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思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了?

自从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之后,宝玉为了黛玉第二次摔了玉,贾府上下对这一对儿从“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一起成长到谈婚论嫁年龄的表兄妹宝黛二人的关系,当然是无不更加关注起来。

第三十回、凤姐当众调侃宝黛二人的和好是“黄鹰抓住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宝钗接着讥讽宝黛二人“负荆请罪”,弄得宝黛二人当众红脸尴尬之极。到了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之后,贾母就已经转向夸赞宝钗说“我们家四个女孩儿(三春黛玉)都不如宝丫头”了。

贾母这个时候的表态已经与十天之前的元妃端午节赐礼宝钗与宝玉相同、三春黛玉次一挡的划分保持高度一致了。第五十四回、贾母“掰谎”为黛玉给宝玉“喂酒”洗地,同时也表明了贾母坚定杜绝宝对黛有“儿女私情”嫌疑言论的态度。

第五十七回、在“宝玉挨打”半年多之后,“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贾府上下对宝黛二人的特殊兄妹关系都心知肚明了,薛姨妈提出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有意放风试探贾母的心思。此时贾母已经开始装聋做哑了,对“宝黛姻缘”的风声毫无任何反应,直到“紫鹃试玉”之后一年半时间前八十回结束,在贾府主子们当中都再无“宝黛姻缘”的任何风声了。

第七十八回、临近前八十回结束时,贾母对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林妹妹模样”的丫头晴雯,回应是“……,谁知竟变了。”,其实是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意在“宝玉挨打”之后早已经“变了”。

毕竟,贾府的“命根子”在第二十五回凤姐宝玉“逢五鬼”时能“显灵”救命的“通灵宝玉”,贾府上下有谁愿意眼着着宝玉为了一个收养的孤女黛玉动不动就要“砸了它完事儿”呢?

宝玉第二次摔玉,凤姐当众嘲笑宝黛二人“都扣了环”,宝钗不依不饶的讥讽“嘻皮笑脸”“负荆请罪”喜怒无常的宝黛关系,王夫人更是在跟了自己十年的贴身丫鬟金钏儿发泄“勾引坏了”宝玉的“下流东西”的怒火,贾政老爷也行动起来暴打视仕途经济学问为“混帐话”,成天逗戏子、撩丫头、还为了已经是孤女的表妹黛玉第二次摔了“命根子”的贾宝玉。“宝玉挨打”之后,与宝玉“赠帕题帕”有了真正“私情”的黛玉,自知此番引得宝玉第二摔玉的事情惹来了贾府众人的不满,才仅仅四天之后宝玉就因种种不屑“仕途经济学问”之事遭了舅舅贾政暴打。此时冰雪聪明的黛玉也为与宝玉真有了“私情”,当然会心虚胆怯躲起来不敢见众人。

贾母老祖宗在贾宝玉为林黛玉第二次摔玉弄得贾府主子们贾政王夫人凤姐、还包括亲戚女孩儿宝钗人人愤怒不满,以及宝玉的各种问题总暴发被贾政老爷暴打的情况下,不得不当众表态向薛家母女二人示好,将黛玉的地位明确为与三春同等,此时在贾母口中的黛玉也就只不过成了被贾府收养的“我们家四个女孩儿”之一了。

在“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在贾府也从此彻底丧失了,初进贾府时与宝玉相同高于三春的特殊地位了。

《红楼梦》中,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思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了?

贾母是红楼梦中对宝玉和黛玉感情最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者,贾母在生活中做了很多事情就是为了让宝黛二人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是不可能会同意或参与掉包计的,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从未变过。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在支持“木石前盟”,那么就只能是贾母。

第一,黛玉贾母的外孙女,她舍不得黛玉受委屈定会尽全力促成宝黛姻缘

黛玉的母亲是贾母的三个孩子中她最喜欢的一个,贾敏在家时就是既万千宠爱于一身,如今贾敏去世了,贾母就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黛玉身上。贾敏刚去世贾母就派人去把黛玉接到自己的身边,黛玉来到贾府之后贾母就把黛玉安排自己的身边,她对黛玉的疼爱无人能及,即便是宝玉都要靠后。

贾母看着宝玉和黛玉两个孩子从小一起长大,贾母对两个人的感情看得清楚,她也很希望两个人可以在一起。在刘姥姥到大观园游览的时候,贾母就对众人表明了她对宝玉二人的态度。

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这只是无心的随口一语,可是在贾母心里两个人就是一对儿。宝玉是男孩子他的感情可以直接的表达,但是黛玉是女孩子她的感情就算很深也只能够埋藏在心里,贾母知道二人所处的景况,所以她会在不同的时机恰当的撮合两个人。

贾母是长辈很多话她不便直说,恰好她有王熙凤这个传声筒,所以王熙凤说的很多话就是贾母对宝黛二人最真实的想法。王熙凤对于宝黛的爱情有两次很直白的表态。

第一次是在大家聚在一起去看望生病的宝玉,一个玩笑话王熙凤就把话头引导黛玉身上,“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后来还把两人的家世门第、模样性情等方面做了比较,两个人简直就是绝配。

第二次是在平儿和王熙凤讨论贾家日益衰败家中几位小姐和少爷的婚姻大事该如何操办,王熙凤说:“黛玉和宝玉一娶一嫁,贾母自有体己拿出来可以使不得官中的钱”,

这就话就是在变相的暗示,宝玉和黛玉的亲事贾母已经应允,只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就可以操办。正是因为黛玉喜欢宝玉,而且恰好宝玉也同样的喜欢着黛玉,所以贾母才会想着要成全“木石前盟”,她在排除所有阻碍只想要二人可以心想事成。

第二,宝玉是贾母的心头宝,她希望宝玉可以替她守护好黛玉

宝玉是贾母的心肝宝贝,可黛玉也是贾母的掌上明珠,有时候常常觉得贾母对黛玉比宝玉还要好,贾母希望黛玉嫁给宝玉,除了两人真心相爱,还因为贾母希望宝玉可以替她守护好黛玉。黛玉早早就没有了父亲母亲,贾母能够给黛玉宠爱却不能够陪伴她一辈子,所以贾母希望宝玉可以给黛玉一个家,可以护她一世长安。

贾母对于宝黛二人有小心机,小时候他们二人都是跟着贾母一起生活的,两个人分别安置在碧纱橱的里和外,这样两个人同床睡觉同桌吃饭,两个人的情谊就别人更加深厚。黛玉因为宝玉对宝钗比较亲厚而生气,宝玉就会给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后来的宝钗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他们之间的感情。

因为相爱却不说破,宝玉和黛玉常常会因为这个而闹别扭,有一次两个人吵架弄得人尽皆知,宝玉和黛玉也认为对方不懂得体谅自己便赌气谁也不理谁,过了两日贾母看不下去了便让王熙凤前去说和,可是王熙凤刚到就听到宝玉在对黛玉道歉,两个人就好。其实在宝玉和黛玉没有听到的后面,贾母早就对众人说明白了他们之间纠结的东西是爱情。

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嚈这口气。”

贾母是过来人,对于宝黛二人都看不明白彼此心意的时候,她早就看明白了,只是这两个小傻子还不懂罢了,所以贾母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不是冤家不聚头”,他们两个人就是彼此的冤家,是吵不散也拆不断的一对儿。

第三,宝玉和黛玉作为她和荣国公爱情的延续,她希望两个能够喜结连理

贾母很喜欢宝黛二人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在这二人身上看到了当年她和荣国公的影子。宝玉是众多子孙中最像荣国公的,而黛玉又是最像她的人,贾母一直在思念着荣国公,如今看到这最像他们二人的孩子,她当然希望她们的爱情可以在她们身上延续,所以看到两个人在爱里徘徊、探寻的孩子,她就会及时给予帮助,尽力促成他们的爱情。

紫鹃以情试宝玉让宝玉大病一场差点就没命了,可是贾母却完全没有责罚紫鹃,就是因为紫鹃让宝玉对黛玉喜欢大白于天下,众人都明白了宝玉和黛玉就是彼此的生命,如果他们二人在一起是劫难,可要是他们不在一起那谁都活不下去去了。

贾母对宝玉和黛玉这两个玉儿的心意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她这个世界上最希望两个可以喜结连理的人,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怀疑贾母的用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成全二人的幸福。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的悲愁喜乐和台前幕后的小故事!

《红楼梦》中,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思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了?

贾母疼爱女儿贾敏,更是始终疼爱外孙女黛玉,这是确定的。她自从接了黛玉到身边便一直看好宝玉黛玉的姻缘。但贾母作为整个家族辈分最高最有份量的人物,很懂得人情世故、利益权衡,加之宝黛年纪尚小,她并不急于挑明二人的亲事,而是慢慢察看宝玉父母和宫里元妃的心意。渐渐地,元妃和王夫人倾向金玉良缘的态度就明朗起来,而贾母不钟意宝钗却又不能明说,便有了偏爱宝琴、请道士为宝玉说媒等声东击西的做法。我个人认为贾母这是在敲打王夫人、薛姨妈、宝钗等人,让她们知难而退。黛玉心性单纯,不谙世事,哪里懂得贾母这般苦心,心里眼里只有一个宝玉的她经不起诸多煎熬与担忧,身体越来越弱;此时贾家在元妃薨逝后迅速败落,宝玉失玉后神志不清,贾母这时当然不可能让傻孙子宝玉娶病秧子黛玉,为了家族利益她只能别无选择地成全了宝钗放弃了黛玉。

《红楼梦》中,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思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了?

其实贾母对两个玉儿的心,从来没有变过。

一直是一视同仁的疼爱、宠爱、溺爱。

宝玉不必说了,合府都知道他是贾母的心尖子。

那么黛玉呢?

黛玉初进贾府的时候,贾母是很疼爱黛玉的。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后来呢?

后来一样。

张道士要给宝玉说亲,引发宝黛吵架——基本上两个人真正的吵架也就这一次。贾母是什么表现呢?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贾母想的是,两个玉儿见面就和好了。结果两个人都没来,两个都是心尖子,两个都舍不得责怪。于是只好自己抱怨。

刘姥姥二进贾府,贾母带刘姥姥逛园子。逛到探春屋里,心心念念的还是两个玉儿。

贾母向薛姨妈笑道:“咱们走罢。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说着大家起身便走。探春笑道:“这是那里的话,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在潇湘馆里,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贾母也惦记着给她黛玉换窗纱。

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这是贾母不知道宝玉对黛玉的心意之前,对黛玉疼爱自然是和宝玉一样。那么贾母知道后,对黛玉有改变吗?

宝玉被紫鹃一番黛玉要出阁的话,吓得半死。那么贾母是怎么对黛玉的呢?

因为黛玉的贴身丫鬟紫鹃要守着宝玉,贾母把自己的贴身丫鬟琥珀临时抽调伺候黛玉。

无奈宝玉只不肯放紫鹃,只说他去了便是要回苏州去了。贾母王夫人无法,只得命紫鹃守着他,另将琥珀去伏侍黛玉。

薛姨妈自在贾府住下后,论起日常衣食行自然是不需要仰仗贾家的,但是对于薛蟠的种种纨绔行为,却常常需要贾府的权势摆平。因此对贾母也不是没有一点讨好的,毕竟薛姨妈在薛家关起门来,也算是老太君了。

此时一说认黛玉做干女儿,二说给宝黛说亲。未必不是揣摩着贾母的心思。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才好。”

因又向宝钗道:“......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何况从脂批版来说,当时贾府上下,都以为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婚事是准准的。

为什么他们都觉得宝玉会和黛玉在一起呢?

显然是和贾府的顶级BOSS贾母的态度有关。假如贾母对黛玉减了疼爱,黛玉在”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日子恐怕就不能这么好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