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贾母送宝琴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但这并不能证明贾母不曾送过林黛玉好东西。而事实上,做为贾母的所宠爱的外甥女,林黛玉所得到的赏赐也许没有贾宝玉得到的多,但一定会比薛宝琴多,不会比薛宝琴少。只不过作者不曾正面写罢了,但仅仅侧面,我们都可以从中感觉得到贾母对林黛玉浓浓的关爱。
文中描写贾母宠爱林黛玉,多是从小处着手,如第二十六回,贾宝玉靥魔之后病愈,贾母便让人送到潇湘馆两筐子铜钱,让林妹妹赏赐给下人们,如第四十回,贾母在领着刘姥姥去参观大观园时,发现潇湘馆里的窗纱旧了,便责备了王夫人,并且让王熙凤拿出来自己珍藏的软烟罗,而这软烟罗,却是以薛家王家那样的大家族,他们的子女都不曾见过的珍品,如贾宝玉与林黛玉闹别扭,贾母赶紧让王熙凤去调解等,正是通述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到贾母对林黛玉不同寻常的疼爱,贾母对林黛玉有这种疼爱,又怎会不赏赐林黛玉珍品呢!
至于贾母把凫靥裘赏给了薛宝琴,而非林黛玉,我想,大约是贾母觉得薛宝琴的气质更适适凫靥装的颜色及款式吧,宝刀赠英雄,鲜花赠美人,林黛玉虽美,却不适合凫靥裘。
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红楼梦里,贾母是贾府地位最尊的长辈,她从孙子媳妇做到了老太君的位置,历经四代,她收藏了无数的好东西,不管是古玩奇珍,还是华服美饰,都有不少。因为对孙子孙女们的关爱,贾母收藏的这些好东西大都给了他们。
贾母送给了宝琴野鸭子毛做的凫靥裘,给了宝玉孔雀羽线绣制的雀金裘,黛玉一直都是贾母最心疼的孩子,可为什么贾母从未送给黛玉衣裳呢?因为贾母已经给了黛玉更好的东西。
第一、贾母给宝琴和宝玉衣裳都有缘故,且她早就给了黛玉鹤氅
贾母送给宝琴和宝玉衣裳都是有缘故的。贾母给宝琴“凫靥裘”是因为宝琴刚到贾府,又正逢下雪,所以贾母为表亲近才送的。
贾母给宝玉“雀金呢”是因为宝玉要去参加王子腾的生日,雀金裘珍贵且又是新得到的乌云豹氅衣,所以贾母为了贾府的面子才给了宝玉。
贾母看似只给了他们二人衣服,其实贾母早给了黛玉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黛玉身体羸弱畏寒,冬日怕冷,贾母才不会临时给黛玉衣裳,她早就为黛玉准备好了。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黛玉参加芦雪庵诗会穿的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也是极好的衣服。羽毛纱十分珍贵,康熙初年一年进贡也仅有一二匹,多数要靠进口。因此黛玉所穿的鹤氅比起他二人的衣裳也毫不逊色。
第二、贾母最心疼的还是黛玉,潇湘馆是大观园最温暖的地方
冬日里贾母早就为黛玉做好了保暖的措施,除了给好衣裳,黛玉潇湘馆的也是大观园中最暖和的屋子。潇湘馆因为有竹林,所以会比别的地方更为湿冷,但是贾母却能让黛玉的屋子还未下雪就成为最温暖的房间,可知贾母对黛玉的爱护。
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横竖这屋子比各屋子暖,这椅子坐着并不冷。”说着,便坐在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一张椅上。
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贾母对黛玉甚至比宝玉还要好,黛玉一到贾府跟着贾母住,贾母甚至要把宝玉挪出去;黛玉身体不好需要吃燕窝滋补,贾母只是听了宝玉随口一提就让人每日送一两燕窝来给黛玉;黛玉糊窗户的材料都是名贵又难得的“软烟罗”;贾府小姐们的月例银子都是有限的,可是黛玉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可知黛玉在贾府的衣食住行都是极好的。
大观园住所的安排都是随机的,只有黛玉和宝玉可以挑选;贾母给众人赏菜,宝玉和黛玉都是独一份;贾母知道黛玉和宝玉吵架的最大根源就是对爱情的担忧,所以贾母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
贾母对黛玉的爱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所以这样看下来,黛玉根本就不缺好衣裳,也不必贾母特意送给,因为只要黛玉需要,她就会提前准备好。况且黛玉也不是爱张扬的人,为了避免下人们的流言蜚语,黛玉还要处处表现低调,所以即便贾母给了黛玉,她也不会声张。
第三、黛玉对华服美饰并不在意,她最爱的还是诗书
“雀金裘”和“凫靥裘”都是非常名贵的衣裳,黛玉不喜奢华也不大会喜欢这样的衣服。而且她在贾府的很长的时间都在守孝,华服美饰也不适宜穿,所以贾母即便把这衣服给了黛玉,她也没机会穿。
黛玉两次入贾府没有带什么金银细软,她带来最多的还是书籍,并非黛玉没有而是不喜欢罢了,所以可知黛玉最爱书。
正是因为黛玉喜欢书,所以贾母给了黛玉一屋子的书,她把自己的房间装饰成了书房。贾母对女孩子读书并没有特别的喜欢,但她却认为黛玉这样也很好。
总的来说,贾母虽然没有给黛玉名贵的衣裳,但是贾母给了她最多的偏爱,最喜欢的书籍,最舒适的生活,让她对贾府有家的归属感。虽然黛玉没有了父母,可是她有一个爱她疼她的外祖母,和其他姐妹比起来也是很幸福的了。
作者: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贾母送薛宝琴凫靥裘送得很高调,一则是同薛姨妈人情往来做的"面子工程"。
二则是做给薛姨妈和薛宝钗看的,贾母的意思很明显,我更疼宝琴,那宝钗呢?你们薛家自己寻思去。就是暗着说:你们别费尽心思弄出什么个"金玉良缘来了,我原没看上你们家宝钗!"
这高级斗篷一送,效果马上就出来。香菱都说宝琴"可见老太太疼你了,这样疼宝玉也没给他穿。"一向端庄的宝钗也酸溜溜地说,我就不信我哪里不如你?"
贾母打薛姨妈和薛宝钗的脸,还能让她们喊不出疼来,真是人际关系的高手!
清代福亭《闻见瓣香录》丁集:鸭头裘,熟鸭头绿毛皮缝为裘,翠光闪烁,艳丽异常,达官多为马褂,于马上衣之,遇雨不濡,但不暖,外耀而己。
也许这就是贾母真正的心思,送宝琴看上去金翠辉煌的斗篷,人人都道那东西华贵。那脸面之情也就送到了。但冷暖自知,宝琴穿上冷不冷,贾母可一点不在乎!
贾母送宝玉雀金裘,一是因宝玉舅舅过生日,他要去拜见,总要穿体面些。二是那雀金裘不只是件斗篷。它起到了承接下文的重要作用。没有这件斗篷哪会有《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个故事?
而这个故事里晴雯也是个痴女子,她以为守住了宝玉的心便有了一切,可谁知她痴心的宝玉原是最靠不住的,令读者们一声叹息……
我相信,在晴雯死后,这雀金裘还会有故事。当这孔雀褂子再坏一次的时候,还会有谁挣了命去为宝玉缝补?那时可有人会想起曾有过晴雯这样一个女孩?
贾母未单独送过林黛玉斗篷,这很正常。因为在贾母眼中黛玉从来不是客,是自己人。做为外祖母,给黛玉最好的爱是不明显地偏着她。这样黛玉同三春才会和睦相处。
贾母给黛玉的爱是不显山不露水地一天送她一两燕窝;是放在心尖上称她和宝玉为"两个玉儿";是用软烟罗这种名贵之物给她当窗纱;是宝黛二人闹别扭时,喊出的那句不是冤家不聚头……
黛玉是有斗篷的,黛玉的斗篷应该是和三春一起得的,故都是大红的。只是三春是猩猩毡斗篷,黛玉是白狐狸里的。(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脂批:宝琴翠羽斗篷,贾母所赐,言其亲也;宝玉红猩猩毡斗篷,为后雪披一衬也;黛玉白狐皮斗篷,明其弱也;李宫裁斗篷是哆罗呢,昭其质也;宝钗斗篷是莲青斗纹锦,致其文也;贾母是大斗篷,尊之词也;凤姐是披着斗篷,恰似掌家人也;湘云有斗篷不穿,着其异样行动也;岫烟无斗篷,叙其穷也。只一斗篷,写得前后照耀生色。
明白黛玉的弱,给她最暖又名贵的斗篷,贾母对黛玉这才是真爱啊!
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一本《红楼梦》,真是太神奇了,我现在觉得《红楼梦》是可以当做谜语大全来看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一定想不到他的《红楼梦》有这么多人来解,也不知也没有人解的其中味。
很多人解的很深刻,联系到曹雪芹的家族衰落,抄家等等,本人才疏学浅就看过《红楼梦》纸质版,就文本中看到的文字,说说这个问题吧。
贾母是贾府地位最高的人,有的东西收在家里仓库里,但是贾母还有自己的私人财物,鸳鸯可能是最了解的。而且,贾母是一个很有品味的贵夫人,从她饮食,看戏,听曲,待客中就可以看出来。
贾家已经富贵了四代了,贾母是出嫁前史候的女儿,大家闺秀,嫁到贾家,经历了四代的富贵。穿衣品位肯定也是一流的。袭人做针线都时候就说过,害怕贾母责怪她们懒,对宝玉的穿着不上心。贾母最欣赏的丫鬟是晴雯,因为她针线活最好。书中没有讲到贾母送过黛玉什么,可能一则是黛玉自己有,黛玉家族也是世代官宦,到黛玉已经是六代了,也许黛玉不需要这个;二则可能这个凫靥裘不适合黛玉,宝琴穿上凫靥裘以后,众人都说就她还配穿这个。
贾母疼黛玉是不容置疑的。黛玉来了贾府以后,贾母就留了黛玉和宝玉两个在身边。宝琴来了以后,贾母也很喜欢,贾母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家,她享受着人世的繁华,但也进了暮年,对于贾母来说,最羡慕的就是这些孙子,孙女辈身上的那种青春和活力。贾母雪里还去芦雪庵看他们写诗,赏梅就可以看出来。
宝琴,这个人物是集黛玉和宝钗两个优点于一身的一个小女孩,黛玉太柔弱,宝钗太老成。宝琴健康,漂亮,又有才华,又活泼,宝琴没有出现的时候,贾母在黛玉和宝钗身上觉得都有所欠缺,宝琴一出现,贾母就觉得宝玉最适合的婚配对象出现了,不过,宝琴已经与梅翰林家订了亲,只好作罢。贾母还特意让人嘱咐宝钗不要对宝琴约束太多,让她爱怎样就怎样,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晚上让宝琴和她睡。可能贾母是喜欢宝琴身上的那种青春气息吧。
宝琴这时家里并不是很富有,她和哥哥是来投靠薛姨妈的。贾母珍藏了很多东西,以前都舍不得用,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让凤姐把“软烟罗”拿来给黛玉糊窗子,还有一些布匹送给刘姥姥,贾母对宝琴是真心喜欢,下雪天给她一件挡风雪的凫靥裘感觉很自然。心疼邢岫岩烟就没有人关注到,倒是平儿细心的发现她没有,后来把凤姐的给了她一件。
宝琴是薛家亲戚,邢岫岩烟是邢夫人的侄女,俩人同时进贾府,待遇却很不同,说明贾母更看重薛家,或者说宝琴更讨人喜欢吧。
宝玉是贾母最疼的孙子,后来给了他一件雀金裘,黛玉却没给,宝钗也没有,但是宝琴又已订亲,不可能和宝玉是一对。可不可以脑洞大开一下,贾母这样做,是不是暗示宝玉最后的归宿并不是什么良配呢?最适合的已经不能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吧。消遣一下,不对之处,还请谅解。
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红楼梦》里很少描写黛玉的穿着打扮,因为这位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真的不同凡俗,不可以俗世的眼光来衡量她。
但是,在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那一回,也就是薛宝琴刚刚入贾府,贾母给了她凫靥裘那一回,还是描写了一回黛玉的穿着。那天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件大红羽纱白狐狸里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细细品咂,是不是很有意思?宝琴得了贾母一件野鸭子毛的凫靥裘,湘云就惊讶不已了。因为宝琴不是贾家人,她是客,只是因为得了贾母的喜欢,所以得了这么贵重的衣物,自然会令人感到惊讶。
至于黛玉呢?不管是贾母也好,贾家的其他人也罢,早就把她当作自家姑娘来看了,所以她穿什么都理所当然。黛玉的那件“大红羽纱白狐狸里的鹤氅”,绝对是比宝琴的凫靥裘更珍贵的衣物。凫靥裘是野鸭子毛做的,鹤氅也是拿鸟的羽毛做的。孰高孰低?你且细细的品,自然会知道。
而且在这里,作者又加了一句“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青金,是指不发红的金线,与赤金相对。闪绿,青金丝线加绿色丝线织成的丝带呈闪绿的光泽。双环四合如意,指丝带头上结的绦扣花纹。连配饰都是如此的精致,可以说到了无经伦比的程度。
其实,你留心看你就会明白了,黛玉身上从来都不缺好东西,她的好东西哪里来?当然不是从自家带来的只有可能是贾母给她的。外祖母对外孙女的照顾是润物细无声的,不需要大肆宣扬的,免得遭人嫉恨的,家里还有那么多孙女儿呢,贾母不能把自己对外孙女的偏爱表现得太过明显,免得黛玉成为众矢之的,精明的老祖母可谓用心良苦。给了就给了,穿了就穿了,不必像给宝琴凫靥裘这样显得张扬。而很少描写黛玉穿着的作者,特地在这一回中描写了一番(别的姐妹都没有特别写),自然是有一番深意,就怕粗心的读者读不出来。
贾母送宝琴珍贵的凫靥裘,送宝玉雀金裘,为何却从未送过林黛玉?
黛玉是近亲,宝琴是远客,二人没有可比性。书里虽然没写,贾母送给外甥女的东西一定是宝琴没法比的。书里之所以写贾母送礼物给宝琴,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通过贾母的眼睛、贾母的态度给读者这个审读宝琴的视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