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湘云劝宝玉和为官做宰的谈谈,触了宝玉的逆鳞。袭人趁机说宝姑娘好,若是换了林姑娘不知道啥样呢。于是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黛玉种种不是。她们为何贬黛玉褒宝钗?

林黛玉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湘云所做的扇套剪了,湘云知道后说句"她既会绞,就叫她做",虽有点儿酸,有点儿赌气,却没贬低黛玉的意思。真正贬低黛玉,褒扬宝钗的是袭人。

袭人接着湘云的话说:“他可不做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虽然是闲话,却有着满满的羡慕嫉妒。同时也隐约有着排斥。后面极力赞美宝钗,排揎黛玉,更是袭人的独角戏,与湘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当袭人正在说道黛玉时,贾政派人找宝玉去见贾雨村,宝玉不愿,湘云劝他多与为官做宰的人接触,谈谈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物。让宝玉听了逆耳,把湘云往外赶:"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吧,我这里仔细脏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袭人接过话茬子,一面劝湘云不要生气,一面开始赞美薛宝钗和贬低林黛玉 :

云姑娘快别说他。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也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俐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的,谁知这位反倒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她赌气不理他,后来不知赔多少不是呢。

在这里,袭人把宝钗和黛玉进行对比,大力赞美薛宝钗的懂事,有涵养,心地宽大。相应的贬斥林姑娘小性,无涵养,心胸狭窄。很有扬钗贬黛的意思。

我不知道湘云听了袭人的一番话,如果宝玉不替黛玉说话,湘云会如何接,但是我觉得湘云绝对不会与袭人说这些没有分寸的话。一位大家闺秀,这点涵养应该还是有的。

不过,对于袭人如此排斥林黛玉,也应该理解,自从她与宝玉有了云雨之情。便将宝玉视为的终身依靠,如果林黛玉将来成为她的女主人。她确实担心自己没有立足之处。因此,她借一切机会来贬低林黛玉,试图消除黛玉对宝玉的影响,以达到推动金玉良缘的目的。

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读红漫谈】(第20期)

(一)袭人的人生目标——宝玉的侍妾...

在《红楼梦》里 ,袭人的戏份很多;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 ,袭人的戏份多到排在第四位,在宝钗之前。

袭人是宝玉身边最重要的丫鬟,是头块牌。她的人生目标就是做宝玉的侍妾。

我们今天读《红楼梦》,知道她的目标未能实现。但是,袭人她到哪里去知道这些呢?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后,和她初试云雨情,她很自然地配合宝玉,春风一度。她想,反正迟早是宝玉的人,来就来吧,干就干吧。

袭人静下来的时候,会在心里默想,将来的宝二奶奶会是谁?是黛玉?是宝钗?

从她内心来说,她希望是宝钗,而不希望是黛玉。因为她和宝钗一样,都希望宝玉走科举道路,将来撑起荣国府的家业,走仕宦之途。

而这是宝玉和黛玉都不感兴趣的事情。所以 ,对袭人来说,宝钗做宝二奶奶,对她有利。

她看重宝钗,说,宝姑娘叫人敬重。宝钗也看重她。

宝玉挨打以后,袭人跟宝钗诉说委屈,谈心。宝钗内心赞叹她是一个“有些识见的人”。

袭人为了降服宝玉,确实也用尽了心机,包括性的内容。并且通过和王夫人的一番谈话, 赢得了王夫人的信任,把她作为候选的宝玉的姨娘,待遇立马提高。

(二)湘云天真烂漫而性格坦荡...

湘云是一根肠子通屁眼的人。她有话从来憋不住,大大喇喇的像个假小子。她没有宝钗那样的心机和城府。

有一次宝钗说她:

说你没心,却又有心,虽然有心,到底嘴太直了。

湘云和黛玉的身世有些相似,都是孤苦无依,寄人篱下。两人本来应该是惺惺惜惺惺,但是两个人性格差异太大,搞不拢。

有一次看戏,凤姐指着台上小戏子对大家说:

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都知道凤姐说的是黛玉,宝玉不敢说,宝钗只是笑,也不说。湘云嘴快:

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拿一个戏子比小姐,这是很不好的。黛玉当时也不好发火。

那次,湘云劝宝玉按贾政的安排,去见贾雨村。说“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一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当时就变了脸色:

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要说湘云像宝钗那样希望宝玉热心科举,湘云还真的没有到宝钗那样的程度。也不排除她是有口无心,平时受了宝钗等人的耳濡目染,随口那么一说。

接着,袭人就说了一大篇话,说上回宝姑娘也说过这样的话,宝玉给她脸上过不去。幸而是宝姑娘,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得怎么样。宝姑娘叫人敬重。

袭人说这些话,也许并不是有意要挑拨离间。她只是平时一直是这样想,这样看的。但是,正是这样的闲谈,给了不在场的黛玉是一次打击和伤害。这是看起来软,而骨子里不软的话表明,袭人和王夫人一样,不喜欢黛玉。

黛玉总是无形之中中枪。连一个婢女也可以随便说她的坏话。她的生存环境,对她来说,实在是太多风霜冷箭了。

就说到这里吧。谢谢邀请!

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开看的,其实她们两个都是无心的,也可以说是有心的。说她们无心,是因为黛玉经常被她们认为的小性子,而宝钗是稳重大方的,这两个人又都是宝玉的亲戚,所以在她们眼里有了一个比较。毕竟我们大家都是习惯将人互做比较的。

说到有

心,她们两个也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她们两个联合起来褒钗抑黛。我们知道,湘云是比黛玉小的,她从小就在贾母处长大,和宝玉青梅竹马,甚至贾母将自己的丫头翠缕送给她。可见她和宝玉是非常亲密,也是非常得贾母宠爱的,可是自从黛玉来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湘云来的少了,而且宝玉明显的和黛玉亲密了,而湘云被分到和黛玉一起住。



就像朋友说的,她感觉黛玉分走了老祖宗和宝玉的爱,就如同黛玉吃宝钗的醋一样。而且,宝钗待人亲厚,她是真心的把宝钗当姐姐的。只是在大观园联句的时候,她懂了,宝姐姐对她虽然好,却不是一片心的。要知道,她是个性子直爽的人,心里藏不住东西,觉得谁好,就忍不住帮衬谁。所以她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讨好宝钗才说的话。

而袭人不一样,袭人是爱着宝玉更多一些,她是希望宝玉走正路,有出息的。她开始的时候是很喜欢黛玉的,只是黛玉和她不一样,不是与她合力把宝玉往“正路”上引的,是纵容着宝玉的,因为宝玉常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所以她就有点儿嫌弃黛玉,总想在宝玉面前说宝钗的好话,希望宝玉能够跟着宝钗学好。

还有她认为,宝钗是好相处的,而黛玉却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她心里就和温柔娴静的宝钗更亲近了,只是她不会想到,待到成婚后,她会是被打发出去的人。所以当时宝玉说了那一番话,就引得湘云,袭人都说起黛玉的不是来了。她们却并不是合起来褒钗抑黛的。

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谢悟空邀。其实,女孩子还是比较单纯的,对自己的终身以及所喜欢的男孩有所表示、展示喜恶,再正常不过了。只要她无害人之心、只要她不是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那就可以深交。对于袭人和湘云言,俩人脾气禀性不同,心地也不同。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湘云为人豪爽善良,起始与宝钗很近,却对黛玉不咋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转而融洽黛玉,反与宝钗疏远了。

至于袭人、花气袭人,从始至终是看好宝钗的,不待见黛玉,心地较暗。

一部红楼梦,写尽了贾府的人情冷暖、剖析了人性善恶。

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史湘云对林黛玉有意见说过几次,袭人对林黛玉有意见也说过几次。那么史湘云和袭人对林黛玉有意见的出发点相同么?三十二回,林黛玉和贾宝玉刚刚因为金麒麟大打一架,史湘云来荣国府,因为青云石戒指和袭人聊起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双双对薛宝钗褒奖,对林黛玉非议。很多读者对二人从此感观不佳,我认为大可不必。二人有此一说固然表达心中不满,也有挤兑贾宝玉的意思。

一,史湘云和袭人都是有的放矢。

林黛玉和贾宝玉因为打醮清虚观二人之间难说难言的情愫闹情绪,这场闹惊天动地。贾母几天后还伤心的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黛玉和宝玉之闹二人是痛快了,最直接受影响的人却成了史湘云和袭人。让她们对林黛玉说好话根本不可能。

宝黛二人吵架第一因为张道士给宝玉提亲;第二重提“金玉”元春赐节礼后遗症;第三是史湘云金麒麟!尤其史湘云金麒麟最让林黛玉注意,宝黛二人出现别扭起因也是贾宝玉偷藏了金麒麟。林黛玉偷听到史湘云和袭人对她非议也是因为金麒麟!史湘云早应该听说宝黛二人吵架,自己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无辜被波及自然心中不爽,说林黛玉带脾气并不为过!

宝黛打架,袭人也生气。好好的,两个人三天两头打闹,每次出事她都挨骂。

“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无话,便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将她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

袭人认为既然没大事就不要天天吵架连累她们。像宝钗一般,处处替她们考虑,宽厚待人,更让下人信服。而且黛玉动辄生气坏东西也不好,把史湘云的东西误剪了,换了谁都会生气。三十二回史湘云有意宝玉面前挑起话茬,数落林黛玉就是发泄心中不满。袭人恰逢其会,也趁机排渲心中愤懑,算不得背后八卦说坏话。两人都是有意在贾宝玉面前说林黛玉,挤兑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维护!

二,史湘云和袭人对林黛玉不满不同

史湘云和袭人对林黛玉不满的出发点除了宝黛吵架二人受到波及外,并不相同!史湘云快人快语,心中藏不住事。她不满受波及,直接说出来,说了就过去了。但她一段时间亲宝钗远黛玉是真的。主要原因除了宝钗性格更让她体会到被照顾的亲情温暖外,林黛玉来了,抢了贾母宝玉对史湘云的爱也是原因。她襁褓之中父母双亡,贾母宝玉待她如亲人。她在贾家远比在史家好。可林黛玉来后完全改变了。贾母宝玉的溺爱都给了林黛玉,史湘云对林黛玉不满亲情被抢才是主因。后面长大了,和林黛玉真性情更投契,两人重归于好,感情更深厚。

袭人与史湘云不同。她不喜欢林黛玉在于林黛玉与她对待宝玉的想法不同。林黛玉了解贾宝玉,知道劝说无用,从不劝宝玉读书走仕途。袭人不同,她从没有精神层面了解过贾宝玉。每每苦劝,自谓为了宝玉好,其实事与愿违!袭人与黛玉完全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袭人认为自己苦劝无效都是林黛玉纵容的。宝玉也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袭人引宝钗为知己,宝钗性格好是一回事,与她管理规划贾宝玉的人生想法一致才是关键。不过,袭人错了一点,她觉得宝钗和她思想一致,却不想自己在宝钗面前成了西贝货,有了宝钗还要她干什么?这是后话。

湘云袭人这次当着宝玉面数落林黛玉算不得说坏话,讲的也算事实。宝黛吵架二人受连累,心中都憋着一股气。与其她们在说林黛玉,我觉得她们挤兑贾宝玉是真的,否则完全没必要当着贾宝玉面说的畅快。所谓含沙射影就是如此吧!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袭人和湘云为什么联合起来贬黛玉、褒宝钗?

多谢朋友邀请,你说这件事应该是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湘云觉得宝玉渐渐已经长大了,因此劝他学点为官作宦之道。宝玉听了非常生气。书中是这样说的:

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妹妹请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宝玉这句话很明显是在往外撵湘云。袭人听了怕湘云脸上挂不住,赶紧解释:宝姑娘说这话时,宝玉也给她脸子看。宝姑娘很大度没有生气,如果林姑娘肯定发脾气。

袭人的意思很明显,宝玉生气是针对事,不是针对湘云这个人。而且她夸宝钗的大度,说林黛玉小气,是希望湘云向宝钗学习,不要学林黛玉那么小性。也就是希望史湘云不要生宝玉的气。可见袭人说话机智,做事聪明。

心直的湘云果然相信袭人的解释,没有生气,也没有在意宝玉对她的不客气。只是笑一下:“难道我们说这样的话是混账话。”

事实上,史湘云对林黛玉是有看法的。林黛玉铰史湘云给宝玉做的扇套,就让她非常生气。宝玉袭人赶紧解释,说她不知道才铰的。

总之,在这段话里,袭人和史湘云说的都是实情,她们没有抬高宝钗,贬低黛玉。事实上她们在贾宝玉面前,也不敢贬低林黛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