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到底是丫头袭人“越礼”了,还是小姐黛玉有了“贼情”?
袭人与宝玉到底越不越礼取决于她的身份。袭人自认为和宝玉云雨不为越礼,为什么?原文:
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袭人自认自己是贾母给的,不为越礼。但是贾母给的丫鬟不少,除了袭人,宝玉身边还有晴雯,湘云有个翠缕,黛玉有个紫鹃。说到底只是贾母疼惜小辈才让自己的丫鬟去伺候,与通房丫鬟无关。
所以贾母的意思究竟如何?看78回原文:
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晴雯),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显然贾母看上的是晴雯,而且哪怕她看上的是晴雯,真要把晴雯提成通房丫鬟或是姨娘那也是将来的事,现在宝玉还小,不急。
可是贾母没看上袭人,袭人却已经和宝玉云雨,这可如何是好?尤其是金钏儿一死,袭人就越发尴尬了。金钏儿只是和宝玉调笑几句,并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可袭人不一样啊,已经发生关系了。这个时候袭人投靠了王夫人,并且吸取教训,开始远着宝玉:
原来这一二年间袭人因王夫人看重了他了,越发自要尊重。凡背人之处,或夜晚之间,总不与宝玉狎昵,较先幼时反倒疏远了。袭人得了王夫人看重,领姨娘份例,为什么反而开始疏远宝玉?很显然,她明白王夫人的心思,更害怕自己重蹈金钏儿的覆辙,于是疏远宝玉,甚至换晴雯去宝玉的外床睡。
除了贾母、王夫人,贾政也并不认同袭人这个“通房丫鬟”。72回,赵姨娘想替贾环要了彩霞,贾政如是说:
"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很显然无论是贾母、王夫人,还是贾政,谁都不觉得宝玉到了要通房丫鬟的年纪。如果袭人和宝玉不为越礼,那金钏儿死的也太冤了。
袭人越礼,那黛玉算不算“贼情”?
宝黛之间远较他人亲近密,这是事实,但是他们也没忘了发乎情止乎礼,这是算不算“贼情”的关键。
如果真要说黛玉的情是“贼情”,那严格算起来钗、黛、湘都不算清白。
宝钗与宝玉不亲密吗?
一:宝钗给宝玉看金锁时,并不是解下来让宝玉看,而是宝玉就着宝钗的脖子看,正因为如此,宝玉才近距离闻到宝钗身上冷香丸的味道。
二:袭人曾抱怨宝玉姐妹间亲近也没个分寸礼节,而当时大清早的宝玉还未梳洗好,宝钗就来了,同样也没分寸礼节。
三:袭人抱怨宝玉的针线做不完,于是宝钗主动揽过去做。
四:宝玉午睡时,袭人离开,宝钗却仍不曾离开,甚至替宝玉绣起鸳鸯肚兜。宝黛亲密,宝玉在听到宝玉午睡,人家却也离开了。
五: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不想宝钗太过丰腴,竟然没能褪下来,反露出一段酥臂,惹得宝玉心羡不已。
湘云和宝玉不亲密吗?
一:21回,湘云来贾府,宝玉就着湘云的洗脸水直接梳洗,甚至让湘云替自己梳头,湘云拗不过宝玉,便替她梳了,让袭人看见了抱怨宝玉和姐妹们没有分寸礼节。
二:湘云说自己在家做活计做到三更天,然而即使如此,袭人让湘云做宝玉的针线鞋袜等,湘云也不曾推辞,用她的话就是“你的东西也不知烦我做了多少了”。
三:史湘云问道:"宝玉哥哥不在家么?" 宝钗笑道:"他再不想着别人,只想宝兄弟。”四:还是宝钗的话里透出来到,湘云爱扮假小子,穿宝玉的衣裳。
显然,不止黛玉和宝玉亲密,宝钗、湘云也和宝玉亲密。不同的是宝玉心里的人是黛玉,而黛玉表现的也更明显。但即使如此,宝黛之间也一直是发乎情止乎礼。
两人共读西厢,读完黛玉只是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听到宝玉用其中词句形容自己便生气异常。便是听到龄官唱曲,也是感慨原来戏中也有好词句。
除了共读西厢,宝黛更让人质疑的是第19回:
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面倒下.这是宝黛二人最越礼的一次了,哪怕他们清清白白,也掩盖不了他们的越礼。正因为这一点很多人忽略了开头和结尾。
黛玉体弱,又有贾妃省亲累了一天,浑身酸疼,见宝玉来了,就让宝玉自出去逛逛。宝玉却担心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故一心闹着黛玉。见黛玉走了困,才放下心来。
这一段行为上是真的越礼了,但是心爱的姑娘躺在自己身边,宝玉却只担心她积了食,对身体不好。
其实宝黛直接的感情究竟清不清白,早通过宝玉的两次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只因他虽说和黛玉一处长大,情投意合,又愿同生死,却只是心中领会,从来未曾当面说出。况兼黛玉心多,每每说话造次,得罪了他。宝玉连说话都担心自己造次,得罪了黛玉,更别说其他,这一点正是他们发乎情止乎礼的最好凭证。
“不如还是和袭人厮混,再与黛玉相伴。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与袭人是厮混,与黛玉是相伴。显然,袭人与黛玉对宝玉而言是不同的。厮混,欲的成分更多;相伴,情的成分更重。
如果说古代真的不容许爱情的存在,那他们之间可以说是“贼情”。然而,小编并不相信古人就真的就是无情。要知道一见钟情、青梅竹马、发乎情止乎礼这些词并不是现代人造的。
注:比起“存天理灭人欲”,小编更认同发乎情止乎礼。没有什么人是真正能够“灭人欲”。哪怕是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不还是和自己儿媳不清不楚,和尼姑厮混?最后被御史参了一本,被迫承认自己的学说是“伪学”。
《红楼梦》中到底是丫头袭人“越礼”了,还是小姐黛玉有了“贼情”?
现代有部分读者执着于指责宝玉屋里的丫头袭人“越礼”,把个丫头袭人贞操当成了黛玉小姐似的看待。而曹翁却在评价拿自己当贾府小姐似的看待,必须先要“姨娘”名份、才能后滚床单的宝玉屋里的丫头晴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并且还让丫头晴雯在临死之际后悔“即知今日,我当初就……”。
真正的候门千金黛玉小姐,却在午睡时都念念有词“每日家情思睡昏昏”。黛玉听牡丹亭的“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落泪,而宝二爷这边也赶着回应黛玉的“情思”说,“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诉人。”,“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现代却有部分读者在执着的颂赞宝黛是“纯粹精神恋”。
对于当今群众红学闹出的笑话,建议大家着实的把感动黛玉小姐的《牡丹亭》“惊梦”等好好读一读,看看“幽媾”“欢挠”“回生”“婚走”等都写了些什么吧!
还说曹翁文本中写明了说宝玉和袭人是“偷试”,回目中才是“初试”。请问读者敢保证贾府的老少爷们那个没有“偷试”过自己屋里的丫鬟?秋桐就是贾赦老爷“偷试”了过后,才名正言顺将自己屋里的秋桐丫头又赏给了儿子贾琏。
谁能证明贾政老爷不是和赵姨娘先勾搭上了,然后再纳为妾室的?还有贾琏婚前的“屋里人”,就都是先得了“姑娘”的名份、后才跟贾琏发生的性关系吗?贾宝玉贾环都那么不老实,琏二爷婚前就是那么“合法”的?贾母亲口说的,贾政老爷在婚前跟宝玉也是一样“混世魔王”呢!
就单凭管家林之孝冰雪聪明的女儿小红,一个在怡红院外间做粗活的小丫头,都有意乘空往宝二爷屋里钻,就能说明贾府老少爷们与自己屋里的丫头“偷试”的普遍程度,和少爷成亲以先放两个(虚数)屋里人的规矩是不为“越礼”了。
袭人晴雯都是贾母指派给宝玉的,如果袭人晴雯都要先给了“姑娘”的名份才能上的话,那贾府就快“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还搞什么封建等级制度人口卖买呢?如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王思聪还有一堆网红女们要往上扑呢!那么严格要求两百多年前的贾宝玉和他屋里的贴身丫鬟袭人,这样挑剔丫头袭人的“合法性”,真是现代读者才会有的笑话。
在部分读者心目中,王夫人撵走“清白”的怡红院丫头晴雯芳官四儿们,如此刻薄恶毒之人却给了袭人“姨娘待遇”,贾母知道了也是无话可说,为什么?
因为到了第七十三回贾母“八十大寿”时,贾府的经济基础已经彻底空虚,政治上元妃失宠、甄家危机、贾雨村被降职。管家林之孝强烈建议“裁员”以降低贾府宠大的人力成本,凤姐也向王夫人进言把“磨牙”的、年纪大的丫头们逐个挑出错来,放出去由自家聘人去。
于是贾母本人亲自主持查赌,首批撵出来十几个赌头婆子们。几天后王夫人紧跟着贾母的步调方式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十几个晴雯芳官四儿等“不大沉重”的丫头们。
王夫人以封建时代的标准看是真慈悲,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凡被儿子宝玉真的上过手的怡红院丫头袭人麝月秋纹碧痕没有一个不是被王夫人留下来了的。至少为这些已经被儿子宝玉占了便宜,而贾府还不曾真的给“姑娘”名份的丫头们(包括袭人在内)留下来了,保留了可能晋升为“半主”姨娘的机会。
《红楼梦》中到底是丫头袭人“越礼”了,还是小姐黛玉有了“贼情”?
先说袭人。
我看有朋友觉得,“爷”占有丫头是常见的。于是,袭人不“越礼”。
可我觉得:礼,是一种道德规则。
贾府是有规则:“爷”未娶妻前,屋里先“放”两个丫头。
没有父母之命,是不能想占有谁就占有谁的。
潜规则不等于规矩。
袭人明显是“借调工作”。袭人月钱从贾母处领。她是贾母的丫头。
后来晴雯死了,贾母还说:就他将来(!)可以给宝玉使。明显排除袭人了。
袭人不是贾母“放”宝玉“屋里”的。
老太太不做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明说”的事。
没主子允许而“偷试”,越礼不?
再说黛玉。
我不知哪来的“贼情”。
俩人共看西厢,也并没躲在阴暗角落里。
宝玉借西厢记戏词,两次撩黛玉,都被怒怼,好生赔礼道歉才算完。
“你作死!又动手动脚的!”
“一年小二年大的,你又拉拉扯扯的!”
黛玉"之守礼,还叫人咋讲?
必定要“琏二奶奶告到太太那里,说你无故调戏他”——“太太气死过去”,才算黛玉真的清白守礼?
还是让黛玉跟晴雯一样,说“白担个虚名”?
也不必这么说啊。
唯有袭人,心里时刻防着宝黛“不才"之事”。
整个贾府,加上住的亲戚,没一个人会有“贼情”念头。
老太太说的是:那是“诌掉下巴的事”。
《红楼梦》中到底是丫头袭人“越礼”了,还是小姐黛玉有了“贼情”?
宝黛之间发乎情止乎礼,并没有越矩。而袭人直接跟宝玉滚床单了,你说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