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筝里的共产党只追杀郑耀先,而不追杀其他军统特务?

郑耀先在风筝里是个委曲求全的人物。为了信仰,含泪杀死唯一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单线联系的同志。

这是他们的默契,无可奈何的抉择。本身许多重大情报都是郑耀先送出去的。军统对郑耀先的怀疑逐步加深。

郑耀先的恋人也是共产党,军统为了试探他,当着他的面把恋人杀害。

而入狱的女共产党也是军统逼迫他用刑,不这样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就潜伏不下去了。

而郑耀先这就种级别的情报人员,为了守住秘密,个人档案和一切暴露他身份的资料都销毁了。他属于黑户了。

而共产党对他的误解一步步加深,认为他是最大恶极的元凶。是戴笠的八大金刚,是凶狠狡邪的鬼子六。

郑耀先成了焦点,而共产党把他认定是首恶。百口莫辩的郑耀先又不能出去解释,就是解释也说不清楚,他成了孤家寡人。成了国公双方都不信任的人。

而共产党更是把他恨得牙根养养胃,必除之而后快。

为什么风筝里的共产党只追杀郑耀先,而不追杀其他军统特务?

这个问题得分开两个时期来看,第一个时期是袁农追杀郑耀先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川康特委下令追杀郑耀先时期。

中共自上海特科时期开始,就有不搞红色恐怖的原则。中央特科主要任务是情报收集,对中共高层人物的政治保卫,以及惩治叛徒。其实在上海时期,中央特科的刺杀行动,基本都是针对叛徒的。如出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罗亦农的何家兴、贺芝华夫妇;卖邓恩铭的王复元;出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湃、军委负责人杨殷等5人的白鑫,特科队员都是毫不留情想尽办法铲除。但对国民党阵营的特务,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对共产党危害极大负有血债的,特科队员是不会动他们的,双方有时候还会达成一定的默契,避免血光。

(“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求你不要恨他。”多么让人痛彻心扉的话啊!)

袁农首次对郑耀先采取行动,是曾墨怡被害后,袁农决定刺杀郑耀先,这当然是违反组织纪律的。为什么袁农要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曾墨怡是袁农的未婚妻!恋人的遇难,使袁农失去理智,于是作出了这样的错误决定。

第二个时期袁农刺杀郑耀先,是以川康特委的名义采取行动的。剧中有交待,袁农发电报请求了上级,但第一次上级还未回复,他已采取了行动。第二次行动,是得到上级,至少是得到川康特委默认的。因为郑耀先中枪后,军统疯狂地公开屠杀了一批地下党与无辜人员,执行者是郑耀先的军统兄弟赵简之。赵简之就公开的叫嚣,他是为了报仇杀人的,就是要让共产党知道他杀人了,这等于向地下党公开宣战了。于是,双方默契打破了,川康地下党自然会把这笔血债算到郑耀先头上的。所以,所谓擒贼先擒王,川康特委许可袁农追杀郑耀先,是有道理的。

当然,这里面多多少少渗杂了袁农的私愤在里面,这是一个特工的大忌。因此,在整部剧中,袁农的表现都比郑耀先低一梯次,就不足为奇了。

为什么风筝里的共产党只追杀郑耀先,而不追杀其他军统特务?

为什么我党只追杀鬼子六郑耀先,放着其他的军统特务不管呢?别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郑耀先是军统里面首屈一指的王牌特工,此人给我党的感觉是业务能力强悍,身手不凡,枪法精准,心思缜密手段毒辣。这样的人是友是最大的帮手,是敌就是最大的威胁。我党的潜伏人员曾墨怡,程真儿,包括第一批刺杀郑耀先的游击队员都是死在郑耀先手里,可谓血债累累。这样的人不除掉,谁还敢踏实一点工作。而宋孝安和徐百川都是比较普通的高级军统人员,不轻易杀人,特别宋孝安基本上没有亲手杀过我方人员,这样的情况我方是没必要去硬碰硬的,毕竟当时我地下工作人员实力与军统的实力在山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次袁农认定郑耀先是我党潜伏人员风筝,但是已经变节。要不然怎么会纳投名状,亲手处决我党潜伏人员曾墨怡。其实不管是战争的何方,最痛恨的就是变节的叛徒。一方面,给我方人员起了不好的带头作用,如果任其逍遥法外,对我方是一种讽刺和信心的打击,这样的人必须除掉,以示惩戒。另外一方面,如果郑耀先是我方的叛徒不及时除掉,对我方的破坏力是致命的,曾经我方上海有地下工作人员变节致使我方各个交通站陷入灭顶之灾一度使我方地下工作陷入瘫痪。所以袁农的担心也不是多余,操作虽然有点偏激,但是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一点郑耀先是第一男主角,如果我方天天去刺杀徐百川,宋孝安,宫庶。不抢了六哥的戏了吗?此剧主要就是要表现我方潜伏谍报工作的艰辛和惊险,正是被我方追杀,被敌方怀疑,如此他们才会格外伟大和值得钦佩。

为什么风筝里的共产党只追杀郑耀先,而不追杀其他军统特务?

袁农根本不具备领导人的素质,他对郑耀先的追杀令实际上是严重违规的,按理说他也应该有上级,当年还是国共合作期间,重庆地下党是很活跃的,组织很健全,还有八路军住重庆办事处,中共中央住重庆办事处等等,袁农并不是大领导,充其量就是川康特委的负责人,竟然可以做出这么大的决定,并且在遭受巨大损失后,也没有受处分,还有陆汉卿的种种态度实际已经告诉他郑耀先是风筝,他竟然选择相信风筝是叛徒,连基本的辨别能力都没有,面对中统的众多利用地下党的陷阱,他竟然愚蠢到随时听命的状态,对风筝的显警没有起码的敏感,这个时候观众可能都想站起来抽他了,就是这样一个不堪大用的人解放后竟然还能在领导岗位是不可思议的。

为什么风筝里的共产党只追杀郑耀先,而不追杀其他军统特务?

早期领导人在成立上海特科之时,就倡导三不原则:“不许乱打叛徒,危害大的才打;不准打公开的特务;不准绑票”。显然,电视剧《风筝》里,作为地下党山城负责人的袁农违反了三不原则。

郑耀先是“风筝”的结论袁农并不能完全确认,只是怀疑他的身份和揣测叛变的可能 ,既然是猜测,那么郑耀先就还是公开的军统大特务 ,无论是暗杀还是追杀,是都不符合地下工作原则的。否则,那么多逮捕和残害地下工作者的军统或中统特务,我们杀得过来吗?“红色恐怖”不是地下工作的应有作风,电视剧给夸张了。

非要解释,那就是袁农自作主张的违反组织纪律行为,在追杀过程中伤亡许多的地下工作者和游击队员,袁农是要负责任的,整部剧的表现来看,袁农就是个心思不缜密并且极易冲动的不合格地下领导人。他后来得到示警却不相信,导致被捕入狱,就说明他的警惕性与判断力都不够强。

剧中居然还出现了所谓的川康特委对郑耀先的“追杀令”,这就更不符合历史事实了,翻遍历史,从来不可能也不会有这样的命令,可以归结为文学创作了。烘托郑耀先被组织的误会之深,烘托地下党和游击队同志们对军统特务的仇恨,但那毕竟不是真的。

电视剧要情绪效果,对历史真相别太较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