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断袖”是古代对同性恋者的一种称呼,在《红楼梦》中有断袖之癖的大有人在。比如薛蟠到私塾上学就是动了“龙阳”之兴(“龙阳”是对同性恋的另一种称呼),“只图结交些‘契弟’”。在第九回,因为宝玉的好朋友秦钟跟一个外号叫“香怜”的学生在后院说了几句体己话,引得学堂的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宝玉和秦钟关系那么好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没有断袖之欢呢?
宝玉和秦钟第一次见面是在第七回。当时宝玉一见秦钟,“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个呆想,”觉得自己白白生在富贵之家,如生在寒儒薄宦家里,“早得和他交接,也不枉生了一世。”秦钟一见到宝玉也胡思乱想:“我偏偏生于清寒之家,怎能和他交接亲厚一番,也是缘法。”看来他们一见面就互相吸引,愿意彼此“交接亲厚”。“交接亲厚”什么意思?字面上理解是:彼此交往,关系亲密,感情深厚。在第九回,两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宝玉甚至发了“癖性”,悄悄地向秦钟说要与他兄弟相称。从秦钟的姐姐秦可卿那儿论,秦钟应该叫宝玉叔叔。在封建社会,乱了辈分跟乱伦差不了多少。
宝玉跟秦钟的关系可谓亲密无间。在第十五回,贾府的人送秦可卿的灵柩到铁槛寺的那天晚上,宝玉和秦可卿跟着凤姐儿住在馒头庵。秦钟和智能儿情投意合,便趁夜黑无人,到后面寻找智能。两人正干媾和之事,宝玉就走进来把他们两人按住。可见宝玉跟秦钟之间是一点隐私都没有,这种事也不回避,反而把他们捉奸在床拿他们取笑。羞得智能儿趁黑跑了,秦钟向宝玉求饶,让他不要嚷嚷。贾宝玉说:“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账。”宝玉这句话引起了大家无限的遐想——宝玉“睡下”后怎么跟秦钟算账呢?作者后面还有一句话:“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账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是疑案,不敢纂创。”可见作者并不想让他们两人有断袖的关系,到底宝玉怎么算账读者自己发挥想象吧!一般人都以为宝玉跟他“算账”,就是要与他行断袖之欢。
宝玉跟秦钟究竟有没有断袖之事,作者没有明说。但是我们看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就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第四十七回,宝玉在赖大家遇到柳湘莲,“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柳湘莲说去过,还出钱雇人帮他修坟了,由此可见柳湘莲跟秦钟的关系不一般。柳湘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用薛蟠的遭遇告诉了大家:薛蟠见柳湘莲“年纪又轻,生的又美”,便犯了旧病,想跟他亲近,被柳湘莲骗到没人的地方痛打一顿。薛蟠这才知道柳湘莲没有这样的嗜好。作者写这一段就是要告诉读者,宝玉和秦钟跟柳湘莲一样,没有断袖之癖。虽然说柳湘莲“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但这是正常的男女关系。
由此可见,贾宝玉和秦钟只是很要好的朋友,只是比一般的朋友更亲密些罢了。
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要说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还真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的,也不能一下子就给他们下一个准确的结论,现在一提到这两人的关系,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们是一对相好的恋人,在我看来,应该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要总结起来的话,说他们是同窗好友、亲情、友情、纯真少年情等复杂关系交织在一起更合适。
《红楼梦》第九回说到薛蟠自从住到王夫人家后,听说贾府有一家学,族中很多青年后辈在此就学,一时动了“龙阳之兴”,便伪装也来上学念书,表面上是念书,真实目的却是为了结交一些美少年,学内有好几个小芊芊学子,为图薛蟠的银钱吃穿,果真被他哄上了手。
那末,什么叫“龙阳之兴”呢?
“龙阳之兴”的典故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时代,魏国龙阳君以男色事魏安釐王,有一天,安釐王与龙阳君同在一条船上垂钓,龙阳君钓了十多条鱼后,突然当着安釐王的面大哭起来。安釐王问他为什么这样。龙阳君说:“我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了大鱼,就想把前面的小鱼丢掉。现在,我凭借着这普通的容颜取得给大王侍寝的殊荣,还封了龙阳君爵位,富贵荣华都有了。但是,全国佳丽何止千万,知道大王宠幸我,必定提起衣裙争相而来,到时我就成了一只小鱼,随时都会被丢掉,所以就忧伤而哭了。”魏安釐王为了抚慰龙阳君那单纯而多情的心,便下令全国:往后,谁敢向我引荐佳丽,必定灭族!至此以后,“龙阳之兴”成了男同性恋的代名词。
历史上关于“龙阳之兴”的纪录还有很多。比如,班固《汉书佞幸传》载,汉哀帝刘欣因董贤貌美而宠幸,夜夜专房,溺爱日甚,不时加封,贵震朝野。他们不单夜晚,就连午觉都睡在一起,有一次睡完午觉,哀帝醒了,要起床,却发明董贤还在熟睡,头枕在了他的衣袖上,为了不打搅董贤的睡梦,便抽出床边的佩剑,将自己的衣袖切断才起床,这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断袖之癖”。
史籍中有明文纪录的至少还可以列出以下几对:
《韩非子说难》载卫灵公与弥子瑕;
《左传定公十四年》载卫灵公与宋代;
《史记佞幸列传》载汉文帝与邓通;
《史记佞幸列传》载汉武帝与韩嫣;
《晋书载记第十四》载苻坚与慕容冲;
《资治通鉴唐纪十二》载李世民太子李承乾与乐童满意;
《柳南随笔续笔》载张献忠与李二哇;
而《红楼梦》里的人物,有此好的也大有人在。贾宝玉与秦钟是不是这么一种关系,书中并未给出明白谜底,只是让人起疑罢了。第九回说,自宝、秦二人到书院,秦钟大方温顺,未语脸先红,有女儿风,宝玉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十分体恤,语言绵缠,因而背地里你言我语,谎言四起。宝玉对秦钟的各式庇护,与汉哀帝对董贤的断袖恩爱,很有类似的地方,实在让人起疑。但对薛蟠动了“龙阳之兴”而借故来书院进修,实则为了交结很多“契弟”,并且多被他哄到了手的事情却写得很详细的。更有秦钟和香怜之举激起了金荣的醋妒而发明了“贴烧饼”一词,使“龙阳之兴”“断袖之癖”又多了一个“孪生兄弟”。贾蔷与贾蓉的事情虽然写得十分忌讳,但却一看便知是一个实情,不然,贾珍就不会把贾蔷赶出门了。
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亦友亦爱,因为他们两人性格相补,而且秦钟长的女儿相“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作为喜欢女孩恶心男子的贾宝玉来说,秦钟这种气质是他所钟爱的,而秦钟呢,因为家境贫寒,在门第观念很重的封建时代,宝玉能如此看重他,他自是感激不尽,遂为知己。但是这种挚友的关系好像又不能概括全部,他们的关系应该更深一层,可以说是进入到了爱的境界。书中说道:秦钟跟智能儿偷情,正云雨之时,被宝玉撞见了。宝玉却说:“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地算账”,从这句话来看,宝玉和秦钟两人平常应该有过那方面的接触了,不然也不会说这种调情的话。
而到了第十六回,曹公已经将贾宝玉和秦钟的关系说的很详尽了,我们不妨好好从原文中加以体会:且说宝玉竟因家中有这等大事,贾政不来问他的书,心中是件畅事,无奈秦钟之病日重一日,也着实悬心,不能乐业。这日一早起来才梳洗完毕,意欲回了贾母去望候秦钟,忽见茗烟在二门照壁前探头缩脑。宝玉忙出来问他:“作什么?”茗烟道:“秦相公不中用了!”宝玉听说,吓了一跳,忙问道:“我昨儿才瞧了他来,还明明白白,怎么就不中用了?”茗烟道:“我也不知道,才刚是他家的老头子来特告诉我的。”宝玉听了,忙转身回答贾母.。贾母吩咐:“好生派妥当人跟去,到那里尽一尽同窗之情就回来,不许多耽搁了。”宝玉听了,忙忙的更衣出来,车犹未备,急的满厅乱转。一时催促的车到,忙上了车,李贵、茗烟等跟随,来至秦钟门首,悄无一人,遂蜂拥至内室,唬的秦钟的两个远房婶母并几个弟兄都藏之不迭。
此时秦钟已发过两三次昏了,移床易箦多时矣。宝玉一见,便不禁失声。李贵忙劝道:“不可不可,秦相公是弱症,未免炕上挺扛的骨头不受用,所以暂且挪下来松散些,哥儿如此,岂不反添了他的病?”宝玉听了,方忍住近前,见秦钟面如白蜡,合目呼吸于枕上。宝玉忙叫道:“鲸兄!宝玉来了。”连叫两三声,秦钟不睬。宝玉又道:“宝玉来了。”
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 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
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正闹着,那秦钟魂魄忽听见“宝玉来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一个好朋友说一句话就来的。”众鬼道:“又是什么好朋友?”秦钟道:“不瞒列位,就是荣国公的孙子,小名宝玉。”都判官听了,先就唬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盛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愚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哼了一声,微开双目,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肯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 宝玉忙携手垂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萧然长逝了。
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看到这一章时,我都很奇怪,贾宝玉和秦钟瞎闹是为什么?同性恋?我觉得就是小孩子之间闹着玩的吧!
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贾宝玉喜欢漂亮女孩,也喜欢男不男女不女的男人,是双性恋。和秦钟搞同性恋是钉死了的,作者的描述已经很清晰,不需要什么研究分析。但是否有过肉体性交可以探讨,个人觉得也是意淫的面大。
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贾宝玉与秦钟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但这个朋友关系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朋友关系是有所不同的。朋友关系的建立可以因现实的相互需要而结成,也可以因为性情的相投而结成。比如贾雨村与贾府的关系就是前者,而贾宝玉与秦钟的关系,属于后者。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就明确说过,此书“大旨谈情”,如果把“情”之一字仅仅理解为爱情,就难免把《红楼梦》的内在意涵大大压缩了。
佛家把所有的生命形式,称之为“有情众生”。是不是据此可以说,情是生命的根本动力。若是没有了情,生命也就不存在了。《红楼梦》既然是大旨谈情,当然它就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到“情”字上。贾宝玉做为《红楼梦》的男主角,如果剔出了情字,他就什么也不是了。贾宝玉就是一个有情之人。于是,与贾宝玉关系密切,成为朋友的,都是因为一个情字。它们是因情而生,自然也会因情而死。作者通过这些因情而发生的故事的描写,试图让人们看看,情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他是怎样让人的生命更加充盈的。
这些与贾宝玉因情结缘的人当中,有男有女,有贵有贱。他们大都可称为有情之人。这些人中就是秦钟,蒋玉涵,柳湘莲,林黛玉,薛宝钗,晴雯,袭人等等。
男人与女人之间会有情的。以现在观念,除了爱情之外,就是友情。爱情是应该有排它性的。但在古代,男女人之间的关系大概与此不同,因为人是有等级观念的。男人与妻子之情,如果是爱情的话,那么与妾的呢?以现在的观念评价,必然出现道德上的冲突。但是,能够在一起生活的,必定有情。
男人与男人的关系,从情感上来分,大概有朋友和普通人之别,朋友是情感之交,普通关系,是基于社会生存的需要,与情感无关。《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秦钟,就是朋友关系,与贾雨村,就是普通人的关系。
贾宝玉与秦钟成为朋友,是基于外表上的吸引。进而产生情感上的亲密。由情感上的亲密,又发生成为身体上的亲密。这种关系,《红楼梦》中虽没有明写,却有暗示。
在第十五回《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秦钟与寺里的小尼姑智能儿好 上了,当两个偷偷的正干警幻所授之事的时候,被贾宝玉按在了床上。贾宝玉当时说的话是:“你道不依,咱们就叫喊起来。”秦钟说:“好人,你只要不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道:“这会儿也不用说,等一会儿睡下,再细细算帐。”
贾宝玉要跟秦钟算什么帐。作者没写,为什么没写?因为,《红楼梦》的故事是石头所记,石头也就是通灵宝玉,因为那天晚上,住在寺院里,王熙凤怕通灵宝玉丢了,就把它拿走了。但,这是贾宝玉与秦钟关系的一个很明确的暗示。
贾宝玉与秦钟是亲密的朋友关系。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有情之人。贾宝玉活着,大概就是为了谈恋爱的。除了恋爱,对其它的没什么兴趣。情和欲联系在一起,放纵情欲是很危险的事情,可能给生命待来伤害。
秦钟最后死了,他是死于情。他的情,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与社会伦理发生冲突的一面。在情与理的冲突中,秦钟无力把握,并最终送了自己的命。
秦钟爱上小尼姑,是人性的自然结果。可是,它又违背当时的社会道德。如果我们放下道德的束缚,他们的偷情与苟合,是不是也算是爱情呢?我觉得是。他们相爱不被社会所容,是道德的不合理。
但秦钟的死,却不完全是因为道德的冲突,还有他自己纵欲的结果。纵欲伤身,诚不 我欺。能在三言两语之中,写出这么复杂的情感故事,这么深广的社会内容,除了曹雪芹,很少有人做到。
秦钟和贾宝玉都是有情人。秦钟,因情而死,贾宝玉呢?贾宝玉的情感特质与秦钟差不多,为什么贾宝玉可以安然的享受恋爱的幸福呢?在十六回秦钟临死之前的一个细节颇值得玩味。
秦钟快要死了,小鬼来勾他的魂了。秦钟要等着与宝玉告别,小鬼不答应,直到宝玉来了。小鬼才为宝玉通融了一下。一般的解读都认为这个细节是对社会势力的现实的调侃。这样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在红楼梦的艺术架构中,贾宝玉只有生在昌明隆盛之世,花柳繁华之地,才能享受温柔福贵之乡。才能体验情的况味。
但秦钟的结局,无疑也为贾宝玉提供了一面镜子。社会 现实容不下真情的。秦钟因情而死,贾宝玉不是一样被他父亲打的半死吗?贾宝玉的爱情也是注定以失败告终。而可以存续的婚姻关系,必然是要受到社会道德约束的。
秦钟和宝玉到底是什么关系?
个人觉得,贾宝玉和秦钟之间的关系,亦友亦爱。
①知己我们记得冷子兴在给贾雨村说荣国府的时候,说到贾宝玉是“我见了女子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既然喜欢女孩,不喜欢男人,但他却对秦钟,对柳湘莲却是另眼相待,成为很好的朋友,还经常一起聚会,和秦钟更是同吃同住同上学。只是因为两人性格相补,而且秦钟长得女儿相“较宝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作为喜欢女孩恶心男子的贾宝玉来说,秦钟很对他的胃口,而秦钟呢,家境贫寒,在门第观念很重的封建时代,宝玉能如此看重他,他自是感激不尽,遂为知己。
②基友说是基友,很多人都记得,秦钟跟智能儿偷情,正云雨之时,被宝玉闯见了。宝玉却说:“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账”,从这句话来看,宝玉已经知道男女之事,而如此平静,也是因为平常两人有过好事,不然也不会说有点调情的话,睡下再细细算账。很值得读者玩味。所以他们已经突破友谊的界限,两个男人,那就基友无疑。
③引路人在红楼梦的前十回,为了让宝玉醒悟,转性到科考上来,特意安排了他在秦可卿的房间里小睡做了春梦,让他初识了男女之情,一般古时懂了这个,就会懂事,然后走上正道,发愤图强。可是这次没起到作用,估计是仙缘太过短暂,宝玉愚钝,没反应过来。
然后又出了个秦钟,秦钟跟宝玉是知己加基友的关系,而最终秦钟是纵欲过度而死,临死前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劝宝玉:“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如此语重心长的劝诫,和太虚幻境里的劝诫,如出一辙。只可惜,宝玉依然执迷不悟,依然不在乎功名。
但不管怎样,宝玉历过的人和事,都让他最终看透人生和世间,起到了推手的作用。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