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宝玉挨打,一是因为和琪官蒋玉函来往,二是因为和王夫人的丫鬟金钏调笑,惹恼了王夫人,金钏被驱逐之后心生不忿,跳井身亡。贾府出了死人这样的大事,贾政知道原委后,认为都是宝玉不检点惹出来的祸,所以大发雷霆,狠狠打了宝玉一顿。
显然,宝玉不是头一回挨打,原因也应该大同小异,就是他不知“分寸”,老是和丫鬟、戏子这些“下等人”厮混,在贾政看来不是一个贵公子应该做的事,相当丢份。这一次不过是后果比较严重而已,就“罪名”来说,应该也跟以前差不多。
宝玉肯定是一个多次挨打却死性不改的人,府里上上下下也都了解他的脾性。正常情况下,如果宝玉挨打了,估计大家都会想,又是因为跟什么人走得太近了,又是做了什么失身份的事了,差不离就是那样。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作为最了解宝玉的人,黛玉怎么会不知道?只是这种“知道”也许不包括对细节的了解,因为对黛玉来说,细节不重要,她只需要把握事情本质。
就比如金钏这件事,宝玉有什么出格行为?就是言语上和金钏调笑了几句,行为上摘了一下金钏的耳环坠子,拉了一下金钏的手,把一颗香雪润津丹喂到金钏嘴里,如此而已。说实话,如果金钏不是一个丫鬟,或者她的主人不是严肃古板的王夫人,宝玉这些行为实在没什么特别的。能比得过和袭人的亲密?能比得过和晴雯的嬉闹?黛玉对这样的宝玉早就非常了解,习以为常,并且知道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尽管这一次贾环告状说的是宝玉对金钏“强奸未遂”,且不论与事实出入多大,假使黛玉听到了这样的细节,她会相信?如果她会相信并且在乎,她就算不上宝玉的知己了。
所以,不管黛玉是否了解细节,都可以说她是知道宝玉为什么挨打的,因为她了解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就是思想和行为上的“离经叛道”。恰好,在这一点上,她和宝玉是同类。他们之所以心心相印,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那个环境里的离经叛道者。
这就是黛玉不需要过问细节,也知道宝玉为什么被打,而且也一直不见她对宝玉挨打有什么表示的缘故。有什么可表示呢?她深知被打是无法避免的,是离经叛道者必然要遭遇的事情。她也不能叫宝玉“改邪归正”,因为那不就等于否定她自己?她也是跟宝玉一样的人啊。
但这一次似乎有点不同。宝玉被打得太重了,黛玉那个心疼啊,眼睛都哭得肿成了桃子,还对宝玉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显然,这句话依然是违心的。宝玉如果真的改了,那就不是黛玉所喜欢的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宝玉了。这句话,其实就是太心疼宝玉而已。就像某些肥皂剧的情节,两个人共同去做某件冒险的事,途中遇到困难,其中一个人遭遇重伤,另一个就心疼地说“我们回去吧,不去探险了,不去找宝藏了,不去革命了……”诸如此类的意思。不是否定曾经的共同目标,而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切超过了一切。
作为灵魂知己,宝玉怎么会不懂黛玉的真实意思?于是他的反应就是:长叹一声,然后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旁人可能看不明白,黛玉要他“都改了罢”,他拒绝也就算了,怎么还说“你放心”?其实这正好证明他们是知己,宝玉知道黛玉并不希望他改变,不希望他变成跟黛玉不一样的人。所以他说“你放心”,他要黛玉知道,他不会改,他不会变成黛玉不喜欢的那种人。
这种情形就类似肥皂剧里,受伤的那个对伙伴说:你放心,我知道我们的目标对你来说很重要,我不会中途而废的。哪怕受伤,哪怕会死,我也要坚持到底。
表达的同样是对对方的深切关注。这都不算深深相爱,不算灵魂知己,那算什么?
每次读到这一段,都很感动。
在之前的回答里,我说过宝玉和黛玉是一类人,宝玉具备朴素的人本思想,黛玉是能够理解并支持他的人。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明白为什么宝玉对丫鬟们如此“博爱”,黛玉却毫不计较。宝玉甚至可以当着黛玉的面,说愿意为了这些人(丫鬟们)去死,这种听起来很离谱的话,也不会让黛玉有一点情绪,为什么?就因为黛玉真正明白宝玉,明白宝玉待这些女孩儿就像欣赏美丽的花儿,证明的是宝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而不是宝玉被人误解的“滥情”。
感兴趣可以看一下之前的这些回答:
《红楼梦的美女中,你会娶谁?》
《如何看待贾宝玉这个人物,贾宝玉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是怎样的?》
《<红楼梦>里的“意淫”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警幻仙子说贾宝玉意淫是夸他还是骂他?》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除了问答之外还可以查看文章和视频。
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贾宝玉挨打,林黛玉特别伤心,作为宝玉知己,林黛玉第一次在贾宝玉面前规劝贾宝玉:你就从此改了吧。宝玉听后并不反感,因为林黛玉并不是反对他做的事,而是心疼他被打才出言规劝。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林黛玉心中万语千言并不知如何宣之于口。宝玉挨打,她是心疼,她也不一定全部认同贾宝玉做的那些事,却并不觉得贾宝玉需要用这样的方式管教。贾政王夫人看到的贾宝玉的顽劣、不省心,林黛玉看到的贾宝玉却是有理想,有精神追求。之于这样的认识,林黛玉才从不劝说贾宝玉。
很多读者觉得贾宝玉有什么追求,不过纨绔子弟罢了。可事实不光如此。林黛玉作为书香世家女儿,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她父亲虽然走了仕途,但不教育子女蝇营狗苟。林如海的追求一定会影响林黛玉的认识。贾宝玉看不起那些为了仕途,为了功名利禄苦心钻营的禄蠹。林黛玉偏偏认同这种不为功名利禄追求的理想。我认为这与林如海的教育密切相关!林如海死在任上不是贪污了,不是被抄家了,而是心怀天下,做了实事,甚至不排除因此被害了。林如海的价值观影响林黛玉的价值观,也影响她对贾宝玉的认识。她从来不劝贾宝玉学习,走仕途,不是认为仕途不好,而是她认识到不走仕途,贾宝玉依然有高尚的情怀和普世的价值观!
贾宝玉因为蒋玉菡和金钏儿的事被贾政一顿暴打。贾宝玉的行为,用现在的视角,属于荒诞不经。但贾宝玉为了蒋玉菡而挨打,是他将蒋玉菡做朋友。属于折节下交,他尊重蒋玉菡这样下九流的戏子,说为了他们死了也甘愿。也正是贾宝玉这种情怀,才让林黛玉认同,并为之吸引,引为今生知己。
宝玉挨打,林黛玉的认为属于理想受挫,并且阻力巨大。看着贾宝玉奄奄一息伏在床上,被打的鲜血淋漓,这种为了理想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林黛玉心疼贾宝玉,第一次说出:你从此可都改了吧。所谓改了,不是真的改了,他知道贾宝玉改不了,改了纯属暗藏于心中的情愫的一丝宣泄!贾宝玉听出了意思,所以说:为这些人死了也甘愿!言外之意,为他们可以如此,为林黛玉更会如此!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柴鹏程的航海日记”与你一起读懂《红楼梦》
黛玉探望宝玉宝玉的这一回是第三十五回,这一回的题目就耐人寻味,叫做《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在宝玉挨打之后,薛宝钗、林黛玉都曾经探望过贾宝玉,但是题目中只是提到了林黛玉。不仅如此,林黛玉劝诫贾宝玉时,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劝诫,而是“以错劝哥哥”,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
书中写道:这里宝玉昏昏沉沉,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悠觉得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的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容我先擦一下泪,太真实了,就像是生死离别,有一种隔世相见的感觉。)
宝玉还待看时(不敢相信是真的),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提醒了他这就是真的,不是梦境。)支持不住,便嗳吆一声,仍旧倒下。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气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
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有万句言语,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噫噫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奇怪不奇怪?黛玉探望宝玉,第一句话不是问他疼不疼,而是问他“从此你可都改了吧?”黛玉从想对宝玉说的千言万语中,选了这么一句,看来黛玉对于宝玉改不改前情比关心宝玉本人更甚。宝玉的回答也大出读者的意料之外“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值得的。”这就奇了!宝玉让黛玉明白,他是不会更改前情的,对于流荡优伶,表赠信物,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并不以为耻,并且用以向黛玉承诺,让黛玉放心。
接下来更让你大跌眼镜的是,由于林黛玉探视时间短,害怕林黛玉不明白他的意思,又打发晴雯借探望黛玉之名,送去了两方旧手帕,这就是对黛玉探望他时问的那句话的回答:我心依旧!黛玉得到宝玉送的这个礼物,激动的切夜未眠并且在上面题诗三首,以明其志: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二
滚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也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是不是很奇怪?黛玉对于宝玉的不思悔改喜出望外,看来当初黛玉问宝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就是害怕宝玉改了,看来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流荡优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并不持反对意见,而且是非常支持。
从表面的故事来看这件事,的确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但是,《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正反两面的小说,知道了他反面的含义,就不会感到疑惑不解了。
《红楼梦》是一部明末清初时期历史故事的寓言小说,在本节故事中,向贾宝玉索要蒋玉菡的忠顺亲王,忠,终也。顺,大顺也,指的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忠顺,指的是汉族统治终于大顺。这也就是秦可卿判词中说的“画梁春尽落香尘”。在这里忠顺亲王向贾宝玉索求蒋玉菡,指的就是李自成当皇帝——当皇帝就是有玉玺,贾宝玉就是玉玺,贾宝玉的美玉是落草时含在口中带来的,蒋玉菡就是将玉含,找到了蒋玉菡就得到了玉玺,那么,李自成就能够当皇帝了,所以,忠顺亲王就找人去寻找蒋玉菡。贾宝玉并不单单指玉玺,还代表着拥护大明,反对李自成的力量,所以,贾宝玉就不喜欢考取功名,因为让贾宝玉考取功名的是史湘云,也就是李自成,贾宝玉怎能效忠于贼朝呢?为什么林黛玉不劝贾宝玉考功名?因为大明已经灭亡了,林黛玉指的是南明,她是不会去劝贾宝玉考功名,效忠大顺的。
关于金钏的事。金钏,就是后金,满清。贾宝玉勾引金钏,指的是南明勾结满清,妄图以夷制贼。贾宝玉给了金钏一枚“香雪润津丹”,雪,津(金)都是指满清,香雪润津丹就是许诺给满清一定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金簪子掉进井里,有你的只是有你的”。于是,金钏跳到井里,这个井,指的是中华,到东小院捉贾环与彩云去了。(书中凡有彩,云等字的名字的人都是影射李自成)。
书中的贾政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形象,所以对于贾宝的桀骜不驯大为光火,狠狠痛打了贾宝玉一顿。但是,贾宝玉的这一切都是为大明所作,并且有“虽百折而不悔”的决心,难怪林黛玉感慨如斯!
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贾府人多,丫头仆妇处处有。平日有点事人尽皆知,何况贾府从未死过人,这样的大事一传扬更人人寻根问底,与贾宝玉有关,贾宝玉挨打这样的大事岂有不知。紫娟作为潇湘馆第一机灵下人,又是黛玉好友,处处为林黛玉考虑。贾宝玉挨了打这样的大事必向人探听,打听消息回来告诉林黛玉以解其心疑。
即使紫娟不出面,林黛玉贾母去是多去的,又与怡红院的丫头熟识,这两个地方的人,贾母与丫头们都会告诉林黛玉。贾宝玉这次挨打是件大事,惊动贾府各处主人丫头小厮仆妇。从贾政那一直到怡红院,从挨打到宝玉被抬回,几个主子在贾政怡红院忙。又哭又吵又闹哪个主子贴身下人不知。各处气氛不一样。一路来来往往,加上贾环与赵姨娘四处放风,人人皆知。有丫头主动到怡红院告诉说金钏死了,袭人流泪,宝钗走。林黛玉岂有不知之理。
出了人命这样的大事与宝玉有关,宝玉什么毛病林黛玉从小与他一起长大一清二楚。爱吃女人姻脂,对女孩动手动脚,与女孩过度热络,死了丫头金钏,必也与他相关,终引起不良后果,又挨打跑不了。
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黛玉是谁,她是贾宝玉最爱的女子,同时她也是最爱贾宝玉的人,宝玉的一举一动都在她的用心品味之中,就连宝玉偷偷跑出府祭祀金钏,她都会讽刺宝玉,宝玉和妙玉雪天讨枝红梅她也吩咐不用人跟着,岂会不知宝玉被打的原因?
黛玉其实是个不喜欢一味死劝别人的人,即便是偶尔说一句半句的,也会很快一闪而过,她对于宝玉是痴心的,满心里都是爱,包括宝玉一些被世人看不起的毛病,而黛玉也都一一不嫌弃,甚至说都喜欢着,宝玉爱红的毛病,宝玉不喜读书,走仕途,做学问她都能理解,甚至宝玉有一天一把火把怡红院烧了,她也能理解他,体谅他,这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爱的表现!
当黛玉看到宝玉被贾政打成那种样子,浑身动弹不得,甚而昏迷过去,再重一点就会死去的时候,她心疼万分:两个眼晴肿的像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的利害,心中虽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才抽抽噎噎的说你从此都改了吧!
其实是黛玉心疼至极,才劝出的这句话,并不是非得让他都改了,她也知道若都改了宝玉就不是宝玉了。在宝玉心里深知她的用意,只长叹了一声:“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经过这一次探视,交心,宝玉和黛玉的心靠的更近,他随后就让晴雯给黛玉送了信物,自己用过的手帕,黛玉体味出宝玉的深意后,不觉神魂驰荡,拿起笔在帕子上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句: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杆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宝黛之爱让后人痴迷,羡慕之至!曹公何其神也,能写出如此细腻,伟大之爱!
宝玉挨打后,黛玉知道宝玉被打的原因吗?为何劝宝玉“都改了罢”?
贾政打宝玉并不是只有过这一次,原因无非是因为宝玉不思进取、不好好读书,纨绔子弟习气在外面搞基友惹事生非、在贾府里与丫头们厮混“吃红”这一类的事情。
第十九回、黛玉看了宝玉左边腮上的一块“血渍”,宝玉说是“替他们淘澄胭脂膏子,溅上了一点儿。”
原文:黛玉便用自己的绢子替他擦了,口内说道:“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便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作奇怪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又该大家不得心净了。”
显然黛玉对宝玉与丫头们厮混“吃红”的毛病并不感冒,只是态度比较委婉温和的劝导罢了。
第十六回、黛玉对于宝玉十分珍重转赠给她的基友圈里的“头面人物”北静王所赠的鹡鸰香串也不过是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黛玉对宝玉在外面搞基友,也很显然是和袭人一样的有着相当的排斥情绪。
第三十四回、薛蟠因为被误解与宝玉挨打的事情有牵连而急的乱跳,赌身发誓的分辩起来,说到了宝玉往日挨打时的情景。
原文:(薛蟠道)“……难道宝玉就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儿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儿的叫了去骂一顿。今儿越发拉上我了!”
可见宝玉因为自己做了荒唐事。不止挨过父亲贾政一次两次的打,而贾母对宝玉的“护短”行为也不是一次两次。之前因为宝玉挨打,贾母连贾府的族长贾珍都找来骂过了。试想贾珍带着宝玉薛蟠们去做的,又能有什么其它的“好事”呢?
第三十三回、金钏儿投井、琪官事发,贾政这次打宝玉肯定是以往打得更重得多了,应该是宝玉挨打中最重的一次吧!贾政老爷亲自动手,并且还说要勒死这个“弑父弑君”不肯的孽障。
宝玉这一次挨打,黛玉就算不是特别清楚具体情况,其实宝钗袭人等也都不是很清楚,但大家都明白宝玉挨打无非是因为他身上的各种“老毛病”又惹出事情来了。
这一次黛玉为了被打到动弹不得的宝玉哭肿了眼睛,黛玉也唯一一次劝宝玉“都改了罢”,却和宝钗湘云劝宝玉“仕途经济学问”一样的碰了一鼻子的灰。
此时宝玉在被杖的巨烈疼痛之下“中二病”牛心左性尽显回怼了唯一一次劝他“都改了罢”的黛玉,过后又担心起来怕林妹妹不知道哭得怎样了,才又支开袭人让晴雯去潇湘馆探望一下黛玉。因为晴雯对大晩上的被宝玉派了这趟莫名其妙的差事不耐烦,晴雯的差事才又变成了替宝玉送旧帕子给黛玉。宝玉的意思无非是要向黛玉表达,其实我在乎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这些男宠戏子和丫头们,我哪里就会真的去为了“这些人死了”呢!在我的心里唯有林妹妹为我而流下的泪水才是最珍贵的。
黛玉得了宝玉的旧帕子心潮澎湃连夜作“题帕三绝”,为宝玉送来的“定情信物”夜不能寐满面潮红。第二天一早就刚好碰见了宝钗,看到也为了宝玉挨打同样哭得挺厉害“情敌”宝钗,黛玉直接出手猛怼宝钗道:“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宝玉让晴雯送旧帕子给黛玉,就是为自己此前不听黛玉“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唯一一次正面劝告,还回怼黛玉“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在巨烈的伤痛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之下,对黛玉说出了如此重话,过后又担心起来,怕林姑娘被自己猛怼之下一定会更加伤心难过,才会急于让晴雯代自己去潇湘馆看望一下黛玉。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宝玉在自己对基友丫头们一贯“滥情”而造成的伤痛中,感受到了林妹妹对他的一片挚爱包容的深情是他内心所最珍贵的“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