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自卑是一个人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而表现为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的特殊情绪。从这个方面讲,林黛玉面对薛宝钗有母兄可以依靠,曾向薛宝钗表示羡慕,也曾暗自叹息自己婚姻无人做主而忧虑,确实有自卑感,但更多的,黛玉在宝钗面前却是自信。特别是在感情和才学方面。

很多人都认为林黛玉小性子,拈酸吃醋,动不动挟制宝玉,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黛玉对宝玉的倾情付出,另一方面何尝不是自信在宝玉心里,木石姻缘的重量可以压倒金玉良缘?

第八回,宝钗劝宝玉别吃冷酒,宝玉答应了,但是黛玉吃醋,借雪雁奉紫鹃之命送来手炉,奚落宝玉:“哪里就冻死了我”。“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黛玉说这话时,当然是自信的。因为宝玉当时只是嘻嘻笑两阵,却当真喝起了冷酒。

第三十回,黛玉歪派宝玉,二人口角,气得宝玉连通灵宝玉也摔了,只为表白自己的真心,可是,虽然事情不是宝玉之过,事后却是宝玉上门陪礼道歉,这份宠溺,黛玉对这份感情能不自信?

很多读者认为宝钗对宝玉宽容大度,却不知所有的宽容大度都是怕失去,特别是关于情感。宝钗其实在面对黛玉时也是自卑的,她曾对黛玉说有薛蟠那样一个兄长,还不如没有。甚至还因为宝玉将她比作杨妃,说她一句"体丰怕热",她便说出“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话来。另外,她也从不与黛玉争宠,因为她知道,在感情上,她永远争不过林黛玉。

在才学上,黛玉有咏絮之才,虽然不如宝钗的含蓄厚重,却另有风流蕴藉之态,黛玉当然不会自卑,相反,她时时一挥而就,自信潇洒的很,并常常因为不能尽兴而遗憾。

黛玉与宝钗,实是一对互补的双璧,一个在婚姻上自卑,一个是在感情上自卑。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但是人生在世,谁又没有自卑感呢?探春之怨,迎春之怯懦,惜春之冷口,哪一样不因自卑而起!人生不能十全十美,也许这就是作者想告诉人们的一个真谛。

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我不是黛粉,亦不是钗粉,但是真心没感觉出来黛玉在宝钗面前时有自卑感。在《红楼梦》四十五回书(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之前,林妹妹对宝姐姐始终心存敌意倒是真的,之后黛玉为宝钗真情打动,始知宝儿不是藏奸之人,多年来竟是自误了,从此打开心扉,接纳了宝钗,在薛姨妈面前也是以“妈”呼之,与宝钗二人情同亲姐妹,宝玉倒是自愧落了单。

林妹妹生就的孤傲清高,目无下尘,能让她自卑的人还没出世呢,即便是人气王如宝钗,颦儿对其的态度更是冷嘲热讽、无情打击的时候居多,哪里又看出她自卑了?

湘云曾对黛玉道

“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呢。”

听听这话说的,这湘云可着劲儿地赞宝姐姐呢,这颦儿话里话外的,可都是满满的不屑溢于言表呢!

别人夸宝钗,黛玉也只不过是愤愤不平罢了,一旦二宝扯上关系,那可就了不得了,那些小心眼儿半真半假的试探,有哪一次不是针对宝钗歪派宝玉的?还不是拿准了宝玉的心思,情重愈斟情。还自卑呢,分明是底气足的不要不要的,宝钗分明就是黛玉拿来验证宝玉痴情的试金石,而且屡试不爽。

蒙贾母怜惜,黛玉受宠程度不亚于宝玉,但她生性敏感多疑,与己无关的事情也要在心里掂几个过子,然后就会自怨自艾。究其实,还不是把自身看得太重,一丝丝的委屈也不能承受?可是,人这一生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中秋节与湘云联诗,黛玉那一番话说得极妙,黛玉笑道:

“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极,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看事情如此通透的人会心存自卑么?反正我是不信的。

有人说了,黛玉亲口说过的,羡慕宝钗有母亲哥哥家业的。这又来了,就薛蟠那德性,好象能引以为荣似的,宝钗父亲去世的早,她们家孤儿寡母的也不好混,否则也不至于依附贾府。宝钗稳重,人前人后何曾诉过苦,唯独对颦卿真情流露,

“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哥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梨花带雨是你,晴空万里也是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从不仰人鼻息,看人眼色行事,只为不负我心。试问,还有谁比她活得更洒脱?

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倒没看出来面对宝钗哪里自卑了。你说的是妙玉吧?黛玉唯一羡慕别人的是父母双亲健康长寿。这一点算自卑么?黛玉除了父母去世不在了,哪一点比宝钗不足?

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是会有自卑感,黛玉说双文虽然命薄,但还有孀母弱弟,而她连这些都没有,看到一脸福相的宝钗,待人接物四平八稳,知书达礼博闻强记,贾府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她的,几乎没有她搞不定的事儿和合不来的人儿,面对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贵族小姐姐,可能不自卑吗?

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林黛玉面对宝钗的时候是有自卑感的,宝钗德智体美劳样样比自己强,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并且黛玉自知没有“什么金什么玉的,是草本人儿。”无人替我主张,有了感情上的不安全感,黛玉就耍开了“小性儿”。

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献上一大盘几十件贺礼,贾母问:“谁家孩子也有一个?”宝钗答:“云妹有一个。”,黛玉立即就吃醋当众讥讽宝钗“专在人带的东西上下功夫。“,宝钗只当没听见。

宝玉得了“金麒麟”,湘云有人家相看过了,黛玉还要直接怀疑宝玉湘云可能会做出什么“不才之事”来,也是感情上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妙玉只身投靠贾府、且带发修行,完全比不上黛玉是贾母的宠儿亲外孙女儿。黛玉相比妙玉,身份上的巨大优势是黛玉对妙玉表现出淡定宽容的心理基础。

妙玉说黛玉“是个大俗人”,黛玉一声不响若无其事的继续品茶。此时的黛玉像极了清虚观中说“金麒麟”的宝钗,听到黛玉的讥讽却只当没有听见。

然而妙玉对宝玉的爱慕完全不得其门而入,却在以极致之“雅”平衡自己的自卑,这个和黛玉表现“小性儿”也是没有什么两样的。

有人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在面对薛宝钗时有自卑感,你怎么理解?

不知道谁竟然会这样想!一个正儿八经的公侯小姐会在一个皇商的女儿面前自卑?你对古代的社会实在太不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