:负责确保渤海湾海港至北平的交通与保护侨民;对卢沟桥事变,本着不扩大的方针,力求就地解决。

但是,新任日本中国驻屯军实力香月清司在7月11日,抵达汉城的时候,朝鲜军司令小矶国昭则利用这一机会,力劝香月清司对华北问题持强硬态度。12日在天津,关东军副参谋长今村均,还有那个辻政信都跑来,鼓吹扩大战争,关东军将会提供支持。

最后,战争扩大派占据优势,石原莞尔等人被日本赶出了军部,所以战后在我国也没有被审判。第3个就是,石原莞尔是一个铁杆的反苏分子,这在战后也是让美国不审判他的一个原因。

最后就是因为在七七事变以后失宠,被赶出军部,实际上石原莞尔这个918事变的策划组和指挥者,在二战时期没有得到什么权利,基本上就是在担任闲职,或者直接就是在家里待着。

石原莞尔在日本陆军是一个异类,非常重视武器和战略,而不是精神力,在1941年就强调原子裂变的重要战争作用。在30年代初期,提出中国各个地区有高度自给自足的能力,如果开战,那么就会变成持久战,对日本不利等等。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石原莞尔,日本非常杰出的战略家、阴谋家,侵华战争的元凶之一,一手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结果,就是这样一个人,连战犯都不是。

1946年,东京盟军宪兵司令部来了个日本老头,对着美军说了两句非常雷人的话。

第一句:我是来自首的,我认为我有资格成为甲级战犯。

第二句:如果我当总参谋长,根本轮不到你们耀武扬威。

这两句话,着实把美军下巴都雷掉了。这就说明,石原根本就不是战犯,而且他对自己不是战犯而深感不平,认为自己绝对是战犯,别人都使劲开脱,他倒好,自己硬往上凑。

石原莞尔之所以没当上战犯,主要原因就是他真就不够资格。而这个资格,一方面,是盟军给的,一方面则是日本人给的,还有一方面,是石原本身的一系列问题。

盟军划分战犯的方式

盟军清算战犯的方式其实比较僵硬,东条一派的日本人,就是战犯,而反对东条的,就不是战犯,甚至,美国人希望,这些反对东条英机的能够出来作证。而石原莞尔恰恰是坚定的反对东条英机的,从学校到法庭,石原莞尔一直瞧不起东条。石原莞尔眼里,东条英机不过是一个没脑子没主见的疯子,只有个榆木脑袋,一事无成。

石原莞尔一直反对和中国全面开战,他认为以日本的实力,想全部拿下中国根本不可能,而且还会被中国拖垮了。日本高层干一件事,他预言一个,其实都是失败,结果都成真了。可以说,石原莞尔是那个时代,日本军中为数不多的清醒的人。

再看石原不够资格,石原和东条矛盾非常严重,东条英机比他职位高之后,就一直打压石原莞尔,石原莞尔甚至最后被发配到了预备役。这也就导致,后来的战争,压根就没他啥事,石原莞尔是气坏了,他这一肚子计谋,根本没地方用。

气人不,就这样,战争没他啥事,他也就不能当战犯了。他的主要功绩,其实也就九一八那一点,后面他就是个打酱油的。整个战争中,他和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压根就没什么仇,甚至人家都不知道他,想让这些人审判石原莞尔,也不太可能。只要蒋不去追究石原莞尔,那就没人找他麻烦。

石原莞尔,其实在战争中就是个配角,他的贡献的确有限。自身的一些资质,盟军的方案,压根就和他不搭钩,石原莞尔就是一个配角,要审判的则是那些发动并扩大战争的首要分子。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其实这一点我们去看当时其他的一些战犯,你比如说当时在国际军事法庭上面一直比较活跃的纳粹德国战犯曼施坦因,丘吉尔甚至亲自去为曼施坦因筹集辩护律师费,不是说曼施坦因的战果,或者是曼施坦因没有打过这些英美的指挥官,而是曼施坦因是少数几个能够让朱可夫吃亏的人,也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指挥才能的人,所以对于当时的英国和美国来讲,刘夏曼施坦因,如果接下来跟前苏联发生冲突,那么将会大受好处。这也就是为什么曼施坦因只是简单的服刑,几年以后出来就成为了当时盟军的军事顾问。

石原莞尔,事实上,这个人呐,就是一个中国通,这个人对于中国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对于中国的历次事变里面多多少少都能看得见这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对中国来讲威胁系数超过了东条英机,如果说这个人一直活到1945年,那中国的抗日战场局势可能会更加糟糕。

此外,这个人是一个特别清醒的人,当整个清华日军的战火烧得整个日本已经头脑不清醒的时候,只有这个人一直主张不能够盲目乐观,英国人和美国人接下来可能会不大好打,并且一再的抵抗东条英机骂他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当然,他这一切的性格都为接下来他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面能够活下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首先第一点,石原莞尔这个人不服从东条英机,甚至于石原莞尔就是因为东条英机才慢慢的跌出了军队内部的权力中心,两个人可以说是死仇,对于麦克阿瑟来讲,只要是跟东条英机作对的都是好人,所以石原莞尔在麦克阿瑟心里面可以说打下一个好印象,就这个人,起码要判他死刑的时候,得先考虑一下这个人到底死不死。

除此以外就是麦克阿瑟对于未来战争计划的规划,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在朝鲜战争期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麦克阿瑟提交给国会的那一份作战放告书,他希望能够把战果扩大到中国,让中国卷入到这一场战火里面,然后通过美军强悍的战斗力,逼迫中国投降,或者是拿到相应的好处。

对于麦克阿瑟来想中国就是未来一个假想敌人,即便是蒋介石当政以后麦克阿瑟也希望通过这些曾经在中国战场上面叱咤风云的日本侵华将领,来帮助蒋介石完成对于中国的统一。

麦克阿瑟也是因此保留了石原莞尔,这个人留下来是有用的,它比起日本内部那些头脑发热的人来讲,首先他头脑清晰,头脑清醒,就意味着只要给他展示肌肉,它就知道该帮谁。第二,这个人对中国很熟,那就是有利用的条件,以后要利用的到他的地方还有很多。

除此以外,石原莞尔早在七七事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淡出了日本的权力中心,并且一直反对日本和美国英国开战,因此,这个人对于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讲,并不是那种必须要他死的人。

所以石原莞尔活下来了。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无疑是日本14年侵华战争的“揭幕曲”,而整个事件的主谋和发动者,正是号称日本陆军“第一参谋”的石原莞尔。作为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战狼”石原莞尔因“九一八事变”成为举国称颂的“英雄”,随后又连获高升。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功成名就后没多久,石原莞尔便沦为全民唾弃的对象,最终在羞辱、郁闷中离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谋划事变

石原莞尔,1889年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其父石原启介曾担任鹤冈市警察署长,家庭生活相对优越。石原启介是大国沙文主义的推崇者,在儿子还是个幼童时,便用“武士道”精神来教导他要不惧艰险,为日本的对外扩张事业奉献终身。正是在其父的思想灌输下,石原莞尔跟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最终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狂热信徒

担任关东军参谋时期的石原莞尔

从日本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石原莞尔先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就读,最终均以极为优异的成绩毕业。石原莞尔虽然天资聪颖、军事才能极高,但在论资排辈和“将N代”现象非常盛行的军界,有能力但没背景的他很难有出头之日。正因如此,石原莞尔在军界蹭蹬多年,到39岁时才在关东军谋到一个参谋的职务。

关东军在当时堪称失意军人的“集散地”,聚集着许多跟石原莞尔一样无处施展才华的下级军官,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对华战争的方式来改变尴尬的命运,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开战理由。石原莞尔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很快便推出“最终战争论”和“满洲土地无主论”,鼓吹日本与西方之间必有一战,而帝国要想赢得胜利,必须首先占领地广物博的“无主之地”-满蒙

九一八事变

石原莞尔的理论一经推出,便犹如火花引爆油桶,立刻在关东军“战狼”群体中引发狂热的支持。很快,包括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谷正、今田新太郎等人在内,一个专门研究如何侵略、统治满洲的核心小组成立,经过两年时间的谋划,最终制定出对华开战的方案。正是在这套方案的指导下,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利用张学良不战而逃的良机,很轻易地便占领中国东北三省

02 身败名裂

“九一八事变”后,石原莞尔名声大噪,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竞相推崇的英雄,并且很快便奉调回国、屡获重任,最终升任陆军中将、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一跃而成为军界大佬之一。然而,石原莞尔在功成名就之后,对华立场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积极鼓吹中日和好的论调,反对战争扩大化,成为军界“鸽派”的代表人物

担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时期的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之所以发生思想巨变,缘于他认为日本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该做的是保有并用心经营满蒙、台湾、朝鲜等地,待日本真正具备可以跟西方头号强国-美国抗衡的实力后,再适时发动新的战争,唯此才能使帝国永操胜券。如果盲目扩大对华战争的范围,不仅会激起中国全民族的抗日运动,而且会使在华利益受损的美英法等西方强国联手制裁日本,后果将难以设想。

平心而论,石原莞尔的考虑完全有道理,堪称军界最冷静、理性的人物。不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界出现一大批石原莞尔的效仿者,他们盲目冲动、狂热自负,认为单凭勇武精神便可复制偶像的成功先例,因而鼓吹扩大对华战争者比比皆是,甚至“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论调也很快出现,相信者大有人在。

深受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儿童

面对上述种种危险论调和行动,石原莞尔忧心忡忡,不止一次向高层首脑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制止狂热分子的躁动。与此同时,石原莞尔还主张跟美国保持亲善关系,坚决反对挑战这个经济、军事大国。然而,被狂热自负情绪绑架的日本各界,非但听不进石原莞尔的刺耳忠言,反而把他骂作“非国民”(类似于汉奸)。由此一来,石原莞尔便由“英雄”退变为国民集体唾弃的对象

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内阁在1941年上台后,在继续扩大侵华战争的同时,也公开与美英法等国为敌,很快便发动最终导致日本败亡的太平洋战争。对于东条英机的疯狂举动,石原莞尔提出激烈批评,并积极鼓吹“东亚和平”论调,结果遭到解职。被赶出军界的石原莞尔,不仅陷入生计艰难的窘境,而且遭到“爱国愤青”们的死亡威胁,可谓悲催到极点

03 羞愤而死

二战结束后,东条英机等一帮甲级战犯接受审判、处决,而作为“九一八事变”主谋的石原莞尔,却因为曾强烈抨击东条内阁的对美政策,得以幸运地逃过审判,未被列入战犯名单当中。不过,石原莞尔对此并未感到高兴,而是认为受到深深的伤害,因而主动向美军驻东京宪兵司令部自首,希望能把他列入甲级战犯名单,以此来恢复他应得的“尊严”。

晚年的石原莞尔

不过,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清算工作始终抱着“支持东条者必严惩,反对东条者不问”的原则,因此石原莞尔的自首被驳回。不仅如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还让石原莞尔作为证人,来检举、控告东条英机等人的罪行,实在具有讽刺意味。石原莞尔受此“大辱”,心情郁闷至极,在东条英机等人被绞死后不到一年便病死在家中,时在1949年8月15日,恰逢日本投降4周年

日本战犯接受审判

历史就是这样诡异,作为日本“战狼”的石原莞尔,最终却因为支持和平,在国内成为全民唾弃的对象,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实在是过于讽刺。不过,身为“九一八事变”的主谋,石原莞尔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可谓百死不足以赎其罪,但由于美国的有意庇护,使得他最终竟能逃脱正义的审判,实在令人愤慨。

参考书目

玉井礼一郎:《石原莞尔全集》,中央文库出版社2011年版。

江口圭一:《日本十五年侵略战争史(1931-1945)》,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石原莞尔为什么没有被军事法庭列为战犯?

石原莞尔,二战时期日本顶级战略家,当年就是他一手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建立了“伪满洲国”,单凭这一点本就可以将他送上审判席了,然而日本投降后,石原莞尔仅仅作为一个证人出席过法庭,就如同当年的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没有成为战犯一样,这是多么讽刺的事情!

那么石原莞尔为何能躲过同盟国的审判呢?我想主要还是以美国为首的东京审判有意放他一马,原因如下:

当年的东京审判其实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人审判日本战犯的主要标准是他们是否参与谋划或指挥过太平洋战争,至于侵华战争则是次要的,而且那时候的中国正在内战,根本没把心思放在东京审判上。

这种情况下,石原莞尔是明显不符合审判条件的,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就被东条英机逼退役了,所以石原莞尔没有参与策划太平洋战争。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不和在日本军政界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石原莞尔作为陆军大学的天才生看不起考了三次才考上的差生东条英机。而且石原莞尔反对对美英等国开战,反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是主张与德军夹击苏联,并步步蚕食中国。这些战争主张与东条英机速战速决的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也正因如此石原莞尔非常痛恨东条英机,他认为东条英机毫无远见,甚至在日后的审判席上他作为证人出庭时也大肆贬低东条英机甚至以“一等兵”来侮辱他。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美国人对石原莞尔不说抱有好感但也不至于痛恨,因而最终审判的时候美国人有意放过他。

不得不说,石原莞尔真的不愧是日本顶级战略家,他的那些战略理论是非常明智的,主张与德国夹击苏联,步步蚕食中国而不是速战速决,不向美国宣战等等,现在看来当年日本要是按照石原莞尔的想法发动战争,那后果不堪设想。

但庆幸的是这些战略都没有被采纳,而且石原莞尔虽然躲过了美国人的审判但最终没有躲过老天爷的审判,1949年他因膀胱癌病死家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