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能做到一把手的,必须是全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识人善用,最好喜怒不形于色,能控制自己情绪,统筹全局。
贾母喜欢晴雯,不只因为晴雯在针线活儿上无人能及,还因为晴雯风流灵巧、直率坦荡的真性情,这样的人品像一块美玉一样纯洁可爱。
但没有什么性格是绝对好的,直率的人脾气火爆,眼里不揉沙子,这样的人业务水平再高也做不到一把手,只能是个好的将才,而非帅才。
不论一个国还是一个家,都以和为贵,恩威要并施才行,如果择人不当,就会为以后的生活埋下隐患。
袭人和晴雯都是贾母调教出来的,所以贾母深知袭人和晴雯的禀性,安排袭人为一把手,实乃明智之选。
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润杨始终认为,贾母在将袭人和晴雯给宝玉前,对袭人和晴雯做出了定位。袭人当丫头,晴雯当屋里人。
袭人是负责照顾宝玉日常生活起居的大丫头。她需要细心,忠心,有管理小丫头,统管宝玉房里事务的能力。
贾母认为,袭人是大丫头人选。不是妾室人选。
首先,袭人有能力。她的能力可以威胁到当家主母。袭人很可能取代正妻,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宠妾灭妻。这是大家族里的大忌。妾不能越过妻的次序。因此袭人不能当妾。
其次,袭人当一把手习惯了,即使宝玉娶妻,也会不由自主的主导宝玉的生活,那样一来,妻妾就会有矛盾。
贾母始终没把袭人的工作关系转到宝玉房里,不是她月钱的事,而是贾母有意在宝玉婚后把袭人调回身边,然后给袭人找一个好人家嫁了。
晴雯是宝玉的屋里人,或者叫通房丫头。妾室不必有管理能力,也不必有心机手段,她只要能让主子开心,伺候好主子就成。
晴雯作为妾室是很合格的。
第一,她美丽。
古人讲究贤妻美妾。晴雯是丫头里最漂亮的。王夫人都不得不承认袭人比晴雯差一截。
第二,晴雯单纯,不会勾心斗角,不会给宝玉的正妻使绊子。
晴雯性情爽利,快人快语,没有虚情假意,不会在正妻背后下黑手,使绊子。晴雯威胁不到正妻。
第三,晴雯有特长,可以辅佐正妻。
晴雯坐卧警醒,可以很好地照顾主子夫妻。晴雯针线活好可以给主子夫妻做活计。
第四,晴雯没有野心。
晴雯只要和宝玉在一起就好 ,没有其他奢望。晴雯不会与女主子争权。晴雯是宝玉身边第二号丫头,可是她除了自己的工作就是教育偷懒的小丫头。对于怡红院里的银钱管理从不上心。晴雯也不培植自己的势力,晴雯没有能力与女主子抗衡。
袭人不同,怡红院里的丫头大部分都是袭人拿下的,都是袭人的铁杆粉丝,支持者。袭人一声令下,丫头们都会服从。袭人有能力和女主子抗衡。宝钗为什么婚后把袭人嫁出去,就是害怕袭人的号召力,怕一旦袭人与自己作对,自己占据不了上风。
贾母对袭人和晴雯的分工不同,所以,她们在怡红院里的职位也不同。
事实证明,袭人非常适合头名大丫头的职责。她把宝玉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晴雯也适合夜间伺候宝玉端茶递水。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晴雯和袭人,都是从贾母屋里出来的,也都是贾母放在宝玉身边,以备将来大用的,因为各种原因,晴雯中途退场,袭人虽撑到了宝玉成亲,却最终也没有如愿,应证了薄命司中的判词。两人到了宝玉身边,各司其责,其中晴雯负责上夜,针线等,而袭人是做了宝玉身边的大总管,包括有限的人事任命和有限的财产管理。一般事情都是由袭人负责,为什么贾母要这么安排?
平心而论,晴雯和袭人,在贾母的眼里,晴雯是要略胜一筹的,晴雯模样好,言谈爽利,针线工夫也很好,是贾母喜欢的类型。相较而言,袭人不太讲话,模样儿也中等,算不上拔尖,贾母并不是特别看好她的未来,可是在考虑职责时,贾母却让袭人当一把手。原因是什么呢?
贾母处事的原则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材。
物尽其用方面,有不少例子。比如黛玉的窗纱旧了,贾母让凤姐把软烟罗拿来用掉,后来也给了不少不用的新东西给刘姥姥,宝琴进贾府,深得贾母喜欢,她在头脑里翻了一遍自己库存的东西后,就让鸳鸯把那件野鸭毛做的大衣给了宝琴,宝玉衣服多得很,可是贾母想起来,还是给了他一件雀金裘,其他的就不多举例了。
关于人尽其材。湘云原本住在贾府,后来回到史府去了,贾母把翠缕给了她,两人相处得非常融洽。黛玉来到贾府,贾母把鹦哥(紫鹃)给了她,两人情同姐妹。这两个丫头,虽然不算最出彩,但是却是最合适两位小姐的性子,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因此可见贾母看人很准。晴雯虽然是模样好,针线佳,言谈也爽利,但是她处事还欠点圆融,暴炭脾气很容易惹事。我们可以理解有本事的人都是有脾气的,但是身为一把手,手底下也管着三十来号人,棱角太分明,不是什么好事。袭人呢,样样中等,无论是模样还是手艺,但是她做事能权衡利弊,懂得忍让,是各方势力的润滑剂,她没有别的特长,所以她不会嚣张,相反,她会特别忠心,温柔,细致周到,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多的野心(了不起做个姨奶奶),也不会有太过的锋芒,中庸得很,适合当一把手。——宝玉身边,并不需要锐意改革的闯将,也不需要太会拿主意的管家,照主子的话去做,照顾好宝玉就可以了。这方面,袭人无疑比晴雯要合适。(文/宛如清扬)
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贾母喜欢晴雯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容貌标志,在贾母看来可做宝玉的姨娘,但是晴雯性格泼辣,照顾主人有时使小性子,忍耐程度不到位。而袭人模样虽不如晴雯漂亮,但是很会照顾主人,而且尽职尽责,对主人细心把主人放在首位,而且比较大度,颇有贤惠之名,这些条件晴雯是不具备的,贾母深知二人脾气性格,这就叫做知人善用,各尽其责吧,所以即使贾母喜欢晴雯胜过袭人,还是指派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封建时代对于男人娶妻纳妾的标准是“妻要贤、妾要美”,“正妻”是主子负责“主内,而“妾室”是半个奴才、是男主人的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趣用品而已。
贾母喜欢丫头晴雯,把晴雯指派给宝玉是因为老祖宗觉得她样貌好、言谈爽利、针线活好,因此认为只有晴雯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也就是做宝玉将来的“妾室”。
而袭人作为贾母的“一等大丫头”先后服侍过贾母和史湘云,袭人的专心一意认真负责任深得贾母本人的信任。
贾母安排袭人接替李嬷嬷做了怡红院的“一把手”、“起头的”,当然就是因为袭人“你办事、我放心”了。
说得更通俗一点“贤妻美妾”,妻是娶过来做主子的内当家,妾是纳进来调节“爷们”单调乏味的生活增加乐趣的“半个奴才”。
所以贾母老祖宗对于丫头晴雯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准确的并无偏差,只可惜因为老祖宗过于宠溺宝玉把俏丫头晴雯给得太早了。
而宝二爷这个从小就被祖母宠坏了的少爷公子哥,也有样学样的宠溺着他未来的“妾室”晴雯姐姐,弄得大观园里人人都知道晴雯姐姐最美也最“轻狂”,就连凤姐也是这么向王夫人汇报的。
晴雯的不幸归根究底是贾母对宝玉的过度宠溺、以及宝玉对丫头晴雯的过于放纵之过,使得晴雯过早的因“风流灵巧招人怨”了。
因为未成年人宝二爷还完全不具备保护丫头晴雯的能力,老祖宗贾母也无法“超权”代替贾政王夫人做出为宝玉收晴雯为正式的“屋里人”的决策。
贾母喜欢晴雯胜袭人,为什么不安排晴雯而安排袭人为宝玉处的一把手?
袭人和林黛玉是同一天生日?因为袭人就是龙衣人龙袍的化身(贾宝玉和袭人云雨就是胤仍试穿龙袍,要做皇帝)。林黛玉(木代玉,身体的香味)是皇帝登基用的唯一一枚檀香木的木质玉玺。袭人和林黛玉是同一天生日,皇帝登基必须同时具备的。林黛玉是满清皇权的象征!
1746年,乾隆钦定了“清25宝”。从1748年开始,他下令对“清25宝”中的21枚宝玺进行了大张旗鼓地改造。本来宝玺上有满汉两种印文,乾隆嫌原先的满文印体和汉文篆体不协调,便将上面的满文磨去,换用新发明的“清字篆体”。众所周知,篆体笔法曲曲折折像飘带。《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晴雯“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此段文字其实描述的是篆体印文的写意手法。而晴雯之死,则实际上暗射的是清文之死也!第七十八回,作者为什么借贾宝玉之手,如此隆重地为区区一个丫头写《芙蓉女儿诔》悼词,祭奠晴雯的原因?实际上作者是在追悼“清文”(满文)之死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