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二中,为什么元启没有放弃爵位?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他放弃的话,将会面对怎样的结果呢?
身为大梁王朝的皇室,他的身份可不是一般,并非其他支系,而是武靖爷的嫡系皇孙,也就是说,他是《琅琊榜》第一部中靖王的直系后代。
当朝的老皇帝还是比较仁厚的,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有意刁难,而是在提醒元启,叫他不让忘了,自己的根到底在哪里,自己身上到底留的是谁的血脉。
历朝历代,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在老皇帝看来,对大梁宗室的忠诚,才是最大的孝,而面对莱阳王妃如此恶毒的做法,他没有将侄子软禁在宗人府,已经很有人情味了。
尽管萧元启当时还没有完全黑化,但是复仇的火苗已经开始点燃,只有皇族的血脉,才是他在朝廷顶天立地的唯一凭借。
其实从之后的一路黑化,到野心膨胀,整个一条路过来,转折点也就是在这个丧母事件中。
他的身份很尴尬,完全就像是一个弃儿,父爱是没有的,兄长的庇护是不存在的,多年相伴的老母亲直到被杀,也是污点重重的。
试问,如果他不是先帝的嫡系血脉,如果皇上和长林王不是念旧的老人,如果宗室对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那么,等待他的必将是万劫不复,哪里会有后来的起兵谋反。
他很清楚,只要爵位在,希望就在,总有一天,他能依靠自己的布局能力,爬到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所谓九五之尊,当真十分诱人。
其实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希望他放弃,或者说放下。
与其在那庙堂之高,不如在那江湖之远,就像后来的萧平旌一样,找一个知心人,隐居江湖,从此不问世事,潇潇洒洒过一生,不也是极好的事情吗?
可惜的是,他的命运,早在放不下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
(独狼映画编辑部:百夫长)
琅琊榜二中,为什么元启没有放弃爵位?
莱阳太夫人那是谋逆的罪过,按理应该诛九族的,没有挫骨扬灰就算皇帝开恩了,给萧元启的选择题,是比较轻的,但是元启思考再三,没有接受。
首先,放弃爵位换来葬母,看起来孝心可嘉,但也等于萧元启承认母爱大于皇恩,不能够跟咒魇皇帝的母亲划清界线,会显露不臣之心,如此不顾爵位的决断能力,足够引起皇帝和长林王的警觉。
其次,萧元启读完母亲遗书后已经有了报仇之心,夺取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报复。而若想有所作为,侯爵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一定的地位,如何去拉拢朝臣和培养亲信呢,放弃爵位连侯府都得交出去。
最后,爵位是个招牌,证明萧元启皇族身份的重要广告,也是东海墨淄侯与其对等交易的基础,如果萧元启沦为一介草民,即失去了利用价值,墨淄侯还怎么可能帮他修炼武功以及共同谋事呢,一定会更换代理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