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都是亲戚,参与贾家管理时,为何只用薛宝钗而不用林黛玉?
第一:
让薛宝钗参与管家,是王夫人在试图培养接班人。不然让薛宝钗参与管家是比较不合理的,也多余。而这一点薛宝钗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她说了:
....你们也知道,我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我若不依,分明是叫姨娘操心...这里薛宝钗说了一车的话,无非就是为了遮掩一下自己参与管家的真实目的与意义,并且也借机拉拢人心。
第二:为什么没有用黛玉?
文本内这里写到黛玉犯了咳嗽的老毛病。其实,就算黛玉没有犯咳嗽的毛病,王夫人也不会叫黛玉管家。
她最不希望的就是黛玉嫁给宝玉,所以自黛玉来的第一天,她就吩咐过黛玉,要远离宝玉。但是宝黛二人偏偏情缘深厚,一见钟情,同止同息,略无岑参。
且黛玉小性子,会“挟制”宝玉,宝玉又偏偏最服黛玉的小性子,这一切都令王夫人愈加不满。这次叫宝钗协助理家,是王夫人再一次表明自己对“金玉良缘”的支持。
即肯定宝钗,否定黛玉。
第三:宝钗这次理家,拉拢人心,做出了所谓的“成绩”。
可惜,贾母随机就做出了反应。
她亲自出手抓赌,打脸了王夫人以及薛宝钗。王夫人叫宝钗理家,竟然忽视了这么大的纰漏。贾母亲自出手补漏,以此来表示,她对王夫人动用薛宝钗理家的不满。
以此告诉王夫人,你选中的人理家能力有限。也算是为木石姻缘搬回一局。
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都是亲戚,参与贾家管理时,为何只用薛宝钗而不用林黛玉?
首先,当然是工作经验问题,宝钗在自己家里早已经开始帮助母亲和哥哥一起打理家务和管理生意上的事情。元妃亲自下旨邀宝钗与姐妹同住大观园,贾母也曾当众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请宝钗来协理大观园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就是论群众关系,宝钗远远优于黛玉。连贾母老宗祖都“素喜宝钗稳重和平”,更何况下面的丫头婆子们,人人都说“黛玉不及”了。
最后,黛玉刚刚在元宵节家宴上失了礼,当众给宝玉“喂酒”,弄得凤姐立即提醒“宝玉别吃冷酒”,贾母跟着“掰谎”痛斥“儿女私情”为宝黛关系洗地。过完年曾经调侃过黛玉“吃茶的凤姐就累得病倒了,黛玉也病了。谁都知道林妹妹先天不足爱生病,而且往往是心病更重,就爱哭哭笑笑的情绪不稳定。
此时,贾母对薛家的态度正火热,年前还惦记着要把宝琴说给宝玉呢!王夫人这会顺水推舟有一万个理由请宝钗协理大观园,也有一万个理由不会去劳动那个正在生病的贾母的“心肝肉”林黛玉。
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都是亲戚,参与贾家管理时,为何只用薛宝钗而不用林黛玉?
表面上看,这是客观选择的结果。
王熙凤病倒之后,王夫人在选择管理家务人选时,感到李纨和探春力量还不足,便选了薛宝钗加入。为什么不选林黛玉?红楼梦书里说的很清楚,此时,林黛玉又病了。这是一个硬伤,参与家务管理,自然不能选一个有病之人。
其实细想,这恐怕只是掩人耳目。真实的原因应该是这两个:一个是薛宝钗是自己人,可以代表自己制约另外两个管家之人。在选择参与贾家事务管理上,王夫人有决定权。薛宝钗是亲妹妹的女儿,与她有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关系。把自己主管的事情分给她做,既能让自己放心,更能在一定时机和场合上,制约李纨和探春。有人认为这个观点不对,其实红楼梦书里巧妙的写出了这关键的一点。探春在大观园里实施管理制度改革,采取承包责任制,每年能收入400两银子,探春原本打算把这些利润上交到大观园内部,但是薛宝钗当场否定,一锤定音,把收益全部返还给下人。用现在的话就是当面拆了探春的台,她为什么敢这样,表面是维护下人的利益,其实就是仗着有王夫人为她撑腰。
另一个是王夫人有意为之,为薛宝钗创造的一次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在宝玉的婚事上,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心事其实是一样的,都希望薛宝钗能成为宝二奶奶。贾家家大业大,贾宝玉的媳妇将来定要承担起管家的重任。薛宝钗可以利用参与管理家务的时机,走上前台,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为人,把全部优势展现出来。通过参与家务管理,既为薛宝钗攒了人气,更为金玉良缘铺平了道路。
所以无论是从表面上来看,还是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王夫人都会选择薛宝钗参与管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