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究竟死在什么时候?

有人说死在春末夏初,有人说死在中秋,哪一种对?

关于林黛玉的死,据我所见的有沉湖说、自缢说、被毒害说还有泪尽而亡说。至于黛玉死亡的时间,因为《红楼梦》字字都有深刻含义,而每位金钗做的诗词都被当成她们的讖言。所以光从黛玉的诗词中,就生出了不同的结局来。

比如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中有人认为黛玉沉塘而死,冷血即是秋天以后时节。

又有人从葬花吟中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猜测黛玉死于春末夏初,黛玉就是那朵落花,而宝玉却因为远在天边不知佳人已逝。

更有人从黛玉情急之下曾说过的:“你竟拿根绳子勒死我是正经……”猜测黛玉自缢而亡。种种说法不一而足。当然,通行本中的黛玉“焚稿断痴情”虽然是一种大众比较能接受的结局,但终归也有反对者。

那么,根据前八十回,我们能推测比较靠谱的结局?

像前文所言,如果光根据黛玉得诗词判断她的死亡原因和时间,就有很多种说法。所以我们得根据其他线索做推测。

元春省亲时曾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离魂》,脂批:“《牡丹亭》伏黛玉之死。”我们知道脂砚斋与原著作者交情匪浅,从很多脂批我们知道书中不方便描述的情节和细节,知道秦可卿去世一回被删的“遗簪”和更衣”情节,更知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回目被改,也知道被撵的茜雪后来与宝玉相见与狱神庙等等。脂批被认为是《红楼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牡丹亭》是我国古代一部传奇剧本,剧情主要围绕贵族少女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开。其中的一出《离魂》讲了女主角杜丽娘之死,杜丽娘温文尔雅,才情俱佳,梦中与柳梦梅相爱后却无缘相见,便柔肠百结,相思成疾,药石无医,于中秋之夜香消玉殒。

而杜丽娘与黛玉时多么的相似啊,两个都出身名门,都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不敢有半点少女的情怀,杜丽娘更是十六岁前连自家的后花园都没去过,所以在一个草长莺飞的春日,第一次偷偷进园,看着肆意绽放的花儿,随风摇曳的细柳,杜丽娘感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黛玉何尝不是在春日里跟宝玉坐在桃花树下,任那花瓣落下肩头,共读那醉人心扉的《西厢记》呢?更有黛玉听着梨香院飘来的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似这般付与断井颓垣”“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黛玉不觉心动神摇。两位少女都因春感情,忽慕春情,都经历着古代最大胆的爱情。

其次杜丽娘与柳梦梅是梦中相爱,而黛玉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梦一场呢?作者对其他钗多有样貌、服饰方面的描写,可是对黛玉却只是一种精神似的描写,她两态之愁,她的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风流态度都仿佛一个梦里的人,还没回味过来她便消失了。

故而,黛玉之死才会与杜丽娘之死相似,想来黛玉应是在中秋之夜,将欠着宝玉的泪水流尽了后,魂归离恨天。此时月色如水,秋风惆怅,黛玉这朵纯洁的芙蓉花岂不是如诗“冷月葬花魂”般,被埋葬于中秋月下?

《红楼梦》中林黛玉究竟死在什么时候?

黛玉 ̄定死在贾母亡之后,=宝婚姻之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