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谢谢邀请。
晴雯作为十二钗又副钗之首,在红楼梦中按丫鬟排位,她超过袭人排第一,也是红楼梦众女儿中,在曹雪芹笔下少数有结局的人物之一。她死后,怡红公子贾宝玉特别写了一篇悼文《芙蓉女儿诔》,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致祭晴雯。
......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资施妒其臭,兰竟被芟。花原自怯,岂耐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虫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宝玉祭文中说,晴雯死时十六岁,其自小失了家乡籍贯,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何人。这晴雯最初是管家赖大家买来的丫鬟,因跟着赖嬷嬷来贾府,贾母比较喜欢她,赖嬷嬷就把她送给了贾母。贾母看晴雯聪明伶俐、模样好、针线好,又把她赐给了宝玉,作为宝玉的姨娘候选人放在宝玉身边培养感情。晴雯临死说了一句后悔的话,总认为一辈子会厮守在一起的,所以和宝玉一直保持着纯洁的感情,从来没有乱来过,后悔空担了虚名儿。
宝玉诔文中还写到,晴雯跟在贾宝玉身边,共五年又八个月。晴雯大约十岁时到了贾宝玉身边,这近六年来朝夕相处,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留下了无数美好的瞬间。其为人有金玉之贵,冰雪之洁,得日月天地精华,秉花月之容貌。
但晴雯过于高洁,目无下尘。自恃上有贾母这方上方宝剑,下有宝玉的宠爱,再加上自已娇俏的容颜,又兼聪明伶俐,所以在大观园内,经常骂小丫头子,怼婆子,而且对王夫人内定袭人为娘姨心内多有不服,对袭人多次含沙射影:
“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但“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晴雯终被人所妒,被进馋言,被王夫人认为是勾引宝玉的狐狸精,终至这朵娇艳的兰花过早陨逝了。 就如她的判词中所写:“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那么,晴雯被赶逐时,明知道出去也是一个死,为什么不自救呢?
首先来看看,可以救晴雯的人只有,贾母和贾宝玉。那么,贾母和贾宝玉为什么不救晴雯呢?
一、贾宝玉能救晴雯吗?晴雯无依无靠,唯一的亲人就是作为主子的贾宝玉,但贾宝玉是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是无用的“蜡枪头”,性格很懦弱。如果贾宝玉有薛蟠的反抗母亲意志的精神,或者晴雯还能得救。在自己母亲王夫人怒煽金钏儿时,他一无担当竟然一溜烟跑掉了,导致金钏被撵,后跳井自杀。如果在金钏儿被打、被撵时,贾宝玉据理力争,和母亲分正,王夫人也不一定非得撵走一个没有犯大错误的丫头,而故意违逆儿子的心。正因为贾宝玉的懦弱和不敢反抗、不敢作为,造成了金钏儿被撵身亡。
这次晴走被撵后,贾宝玉也知道晴雯这一身重病出去,府外又无一个亲人,一定活不了几天,但他却没有任何作为,甚至都没有去告诉老太太一声。只是自己偷偷地出去看了晴雯一趟,给晴雯端了半碗茶,把自己内穿的小袄换给晴雯,算是在晴雯死前尽了一点心。
二、贾母能求晴雯吗?王夫人赶逐晴走在先,先斩后奏,第二天才汇报给贾母知道。五夫人撵逐晴雯的理由:一是淘气,二是懒,三是得了女儿痨,这三点,任何一点都足以把晴雯赶出去。
况且,贾母和王夫人的关系很微妙,二人互相给面子,表面上婆慈媳孝,但暗中较劲,但又绝对不起正面冲突。贾母作为明事理的老太太,绝不会因为一个丫头和儿媳王夫人发生矛盾的。所以当王夫人告诉贾母她已把晴雯赶出去时,贾母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惋惜地说:
“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贾母给王夫人台阶,也给自己一个台阶,一句话结了:晴雯变了。
王夫人向贾母汇报时,晴雯还不有死去。但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救她了。
三、晴雯在贾府外面不能自我救助吗?晴雯无父无母,自己家乡在哪里都不知道。她只记得有一个表哥。晴雯还是赖家丫头时,求了赖大把他表哥也收入府内,给她表哥找了一个安身之地。但她表哥只知道吃滥酒,天天喝醉酒,根本管不住媳妇多姑娘。晴雯的表嫂就是和府内多个男人有关系的,和贾琏也有鱼水之欢的多姑娘。
宝玉偷偷去看晴雯时,晴雯一个人病倒在床上,家里没有一个人,晴雯想吃口茶都不能。更别说有人给她请大夫熬药治病了。
晴雯自己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一身重病,又生着气,已经起不来床,更无力自救。
四、晴雯看透了一切,包括情感和真诚,被赶逐后,她已经不想自救,唯求速死。从晴雯临死之前的告白可以看出来晴雯是清白的,而且是坦荡的,也是纯洁的,被人说成"狐狸精”是空担了虚名。
在怡红院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对宝玉发脾气、撕扇子,为宝玉病补裘衣,给宝玉研磨..... 都已成过往,都已成美好的过往。
情雯虽然性格倔强,但她待宝玉是真心的,也得到了宝玉对等的情感和呵护。她自从跟了宝玉后就认定了怡红院为自己的家,她曾经说过,“我就是一头碰死也不出这个门”。但现在她被赶逐出来,完全是身不由已,而且自认为是非常丢人的事情。
想想金钏儿被赶后为什么跳井就知道了,一个丫头被赶出来,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被赶逐出来的晴雯也一定想,与其生活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还不如死去干净。所以她不求自救,惟求速死,以得解脱。
五、作者写作文学艺术感染力的需要: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说明,悲剧比喜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么一个漂亮伶俐、活波可爱、真爽纯洁的好姑娘,最后的结局竟然这样凄惨地蒙冤死去。
相信很多人看到晴雯之死,看到晴雯临死时说出“早知如此我自有道理”,看到晴雯临死时和宝玉互换小袄,说穿着宝玉的小袄,到了那世也象在怡红院一样,相信大家都流下了眼泪。
晴雯之死,也是较早完成“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
所以死是晴雯必然的归宿,任何人都救不了晴雯,晴雯也无法自救。
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谢谢邀请。
在古代封建社会,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或者是财力丰厚的地主人家,需要买一些年青的女孩,作为丫鬓或者是下人,来侍候主人,以彰显在社会中的地位。
生活在贫困人家的女孩,因为遇上了天灾人祸,或者是其它的缘故,通过卖儿,卖女的方式,来度过难关,以求其它人赖以生存。
当然,在交易的过程中,是要签订卖身契约,以此作为凭证,以免以后的事情说不清楚,甚至于要打官司。
这样的话,她们的命运就失去了人身自由,除非主人发动了善心,解除了契约,否则的说,很少有支配的自己的权力,甚至于生死。
晴雯是贾宝玉的贴身丫鬓,长得俊俏,性格刚烈,正直,从不设防学会保护自己。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就决定了她人生的命运。
她豆寇年华,天真浪漫,又口无遮拦,引发了一些事非,也注定了她在小说里是悲剧性的小人物。即便是反抗,也难逃脱悲剧的命运。只有以死明志,证实自己。在小说的世界里增添悲剧的气氛,引发读者的深思,以达到对社会无情的揭露与批判。
……
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晴雯不是不自救,而是被训斥时晴雯不曾意识到事情会那么严重,被撵走时想求救却求救无门。
一,晴雯因被王善保家的算计,被王夫人惦记上了,又想到晴雯张狂,于是派人把晴雯喊到眼前训斥,但后来听晴雯说自己是老太太怕怡红院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才派自己到怡红院里去填屋子,因自己笨不会服侍,也不大到宝玉房里去。王夫人信以为真,准备回了老太太,然后把晴雯撵出去。晴雯被王夫人训斥之后,并没有再被特别对待,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失去了防范,自然想不到自救。
二,晴雯当时还在病中,即使想自救,怕也无力自救。
- 对手太强大。
因为晴雯被赶,不是得罪了一般的人,而是掌管大观园众仆妇生死大权的最高执行官王夫人,晴雯无论委托任何人,都无人敢向王夫人求情。
如怡红院里的芳官四儿等人,他们本在被赶之列,而袭人麝月秋纹等本身也在风头浪尖,稍有言差语错,都有可能波及。而贾宝玉最有希望能够去就晴雯,可是宝玉却是个银样蜡枪头,眼睁睁看着晴雯被赶却不发一言,事后也无补救措施。
- 人缘儿确实差。
大观园里的许多婆子媳妇小丫头等对晴雯被赶求之不得,拍手称快。甚至在宝玉去探晴雯时,守门的婆子还刁难宝玉。第七十七回:
一时趁空,宝玉将一切稳住。独自得变,出了后角门,央一个老婆子带他到晴雯家去瞧瞧,先是婆子百般不肯,只说怕人知道:“回了太太,我还吃饭不吃饭?”无奈宝玉死活央告,又许他些钱,那婆子方带了他去。
- 后台不给力。
晴雯所仰仗的后台是贾母,但贾母年纪大了,贾府许多事情她都懒殆管理,时间长了难免消息闭塞,而王夫人不想让贾母知道的事情,其他人等也未必敢冒险告诉贾母。就算晴雯央人告诉贾母,贾母知道也未必会为了一个丫头而拂王夫人面子。
晴雯被赶之后,一是对手太强大,二是无人脉,三是后台不给力,这三点确定了晴雯想自救却无力自救,只有以身赴死的结局。
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言,说宝玉的丫鬟晴雯,仗着生的模样标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王夫人非常讨厌丫鬟轻狂、妖艳,便把晴雯叫了来训斥了一顿,骂她轻狂,说明儿要揭了她的皮。过了不久,晴雯一干人等就被逐出了大观园。从被训斥到被逐出大观园中间还有一段时间,晴雯为何没有自救?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晴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想到自己会被撵出大观园,想不到自救。晴雯深得宝玉喜爱,又是老太太放在宝玉身边,预备以后给宝玉做姨娘的。她天真地以为,依仗这两条,她就能长长久久地呆在宝玉身边。她内心笃定她会一辈子和宝玉在一起。她被撵出去后,宝玉去看她,她就表达出这个意思:“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
晴雯被王夫人训斥,感到很委屈,但是还是意识不到自己会被赶出去。她向王夫人强调自己是老太太房里的人,王夫人说“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晴雯自以为是老太太的人,王夫人不敢动她。抄检大观园时,晴雯在王善保家的面前非常硬气,还发脾气,说是自己是老太太派来的。
晴雯平日里经常吓唬人,说要把小丫头和婆子撵出去,她认为王夫人也只不过吓唬她而已,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最后真的被撵了出去。
从被训斥到被撵虽然有一段时间,但晴雯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撵,所以谈不上自救不自救。
即使预先知道将被撵出去,晴雯也没有能力自救。晴雯在宝玉面前再怎么受宠,也只是个区区丫头。她在怡红院的小丫头和婆子面前厉害,可以张牙舞爪,训人骂人,但在除宝玉之外的主子面前,她不值一提。
在当时的社会,买来的丫鬟就是主人家的私有财物。王夫人是当家主母,握有对丫鬟生杀予夺的绝对权柄。
王夫人骂她,她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解释,出了门才敢哭。在权力面前,她实在无能为力。
王夫人一声令下,病恹恹的晴雯被从病床上架了出去,只许把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不准带走。
晴雯被撵,她无人可以求助。一,她的主人宝玉帮不上她。
宝玉虽然是老太太和王夫人的掌上明珠,倍受溺爱,但在规矩森严的国公府,他还是要遵从长辈的意愿。第五十六回,甄家的女人来请安,贾母说过这样一番话:
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也就是说,无论宝玉多么受宠,也要识大体,知大礼,在大事上他没有权力,没有能力保护晴雯。
另外,宝玉本人性格懦弱,就像黛玉说的,是个“银样蜡枪头”。
他和金钏调笑,王夫人怒煽了金钏一个耳光,他竟然一溜烟跑掉了,没有主动承担丝毫的责任。
晴雯被撵出去,他也是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
晴雯根本指不上宝玉的帮助。
二,她的老主人贾母不会帮她。
晴雯本来是老太太的丫鬟。老太太看她长得俊俏,聪明伶俐,针线好,把她给了宝贝孙子。
王夫人把她撵出去后,向老太太做了回报,说她淘气,懒,更严重的是得了女儿痨。王夫人有足够的理由撵她出去。
贾母是一个精明睿智的人。王夫人是当家的人,以正常理由处理一个丫头,贾母总不能过多干涉。也不能因为一个丫头婆媳闹矛盾,起正面冲突。
所以当王夫人告诉贾母她已把晴雯赶出去时,贾母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惋惜地说:
“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三,晴雯家里没有人可帮她。
按常理,家是一个人最可依靠的后盾,但是晴雯没有这个后盾。
晴雯不到十岁就被贾府的管家赖大家买来了。她不记得家乡父母,只有个姑舅哥哥,还是她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她表哥多浑虫一味吃酒,表嫂灯姑娘“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哪一个能帮她忙?
四,晴雯在丫鬟中没有可以帮忙的好姐妹。
晴雯过于单纯天真,性情傲慢,仗着宝玉和老太太的宠爱,平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再加上她不是荣国府的家生子,她在大观园里没有强有力的交际圈。
鸳鸯曾经对平儿历数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十来个人,从小儿什么话儿不说?什么事儿不作?
这其中就不包括晴雯。
像鸳鸯,平儿这样掌握实权的丫鬟,和晴雯并不是好朋友,她遇到事她们不替她进言。另外牵涉到“勾引宝玉”这样的大事,这些丫鬟也是明哲保身,不能置喙。
被训斥后,思想简单的晴雯没有想到王夫人会撵她出去,即使知道被撵,也没有能力自救,也没有人帮她求情。晴雯被撵,夭亡,是不可改变的命运。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晴雯其实是自救了的。
绣春囊事件后,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下了晴雯的坏话,意思是晴雯这样的丫头就是狐媚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专会调唆主子。
王夫人于是叫晴雯来问话,晴雯病着刚起来,但她素知王夫人最嫌娇娇妆艳饰,语薄言轻者,因此,并没有十分装饰。但在王夫人眼里,这样的打扮,恰恰是春睡捧心的病西施,这样的轻狂样随时会勾引宝玉。。
面对王夫人的训斥,晴雯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不过10天半个月之内宝玉闷了,大家玩一会子就散了......饮食起坐,上一层有老奶奶老妈妈们,下一层有袭人麝月秋纹几个,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心,太太既怪,从此以后我留心就是了。”晴雯是个聪明伶俐的丫头,知道有人暗算了自己,这番话,就是为了撇清自己,表明自己和宝玉关系疏远,不曾近宝玉身边,和宝玉平日并没有交集。以此让王夫人对自己放心。
晴雯摸清了王夫人的脾气,她没有刻意装扮,以及她对王夫人说的这番话,都是她的自保。以此让王夫人相信,宝玉从来不曾亲近自己,她与宝玉的关系很疏远。
要说向别人求救,她能向谁求救呢?向贾母吗?
她毕竟是贾母给到宝玉身边的。但贾母决不会因为一个丫头,驳王夫人的面子,闹的婆媳不和。丫头是有的是好的,婆媳和睦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面对晴雯被撵,贾母虽素知晴雯的心性,并不相信王夫人的话,也只不咸不淡的说了句:晴雯那丫头,我看甚好,谁是知竟变了。
何况,,豪门有豪门的规矩,各人有各人当差的世界,贾母岂是她随随便便能见到的?或许你认为她可以通过鸳鸯来向贾母求救。可是鸳鸯的朋友圈里并没有晴雯,在”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节中,贾赦要纳鸳鸯为妾。
这时,鸳鸯、平儿、袭人三人在园子里说体己话时,鸳鸯曾对平儿说:“这是咱们好,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儿,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这10来个人,从小什么话不说,什么事不做,这如今都大了,各自干各自的去了,然我心里仍是照旧,有话有事并不瞒你们。”鸳鸯细数跟自己好的丫头,连去了的和死了的都一一说出,但并未提到晴雯,可见晴雯与鸳鸯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友谊。此时在王夫人的盛怒之下,鸳鸯怎会冒险替晴雯说话。
求王夫人放过自己吗?
王夫人撵过俩个丫鬟-----金钏和晴雯。被撵的原因如出一辙,都是认为她们勾引宝玉,狐媚惑主。晴雯如果不在宝玉身边,或许还有被召回的可能,就像金钏死后,王夫人说的:
“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好几下,撵了她下去。我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竟投井死了。”金钏或许有再上来的可能,她毕竟不在宝玉身边,放在自己身边,更有利于监管。而晴雯时时在宝玉眼前,王夫人怎能容忍这么危险的因素存在?
在王夫人这个爱子如命的贵夫人眼里,儿子的成长环境重于一切。
晴雯或许看清了这一切,因此在被撵之时,她不再辩解,一句话也没有说。哀大莫过于心死,这就是晴雯的感受。
从被训斥到被撵走,晴雯为什么不自救?
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听信了王善宝家的谗言,把晴雯叫了来训斥了一顿,说她装病西施,狐媚样给谁看。过了不久后,晴雯一干人等就被逐出了大观园。从被训斥到被逐出大观园其实还有一段时间,晴雯为什么不求助?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晴雯并不知道自己会被逐出去
晴雯这个人有点痴病,别的丫鬟或多或少都想过自己的前程,也会想到如果出去会怎么怎么样,只有晴雯,她很安心的住在贾府,很安心地跟着宝玉,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会出去。宝玉跟她吵架,说她大了,要放她出去,她哭着说一头碰死也不出这个门。
这次也一样,她虽然被王夫人训斥了,很委屈,但是还是意识不到自己会被赶出去,在她的心里,自己生是这屋里的人,死是这屋里的鬼。出去?没可能的。
这是晴雯的单纯和痴傻。
二、晴雯的孤高自傲
晴雯是孤高自傲的,她一向心怀坦荡。事实上,她也的确是坦坦荡荡的,从来不曾做越轨的事情。她看不上袭人这些人为了讨好宝玉做的一些小动作,多次表示你们这些鬼鬼祟祟的事情,我都知道。
而且晴雯是贾母赐给宝玉的,晴雯的模样和女红都是数一数二的。贾母的意思,她多少也知道一点。她对自己是很骄傲的。
对于宝玉,晴雯是发自内心的,但却很纯洁,没有一丝邪念。她根本不屑去上位,只是静静地等待。
被王夫人训斥后,晴雯很委屈。明明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却被骂狐狸精。但是晴雯还是不服,她也认不清现实。这个傻姑娘只是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自己没有坏心没有邪念,就不会有事,就可以长长久久的待在这里。
三、晴雯可能也知道,就算求救也没有用
如果求救,她可以向谁求救?
一个是贾母,说到底,她还是贾母的人。但是她不能向贾母求救。王夫人是贾府的管家人。贾母不可能为了一个丫头跟王夫人翻脸。晴雯自知人微言轻。而且,她已经在宝玉屋里多年,跟贾母接触甚少,她甚至都没有途径去接触贾母了,更别说求救了。太越矩了,太不符合规矩了。向贾母求救是不能。
向宝玉求救,这是唯一一个能求救的。但是求宝玉是无用的。还记得金钏儿么。被王夫人训斥,宝玉什么反应?只是跑了。事后也没有主动找王夫人澄清。最后金钏儿不想出去,跳井自杀。金钏儿可是王夫人的贴身丫鬟啊,连她都落的这个下场。更何况晴雯?就算宝玉去说情,也不过是加重了王夫人对晴雯的憎恨,于事无补。而且,宝玉也不会去说情,他不敢。宝玉说到底就还是一个孩子,还不能担当。
综上所述,晴雯不求救是不想也不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