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真心支持了“宝黛恋”的到底是贾母还是薛姨妈?为什么?
薛姨妈持金玉良缘,薛蟠曾对宝钗说过你有金,妈说让你捡有玉的嫁了。而且宝钗的金锁正与宝玉上的字相对,都是八个字还相配。宝玉的玉袭人对黛玉说据说落草时带的,而宝钗又有锁。根据薛姨妈与王夫人之前通过书信往来,宝玉的玉与宝钗的锁是姐妹二人子未生时是说笑还是当真二人各给儿女各弄玉与锁。还配了八个字,是二人早谋划好的。听说林黛玉进京,薛家也忙忙进京,进京不住自己京城房舍,住贾家,从女儿小一直住到女儿成大姑娘,这分明是想住成一家。而且二人名字都有宝,一个宝玉,一个宝钗。贾母不让湘云叫小名也有这个原因,不单是宝玉与宝钗名相近。宝玉与黛玉又都有玉。宝玉与这两个人都有联系。薛姨妈的算盘是金玉良缘明显不过。而贾母起初赞成宝黛之恋,希望二人成夫妻。即使贾母后期未表态也不是不愿意,是贾政夫妇有不同意见,因而怕宝黛不成亲密相处影响不好,正月十五警语。不得已退有另为宝玉寻佳人之心,见宝琴欢喜异常。
《红楼梦》中,真心支持了“宝黛恋”的到底是贾母还是薛姨妈?为什么?
坚决支持宝黛恋的贾母,不是薛姨妈。
清虚观打蘸,贾母已经旗帜鲜明的回绝了金玉良缘。
宝黛闹矛盾,贾母急得直接表态:“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凤姐更是在贾母面前打趣说宝玉和黛玉绑住了脚,分不开了。
贾母对宝黛联姻的态度,贾府尽人皆知。兴儿也是这么说的:“宝二爷已有形了,是林姑娘没准的了,只是二人年龄小,林姑娘又多病,再过二,三年,老太太一开口,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贾母支持宝黛联姻是铁板钉钉!后来宝黛联姻之所以失败,不是贾母放弃了黛玉,而是贾母突然死亡,失去了为黛玉做主的机会。
薛姨妈是宝黛联姻的铁杆反对者。薛姨妈一心让宝钗嫁给宝玉,怎么会支持宝黛联姻?
薛姨妈说要给黛玉和宝玉保媒不过是哄黛玉的。黛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者是局外人,当然明白薛姨妈的弦外之音。
那时候贾母正愁无法打破金玉良缘的局,如果薛姨妈保媒,即使贾母知道她是假意,贾母也一定会借坡下驴,让宝黛成亲。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中,真心支持了“宝黛恋”的到底是贾母还是薛姨妈?为什么?
其实贾母是宝黛恋的最大支持者,薜姨妈也是跟风拥护者,两者并不矛盾。
贾母自从看明白二玉的恋情后,就坚决支持二个人,清虚观张道士提亲,贾母坚决回绝,回家后二玉因此事闹矛盾,贾母急的直哭:“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又派王熙凤去当和事姥,没想到两人已和好如初。
那尤二姐未进贾府时,兴儿也是这么说的:“宝二爷已有形了,是林姑娘没准的了,只是二人年龄小,林姑娘又多病,再过二,三年,老太太一开口,那是再无不准的了”上上下下都皆知贾母的意思。
还有凤姐病时,探春等在理事的时候,平儿与凤姐二人在谈心时,凤姐如此说:“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凤姐说的可是一娶一嫁,并非两件事,而是一件事。她是最清楚贾母的心思的,所以说贾母支持二玉之意是再无悬念的!
而薜姨妈在紫鹃试宝玉后,看到二玉之感情是坚不可摧时,有一次顺势就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所以我认为贾母是直接支持者,薛姨妈也是顺势拥护的!黛玉屋里的丫环,婆子都可以作证的!
《红楼梦》中,真心支持了“宝黛恋”的到底是贾母还是薛姨妈?为什么?
贾母支持“宝黛恋”吗?这是个问题。
关于贾母支持“宝黛恋”的说法,在《红楼梦》原著前80回文本中只有第二十九回贾母的一段话作为唯一的“铁证”。
原文:(贾母)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 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贾母所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被当时正闹腾得彼此不见面的宝黛二人听到后,“两个玉儿”如闻禅语一般的自动和好了。
第二十九回、因为清虚观张道士说亲,贾宝玉在第三回黛玉初进贾府第一次因为黛玉而摔玉之后,第二次为了黛玉摔玉并且想要砸了这个“命根子”,黛玉跟着还剪了玉上的穗子。
此时贾母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远比贾宝玉在第三回“宝黛初会”时宝玉为黛玉第一次摔玉时更加痛心疾首。 贾母在贾宝玉两次摔玉时都先提到“孽障”,第一次称摔“命根子”即“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孽障”,第二次称遇上“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的自己为“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
紧接着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贾政痛斥“你们这些把他酿坏了,明日酿到他弒父弑君。”,并说宝玉是“我养了这个不肖的孽障”。王夫人也称宝玉为“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
第三十五回、贾母处在金钏投井(王夫人暴怒)、宝玉挨打(贾政暴怒)的压力之下,貌似非常霸气的威胁贾政要带着宝玉娘儿“回南去”。然而第二天贾母却在怡红院里公开赞美宝钗“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贾母的这句话与元妃赐下独宝玉和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的“套路”保持了高度一致。紧接着贾母就亲自出面帮着宝玉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宝钗马上配了金线叫莺儿络上了五天之前刚被黛玉剪了穗子的“通灵宝玉”。
不得不说,贾母面对宝玉第一次为了黛玉摔玉,称宝玉是摔“命根子”的“孽障”。贾宝玉第二次为了黛玉砸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贾母称自己是“孽障”遇上“两个小冤家”的“老冤家”。金钏儿投井宝玉挨打,王夫人说宝玉“只有这个孽障”,琪官事发贾政称宝玉“不肖的孽障”。贾母当众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紧接着又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络上了“通灵宝玉”,这实际就是贾母已经放弃了“宝黛姻缘”意向的一种表达方式。之后第五十回的贾母独宠宝琴问八字,第五十四回的贾母“掰谎”,都无不明确表达出贾母已经不再有“宝黛姻缘”的意向了。
部分观众和读者者很主观的认定初入贾府不久就放风“金玉良缘”,并且长期赖在贾府不走的薛家居然表示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却又不付诸行动就是“虚伪”。薛姨妈在潇湘馆里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话,不过是为了“哄骗”黛玉。
第八回“金玉初识”薛姨妈有“金玉良缘”的心思,也只能放放风看看贾府的反映。第五十七回薛姨妈见宝玉为了黛玉发痴病,产生了为“宝黛姻缘”保媒的慈爱之心,可是也只能先放个风。贾宝玉的婚姻大事,当然要贾府来决策娶那家的女儿,正如柳湘莲所说“那有女家赶着男家要定礼的”。
薛姨妈客居贾府,怎么可能成为“宝黛姻缘”的决策人呢?不过是在男女双方家长都有意愿的前提下“保媒”而已,贾宝玉婚姻大事的决策权在贾母贾政母子,王夫人都未必说得上话。
薛姨妈是长期借住客居在贾府的亲戚,和贾母每天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主人家的意愿不明确,客人怎好开口?最起码要等主人家有了明确暗示之后,客人才能提吧。
贾母问宝琴八字就是明确暗示,所以薛姨妈立刻察觉了贾母之意,说出了宝琴已经许了梅䎐林家。薛姨妈率先放风愿意保媒“宝黛姻缘”已经很主动了,潇湘馆不仅是紫鹃连婆子们都积极回应了薛姨妈。贾府中关于薛姨妈愿意保媒宝玉婚事,这样如此重大的消息当然会像长了翅膀一样在贾府中传播,并且立即传到贾母的耳朵里的。在整个贾府都会人尽皆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回应只能是贾府贾母贾政母子在之后一直都没有意愿。假设贾母贾政母子有统一思想,的确有“宝黛姻缘”的意愿,贾母随时可以向薛姨妈提出请她为“宝黛姻缘”保媒”。贾母一旦向薛姨妈明示(因为薛姨妈已经放风,以贾母之尊根本不再需要“暗示”了。),贾母直接提出请薛姨妈保媒,全家长期客居在贾府的薛姨妈就根本不可能“口是心非”对贾母当场反悔,如果薛姨妈当场变卦搪塞贾母,说自己其实是开玩笑的其实并没有真想为“宝黛姻缘”保媒等,不论薛姨妈找什么借口,结果就是薛家和贾家连亲戚都会再做不成了。
所以薛姨妈放风,就是给了贾母请薛姨妈为“宝黛姻缘”保媒的绝对把握,薛姨妈只可能是真诚的,不可能做这种“虚伪”的事情,因为在此事上“虚伪”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薛家长期借住客居在贾府的最主要目的,还是想依靠贾府的豪门威势维护对薛家人对自家生意的有效控制,威震因为薛家男主人薛蟠父亲去世后想坑蒙无能少主懦弱寡妇的下人们。
薛家客居贾府的第一大宗旨是讨好贾府,薛家连贾府里最不得势的赵姨娘和下人都不肯得罪一个,薛姨妈岂敢在“宝黛姻缘”这样的大事上做忽悠贾母和黛玉的事情呢? 到前80回结束前,宝钗搬出了大观园。此时距离薛姨妈提出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半了,贾府贾母贾政母子对“宝黛姻缘”并没有丝毫的回应呀!如果说薛姨妈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是对贾府最后的试探,那么结果只能说是贾府贾母贾政母子对“宝黛姻缘”早已经失去了意愿。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其实到头来真心同情支持了“宝黛恋”的唯有薛姨妈和宝钗母女。
《红楼梦》中,真心支持了“宝黛恋”的到底是贾母还是薛姨妈?为什么?
是贾母。虽然黛玉体弱,但这并不代表贾母会因此反对黛玉嫁给宝玉。张道士说亲时,贾母说的话,处处是针对宝钗,说明她反对宝玉娶宝钗。宝琴来时,贾母假意要宝玉娶宝琴,把薛姨妈给气着了。
薛姨妈看见宝钗在王夫人面前、在贾府里越来越受欢迎,心里笃定了宝钗可以当宝二奶奶了。
人一旦笃定了一件事,心情就好。心情好了,就喜欢开玩笑。这不,薛姨妈与宝钗一前一后来到潇湘馆,消遣起了黛玉。先是薛姨妈用月老敲击黛玉,告诫黛玉不要以为自己与宝玉肯定能在一起。然后,宝钗又说薛蟠要娶黛玉。最后,薛姨妈假意说要把黛玉配给宝玉。这话让紫鹃信以为真,竟然跑过来让薛姨妈到老太太面前说。薛姨妈假意答应,顺便把紫鹃给取笑了一番。
至此,这一局以薛姨妈母女完胜告终。可怜的紫鹃,人宝钗已经在贾家混得风生水起,如柳絮般借着好口碑“上青云”了,她却还妄想薛姨妈会撮合宝玉与黛玉。
宝钗入府不久,薛氏母女就与莺儿一起把“金玉良缘”透露给了宝玉。然后,贾府众人都知道了。如果不想实现金玉缘,那为何要满府宣传,为何要留在贾府讨好贾府众人?眼看就要成功了,怎可能放弃?虽然宝钗如果成为公主伴读,也是有可能成为皇妃的。因为清朝某皇后或妃子确实当过公主伴读。但入宫就无法经常探望薛姨妈了,就失去许多自由了。
总之,想让宝黛一起的是贾母,不是薛姨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