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我就特别讨厌一些人,成天嚷嚷着要弘扬传统文化,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限于汉服、繁体字、古风歌,《论语》都没读过,唐诗都背不了几句,搞些奇奇怪怪的形式主义。
也不知道是哪些专家提出来的恢复繁体字,毕竟据我所知,我国从来没有废除过繁体字,又何来恢复繁体字一说?所以说恢复繁体字,不如说是推广繁体字吧。
认识繁体字有人说,你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怎么能不认识繁体字呢,那些古籍你怎么看得懂吗?
这种问题明显就是偷换概念,无论是对于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还是对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掌握繁体字都是基本技能,因为至少要认识,才能读懂古籍,但我掌握了繁体字,能读懂古籍上面的字,这并不影响我使用简体字写作啊。
以简识繁,我认为才是现今当做的事。
恢复繁体字我也不怕得罪人,就网络上那帮打着传统文化旗号,嚷嚷着要恢复繁体字的人,有几个真的能写繁体字,他们不过是接着输入法之便,把自己包装得很有文化的样子——他们认为,用繁体字就比用简体字有文化,真是搞笑。
说真的,输入法中那些繁体字,错误实在太多了,因为在输入法的字词库中,繁体字调用和更新都很少,自然会不完善,天天用输入法打繁体字的人,十有八九发现不了其中的错误。
在最激烈的时期,鲁迅先生等甚至提出过废除汉字,认为汉字不亡国就会亡,这里不讨论鲁迅先生这一说法的对错,但从侧面可以反应出繁体字的一些不合时宜,概括起来就是“三多五难”:“三多”是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五难”是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
简体字后来开始提倡简化汉字,一开始简化得非常激烈,完全失去了汉字的美感,又经过了很多先辈的努力,才有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好与坏姑且不论,但是中国人的识字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当然了,简体字也有很多弊病,一些字被简化后,出现了多字合并的现象,跟原字、原意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比如“丑”字,用于时辰丑时,写作“丑”,但形容人丑陋,繁体字是“醜”;
再如“发”字,指头发、毛发,写作“髮”,形容发财,则写作“發”;
这一类简化字确实让一些汉字失去了味道,重新制定简化方案,比恢复繁体字靠谱。
至于某些人用来攻击简体字,说亲不见、爱无心(繁体写作親愛),这纯属半吊子水装文化人,苏轼的《前赤壁赋》帖、宋徽宗瘦金体《千字文》等,均有大量非繁体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简体字,可见在当时,这些书写形式都是整体,不存在繁简一说,如果你不承认,那请问是苏轼、宋徽宗没文化,还是这两位不是古人,不会写繁体字呢?
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繁体字是祖宗传下的国宝,简易字是新时代的传承。我们恢复繁体字做什么呢?繁体字,书写难,占位多,既浪时间有时又打断人的灵感,我不知道这些专家是怎么想的,一条梁一支柱能盖好一间房子,为什么要几条梁几支柱来盖房子呢,这不是劳民伤财吗?简体字,易写好懂,用词准确,是我国文字发展的体现、时代的产物。如果二个人一起写文章,一个用繁体字写,一个用简易字写,你能说说哪个先写完成呢?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是在战争时呢?那分秒必争的效率可能会为这场战争取得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可以!先让这些砖家穿汉服上下班,也不许住楼房和别墅,家用电器全部扔掉,夏天不许开空调,冬天不许用暖气,烧树枝树叶取暖,也不许开奔驰宝马,天天走路上下班。见人就作揖,看见领导就下跪拜见。写字作报告自己用繁体字输写,而且还必须用毛笔来写,不许说普通话。要不了三天,这些砖家就痛哭流涕的,再也不敢有恢复繁体字的念头了。
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恢复繁体字,我支持,理由如下:
一、简化字削弱了汉字的表意功能。语言文字分表音和表意文字,汉语即属于表意的象形文字。汉字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因这四书,即使不认识的字也可揣测其意义、读音;而且汉字每个字都融合了人的感觉、体验和想像。所以汉字可以“声入心通”、“形入心通”。但有些简化字削弱了表意功能,比如亲(親)、爱(愛)、里(裏)等。
二、简化字对同音字的合并不严谨。比如“發”(發财)、“髮”(头髮)意义相去甚远均简化为“发”,不妥;“里”、“裏”,前一“里”为邻里之间,后一为衣服的裏子,现均为“里”;“后”为继承大统的国君,而“後”的“彳”表行走,“幺”象绳索,表行走不便,所以“後”表示迟缓、落后,与“后”的意义实乃风马牛不相及也,而简化后均为“后”。这样的合并,读古籍时如何分辨呢?
三、弱化了汉字的绘画美。鲁迅先生总结汉字的审美效果即有意美感心、形美感目之说。所有文字惟有中国汉字能展现艺术之美,能以艺术品的形式展示于审美主体,而简化字非但意有所缺,而形美也显見不及繁体字。所以书法家们总要用繁体来表现书法艺术,否则味同嚼蜡,当下的中书协对参展书法作品仍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字作为检视标准这即是明证。
繁体字固然比简化字难认、难写,但简化之前的读书人不都也认下来、写出来了么?有人说,繁体字费时磨人,而汉字简化前的民国却是大师辈出,我想繁体字对人的思维、想象力的激发是有好处的。实在繁体字除了难写、难认,好处确是很多的。
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这种事可以广泛征求全民建议,繁体字是有些书写麻烦,但是汉字的原义原貌。再说现在真正书写的也不多,毛笔字应该在小学恢复,好象日本一直保留这个课程,并且也知道这是中国书法,这是一种民族精神。只要好的,先进的,我就要学习然后超过他,中医就是让他们这么超越的。
中国某些专家想恢复繁体汉字,你怎么看?
我想说中国的汉字在简体点最好!我们中国人真的很勤劳,单单这汉字学起来要比学英语多学好几年的时间!汉字在简体点,在简体点,省学生点时间学习数理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