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撵金钏、贾政打宝玉、贾母帮宝玉求宝钗打络子,这些事情都与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有关吗?
按照蝴蝶效应,所有的事情都有联系,但如果单独看来,又各有各的原因,而把一切都推到某件事某个人身上,则太牵强了。
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看起来好像是黛玉小性子,可是如果换成自己辛苦做好的礼物,本是送给心上人的,却不被比上人珍重,又会有哪个女孩不生气?更何况,此事还牵涉到女孩子的名节。
过去礼教森严,如大家闺秀的绣品轻易赠人,又与绣娘何异?那不是自贬身份吗?不但绣品,就是闺秀们的诗词传出去都是被人诟病的。因此,当黛玉看到宝玉身上空无佩物时才会那么生气。而宝玉也没有及时解释清楚,才发生了摔玉,剪穗子的事情。第二十九回:
……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宝玉)今见无故剪了, 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 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黛玉)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从事件的过程看,应是宝玉承担更多责任吧。而且事后两人已经和好,实在看不出与金钏投井有什么联系。
第三十回,宝玉与金钏儿相互调情,一开始王夫人并不在意,只是当她听到金钏儿教唆宝玉去拿贾环与彩霞时才动了真火,因为那样做很可能导致兄弟矛盾,也有可能破坏王夫人的什么计划,哪里与什么摔玉剪穗子有联系了。
贾政胖揍宝玉呢,是与金钏儿投井有关系,却并不是于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有关。并且更多的是宝玉交游蒋玉涵,授忠顺王爷以把柄,为贾府埋下了祸根。金钏儿投井只不过是压倒贾政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贾母帮着宝玉求宝钗打络子,也不过是适逢其会,凑个趣而已。宝玉,黛玉这两个玉儿可是她的心肝宝贝,哪里就会抓住小人儿的小吵闹不放了。何况这两个玉儿早已和好。
王夫人撵金钏、贾政打宝玉、贾母帮宝玉求宝钗打络子,这些事情都与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有关吗?
谢谢阿丹邀请。
对于林黛玉使小性子剪香囊这一事的原因,我觉得是许多原因导致的,前面那几件事也是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的。
红楼梦原文中关于这一段的描述:
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 "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 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 忙赶过来,早剪破了.宝玉已见过这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工夫.今见无故剪了, 却也可气.因忙把衣领解了,从里面红袄襟上将黛玉所给的那荷包解了下来, 递与黛玉瞧道:"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林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又自悔莽撞,未见皂白,就剪了香袋.因此又愧又气,低头一言不发.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何如?"说着,掷向他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的滚下泪来,拿起荷包来又剪.宝玉见他如此,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 " 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拭泪.禁不住宝玉上来"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在这一段里,我们可以发现这几个原因:
一、感情越深厚,就会越在意
林黛玉听到袭人与宝玉的对话,看到宝玉身上没有自己绣的荷包,以为被第三人拿去了,林妹妹自然就觉得宝玉不看重自己所送的东西,肯定就会非常生气,认为宝玉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二、猜疑心:宝玉是否变了心
其实我们都知道,黛玉身体时常不好,针线活很少做,但是她却给宝玉做了荷包、香囊之类的精致物件,可见她的心。
但是贾宝玉身边有许多女子、丫头,史湘云的“爱哥哥”、薛宝钗的“金玉良姻”,还有什么张道士说亲之类的,林黛玉就会自然起了猜疑,不信任自己,也不信宝玉了。
三、气恼之下的发泄
她觉得宝玉并没有看重自己的一片心意,荷包、香囊物件虽小,但是都是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饱含了自己对他的一片真心,甚为气恼和委屈,这就是真实的林黛玉,直接坦率。
不过小编反而又觉得,这件事对于宝黛之间的感情来说,也是好事,情人之间的小吵小闹,可以加深感情,更加明白彼此的心意。最后当宝玉把放在胸前的荷包,拿出来给黛玉看的时候,我想那时候的黛玉是有点后悔的,误会了宝玉,不过也更加明了彼此的心意,更进一步了。
王夫人撵金钏、贾政打宝玉、贾母帮宝玉求宝钗打络子,这些事情都与宝玉摔玉、黛玉剪穗子有关吗?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农历五月初二贾宝玉第二次摔玉,可以说是宝黛之间闹腾得很严重的一次了。
这一次宝玉不但摔了玉,看见玉没有被摔坏便自己拣起来又找东西来砸。玉没有被宝玉砸坏,黛玉却冲动的剪了玉上的穗子。贾母王夫人都赶来了潇湘馆,贾母将袭人紫鹃教训了一通,责怪丫头们没有服侍好。
第三回“宝黛初会”,贾宝玉第一次摔了玉,贾母对着童年的宝黛一通抱怨。
原文:“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
第二十九回、宝玉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之后,第二天农历五月初三贾母在薛蟠的生日宴上又是一通抱怨。
原文:(贾母)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他娘的又不咽这口气。” 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贾母在贾宝玉两次摔玉时都先提到“孽障”,第一次称摔“命根子”即“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孽障”,第二次称遇上“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的自己为“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宝玉第二次摔玉与第一次摔玉最大的不同,是这一次黛玉已经不再是旁观者,而变成了参与者。第二天农历五月初三,黛玉为自己剪了玉上的穗子很是后悔,然而黛玉内心笃定的想法是肯定是只会由她自己再去为“通灵宝玉”做一个新的穗子。
原文: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
可是在宝玉第二次摔玉的仅仅两天之后,第三十回、农历五月初四就发生了宝玉“调戏母婢”金钏儿。王夫人撵走金钏儿,当然是因为她的言语挑逗宝玉,但不得不说也是因为宝玉在两天前的摔玉和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宝黛二人这一通的闹腾也让王夫人在这两天一直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宣泄。
农历五月初六第三十二回、第三十三回,王夫人撵走金钏儿之后两天金钏儿投井、接着琪官事发。贾政暴怒之下打宝玉,当然与金钏儿投井有直接关系。农历五月初七第三十五回,在宝玉挨打之后,贾母不但赞美了宝钗,还帮着宝玉求宝钗打络子。
个人以为,贾母在怡红院里当众向薛姨妈宝钗示好,当然和宝玉第二次摔玉引发贾政王夫人夫妻的暴怒有直接关系。
第二十五回、凤姐宝玉被魔魇,因为“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而不灵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持颂恢复了“通灵宝玉”的避邪功能、救了凤姐宝玉性命。所谓“声色货利”当然就是贾母口中的“孽障”,“儿女私情”当然是此时宝玉所遭遇的最严重的“声色货利”。
第三十五回、贾母帮宝玉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宝钗配了金线让莺儿络上了“通灵宝玉”,宝钗的金线“络子”取代了五天前刚刚被剪掉的原来由黛玉穿上的玉上的穗子。金线网络住“通灵宝玉”就是对“声色货利”迷惑的一种屏蔽、对“儿女私情”影响的一种衰减。此后“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因为去掉了黛玉穿的穗子,有了宝钗的金线络上“通灵宝玉”,宝玉的痴狂也不过只是吃了几副王太医开的中药就好了。关于贾宝玉的婚姻大事,真正的决策人贾政的考虑和贾母王夫人“婆婆妈妈”们的感情用事当然会有所不同,贾元春的想法应该是最接近贾政的政治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然而贾母与贾政母子的选择必然在最终一定会走向一致,关于“宝黛姻缘”的意向被贾府淘汰出局就是必然的了。
王夫人主张的“金玉良缘”,在贾政心中的确是“鸡肋”。第二十二回贾母为宝钗捐资过十五岁生日,和贾政对贾元春姐妹和薛宝钗所作灯谜的忧虑,正是因为薛宝钗已经进入了贾母贾政母子关注的视野。第二十八回贾元春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时,贾政王夫人和贾元春必然已经有了高度默契。
第三十五回、贾母处在金钏投井(王夫人暴怒)、宝玉挨打(贾政暴怒)的压力之下,貌似非常霸气的威胁贾政要带着宝玉娘儿“回南去”。然而第二天贾母却在怡红院里公开赞美宝钗“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贾母的这句话与元妃赐下独宝玉和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的“套路”保持了高度一致,实际就是贾母已经完全放弃了“宝黛姻缘”意向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三从四德”的封建时代贾政才是荣国府的真正“一把手”,虽然贾政王夫人愚孝每每向贾母妥协,但“夫死从子”贾母也是必然也是需要向儿子成年为官的儿子贾政妥协。
最终贾母贾政母子俩相互妥协的结果就是贾母放弃“宝黛姻缘”的意向,贾政王夫人接受贾母“宝玉不易早婚”的想法,让宝玉和姐妹们好好呆在贾母身边陪着老祖宗多享受几年轻轻松松的大观园中的浪漫生活。
宝玉第二次摔玉,以此向黛玉表白“生死不渝”的爱情。宝玉砸玉、黛玉剪玉上的穗子,却也从此剪断了“宝黛姻缘”本来已经渺茫的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