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孩子的事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在中国更是这样,为孩子的一生活得更好,全中国的家庭几乎都陷入焦虑中。一个孩子的不成器不知应该是个什么衡量标准。个人以为,一个年轻人如果不危害社会和人类,能自食其力都不能算不成器。现在的人们功利心太强,很多人把家族的荣耀、成功都附加在下一代身上,让孩子不堪重负,传递给孩子的也只有学习学习,发财发财,当官当官这样的信息,直到今日,中国人非但没有跳脱官本位的束缚,反而这种观念更加严重,这也许是体制带来的结果吧。所以所说的不成器其实很功利,众多的中国家庭,有多少父母能够放的开,依据人性的特点来培养孩子,让孩子自由自主成长?反过来,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了桎梏牢笼般的培养生活,在带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的统治也随之开始了,孩子活的没有自我,没有选择自由,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走,都是一个模子的样子。剩下的就是父母的虚荣心和无休止的攀比,今天的中国父母活得很虚伪,也很功利,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不从这个误区走出来,彻底改变培养孩子的初衷,那么,中国的孩子不是不成器,而是活得很可怜……

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父母事业再成功也弥补不了自己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深以为然。因为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姑姥家的儿子,我叫三舅,做生意的,身家几千万,一出门前呼后拥,车接车送。可是他的孩子们,却没有一个成材的。

三舅对孩子和孩子妈都是舍得投入的。他给大媳妇和二媳妇分别买了好车,大儿子送到省城最好的初中,配备保姆和司机,小儿子也是从小就开始早教,什么英语、口才、表演之类的,只要孩子感兴趣,全部花大价钱去学习。

因为两个儿子分别属于不同的媳妇,所以两个当妈的也比赛似的都想把各人的孩子培养好。

然而,大儿子却连高中也没考上,最后三舅托人让他直接上了一个五年连读的专科大学。据说大儿子从此变得很消极,整天只是闷头玩游戏,即使放假回到家里也不爱与别人交流,一旦有人提及他爸爸是谁,他就特别反感。

小儿子更是被惯得不像样,一上学就以小太子自居,只要老师一说班级有活动需要家长赞助的,他就特别积极,他曾自己主动举手赞助过班级一个大书架和几大箱学生课外读物。

后来,大儿子毕业了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一直在家里呆着,除了吃外卖就是玩电脑,把自己养成了一个大胖子。

三舅一提到大儿子就伤心得直摇头,说当年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儿子身上了,没想到他妈也不好好管孩子,就知道成天打麻将,以至于孩子落到现在这般颓丧的光景,一个挺好的孩子现在完全就是废了。

接着提到小儿子三舅也是唉声叹气的,说孩子像个小霸王一样,在学校为了让同学们喜欢他,买东西时总是愿意充大款,回到家里就知道跟妈妈要钱,他妈一旦不给,就暴躁得像个小兽,又摔又打的,实在是让人头疼。

三舅感叹着说,我现在觉得日子过得特别没劲,孩子都这样了,你说我这一大摊家业,以后连个能撑起来的接班人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旁边恭维他的人马上接话了,老板您的基因这么好,就应该多生几个,龙生九子,指不定哪个能出息呢?

三舅马上就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亲戚们聚到一起时谈起来三舅也会说,挣多少钱有啥用,孩子没有一个成气候的,孩子培养不好,再大的家业也有败光的那一天。

李嘉诚就曾说过: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所以,人生至要莫过于教子成材!

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孩子身上的问题,其根源都来自于家庭,尤其是父母。

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成器,整天在外面惹是生非,整天表现得很没教养,别人在指责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是老师没教育好,也不会说小伙伴把他带坏了,只会说:“这孩子家教不好!”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一个孩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成功,虽然他们的父母嘴上说着“没有刻意教育,顺其自然而已”,但是人家在孩子习惯、性格、人品上的默默努力,别人是看不到的。

一个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变得没出息,找来找去,肯定能从他的家庭、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说到底,一个孩子未来的路能走多远,跟成绩无关,跟家境无关,重要的是教养,是人品,是德行。

没有教养、人品、德行来托底,成绩再好也会有跌落的那天,家境再好也有败光的那天。

可生活中,却到处都是这样的父母。

生活中,应酬不断,长了一身的肥膘,却要孩子多吃蔬菜、勤于锻炼;

下班后,拿着手机躺在沙发上看剧刷微信,却要孩子勤奋多读书;

半夜后,却还在打牌看球玩游戏,却让孩子早睡早起;

······

不是孩子做不到,是你做不到。

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回答:这位朋友说的很对,父母再成功也弥补不了自己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如果父母一心扑在事业上,对自己的孩子不关心、不教育、不引导、放任自流,不加以纠正孩子的错误,等他们自己形成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毛病时,到那时就晚了。

中国的家长,中国式的教育;大家都在努力着,争取着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和氛围。有时候,顾了事业就顾不了孩子;顾了孩子就没有自己的事业。做人就是这么矛盾纠结!能两者兼顾是最好的人生状态。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想一想,我们又有多少精力放在工作和家庭、孩子身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顾好自己、顾好家庭、再把事业做起来、做好!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父母的事业有成,孩子的教育却出现问题时,这时候,

就要赶紧放慢事业的速度,拿出一个人的时间,好好陪伴孩子们!特别是孩子们的成长期,陪伴给予他们爱:很重要的。过了成长期,做家长的就会很后悔没有及时陪伴孩子们。他们很需要理解、沟通、爱的鼓励!

许多事情都是看个人对这个社会的《接受度》程度大小和自己的自律能力来决定人生命运和方向的。不管孩子管上管不上,再忙也要每天必须过问一下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能由他们任性去发展下去。在孩子成长阶段最好能“放弃”一些事情,尽量陪伴孩子成长。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不留遗憾。加油吧!共勉!

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孩子成器不成器,在于家庭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特别那些没有文化修养的暴发户,小孩耳闻目染父母做人的本性。成才是偶然、不成器是必然,怪不得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个中年朋友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你怎么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弄清楚另外一个问题:

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是什么?是金钱,名利和地位吗?

我以为都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是教育子女的成功。

假如说你家有万财,名利双收,但你的子女不成人,不成才 更不成器,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那么请问你的人生是成功和幸福的吗?

即便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既没有名利,也没有地位,甚至可以说生活都比较清贫,但是你的子女一个比一个优秀,一个比一个卓越,都能够成人,成才 成器,那你的人生也是成功和幸福的。

所以,没有什么成功能够比得了教育子女的成功,也没有什么幸福能够和教育子女成功的幸福相比。

我觉得我哥哥和我嫂嫂就是非常成功和幸福的人。

我的哥哥嫂嫂,只是普普通通老百姓中的一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只大一岁,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优秀,从小到大在学习上几乎没有让父母操多少心。一直都是学习中的佼佼者,后来一个考了211,一个考了985,大学毕业后两个孩子双双都被学校保研。

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同时供两个孩子上大学和研究生,其负担有多重是不言而喻的。我哥哥嫂嫂几乎过着披星戴月的艰苦生活,为了两个孩子的上学,真的是含辛茹苦,甚至是过着一种东拼西凑煎熬的生活。

但他们的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是有功劳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毕业参加工作,而且都已经在省城定居了。

虽然两个孩子现在基本上已经安顿下来,但我哥哥嫂嫂的生活从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过着辛苦劳作的日子。

可在很多人的眼里,我哥哥嫂嫂是最幸福最成功的人。而我哥哥嫂嫂自己也认为自己过得很幸福,因为自己有两个让他们值得骄傲的孩子。

在中国,90%的家长都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只要孩子能有出息,能够成人成器,自己受再大苦,受再多罪也觉得值得。

因此上说,父母再成功的事业,也弥补不了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带来的遗憾,这的确是符合当下90%以上家长的实际,也是一句非常接地气的家庭教育箴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