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红楼梦》里,王夫人似乎是一个恶魔的存在,她痛恨所有漂亮的女子;先后撵走过金钏儿、晴雯;尤其从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她就显示出了刁难和不待见,可以这样说,她是众多红迷心中最不喜欢的一个女子了。因此,不少人认为她是“佛口蛇心”。

那王夫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小白将以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来说道说道:

第一:王夫人的身份及简介

王夫人,出身于四大家族中的王家;嫁给荣国府贾母次子贾政为妻;是荣国府实际的当家人。

王夫人与贾政,先后生有二男一女: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取妻生子,一病死了;次女贾元春,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小儿贾宝玉,因含玉而生,深得贾母的溺爱;但在一周岁抓阄时,因选择胭脂水粉,让父亲贾政非常不喜。

王夫人,大家族出身的小姐;贾府正经的当家人,子女双全,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她是幸福的,是幸运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二:众人对王夫人的评价及她的处境

刘姥姥:刘姥姥曾同女婿狗儿说,王夫人年轻时是一个爽快的人;如今年纪大了,最喜信佛济贫。从刘姥姥的话语中看,当日的王夫人,也是一个阳光有热情的女子。

贾母:贾母对王夫人的评价:木头似的,可怜见的,不得公婆的喜欢。

王夫人的丈夫贾政,在原文中很少与她有交流;其平时休息的地方,更多的也是赵姨娘处,从这里来看,贾政对她的印象也并不好。

嫂嫂邢夫人对她的态度:邢夫人对王夫人,更多的是嫉妒;嫉妒她作为二房能管理荣国府,所以,这一对妯娌的关系并不融洽;这一点,在“绣春囊”事件中,我们从邢夫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就能看出来。

第三:王夫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出身尊贵的王夫人,子女双全,也有权势,似乎是一个幸福的女子;但我们也看到了,荣国府复杂的家庭结构,以及贾府上下诸多的事情,王夫人过得并不轻松。

她本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贾珠,十四岁的年纪就进学了,这对贾府世袭到第五代急需要人才的处境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希望;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贾珠在时,王夫人过得非常滋润,毕竟是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况且,她的儿子还如此的优秀;只是,不到二十岁的贾珠去世了。

贾珠是如何死的?我们并不知道,但这对于王夫人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婆婆和丈夫的表现,更加让人心寒。

曾经我分析过贾政子女的年纪;贾珠死时,元春必然早已进宫了,而贾宝玉,不过六七岁的年纪;此时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已经出生,儿子贾环,也出生了。

从时间上来看,贾政对王夫人的不待见,并不是在贾珠死后,而是在贾珠活着的时候,可见,王夫人虽然身处正室的地位,手握荣国府的管理权,但才三十多岁的年纪,丈夫贾政已经开始冷落她了。在这种情况下,她的儿子贾珠死后,贾政会安慰她吗?

而贾母这一个婆婆,从贾元春开始,就剥夺了王夫人抚养子女的权利,元春、宝玉都是在贾母身边长大的,这对王夫人而言,无疑又是另一种打击了。

儿子去世,丈夫冷落自己,不受婆婆待见,遭受嫂嫂邢夫人嫉妒,这,就是王夫人在贾府里的处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性格能不变吗?

那么,王夫人余生的希望以及她为何那么狠心的撵走金钏儿、晴雯,讨厌黛玉

王夫人的希望,当然只有宝玉了;并且,她不只一次说过这样的话,贾政毒打宝玉,见了妻子王夫人后板子下的更狠了,王夫人跪在丈夫面前哭着求情,这一份悲哀的情感,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尤其是王夫人对着自己丈夫说的那句,我快五十岁的人了,就这一个儿子了,似乎真的让人觉得她可怜,如果丈夫真的关心她;如果在这个家她真的受待见,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后来袭人来回王夫人的话,她再次说到,宝玉是我唯一的依靠了,你好好照顾他,我不会亏待你。

也许,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就能明白,王夫人为何要撵走金钏儿了。金钏儿与宝玉调情,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不是她挑唆宝玉去拿贾环和彩云,王夫人又怎么会打她撵她出去呢?

贾宝玉本就不受贾政待见,让他去找弟弟贾环的短,闹的家庭不和;贾政会饶过宝玉吗?所以,王夫人打金钏儿的真正原因是她和儿子宝玉如今在贾政面前都不受待见

而王夫人撵走晴雯,同样是为了宝玉,作为宝玉身边的丫鬟,不想着劝说宝玉读书,却整天打扮的漂漂亮亮,这是王夫人不放心的地方;她担心宝玉会沉迷美色而学坏。此时的宝玉就是王夫人的命根子。

王夫人对黛玉的不喜欢,有着对晴雯讨厌的同样原因,那就是她的性格;拿史湘云的话来说,林黛玉是一个小性子、行动爱恼人,会辖制宝玉的人;自从她来贾府后,宝玉一门心思放在她身上,这对一个视儿子为唯一依靠的王夫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当然,对于赵姨娘,王夫人心中是有恨的,但在原文中,王夫人似乎从来没有主动去找过赵姨娘的麻烦;反而是赵姨娘对宝玉多次的陷害。从这一点来看,似乎王夫人一向还是仁慈的,不愿多事,委曲求全。

我们不要忘了,王夫人出生在军功出身的王家;她骨子里本就有一份如王熙凤一样的狠劲,只是,到了贾府,做了贾府的媳妇后,她要强的性格已经在一次次的失望中被磨圆了,接受孤独不受人待见的生活。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夫人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大小姐,贾政的嫡妻,荣国府的实权派人物,她最初的形象是通过刘姥姥的口中道出的。

第六回: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年轻的时候的王夫人也是端庄持重,精明能干,由于年龄渐长,加之贾珠的早亡,给了王夫人极大的打击,从而逐渐消沉,把家事交给了侄女王熙凤。王夫人的后半生很悲惨,两子一女皆不在人世,真是令人唏嘘啊!

一是孝老。在封建社会,王夫人算是一个标准的好儿媳,出身尊贵,大方得体。在治家方面,应该不逊于她的侄女王熙凤的。

贾政常年在外做官,荣国府上下可以说是全靠王夫人,打点的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王夫人对贾母很孝顺,贾母对王夫人是很认可的。

在四十一回中,贾母在大观园中游玩累了,在稻香村歇息,王夫人也是累的“歪着就睡着了”却仍在一旁随时待命,还吩咐丫头“老太来那里有信,你就叫我”。

因为贾赦强纳鸳鸯为妾之事,贾母责骂王夫人,经过探春的辩解,贾母转怒为喜,对薛姨妈说:你这个姐姐她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样,婆婆跟前不过是应景儿。

因为王夫人的孝顺,贾母当众表扬王夫人,而且贾家的管家大权也是一直在王夫人手里的。

二是敬夫。在八十四回中,在议论宝玉的亲事时,贾母对着邢夫人、王夫人,指着贾政说:

“想他那年轻的时侯,那一种古怪脾气,比宝玉还加一倍呢。直等娶了媳妇,才略略的懂了些人事儿。如今只抱怨宝玉,这会子我看宝玉比他还略体些人情儿呢”。

这说明贾政年轻的时候,也是脾气古怪之人,但是王夫人能处处体谅丈夫,充分显示了作为正妻的德范,为贾政培养了有才的贾珠、位及贵妃的女儿、还有衔玉而生的宝玉。

在红楼梦中,除了宝玉挨打的时候,王夫人和贾政的交流都是有商有量、和和气气的。

贾政和王夫人在商议向大观园里腾挪时,“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当宝玉进来时,“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看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

三是宽仁。王夫人是极讨厌粗俗的赵姨娘的,但是她对赵姨娘的女儿探春却非常好,从小就把探春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培养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姑娘。

面对爸爸不疼哥哥不管的迎春,在夫家受到了虐待,回来向王夫人诉苦,也提到“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迎春归去之后,作为继母的邢夫人象没有这事,倒是王夫人抚养了一场,却甚实伤感,在房中自己叹息了一回。

对于穷亲戚刘姥姥她也是没有嫌弃的意思,交代凤姐“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她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她”。还有在巧姐婚事中,巧姐在向王夫人求救中,王夫人“气的说不出话来,呆了半天”;为了让平儿和刘姥姥暗度陈仓把巧姐送出去,王夫人又“找邢夫人说闲话儿,把邢夫人先绊住”,用“障眼法”争取时间,使巧姐躲过一劫,化险为夷。

四是苛恶。因为金钏跳井自尽、晴雯在病中被赶出大观园,还有芳官等三名唱戏的小姑娘被逼为尼等事件,王夫人的严厉苛刻,一直被一些读者所诟病,谓之“伪善”和“恶毒”,但是从王夫人的所处的时代、家庭出身、身份地位和作为母亲的心境来看,才会办出恶事。

作为官宦大家的小姐,王夫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女孩子要端正矜持,像“袭人、麝月那种笨笨地才好”;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她希望管理对象是老实勤勉,不惹是生非的。

作为封建时代的母亲,她担心“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她希望儿子身边只有老成持重、规劝他在仕途上上进的人,而不是“狐狸精似的人物”,让儿子沉溺于儿女私情。

她怒扇与宝玉偶有的“亲密”举动的贴身丫鬟金钏时,也有这样的表述: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

赶晴雯出大观园也是因为王善保家的挑唆,再加上王夫人对狐媚子的厌恶: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娇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王夫人一见她钗亸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

赶走蕙香(四儿),是因为“虽比不上晴雯一半,却有几分水秀”,与宝玉是一天的生日,而且在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

赶走芳官、藕官等三个唱戏的小姑娘,是因为王夫人认为“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上次放你们,你们又懒待出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著宝玉无所不为”。

但是,纵然有千般因万般由,王夫人毕竟因一己之私害了性命,因“严”而“苛”,因“苛”而“恶”亦是恶!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夫人,荣府二夫人,贾政的原配,贾元春贾宝玉的生母,当然也是寡妇李纨的婆婆贾兰的奶奶。

在人们印象中,王夫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每天吃素,口里念佛经,宝钗称她"慈善人‘’。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前,是这样对女婿狗儿说的‘’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

其实,王夫人是荣国府实际当家人。嫂子刑夫人与她相比还真不是一个档次。她上有贾母偏袒,下倚着亲侄女王熙凤管家,权势之大,其实真不是一个贾母认为的‘’可怜见的""木头似的‘’人。

王夫人心中只有两个字,就是利益。与其利益无关的,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王熙凤放高利贷,她可以‘’问一下",但与其利益有关的,绝不心慈手软。绝不会顾及自己的"慈祥‘’形象。

金钏儿跳井,说起来就是因为她与宝玉调笑了几句,这在平时可能是习惯了的,宝玉本就‘’爱吃人嘴上胭脂",小孩子家胡闹些也就那样了。但因为这次金钏儿唆使宝玉却抓贾环与丫鬟的现行。这必将挑起赵姨娘的事端,激发矛盾。因此,王夫人"翻起身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个嘴巴子‘’直接发令把她赶出去,金钏儿苦求无效跳井而亡。

抄检大观园,她直接命人把晴雯从床上拉起来赶出去,哪里管她现已‘’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哪里还顾及晴雯是贾母直接指派给宝玉的大丫鬟。直接导致晴雯屈死,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芳官等几个学戏的逼入空门不知死活。

王夫人,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未能直接触及其利益时,她是以慈善人的身份出现,当触及其利益时,对劳动人民进行打击镇压,她会理直气壮地毫不掩饰自己的残酷手段,且毫不手软,更不会考虑自己的名声。

王夫人,是另一种大凶大恶的统治者。是名副其实的贵妇人。正如那当年所谓微服私访的人物,表面是慈祥仁爱的,转眼间凶相毕露屠杀朝中大臣,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句话就可抄大臣的家产,把所谓的国法家规抛到九霄云外,还无耻地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红楼梦》中曹公刻画王夫人这个人物,有其更深刻的意义。

阅读量0编辑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物呢?是个复杂的立体的 ,有着多重性格的,特别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婆婆贾母眼里,王夫人不大爱说话,像木头,可怜劲的,不讨喜。刘姥姥却说她是响快人,惜老怜贫,平常时,我们见到的王夫人也是吃斋念佛的,大概供的是关世音菩萨。我觉得王夫人应该像刘姥姥说的那样,确实响快过,可能是她年轻时候,是个泼辣,雷厉风行的人,也许比王熙凤还果断,但没有王熙凤那么贪心,嘴甜心苦,会哄人。她是大户人家小姐,与贾政结合门当户对,老贾母又对贾政偏爱,贾政不理俗物,王夫人就成了荣国府的实际掌权人,王熙凤嫁到贾家,王夫人放权让王熙凤打理荣国府,但大事必须请视她,不能擅自做主,大事还是她说了算。第一个孩子,贾珠出生,王夫人做了母亲,母凭子贵,王夫人当年风光无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多岁的贾珠,刚刚成亲,生过一个孩子,他就夭折了,王夫人悲痛万分,好在又有了元春,宝玉,女儿元春进宫当了娘娘,宝玉成了王夫人的命根子,万般宠爱,总害怕像贾珠那样遭遇不测,虽然她吃斋念佛,其实是求神灵保佑她的儿子,平平安安,对金玉良缘,王夫人是支持的,王熙凤是自己家的人,薛宝钗也是自己家的人,自己家的人管家,她也就放心了,木石前盟她肯定反对,必竟她是林黛玉的舅妈,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林黛玉体弱多病,当妈的不愿意选一个病秧子做儿媳妇,那个林黛玉经常跟儿子斗气儿,宝贝儿子还得哄她,早就看不惯了,不过她是老太太的外孙女,惹不起呀,忍着吧!对金钏的死,他还有一丝愧疚,必竟跟她这么多年了,就是猫狗也处出感情来了,晴雯,芳官,四儿,这些丫鬟,王夫人只有厌恶憎恨,一方面听信了坏人的挑唆,一方面她刻骨铭心的认为,长的好看的,爱打扮的女孩子,一定是狐狸精,会勾引儿子学坏,所以在宝玉的丫鬟里,安插了眼线,晴雯等一些人,成了被清洗的对象,衣服和簪环首饰都没能留下,在晴雯病重奄奄一息的情况下,把她赶了出去,对贾母说,得了女儿痨,让她出去养病,这个王夫人也是心机重重,表里不一的狠角色,是个不好惹的人,因为护犊子,没有她不敢干的事。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夫人是个看似和善,温顺,孝顺的当家媳妇,实则是个冷心冷肠,很有主见,很难与之接近的人物,她的和善只是表象!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脂粉中的英雄,但是到了王夫人――她的亲姑妈跟前却时时处处低心小意,有一次王夫人问她了一句:“听说好像少了谁几吊钱?”把个王熙凤紧张的说了一车的话,薜姨妈只说她像倒了核桃车子。还有一回王夫人歪说一句是她掉的绣春囊,把个王熙凤吓的当即变了脸色,摆事实,讲道理撇清自己了大半天,才让王夫人转了脸色,王夫人撵晴雯时,王熙凤纵有万种想法,见王夫人盛怒之下也不敢说一句话!

可知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冷心冷肠让人难以接近。

金钏侍候她了多年,她说翻脸就翻脸,绝情绝意地把金钏撵了出去,毫不犹豫。晴雯被她大骂一通,连衣服都不让带一件,撵了出去,毫不顾忌自己儿子的感受,贾宝玉吓的连一声都不敢言。

王夫人就是这样一个冷心冷肠,让人难以与之接近的人物,整部红楼梦我最厌恶的就是她了,一件小事闹的大观园各处抄家,加速了贾府的衰亡,她却不自知!愚蠢之极,连一个小小的丫头平儿都知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是兴旺之家,她却不自知!可恨而又可悲!贾家有她这样的当家人,不亡才怪呢!

《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夫人,是出身官宦之家的大小姐,贾政之妻,荣国府的实权派人物。很多人讨厌她,认为她恶毒。因她不支持宝黛爱情、非要赶走金钏儿致使她跳井、撵走晴雯,致使晴雯死掉等等。

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得不到善终,令所有人都心疼、嘘唏。看到黛玉泪尽心死,也跟着心碎了,每每恨自己不是月老。

但王夫人所做的,是她作为封建贵族主妇该做的事。王夫人一个做母亲的角度,她不会希望自己儿子娶一个身体整天病怏怏的女孩、一个药罐子做妻子。

妻子的责任是做好丈夫的贤内助、传宗接代、管理家族事务:这些都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做底子。至于金钏儿跳井、撵晴雯,都是一个老母亲的焦虑的直接表现,结果间接把人搞死了。

一,对公婆的孝顺:与大嫂邢夫人相比,很多方面王夫人对贾母是依从、孝顺的,贾母也经常夸她,对薛姨妈说:”你这个姐姐是极孝顺的....“。王夫人平时不太说话,像个木头人。她年青时不这样,是个响快人,待人也不拿大,这话另说。

二、王夫人对探春极好:很多读红楼梦比粗略的读者甚至于会产生探春是她亲生的错觉。探春是贾政的赵姨娘所生的,关键赵姨娘这个人在红楼梦里不讨喜,贾政还蛮宠她,她还想偷偷害宝玉来着(幸好王夫人不知道)。

但是探春这个女孩子人品非常好,又很有才能。王夫人看在眼里,很心疼探春。有一回王熙凤生病,王夫人请探春、宝钗、李纨三人一起来管理大观园等经济事务,作为一个长母,对小妾生的女儿这样相待,是非常好的。

三、对穷亲戚也不错:刘姥姥与贾府其实没什么实质上的亲戚关系,只是刘姥姥女婿王狗儿之祖当年为攀附“四大家族”的“王家”而认的连宗。

但人家既然上门来,王夫人给了她20两银子。虽然宝钗过生日贾母也给了20两给她过生日,20两银子的概念,在当时的物价,可以够一个普通老百姓过一年的生活。

刘姥姥为感谢贾府,就着丰年,带了很多土特产感谢贾府。所以二进荣国府,王夫人这次给了100两银子,嘱咐将来做个小买卖。

四、王夫人在管理贾府事务上,才能如何,书中没有提及。她平时待人还算平和,在财物上也不斤斤计较。对于贾府的日渐没落,她终于站出来了,下令整顿大观园,也是舍车保帅的做法。

贾府最大的希望是寄托在宝玉身上的,她再怎么宠溺宝玉,也必须出马了,收住宝玉顽劣的心性。这是她作为母亲的责任和焦虑。她必须扫清宝玉身边那些活跃的不安份分子,让他专心读书,振兴家业。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并不是王夫人本质上有多坏,这源于爱子心切,望子成龙、形势所迫。那是一个富贵母亲的本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整部红楼梦中,没有一个完美的好人,也没有一个坏人,因为人性是丰富而复杂的。你要说晴雯有多好,也不见得,但她并不是坏人,一点都不是。很复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