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王熙凤经常宣扬木石姻缘,她不怕得罪王夫人和薛姨妈吗?

题主所说的“王熙凤经常宣扬木石姻缘”,的确是广大观众读者心目比较直观的印象。

黛玉初进贾府,凤姐的表现是最浮夸的。凤姐初见黛玉就说“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倒像是嫡亲的孙女。”,相反凤姐对宝钗这位亲姑舅表妹在公开场合却极少有直接交流。凤姐对黛玉的确一直显得更喜欢、更上心,在态度要亲切热情和随便得多了。 然而,贾母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凤姐问了一句小戏子龄官像谁,结果引来宝黛湘之间一场“混战”。

凤姐李纨宝钗这三个荣国府的“正牌媳妇”(宝钗是未来的“正牌媳妇”)正在怡红院里有说有笑的看望被贾环烫了脸的宝玉,这时黛玉一个人也来了。 此时凤姐当着李纨宝钗和宝玉的面调侃起黛玉“吃茶”来,黛玉涨红了脸,李纨说凤姐“诙谐是好的”,黛玉的回应是说凤姐“贫嘴贱舌讨人厌”。凤姐还继续穷追猛打“你别作梦了!你给我们家作媳妇还亏负你么?”,黛玉急得要走,还是宝钗拉住了黛玉留下来了。注意 !原著中这个画面里并没有三春姐妹,除了之后立刻被魔魇的凤姐宝玉姐弟俩,剩下李纨、宝钗、黛玉,唯有黛玉一人不是贾府的正牌媳妇。

凤姐对黛玉说的“你别作梦!”,真可谓是一语成谶了。大家一起离开的时候,宝玉却留下黛玉,宝黛二人拉着手正要说话,宝玉和凤姐就都被魔魇住了。被魔魇的凤姐宝玉姐弟两人在大观园内喊打喊杀的一阵闹腾,然后便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持颂“通灵宝玉”之后,凤姐宝玉果一日好似一日的,渐渐醒来知道饿了,贾母、王夫人才放了心。

众姐妹都在外间听消息,林黛玉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此时宝钗却笑而不言。 惜春问宝姐姐笑什么,宝钗接着却调侃黛玉求佛“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 黛玉红了脸,啐了一口道:“……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丫头学得贫嘴烂舌的。”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此时,之前凤姐对黛玉“吃茶”的调侃,成为了宝钗嘲笑黛玉的笑柄。

凤姐拉着已经自动和好的宝黛来见贾母,正好宝钗也在场。凤姐一句“黄鹰抓住穿的鹞子的脚,都扣了环了。”,说得黛玉一言不发挨着贾母坐下,宝玉尴尬的找宝钗搭讪,不想被宝钗讥讽“负荆请罪”。宝黛双羞红了脸,凤姐又调侃宝黛“吃生姜”脸上热辣辣的。 注意!原著中的这个画面里并没有王夫人。

凤姐调侃宝黛“扣了环了”的实际效果,其实都是在坐实宝黛二人有特殊关系,对应了贾母在宝玉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的穗子之后的抱怨“不是冤家不聚头”。

凤姐两次调侃黛玉“吃茶”和宝黛“扣了环了”都是有宝钗在场,两次都被宝钗抓住机会讥讽宝黛关系不同寻常,可能有超出一般表兄姊关系成就婚姻的愿望。 宝玉挨打后,黛玉哭肿了眼睛避开众人来看宝玉,尤其听说凤姐来了怡红院赶紧从宝玉床后溜走,怕的就是再被凤姐取笑。在封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时代,小表兄妹宝黛感情有了超出“兄妹情”的嫌疑并不是好事情。尤其这次宝玉挨打犯的就是两件感情方面的大错误,在宝玉的“丑事”面前黛玉更加感觉到自己要避嫌疑了。

宝玉挨打的第二天上午,黛玉立于花阴之下,守望着一波一波去看望宝玉的人们。

原文:一起一起的散尽了,只不见凤姐来,心里自己盘算说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定有原故。”

冰雪聪明的黛玉,对凤姐有准确的认识。在黛玉眼里,凤姐“打花胡哨”为的就是“讨老太太和太太的好”。凤姐拿宝黛关系取笑不过是“贫嘴烂舌讨人厌罢了”, 未必有真心却反倒招来了宝黛关系有非同一般的嫌疑。

紧接着在怡红院里看望宝玉的贾母当众论到嘴乖的,大概也是嫌凤姐有时候嘴太多嘴太快了吧!

原文:(贾母)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风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儿。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宝玉笑道:“若这么说,不大说话的就不疼了?”贾母道:“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话的好。”

事实上在贾宝玉的婚事上,无论凤姐的内心有什么样的倾向性,并且凤姐总是把宝黛“私情”嫌疑拿出来示众,事实上对成就“宝黛姻缘”不但不利、而且有害。凤姐总是抓住一切机会拍老祖宗贾母马屁,有时候也还真的没有拍好,拍到马蹄子上去了。 半年之后的元宵节家宴上,黛玉给宝玉“喂酒”,凤姐立即提醒宝玉“别喝冷酒”更引发众人关注。

贾母随后“掰谎”,痛批“私情”好比犯了王法的“贼情”,为宝黛关系洗地。凤姐是不是故意要让宝黛“私情”嫌疑当众暴露,这还真的是也很难说。凤姐说想为宝琴“做媒”,急得紫鹃“试玉”。 凤姐说这些话除了讨好贾母之外,的目的又何在?贾母说:“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说话的好。” 其实是贾母对凤姐的多嘴快嘴惹事的敲打。

事实上,凤姐对王夫人是服从和维护的,对宝钗的态度是对“自己人”的表面疏离和实际的维护,内心深处的心知肚明的默契。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凤姐第一个想到不能抄宝钗住的蘅芜宛。

凤姐对贾母是细心揣摩投其所好,对黛玉也是一种试探观察和根据形势适时调整的态度。黛玉“心比比干多一窍”,早就明白了凤姐的表面功夫“打花胡哨”的未必是真心。 宝姐姐是第一个真正看破黛玉内心秘密的人,可是宝姐姐并没有借此为难黛玉。宝姐姐私下里好言相劝善意提醒,黛玉才知道自己往日真的是“小性儿”了。黛玉成大了,自从父亲林如海去世之后,黛玉越来越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寄人篱下不得不要忍耐的事情太多了。

凤姐拿黛玉取笑“吃茶”,元妃赐下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外祖母贾母却在清虚观里说“宝玉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婚”又给宝玉指出“金麒麟”来。这不是明摆着是说钗黛两位投靠贾府寄人篱下的表小姐,想做“宝二奶奶”都没戏呀! 湘云已经有人家相看了,半年之后贾母又看上新来的薛小妹宝琴,详问“八字”。贾母连连出招关注“金麒麟”、薛宝琴,冷处理了黛玉,同时也是拖延着宝钗。

贾母的“掰谎”当然是针对“想起终身大事来”的“书香门第”的小姐们,对于宝玉有想法的无非只可能是表小姐钗黛两个人,贾母看得上的“模样儿性格都难得好的”湘云宝琴都有了人家了。钗黛两位表小姐都是投靠贾府的弱势群体边缘人物。连怡红院里宝玉宠爱的“姑娘们”晴雯姐姐都敢不袅钗黛两位不是正主子的表小姐。 对于爱上宝玉的钗黛两个人来说,婚姻的主动权始终都掌握在贾府这一边。

贾宝玉婚事的决策权,当然掌握在贾宝玉的父母手中,因为贾宝玉的父母贾政王夫人的愚孝,贾母成为了贾宝玉婚姻的主宰者。 正如薛姨妈所说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王夫人和薛姨妈饱经世故,当然知道“凤姐的宣扬木石姻缘”也不过就是在试探贾母的意思而已,说到底凤姐不过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参与贾宝玉婚事决策的小辈儿,并且到底是“我们王家”的人。

《红楼梦》里,王熙凤经常宣扬木石姻缘,她不怕得罪王夫人和薛姨妈吗?

《红楼梦》里面的王熙凤是王夫人、薛姨妈的内侄女,三人都来自“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王熙凤自幼当男儿般教养,绰号“凤哥儿”、“凤辣子”,婚后又嫁入贾家,成为管理荣国府的大管家,个性精明能干,善于察言观色,口齿极之伶俐且风趣幽默,具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强悍。初期她表现出有明显支持木石前盟的倾向,理由有几方面:

一、以贾府最大家长贾母的意图为取向

王熙凤非常善于猜度贾母心理,也非常善于讨贾母欢心,只要她讲一句话,贾母嬉笑怒骂,总会碰撞出火花,点发笑点。

从黛玉初进贾府那时起,王熙凤就读懂了贾母的心事,说黛玉“天底下竟有这样的标致人儿”、“不象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

宝黛小时候闹别扭,贾母十分担心派王熙凤前去说和,她就回来报喜,“赶我到那里说和,谁知两个人在一块儿对赔不是呢。倒象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说得贾母笑逐颜开;

说到暹罗国进贡的茶叶,她就逗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王熙凤处处表现出喜欢黛玉、还一有机会就试探宝黛的感情,令贾母不仅信任她,还十分信任贾琏,象接送黛玉回苏州探亲、奔丧及处理遗产等事务,皆亲自点名由贾琏办理。

王夫人是贾府实权管家,王熙凤为执行管家,尽管王熙凤要对王夫人负责,但是王夫人更要对贾母负责,王熙凤初期支持“木石前盟”是因为贾母这座靠山,所以不会畏惧王夫人的看法;对于宝钗尽管也是外家亲戚,但两人基本没什么交集,因为宝钗来贾府暂住目的很明确,准备入宫待选,她当然不必费心于宝玉与宝钗的问题上,哪会顾及薛姨妈的感受呢!

二、黛玉是她和贾琏的“财神”

贾琏受贾母亲点,护送林黛玉回苏州为父亲林如海奔丧,并处事后事遗产,当然还有林黛玉的嫁妆。贾琏在72回说的一句:再发个三二百万财就好了。估计可能就是指处理黛玉的遗产了。林如海原为巡盐御史,为官清廉,家风节俭,但是历代为官,多少亦有一定积蓄,加上贾敏显赫的嫁妆,也没有其他子女,估计都会留给黛玉。但是黛玉却说:“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除非被贾琏贪污,怎会一无所有呢?所以一定意义上黛玉就是王熙凤、贾琏夫妇的“财神”。而薛家虽然表面风光,但一直赖在贾府白住,而且薛蟠大手大脚,走向萧条的迹象已初露端倪,尽管薛姨妈有口难言,精明的王熙凤大概能察觉一二了。

三、宝钗是她权力的竞争对手

宝玉是王夫人的亲生儿子,那将来的宝二奶奶管家是必然的事。若为黛玉,她连自己的遗产都不过问,只注重那些文房四宝和书籍,绝对影响不了王熙凤管家的地位。若为宝钗,不得了,王熙凤小产时,宝钗、探春代理管事,宝钗的管理能力得到长辈的认可,这明显已对王熙凤的权力构成威胁了。王熙凤对钱权的欲望,哪里容得下准备来和她竞争执行管家的对手呢?所以她会倾向于“木石前盟”。

但是王熙凤亦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的人,贾府因建造大观园的亏空,元春去逝和靠山的失势,她和贾琏已无回天之术。到了后四十回,既然薛姨妈、王夫人有心策划打造“金玉良缘”,她来个顺手推舟想出一个“掉包计”倒戈王夫人、薛姨妈,并说服贾母、通过贾母说服贾政,也是符合其性格,极有可能的事。

笔者认为对于贾母、贾政从“木石前盟”到“金玉良缘”的转变,王熙凤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而不可能是贾母、贾政直接听从王夫人的摆布。归根到底,王熙凤对于“木石前盟”或“金玉良缘”的取向,都从有利于其自身利益的观点出发的。

《红楼梦》里,王熙凤经常宣扬木石姻缘,她不怕得罪王夫人和薛姨妈吗?

谢邀。贾府里面最希望宝玉娶黛玉的就是王熙凤了。贾府掌握实权的凤姐,不过是凭王夫人的亲戚关系,从大房借调过来,临时管事的主。贾府第一继承人宝玉一旦大婚,贾府理家大权就该名正言顺的交给宝玉媳妇,王熙凤心知肚明。但她对权欲的渴望与掌控,从“协理宁国府”可见一斑,如何能轻易放手。黛玉是美人灯一吹就倒,只有吟诗作赋的才情,没有治家劝夫的本事。身体又不好,即使有心想学理家事务,也是力不从心。凤姐当然希望黛玉做这么个美人灯的贾府媳妇,以长久保全她自己在贾府的理家地位。若换成宝钗成宝玉媳妇,她只有回到那府里,落得无权无势,还得忍受婆婆邢夫人的奚落和吝啬,想想都可怕!她当然懂得王夫人的心思(宝钗是第一人选),故而不敢流露自己想法,甚至非常谨慎,毕竟是王夫人扶持她上位成为贾府CEO的。但如何往她理想的情况推进,她是一定在琢磨和实施的,而且会巧妙借贾母之手达到目的,避免引起王夫人反感,自己两面做好人。可惜她在怎么算计也是枉然,黛玉病死得早,不过是末世的家族,过眼的云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