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我国平均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工作,截止目前已经进行了七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了,要等到2020年4月份,这也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工程,令人赞叹。

但我们为祖国巨变骄傲的同时,不禁从人口数量变化上也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趋势在放缓:从1970年的8亿到1982年的10亿,增加2亿,用了12年;从1982年的10亿到1995年的12亿,用了13年;从1995年12亿到2019年底的13.7亿,人口没有增加到2亿,却用了24年时间。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数量处于增长趋势,但速度在放缓。而且我国2019年人口增长率仅为0.39%,在十三个人口过亿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位,仅超过日本和俄罗斯,大家要知道这两个国家人口处于负增长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缓慢,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请看下图,2019年世界十三个国家人口增长率情况图表。

根据专家给出的数据,目前我国人口变化的组成部分是 :每2秒就有一次出生

每3秒就有一人死亡

每2分钟一名净移民

每6秒净增加一个人

中国人口1949-2019年生死数据变化情况(按年份倒序排列)

年 份 年末人口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2019年 140005万 10.48‰ 1465万7.14‰ 998万

2018年 139538万 10.94‰ 1523万 7.13‰ 993万

2017年 139008万 12.43‰ 1723万 7.11‰ 986万

2016年 138271万 12.37‰ 1786万 7.09‰ 977万

2015年 137462万 12.35‰ 1687万 7.08‰ 977万

2014年 136782万 12.37‰ 1683万 7.16‰ 974万

2013年 136072万 12.08‰ 1635万 7.16‰ 969万

2012年 135404万 12.1‰ 1630万 7.15‰ 963万

2011年 134735万 11.93‰ 1599万 7.14‰ 957万

2010年 134091万 11.9‰ 1588万 7.11‰ 948万

2009年 133450万 11.95‰ 1586万 7.08‰ 940万

2008年 132802万 12.14‰ 1604万 7.06‰ 932万

2007年 132129万 12.1‰ 1590万 6.93‰ 910万

2006年 131448万 12.09‰ 1580万 6.81‰ 890万

2005年 130756万 12.4‰ 1611万 6.51‰ 846万

2004年 129988万 12.29‰ 1588万 6.42‰ 829万

2003年 129227万 12.41‰ 1594万 6.4‰ 822万

2002年 128453万 12.86‰ 1641万 6.41‰ 818万

2001年 127627万 13.38‰ 1695万 6.43‰ 814万;

2000年 126743万 14.03‰ 1764万 6.45‰ 811万

1999年 125786万 14.64‰ 1826万 6.46‰ 805万

1998年 124761万 15.64‰ 1933万 6.5‰ 803万

1997年 123626万 16.57‰ 2027万 6.51‰ 796万

1996年 122389万 16.98‰ 2056万 6.56‰ 794万

1995年 121121万 17.12‰ 2051万 6.57‰ 787万

1994年 119850万 17.7‰ 2097万 6.49‰ 769万

1993年 118517万 18.09‰ 2119万 6.64‰ 778万

1992年 117171万 18.24‰ 2112万 6.64‰ 769万

1991年 115823万 19.68‰ 2250万 6.7‰ 766万

1990年 114333万 21.06‰ 2373万 6.67‰ 751万

1989年 112704万 21.58‰ 2395万 6.54‰ 726万

1988年 111026万 22.37‰ 2445万 6.64‰ 725万

1987年 109300万 23.33‰ 2508万 6.72‰ 722万

1986年 107507万 22.4‰ 2374万 6.86‰ 726万

1985年 105851万 21.1‰ 2195万 6.78‰ 707万

1984年 104357万 19.9‰ 2049万 6.82‰ 702万

1983年 103008万 20.2‰ 2052万 6.9‰ 701万

1982年 101654万 22.28‰ 2229万 66‰ 660万

1981年 100072万 20.91‰ 2063万 6.4‰ 627万

1980年 98705万 18.21‰ 1776万 6.3‰ 618万

1979年 97542万 17.82‰ 1715万 6.21‰ 597万

1978年 96259万 18.25‰ 1733万 6.25‰ 593万

1977年 94974万 19.03‰ 1783万 6.91‰ 647万

1976年 93717万 20.01‰ 1849万 7.29‰ 673万

1975年 92420万 23.13‰ 2101万 7.36‰ 668万

1974年 90859万 24.95‰ 2225万 7.38‰ 658万

1973年 89211万 28.07‰ 2447万 7.08‰ 617万

1972年 87177万 29.92‰ 2550万 7.65‰ 652万

1971年 85229万 30.74‰ 2551万 7.34‰ 609万

1970年 82992万 33.59‰ 2709万 7.64‰ 616万

1969年 80671万 34.25‰ 2689万 8.06‰ 632万

1968年 78534万 35.75‰ 2730万 8.25‰ 630万

1967年 76368万 34.12‰ 2543万 8.47‰ 631万

1966年 74542万 35.21‰ 2554万 8.87‰ 643万

1965年 72538万 38‰ 2678万 9.5‰ 669万

1964年 70499万 39.34‰ 2721万 11.5‰799万

1963年 69172万 43.6‰ 2934万 10.1‰ 679万

1962年 67296万 37.2‰ 2451万 10.08‰ 663万

1961年 65859万 18.13‰ 1200万 14.‰ 948万

1960年 66207万 20.8‰ 1401万 25.4‰1709万

1959年 67207万 24.78‰ 1635万 14.5‰ 962万

1958年 65994万 29.22‰ 1889万 11.9‰ 774万

1957年 64653万 34.03‰ 2138万 10.8‰ 678万

1956年 62828万 31.9‰ 1960万 11.4‰ 700万

1955年 61465万 32.6‰ 1964万 12.28‰ 740万

1954年 60266万 37.97‰ 2232万 13.2‰ 774万

1953年 58796万 37‰ 2126万 14‰ 804万

1952年 57482万 37‰ 2083万 17‰ 957万

1951年 56300万 37.8‰ 2086万 17.8‰ 982万

1950年 55196万 37‰ 2004万 18‰ 975万

1949年 54167万 36‰ 1919万 20‰ 1066万

我国近三年来人口变化情况

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201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净增5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2019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净增长46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创1952年以来人口净增率新低,再度“触底”。这些变化引起专家高度关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2016年专家提议“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今年二会又有人大代表提议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以扭转我国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现象。

我国从1949建国到2018年人口数量增长趋势图

看上图,我国人口数量从1949年的5.42亿经过70年的发展变化,到2019年底的13.7亿,每年人口平均增长数量为1183万。主要表现为建国出人口增长率过快,一般每年人口出生数量超过2000万;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年人口出生数量呈下降趋势,但人口出生数量也超过1000万。总体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持续增长。但时间不会太长,估计到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会出现“峰值”,然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趋势开始下降趋势。请看下图。

导致我国人口增长整体趋势缓慢的原因,一是出生率下降,二是死亡率增高。导致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跟我国人口生育思想意识发生根本性变化有关: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 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大、养老负担重、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 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八四二一”机构的家庭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机会成本高;现在城里的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由于对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大城市里面存在着几百万剩女群体。但同样,中国农村存在着四五千万的男光棍,怎么生孩子呢?还有就是生孩子由过去的拼数量转为现在的拼质量模式下,养育孩子的成本将飞速上升,导致孩子数量减少,于是,养孩子变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一孩化”明显。简单说来说就是:“住不起、生不起、读不起、病不起、娶不起、活不起、死不起”,这些成为了我国当今社会的一种“怪圈”。

如果用专家的话说:前些年作为生育主力的70后、80后女性已经退出生育旺盛期,90后成为生育主力,这是造成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34个行政区域已经有包括东北三省京津沪六个地区人口已经开始负增长,2018年湖北人口也开始负增长,2019年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地区包括河南、内蒙古、江苏等。而据联合国报告称:从现在到205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将增至55个,其中包括我国和大部分发达国家。

因此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能走其它国家走过的老路,我们要“防微杜渐”,国家政策必须宏观调控,制定实施细则,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生育政策必须调整,教育、医疗乃至房地产都要随之而转变,只有这样,老龄化和少子化,才不至于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才能抑制住我国将来人口下降的趋势。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本人的观点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在此前第七次全国人口的普查中,准确得出了我国人口到底是多少人?答案是13.7亿人(1370536875人)。从数据上来看,我国人口基数仍然庞大,但是增长率却是在放缓的。

按照数据统计的结果,在1980年时,人口来到了10亿。之后1987年人口是11亿,1995年上涨到了12亿,2004年上升到13亿。

紧接着就是到2019年末,人口总数达到了14亿人。从分析来看,人口从10亿到11亿,大概用了七年的时间。从12亿到13亿用了九年,从13亿到14亿用了整整十五年。这些是最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的趋势走向。而且2019年我国新生婴幼儿数据是1465万人,自然人口增长率仅仅只有0.34%。

我国人口数量当前的形势

把这个数据放到世界范围内对比的话,也能够知道我国人口真的是增长缓慢。在全球13个人口上亿的国家来看,这个增长率仅仅是排在倒数第3,仅仅超过邻国日本的0%、俄罗斯的0%。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俄罗斯两国他们的人口数量,长期都是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这也足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问题的严峻。尽管目前我国人口数量,仍然是高居世界第一。但是研究已经得出,印度依靠他们1.11%的增长率,和我国的人口数量差距会缩减,并且会在不久后超过我们国家。在当前的形势下,总人口仍然是增长的,但是只能说是增长幅度缓慢。

之前我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大概在1000万左右徘徊,而出生人口大约有1700万人。因此彼时我国的人口数量,每年能够增加在七百万附近。但是随着这些年新生儿数量的下降,目前大概只有1400多万的新生儿,并且还在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将来的几年,我国的人口总数还会低速增长。

大概只有400多万的新生儿,甚至还会达不到这个数量。很可能10年的时间下来,人口只增加几千万人。20年之后,人口达到停滞和减少,也是拥有这种可能的。而一旦造成这样的话,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减缓受挫。没有了十三四亿的人口基数后,我国的内需市场规模、发展潜力这些优势,可能就会不复存在。

造成人口数量低速增长的因素

当然这和许多因素有关,不仅仅是现在昂贵的房价、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抚养成本不便宜这些因素。还有当代人们的生活理念,对于婚姻的看法也在骤然巨变!比如说晚婚不婚、丁克堕胎等等,越来越倾向于自身享受,大龄剩男剩女群体愈加庞大,不再想去承受婚姻和养育孩子,这属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观念。

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生育率都很低!比如我们的邻国俄罗斯,尽管政府出台了各种福利政策、鼓励多生孩子,但是他们国民仍然不愿意生孩子。人口增长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另外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对于人口增长缓慢也有影响。

年龄结构的构成,对于人口数量是很有影响的。由于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新生儿越来越少,也导致了年轻人的减少。并且最终会导致很多问题,社会劳动力减少、经济发展缓慢、医疗负担加重,这些都是十分严峻的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出国,也是影响人口的一个问题。

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统计

这里只列举最近6年,我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具体数据如下:

2014年出生人口1683万人,死亡人口974万人。

2015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

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死亡人口977万人。

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死亡人口986万人。

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

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死亡人口998万人。

我们以2018年和2019年对比来看,2018年出生人口是1523万,而2019年则是1465万人。两者相差了58万人!而且2019年的出生人口,是进入2000年(21世纪)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最少的一个年份,这里提一下,2000年的出生人口是1764万。由此看出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也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

接下来看死亡率,2019年我国的死亡人口是998万人,差不多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了。而这个死亡的人口数,差不多等于瑞典的人口总数(0.1亿人)。2018年我国的死亡人口是993万,一年仅仅只增加了五万人。看起来似乎很低和很难得,但是这依赖于我国医疗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质量提高有关系。

如果说我国仍然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那个一穷二白的阶段,不敢想象死亡人数是多少。当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增加的趋势下,死亡人数并没有大幅度上涨,这也是非常难得可贵的。而且正是因为死亡率和死亡人口比较低,才没有让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数量,出现邻国俄罗斯那样的人口负增长。

怎么看待以及改善人口数量问题

在政府放开推行“全面二孩”的政策下,我国人口增长率仍然很低。我们还是以2018年和2019年来看,2019年比2018年人口少增加了63万,仅仅只有0.3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个数据对比世界内很多国家都落后!

“二孩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组成,以及人口均衡平稳发展。为了保持人口平稳增长,政府应该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相关的津贴补助等等,去鼓励年轻人生育二孩,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此前有社科院的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在达到14.4亿的最高峰之后,就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并且之后我国人口总数,会不断下降减少。在将来的几十年之后,人口将只有8亿人的数量。当然一定的人口数量减少是好事,但是也可能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消费水平降低、人口红利减弱甚至消失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人口数量减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当前我国人口严重老龄化的现在,出现人口负增长以及减弱的情况,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很可能会就此出现很多问题,并且经济水平也会大打折扣。

总结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下,人口负增长并不是一个好的趋势。人口数量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带动经济效益是息息相关的。并不能追求一时的经济,忽略了将来的可能和后果,俄罗斯和日本这些国家的老路,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避免踩坑重蹈覆辙。

而且当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很多养老问题和压力也会出现。放眼世界范围来看,基本上没有任何国家,在人口迅速落入低谷后,能够实现重新二次增长的。德国、俄罗斯、日本都是在苦苦斗争的,但是都是无济于事。“人口斗争”这一仗,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扛过去。

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看到这个标题我也想说几句了,我是个农民,是个乡医,没出过远门,对于国家的统计数据不是很清楚,就是对我周围几个村有点了解,当然这不能代表全国都是我们这里这样的,仅供网友们参考,说说我村的情况吧,我村现有人口1838人,二十岁以上的男孩到没结婚的是72人,二十岁以上到没结婚的女孩是14人,这样的男女比例算,五个男孩才能有一个能娶老婆的,剩下的这些都是光棍,怎样生孩子?哪里来的老婆给生孩子?今年到现在我村死亡10人,出生4个,有三个孩子是40岁左右的妇女生的,真正的刚结婚生孩子的就一个,我县的县医院就曾经出现过一天,二十四小时出生的全部是男孩的事情,我女儿现在上二年级的,全班16个学生,就4个女孩,我周围几个村的男女比例,据我知道也都是和我村的情况差不多,并且从现在出生的到二十岁的,也更是男多女少,大家想想看,就这样的男女比例,以后我国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呢?我都不敢想,大家动脑子想想吧?

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我们刚做了2017年的人口分析,尤其是二胎政策已经开放2年了,但人口出生数反而还是下降的。这是什么情况呢?

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减少63万,10省市出生率不增反降。2018年情况也不容乐观,上半年江苏出生38.3万人,同比下降高达12.8%。就连生育大省山东今年各市公布的数据都呈下降趋势。面对严峻的出生人口形势,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种鼓励生育的方式方法。未来,解决人口问题的出路在哪?

出生人口减少出生率下滑

2014年实行单独二胎,出生人口曾大幅增加,出生率也小幅上升。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出生人口增加131万人,出生率上涨至12.95‰。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同比下降0.52个千分点。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从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到现在已经两年半了,目前二胎政策效果明显。但是细观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不难看出今年出生率大大下降。根据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江苏上半年出生38.3万人,同比下降高达12.8%。就连近两年成为生育大省的山东,今年各市公布的数据都呈下降趋势,烟台、潍坊、淄博、德州几市降比分别为16%、18.1%、23%、22%。

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

出生人口减少很大部分原因是,中国人口育龄妇女人数减少。根据全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字,当年的育龄妇女(指年龄在15-49岁的女性)约3.8亿人,2011年育龄妇女人数达到高峰,达到约3.82亿人,随后进入持续下降通道。2017年,育龄妇女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400万人左右。其中,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按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到2018年,全国育龄妇女人数约为3.46亿人,这一数据较2017年降低约70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一孩生育数量明显不敌二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比2016年减少249万人。二孩出生人数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162万。2016年一孩出生人数占比54.5%,2017年则以二孩为主,二孩出生人数占比高达51.2%。

育龄妇女生育时间延长,直接影响了一孩的出生数量。全面放开二胎,这两年二胎生育需求集中释放,未来,二孩的出生数量或减少。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北京等10省市不增反降

201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18省市人口出生率超全国平均水平,其中, 山东、西藏、新疆、广西、福建人口出生率超15‰。人口大省山东出生率最高,2017年山东出生人口174.98万,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7.8万人,二孩生育登记116.9万人。从数据上看,山东2017年出生人口同比减少2.08万人。人口出生率17.54‰,同比减少0.35个千分点。 西藏、新疆、广西少数民族居多,受生育政策的影响较小,2017年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6.00‰、15.88‰、15.14‰。福建生儿育女观念较为浓厚,2017年福建省出生人口58.4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人口出生率15.00‰,同比上涨0.5个千分点。此外,海南、安徽、贵州、江西生育观念较为浓厚,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4.73‰、14.07‰、13.98‰、13.79‰,出生率较2016年均有所上涨。

此外,广东的生育率也不低,出生率13.68‰。2013年广东出生人口曾负增长,2014年单独二胎和2016年全年二胎后,广东出生人口不断增加。2017年广东出生人口151.63万人,比上年增加22.18万人,全年出生率13.68‰,同比增长1.83个千分点。

房价是最高的避孕药,较为发达的地区江苏、北京、上海、天津,出生率都偏低,排在倒数几名,人口出生率均不足10‰。其中,北京出生率9.06‰,上海出生率8.10‰。此外,东北地区经济衰落,人口外流严重,老龄化问题严重。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生育率垫底,生育率分别为6.76‰、6.49‰、6.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7个千分点、5.94个千分点、6.21个千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是全面放开二胎的第二年,不少省市人口出生率有所上涨,其中,广东、广西、吉林、安徽同比涨幅超1个千分点。但是,江苏、辽宁、宁夏、北京、青海、湖南、河南、山东、重庆、上海等10省市人口出生率却出现下滑,其中上海降幅最大,2017年人口出生率8.10‰,同比下滑0.9个千分点。重庆人口出生率降幅0.59个千分点,北京降幅0.26个千分点。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

鼓励生育 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妇女初婚和初育年龄呈现不断推迟的趋势,妇女生育意愿也有所下降,2018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或小幅下跌。许多发达国家的实例已经证明,一旦陷入低生育圈,想要回升是难上加难。对此,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鼓励生育政策,让“不敢生”变为“敢生”,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将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的同时,新增6项专项附加扣除,特别提出子女教育可定额扣除。意见稿将提交国务院讨论,于明年1月1日实施。

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最近两年各地鼓励生育的政策细则,主要表现为延长女职工产假、配偶陪产假,出台孕产期相关政策,及其他生育相关政策。近期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这些政策多在孕期和产期相关政策上发力,大致有以下四类:加大医保支持,推行基本生育免费;延长产假、配偶陪产假(护理假);增加产科、儿科医护力量;推行弹性工作制,支持生育后重返岗位。

有些省份为鼓励二胎生育更进一步。辽宁实行生育登记服务,简化生育审批手续。黑龙江开展部分三胎尝试,陕西建议适时全面放开生育。此外,陕西、湖北在提供教育住房政策支持方面也出台了相应政策。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解决人口问题的出路在哪?

近几年,很多专家建议全面放开生育。当前虽然全面放开二胎,但是依旧会限制3胎及以上生育。生育政策应该让想生的人可以生,不用变相强迫那些不想生的人生。此外,应加快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地方政府鼓励生育的“小恩小惠”,难以挽回低迷的生育率。

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中国人口明显太多,即使按照2016,2017年的出生人口1700万算,人均岁数76岁。中国人口也会稳定在1700万乘以76等于13亿人。所以那些说人口会降低到几亿的动动你们的猪脑子吧。别被砖家忽悠去生多胎。

现阶段,我国的总人口是在增加还是减少?每年新增人口和死亡人数都是多少?

我想说的是,人口在负增长,以我们当地各村的情况是一直在负增长,和30年前比是这样的,1980年我们村873人,现在是832人,其它村子的人也在减少,原因有几个方面,具体原因说不清楚,计划生育放开2胎是对的,根据99归一30年必须放开,不然隔代出现断层,假如一个镇里8万人,能生育结婚的有5万人,组成2.5万个家庭,下一代,一孩计算,组成1.25万个家庭,25年一代人的话,75年后这个镇还能有多少人,这是理论上这样讲,实际严重的多,国家也看到了,所以赶快放开二胎,避免发生断层,大家看看,在城市,农村,去掉60以上的老人,还有多少人,国家放开了二胎,才有人口在缓慢的增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