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姨妈是不是认为薛蟠配不上林黛玉呢?
薛姨妈表面嘻嘻哈哈、和蔼慈祥,其实心里是有数的。她否定宝钗关于薛蟠与黛玉婚姻的提议,这样回答:“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糟蹋了他,所以给你兄弟说了,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
一般而言,作母亲的,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就是知道孩子不好,也不愿公开承认。即使承认孩子有缺点短处,也不会否定整个人。但是薛姨妈非常坦诚,直接说如果岫烟、黛玉嫁给薛蟠,就是“糟蹋”了女孩子。虽然这也是事实,读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作为母亲,这样说未免有点不合情理。
会不会有这种可能,薛姨妈说“糟蹋”,只是一个谦逊的姿态,实际上是不愿黛玉作自己的儿媳妇?说白了,自谦的背后,是对黛玉的不满意。
这话一说,可能有些读者会拍案而起、戟指大骂了:什么?天仙一样的黛玉,薛姨妈居然还不满意?太亵渎心中的女神了!
消消气,消消气,听我慢慢说来。当初的时候,薛姨妈虽然对儿子不满意,但也还是想把最好的给他。比如香菱,是薛蟠打死人命抢来的,但抢来之后、进京之初,是服侍薛姨妈的。直到经过一年的考察,看到香菱“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他不上呢”,才答应给薛蟠作妾。这时候的薛姨妈,可没担心儿子会“糟蹋”比一般主子姑娘还好的香菱啊。
问题出在香菱收房之后,“过了没半月,也看的马棚风一般了”。香菱虽好,薛蟠并不珍惜。而以香菱的性格,也不可能像夏金桂一样,通过撒泼闹事,贯彻自己的意志。也就是说,香菱对薛蟠的影响力是很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那样的男权社会,女子再出色,也不得不依仗丈夫才能发挥作用。王熙凤能干吧?到干涉司法的时候,不也得“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不能自己出面去找长安节度使吧?
薛家母女,都比较实际。不是她们不爱浪漫,是日益凋敝的家事,不容她们不实际。再好的女孩子,再漂亮的姑娘,再温柔多情的小姐,如果不能对薛蟠施以正面影响,就不会进入薛姨妈的视界。
在薛姨妈试图对儿子“规引入道”的努力中,香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好在在薛姨妈心中,香菱仅是一个花钱买来的奴才,不好还可以卖掉,损失并不算惨重。可是要娶一个儿媳妇回来,就没那么容易打发的了。事关重大,一定要娶一个能够正面影响薛蟠、至少是有这样可能的儿媳妇回来。
岫烟是薛姨妈看中的,看中她的,除了“端雅稳重”(除了王熙凤,大部分女孩都当得起这四个字),关键是“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薛家在薛蟠的肆意挥霍之下,已经渐渐败落,很需要这样一个媳妇。所以薛姨妈是一定要把岫烟娶回自己家的。
但是“浓淡由他冰雪中”的岫烟,显然不可能引起薛蟠持久的兴趣,也不可能对薛蟠施加更大的影响。黛玉的风流超逸,也是一样的结果。所以娶这样的媳妇,都不可能达到对儿子“规引入道”的作用,薛姨妈当然不会满意。
说“糟蹋”,是薛姨妈自谦。不过自谦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薛蟠固然配不上黛玉,黛玉可也不是薛姨妈理想的儿媳人选。
《红楼梦》中薛姨妈是不是认为薛蟠配不上林黛玉呢?
如果贾府真的能屈尊降贵将黛玉嫁入薛家,如果薛姨妈真的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为儿子娶了黛玉为妻。
薛家人参、燕窝都管够,加上慈姨妈和宝姐姐婆婆姑子温暖有爱,丈夫薛蟠对黛玉的才情气韵顶礼膜拜,林大姑娘的婚姻又何愁不幸福呢! 薛呆子有了黛玉为妻、香菱为妾,紫鹃丫头做陪房,想想就等于是把潇湘馆整体搬迁到了薛家一般,诗情画意何等风骓呀!
有了如此娇妻美妾和能干温和的陪房丫头,薛蟠大哥人生何求?
薛呆子其实是有经商头脑的,后院一片祥和宁静、诗意浪漫,薛呆子只要好好努力多挣钱保障供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何愁不能实现。再假设,贾府屈尊降贵娶到桂花夏家的女儿金桂,贾府的两位出身书香和行武妯娌李纨、凤姐一文一武联手制衡,又何愁弹压不住一个夏金桂呢? 夏金桂嫁对了人家,世界和平也指日可待。
夏金桂,第一有美貌,一定不比香菱差,否则是迷不倒薛大呆子的。第二有才华,薛蟠对林妹妹惊鸿一瞥就酥倒了,不正是因为林姑娘腹有诗书气自华吗?第三、脾气矫纵、口吞爽利赛过晴雯,晴雯到底是个没有文化的丫头。第四、有心机有算机,霸气智谋似凤姐。
贾宝玉的“梦中情人”原本是兼美钗黛的秦可卿,现在宝二爷娶到了集“黛玉”“香菱”“晴雯”“凤姐”的集才、貌、俏、辣为一身的“桂姐儿”还能不被迷惑得昏昏然了。贾宝玉这种从不问俗物成天想入非非感春悲秋的“富贵闲人”,等到他对夏家大小姐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家有悍妻“桂姐儿”宝玉真是无处遁形,倒退三射之地也是有的。
最后,宝玉只好以读书求学为由,逃避现实生活的极端庸俗无聊,去到之前自己认为最无趣的学问中去了。 贾宝玉天姿聪慧、天赋异禀,一旦认真入学举人、进士根本不在话下。不久便从科举出进入了䎐林院,从此以精研学问为业。
可惜王夫人和薛姨妈对找对人这件事情,还不能够如此精进到位。想想胡兰成这种不务正业的风雅人物,最后娶得悍妻之后是如何的服服贴贴吧!
都怪贾母,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桂花夏家说媒成功,薛姨妈为薛蟠求得黛玉为正配,早就齐活儿了呀!
《红楼梦》中薛姨妈是不是认为薛蟠配不上林黛玉呢?
我们大家看《红楼梦》是不是觉得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个个都美。个个都有可爱之处?
其实忽略了曹公对林黛玉的偏爱。
曹公为什么给林妹妹安排了一个绛珠草的身世?
为什么说林妹妹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曹公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林黛玉沾染俗世的烟火气。林黛玉就是来还泪的。还完人家转身就回去当神仙去了。
第二、林妹妹的原来家世是非常不错的。
林如海是什么家世呢?
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什么意思呢?
就是林黛玉祖上多么荣耀不说了,而且世代都很得皇帝的恩宠。林如海还是探花。
钟鼎之家同时是书香之族,又是贾母亲自教养。这个分量提问者大概不知道。
就是说,光林家的名望就够林黛玉吃好一段时间了。
士农工商
农工这块是无所谓的,守多大碗吃多大饭。
如果是皇族,也可能也无所谓。又不进仕。
但是对于做官进仕和经商这样的人家,林妹妹的身世是可以加分的。
做官进仕能娶到林妹妹那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官运啊!
那个时候做官,当然也有拿银钱去谋官的。但是如果想做得大,还需要名望。这个名望,林妹妹有。
即使四大家族后来倾覆,林妹妹如果仍在世。别人可能待罪,林妹妹没有,林妹妹是清白的。也就是说,这个名望依旧有效。
经商的更不要说了,在当时社会处于鄙视链的底层。不是生活质量,是世俗眼光的鄙视链底层。
那如果能娶到林妹妹,简直是为自己甚至家族洗白贴金的。供起来还来不及呢。还不娶?
至于娶回来的子息问题,就更不是问题了。
且不说林妹妹只是身子弱,书中没有明言有没有生育问题。就算有,那时候三妻四妾寻常事,再不济还能借腹生子呢——没错,那时候代孕是合法的。很多史实典籍里都有,在此也不一一举例了。
还记得紫鹃是怎么为林妹妹操心的吗?
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 还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孙虽多,那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也丢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为妾为丫头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也就是说,即使老太太一时不在了,林妹妹也不会嫁不出去的。就是贾政王夫人做主,嫁得也是公子王孙。
愁的是,万一公子王孙人品不好,对林妹妹不好。万一老太太不在了,林妹妹受欺负了,王夫人她们不会为林妹妹出头。
我们再看看薛姨妈此时说娶黛玉是在什么情况呢?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 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才好。”宝钗忙道:“认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认不得?"宝钗笑问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黛玉听了,便也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他我不依。”薛姨妈忙也搂他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他是顽你呢。”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黛玉便够上来要抓他,口内笑说:“你越发疯了。”薛姨妈忙也笑劝, 用手分开方罢.因又向宝钗道:“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遭踏了他,所以给你兄弟说了。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 ......"
我是不讲阴谋论的,因此只从文本中提取答案。
黛玉渴望亲情,渴望能得到真正的母爱。因此赶着要认薛姨妈为干娘。宝钗拿林妹妹开玩笑,说不行。林妹妹说怎么不行呢?宝钗说我哥哥薛蟠等着娶你呢。
这段对话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发生在紫鹃对宝玉说,林妹妹要回苏州出阁,引得宝玉几乎发疯,差点急死。
这事闹得很大,整个贾府都知道了。
从此林妹妹对宝玉怎么想得,大家不知道。
但是大家都知道了林妹妹在宝玉心中的重要性——林妹妹要是嫁给别人,宝玉不死也会被扒层皮。
换而言之,为了宝玉着想,贾母也不会轻易把林妹妹嫁给别人。为了宝玉的身体着想,王夫人也不敢让林妹妹嫁给别人。
宝玉用行动宣誓了对林妹妹的心。而贾母用态度和对宝黛二人继续一起玩的包容再次默许了宝黛二人的婚事。
也就是说,此时的贾府中,宝黛的婚事是妥妥的了。
从薛姨妈的角度来说,无论曾经她是怎么样和王夫人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 。从现状看,宝玉和宝钗是无法结为婚姻了。鉴于宝玉在贾母和王夫人心中的地位,薛姨妈断然不可能这个时候说,对,我看这林妹妹是个大美人,必然合我儿之意,咱们娶了吧!
她要是这么说,那就是捅了马蜂窝了。万一下人们以讹传讹,再给宝玉听到什么。别的不说,贾母心里怎么想?王夫人心里怎么想?这是一。
第二、既然宝玉和宝钗是无法结为婚姻,那么黛玉作为宝玉的准媳妇。无论是以后作为亲戚处,或者以后有需要贾府权势的地方,都是薛姨妈需要多亲近示好的——此时无论是薛姨妈还是贾府乃至四大家族肯定想不到以后会败落。那薛姨妈肯定不会接口说,让林妹妹嫁给薛蟠的话。
第三、薛蟠之为人,贾府诸人都知道,贾母知道,林妹妹也知道。
也就是说,至少贾母在一日,那林妹妹断然没有嫁给薛蟠的可能。既然没有这个可能,薛姨妈又何必出口接这个茬,去得罪贾母以及宝玉未来的准媳妇呢。
第四、从人品、从性格、从人才、从家世来说,林妹妹要是真嫁给薛蟠,那真的是被糟蹋了。
这个自然是公认的,薛姨妈也承认。
这里说得是为什么薛姨妈说薛蟠娶黛玉是糟蹋的原因。
那么薛姨妈为什么就同意薛蟠娶夏金桂呢?
难道薛姨妈能预先知道夏金桂是个搅家精,让薛蟠和夏金桂两败俱伤吗?
我们来看看薛蟠和夏金桂结为婚姻的始末。
香菱笑道:“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都一处厮混过.叙起亲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开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又令他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就一心看准了.连当铺里老朝奉伙计们一群人扰了人家三四日,他们还留多住几日,好容易苦辞才放回家.你哥哥一进门,就咕咕唧唧求我们奶奶去求亲.我们奶奶原也是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就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只是娶的日子太急,所以我们忙乱的很.我也巴不得早些过来,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了。”
一、薛蟠和夏金桂的婚姻表面上是薛蟠求娶,实际上是夏金桂的亲妈夏奶奶上赶着要把女儿嫁给薛蟠的。
为什么见到薛蟠又是哭又是笑了?又为什么见到薛蟠比见了儿子还亲?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怎么还让兄妹相见了?薛蟠要走,为什么要留多住几日?为什么薛姨妈找人去说亲又一说就成了?
二、人家既然同意,薛蟠乃至薛姨妈也不是不挑食的。
薛蟠是因为见过夏金桂,觉得长得好。
薛姨妈是觉得以前也见过,两家也交往过。知根知底,何况还有门当户对这个加分项。
三、薛姨妈对薛蟠还是很溺爱的。既然夏金桂是薛蟠自己看中的,又娶得到。自自然然就去求娶了。
综上,薛姨妈说娶黛玉是糟蹋的原因也就很明了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