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人都是有弱点的,只是弱点的大小而已,以江副主任来说,弱点是爱惜自己的羽毛;以徐百川来说,弱点是自己的儿子;以宋孝安来说,弱点就是自己的孝心;以赵简之来说,弱点就是太注重兄弟之情。

江副主任作为我党中的反派,其叛变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而是因为在乎自己的名声,爱护自己的羽毛,这一点不值一提;

不止是赵简之注重兄弟义气,就是徐百川和宋孝安也一样注重兄弟一起,只不过徐百川还有儿子,在儿子和兄弟面前,他选择了儿子。

很多人认为徐百川是因为贪生怕死,所以才妥协,并且出卖军统弟兄的,实际上,徐百川并不是怕死之人,只不过对于自己的生命而言,自己的儿子才是最重要的。母爱和父爱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这一点纵横在这里就不去煽情了,只能说,徐百川的变节是因为父爱,并不是因为贪生怕死。

宋孝安也并不怕死,但是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宋孝安除了兄弟义气外,最在乎的是孝,最后撤离重庆也是因为孝。当然,宋孝安在孝道之外,对兄弟之情也看得很重,最后也是因为这死在了要撤离的路上。

赵简之和徐百川不一样,赵简之认为兄弟之情大于天,从加入军统开始,正是郑耀先的提拔,才让其步步高升,在军统里耀武扬威,犯了事有军统六哥扛着,在曾墨怡案后,戴笠要把他们都“加官为木”,是郑耀先舍生忘死救下了他们,在后来是毛人凤要他们喝“毒”酒,是郑耀先给他们一一喝下。

正是和郑耀先,和军统六哥的这种长久交往,让赵简之为了兄弟可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和宫庶同时被埋伏之后,赵简之暴露自己掩护宫庶,这也是一种兄弟之情,在其被捕后,本来肯定不会被确认身份,却被徐百川给出卖了。

这是一种信仰的崩塌,他不敢相信自己是被自己人,是被自己六哥最亲信的四哥出卖的,韩冰这个时候给徐百川施加压力,称徐百川为徐先生,并且把赵简之也关到了对面,手段可谓诛心啊!

赵简之在痛骂完徐百川后,撞墙而死,很多人会认为赵简之的自杀是害怕受不了牢狱之苦,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作为军统中的中坚力量,没有什么刑罚比军统更厉害的,要是怕死和怕折磨当初就不会掩护宫庶离开,自投罗网。

他自杀更深层次的含义,是用死来警告徐百川,不要出卖郑耀先!

这种对兄弟之情的执着,实在是令人唏嘘,后来徐百川在和郑耀先对供的时候,因为儿子已经脱离了军统,因此率先吃了苹果皮,告诉郑耀先林桃自杀的事情。也是兄弟之情的一种表现。

如果抛出政见,赵简之,宋孝安,徐百川这些人的做事风格,行为准则,比郑耀先,袁农,江万朝这些标准的我党成员更令人尊敬。和徐百川重父子之情,宋孝安重母子之情,赵简之重兄弟之情相比,郑耀先和袁农、江万朝这些人就显得六七不认了。

说为什么为了信仰和组织,可以抛弃一切,可是你无法不接受的是,郑耀先到死都没有告诉林桃真相,不顾子女的未来;袁农在妻子韩冰有嫌疑后立刻与其划清界限;江万朝就更没得说了,为了自己的名声,女儿都可以杀的人。

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看谍战剧就看柳云龙导演的《风筝》。柳云龙导演不忘初心,呕心沥血,历经八年潜心为观众打造高品质剧作,情怀令人敬佩。《风筝》思想深刻,演技精湛,表现的情怀感人至深。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豆瓣网的评价高达8.7,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给与了高度评价。相信会打动有鉴赏水平的你。我们一起努力,让真正高品质的剧作得偿所愿,站在领奖台上!请为19号《风筝》投票

金鹰奖官网投票地址:

http://t.cn/R1a1Mm5

爱奇艺投票地址

http://t.cn/R1dxD4x🙏🙏🙏

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

《风筝》这部谍战剧的主题就是信仰,在第一集郑耀先密裁曾墨怡的时候就用曾墨怡的口道出了这部剧的主题,由此,信仰二字贯穿整部电视剧。

赵简之的被捕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兄弟情义,而是他知道自己和宫庶两者之间的价值。如果自己活着,反而没有宫庶在外面的成果更大。这一点上,赵简之的思路很清晰,同时他也不愿脱离军统的一些兄弟自己出逃。

而赵简之的自杀,是在见到徐百川指认自己甚至背叛“三民主义”信仰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宫庶曾经在第一次见到郑耀先的时候说过,他们这些年轻一期的学员,都是在徐百川以及郑耀先的引导下向国民党党旗宣誓,唱黄埔军校校歌的,徐百川和郑耀先相当于是他们信仰“三民主义”的领路人。

再加上韩冰有意透漏出徐百川即将指认郑耀先的事情,赵简之心中不仅信仰崩塌,而且对于未来也是万分沮丧,最后愤然撞墙自尽。

赵简之的自杀,既是对于兄弟背叛的愤然抗议,同时也是对于人生信仰的陡然崩塌。

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风筝》这部电视剧对比于《伪装者》《潜伏》,更加能够透露出从事地下工作的特工为了完成任务所经历的尔虞我诈,你争我夺。郑耀先这一角色站在国民党特务机构多年,凭借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弟兄们的照顾,在军统中上上下下拥有大量的粉丝,无不对他是佩服和忠心!而跟他一起共事的这些军统特务,一个一个都是他精心培养起来的,然而又是一个一个被他给送上断头台,这段戏看着确实十分揪心,这些信仰国民党的特务们竟然拥有着不怕死,不怕牺牲的精神,实为敬佩!

赵简之也是郑耀先的一个忠实的粉丝,在他被捕后,亲眼目睹了四哥徐百川是如何指认自己的,并愤懑的大骂徐百川狼心狗肺,对不起六哥,心灵上受到了极大刺激,当晚就选择了撞墙自杀,他的死原因有以下几个:

1.触于对四哥的背叛感到震撼和痛心疾首

徐百川和郑耀先位列军统戴笠手下八大金刚,交情深厚,并不像军统内部军官之间那样互相猜忌,胜似亲兄弟。曾经以命相托对方。郑耀先在战场救过徐百川的命,徐百川在渣滓洞给郑耀先提供藏身之所。他俩在郑耀先这些兄弟心中都是老牌军统,杀死多名共产党,与共产党是势不两立。

徐百川在被捕之后竟然出卖兄弟投靠了共产党,并揭发赵简之就是郑耀先曾经的手下。这一点让赵简之有些想不通,一向对四哥信任有加,对六哥崇拜不已的简之受不了信仰和情感的双重动摇,他并不知道徐百川是被威胁做出这样无奈的选择。震惊之余,他内心最后那道防线彻底被击垮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承受不住打击的简之,本能选择了逃避

2.不确定自己是否也会背叛,干脆以死明志

四哥刚刚被捕,曾经他是那么坚定的信仰着军统精神。如今却瞬间背叛了朋友,投靠了共产党。这一点让简之感到共产党的手段是十分的高明,赵简之想到了这一点,像四哥这样的人都能够轻易的就服从了共产党,自己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若是面对严刑拷打那绝对是小菜一碟,就怕共产党拿什么来威胁自己,想到这些,为了自己不出卖更多的兄弟,不出卖六哥,为了自己热忠于的信仰,他毅然选择离去,这么多年军统生涯,只有死人永远不会出卖兄弟!

3.想用自己的死给外面的宫庶等人传递有内鬼的危险信号

从后来剧情中看,韩冰告知徐百川他被捕后从未见报报道。这一点可以反推出,其他被捕的和枪决的人都见了报的。所以简之的死也一定会见报,这样其他人就能够知道简之是畏罪自杀,撞墙而死。在外的宫庶和孝安肯定会察觉出危险,好早做打算,甚至还在山城的六哥知道消息后,也会察觉出危险,这样就能够让这些老兄弟们出行更加谨慎,对于六哥用死亡告诉他,简之走了,这辈子没有对不起六哥!

赵简之在郑耀先的兄弟中算是一个愚笨且忠心的兄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是对六哥的尊重以及敬佩,所以他能够一直死心塌地的跟随郑耀先,以致于死去的时候都怀念六哥,至死也替兄弟着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兄弟!

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情义是人性,信仰是道路,在人性和道路之间如何选择?

柳云龙《风筝》里的赵简之为什么选择自杀?

当时不少人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这个信得对不对,是否符合国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要由历史来评判。感恩重义是个人德行,做人之本。这是个人的操守信仰,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会过时。两个层面的事情,本不应发生矛盾。只是间谍卧底本身战争敌对双方的极端行为,又是一国内战,才有此悲剧。为政治信仰,舍弃人性,可悲可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