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这样看什么情况,假如我现在工资是9000元,如果有人给我超出我现在工资的10倍,每月9万元的话,我想不在乎是不是编制,肯定辞职。原因很简单
一、从幼儿园读到博士顺利的话要30年左右,家庭投资百万以上我算了一下,不算超级神童,一般的人从幼儿园3岁开始上学,一直读到博士生需要30年左右,这么长的时间相当于耗去了人生三分之一的生命,这是要能活到90岁。
如果用16岁成年算,去工地打工,一个月6000元,到30岁,可以挣100万左右。而且16岁那会房子的价格很低,投资的话至少可以在城市买好几套房子。
可是由于你去读博士,你不仅没有挣取这100万,相反,你的学费还有各种日常培训班花费了父母将近100万元。等你博士毕业,你拿着9000元的工资,准备在城市买房,发现你每个月的工资连一平方都买不了,你是不是会感觉到失落。国外搞科研的没有低于百万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回来的原因。
二、博士如果没有研究课题,只是坐着领工资到了本科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工作,而去读博士的人,想的就是为了搞科研,当没有研究课题,研究经费时,他们所学的失去了意义,如果再加上一个天天搞形式的领导,别说搞科研,整个就变了味,天天没事开会,谁还有心思去研究。
三、博士生找不到工作中的意义自然会辞职3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小了,加上工资待遇的差别太大,工作中找不到存在的意义,那他们只能选择辞职,找到一家可以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单位,辞职是必然的,研究人员也需要生活。
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这个就是围城,城外的想进来,而城内的想出去。
中科院90多人辞职,好多人是辞掉了事业编制,这些确实是挺令人惋惜的。但是实际上可能中科院90多人辞职,虽然没有了事业编制,但是可能有更多的发展机遇,而且可能工资翻了几倍,这样可能也是合适的。
事业编制待遇很稳定,但还是不算高事业编制很稳定,但是可能待遇还是不算高。一般来说,事业编制是比较稳定的,能够做到旱涝保收,但是实际上的待遇可能也就是每个月1万元左右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对于一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博士等科学家来说,就不见得非常满意了。
现在每个月1万元左右的收入,虽然也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是对于这些博士等科研人才来说,可能连大一点的商品房都很难买起,这样的话,对这些科研人才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无奈的事情。
因此,整体上来说,事业编制待遇很稳定,但还是不算高。
辞职的原因中,发展机遇和待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来说,辞职的原因中,发展机会和待遇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对于30岁左右的博士科研人才来说,发展机遇和待遇都是非常重要的。
30而立,但是好多博士30岁才毕业,正是搞科研发展的黄金年龄,肯定会优先考虑发展机遇和待遇的。
对于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如果事业编制给1万元一个月,而出去就能够拿到3万多,甚至更高一个月,而且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做出更大的成果,那么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放弃编制去做这些事情的。
因此,辞职的原因中,可能发展机遇和待遇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结论综上所述,这个就是围城,对于30岁左右的博士科研人才来说,发展机遇和待遇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待遇,那么科研人员可能也会放弃编制的。
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中科院90多位高科技人员辞职,他们都是有编制的,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博士学历。但是,他们的工资爆料的只有一万多。
这一次90多人一起辞职,恐怕很大程度上和薪资待遇不满有关系。中科院的人事部说,这一次人员的流失,是正常流失,也有的人说是被别人“挖了墙角”。
很多人觉得有编制,都是30多岁的人辞职了,有点可惜。
事实上大家想一下,若是留在这个地方,每个月1万的工资。假如去了一个新的公司,工资给翻倍了,也有可能是有编制的,甚至开出的条件比这里要好很多,你说这些人会不会心动呢?
也只有新的去处别这个地方给出的福利待遇好,他们才会去新的地方吧。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会选择更好的薪资待遇的,因为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这个都是没有错的。
况且,寒窗苦读几十年,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让自己家人过得好一些吗?
这些人之所以辞职了,这说明他们是人才,有单位愿意给他们更高的工资,让他们来为自己做事。
所以说这些人才的流失,只能证明原单位给出的福利待遇让他们不满了,而且还不是几个人,一走就是90多人。
要知道这个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本来有500多人,去年就剩下200多人,现在又走了90多人,剩下的也就是100多人了。
这么多的人才的流失,肯定是研究院出问题了。研究院在人才流失之后,不是反思,反而说这是人才正常流动。
要知道研究院最宝贵的就是人才呀,若是人才没有了,这个研究院岂不是就是成为了空壳子的。
但是领导班子们竟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现在中央调查组已经针对这件事展开调查了,不久之后肯定也就知道问题的原因了。
事实上现在缺的不是人才,只要你开出的条件好,你给的待遇能够满足这些人才,还会可以吸引很多人的。
怕就怕有些单位,有些领导不重视人才呀!给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发一万的薪水,想用这个待遇留住人才难呀!
思考题:美国为何能够吸引全世界顶尖人才呢?
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有编制又怎么了?一个月也就是9000块钱。对于一个中科大毕业的高材生来说,这根本就是打发叫花子。人才得不到尊重,心里得不到平衡,他们是不会心甘情愿的留下来的。给予人才高级别的待遇,这也是我们对于人才的一种尊重,难道不是这样吗?
至于你说的编制,对于外面那些高收入的人才人才来说,编制对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前一段时间啊,不是说一个中科大的博士跳槽到跨国企业,直接把他的工资翻了十倍,年薪百万,人家毫不犹豫的就走了,这说明什么原因?对于这种高层次的人才说,编制并不是那么的重要,收入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埋没在这么一个科研所。一个月给9000块钱的工资,可能还没有当地科研所的保安的工资高,人家既然有一条路可以飞黄腾达,为什么要窝在这么一个研究所拿到900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呢?
不要干谈理想,干谈理想是没有作用的,给人家涨工资,这才是实在的。人家有老婆孩子要养,一个月9000块钱能够干什么呢?对不对?可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明星啊,演员啊,动不动一年的收入就是上亿,而对于高科技的人才,一个月的工资才9000块钱,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要反思的问题吗?
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只要是待遇可以,为什么不呢?
编制只是给一些追求安稳的人准备的温床,很多的编制单位稳定有余,但是竞争力不足。对于一些身怀抱负,水平超群的人来说,没有好的待遇,这个体制只是束缚自己的枷锁,自己总有一天会打破它。
以本院为例吧,人员最高峰的时候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了。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
走的这些人,很多都是硕士甚至博士,高学历高水平,有的人在这里无法施展身手,有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待遇。加上外面的高薪或者是高职位的诱惑,很多人最后就是只有辞职走人的结局了。
前年的9月份,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文章中称,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员被一家民营企业挖走,而这个科研人员离职前任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中国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岗位”。根据知情人爆料,他在原单位是12万一年,跳槽后加入了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达到百万”。
一千多年的韩愈大师在《马说》中,早就说出了这样的话: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人才有才,也需要财,甚至还需要发展空间,需要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
既得利益者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不为人才着想,千里马离开是迟早的事!中科院90多位人员辞职,那可是编制呀!你会从编制辞职吗?
当你需要购买学区房时;
当你需要给孩子报辅导班时;
当你想给孩子攒点留学基金时;
当你开同学会碰见那些原本和你能力差不多但在企业拿高薪的同学时;
当寒窗苦读几十年,工作在代表国家最高科技院所的你看见下面这张图时。
你会对“编制”说:呵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